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卵巢粒层细胞瘤临床病理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游小林 尹如铁 +3 位作者 李克敏 王丹青 李雷 杨开选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67-470,共4页
目的探讨成人型和幼年型粒层细胞瘤的发病率及其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对卵巢粒层细胞瘤的诊治提供一定参考意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4月至2009年9月我院收治的42例粒层细胞瘤病例,分析成人型及幼年型粒层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 目的探讨成人型和幼年型粒层细胞瘤的发病率及其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对卵巢粒层细胞瘤的诊治提供一定参考意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4月至2009年9月我院收治的42例粒层细胞瘤病例,分析成人型及幼年型粒层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随访结果。结果 42例中4例为2001年以前初发,2001年后复发的患者。38例初诊患者(成人型29例,幼年型9例)占我院同期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3.13%。成人型中位发病年龄为53岁,幼年型25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90,P=0.003)。临床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分别为腹痛腹胀(44.7%)、阴道不规则流血或月经紊乱(42.1%)及盆腹腔包块(76.3%);最常见的合并症是宫内膜单纯性或复杂性增生(52.6%);其次为子宫肌瘤(21.1%)。38例初诊患者Ⅰ期占73.7%,Ⅱ期23.7%,Ⅲ期2.6%。根据患者年龄、分期、病情等行单侧附件切除或肿瘤剥除者10例,子宫加双附件切除者20例,肿瘤细胞减灭术者8例。42例患者随访7~175月,失访14例,随访中无患者死亡。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示抑制素、钙视网膜蛋白、波形蛋白阳性有助于诊断该病。结论卵巢粒层细胞瘤为低度恶性肿瘤的功能性肿瘤,发病率低,多为单侧发病。与上皮性卵巢癌相比,粒层细胞瘤腹水征较少,但也可出现急腹症。粒层细胞瘤较易早期发现,预后较好,但易远期复发,应坚持长期随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成人型卵巢粒层细胞瘤 幼年型卵巢粒层细胞瘤
下载PDF
49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沈扬眉 吴秀丽 +4 位作者 徐炼 黄芹 于娜 姚先莹 谢宇平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06-1110,共5页
背景与目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常见妇科良性疾病,异位的子宫内膜与原位的子宫内膜一样,都具有恶性潜能。本研究探讨49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 背景与目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常见妇科良性疾病,异位的子宫内膜与原位的子宫内膜一样,都具有恶性潜能。本研究探讨49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和无恶变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之间的表达差异。方法:对49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恶变组)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回顾性研究,应用ER、PR抗体对恶变组及49例无恶变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对照组)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统计学分析。结果:49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患者为29~70岁,中位年龄49岁。首发症状多为发现盆腔包块,B超检查提示盆腔混合性囊实性包块,术后肉眼检查见包块呈囊实性,直径4.0cm~20.0cm,囊内壁粗糙呈棕或黄色,内有咖啡色粘稠液体,实性区呈菜花样或乳头状的增生物,质脆或嫩,直径0.5cm~15.0cm。镜下见恶变组中的异位宫内膜腺上皮发生不典型增生及恶变。恶变组和对照组ER阳性率分别为20.4%(10/49)和95.9%(47/49),PR阳性率分别为14.3%(7/49)和95.9%(47/49),两者之间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多发于围绝经期妇女,结合患者临床表现、B超结果以及病理检查都有助于疾病诊断。异位子宫内膜ER、PR抗体的表达阴性可作为诊断的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子宫内膜异位症 恶变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下载PDF
24例卵巢异位子宫内膜恶变的临床病理分析及恶变机理 被引量:9
3
作者 杨开选 孙亮 +3 位作者 徐炼 万宇 宋波 姚先莹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2790-2791,共2页
[目的]探讨卵巢异位子宫内膜恶变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卵巢异位子宫内膜恶变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卵巢异位子宫内膜恶变24例,其中23例(95.83%)为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恶变,腺癌形成;1例为异位内膜肉瘤变,宫内膜间质细... [目的]探讨卵巢异位子宫内膜恶变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卵巢异位子宫内膜恶变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卵巢异位子宫内膜恶变24例,其中23例(95.83%)为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恶变,腺癌形成;1例为异位内膜肉瘤变,宫内膜间质细胞肉瘤形成。[结论]当卵巢宫内膜囊肿近期迅速增大,疼痛加剧,CA125升高≥正常值2倍,提示恶变的可能。腺上皮非典型增生是异位宫内膜恶变的的癌前病变,其恶变与激素分泌紊乱,相关酶及其受体调节失调,相关基因表达异常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内膜恶变 恶变机理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集成模型的宫颈细胞病理计算机辅助诊断方法 被引量:9
4
作者 廖欣 郑欣 +3 位作者 邹娟 冯敏 孙亮 杨帆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47-356,共10页
针对宫颈细胞病理图像自动筛查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宫颈细胞病理图像采用自适应双阈值法进行初步检测,再采用改进Chan-Vase模型进行精确分割,提取出细胞(粘连簇团)中的不同区域。然后... 针对宫颈细胞病理图像自动筛查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宫颈细胞病理图像采用自适应双阈值法进行初步检测,再采用改进Chan-Vase模型进行精确分割,提取出细胞(粘连簇团)中的不同区域。然后,结合病理诊断专家规则,构建相应的正交特征集。在此基础上,使用神经网络集成模型进行正常、疑似病变二分类识别,完成计算机辅助诊断。实验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完成宫颈病理细胞(粘连簇团)的分类识别,具有较高的正确率(84%)与较低的误判率(2.1%)。满足了在保证判断正确率的条件下,尽量降低将疑似病变样本误判为正常样本的实际病理诊断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 细胞病理 筛查 神经网络集成 计算机辅助诊断
下载PDF
息肉样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徐炼 杨开选 +4 位作者 王巍 江炜 李雷 于娜 何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息肉样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及发病机制。方法收集6例息肉样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HE及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其组织形态学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主因阴道出血、卵巢肿块就诊,平... 目的探讨息肉样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及发病机制。方法收集6例息肉样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HE及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其组织形态学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主因阴道出血、卵巢肿块就诊,平均年龄41.3岁。病变主要位于卵巢子宫内膜囊肿内、阴道后穹窿、直肠前壁及左侧阔韧带后叶。眼观:均为类圆形息肉样肿块,切面灰白、灰红色,质软,4例病变单发,2例多发。镜检:病变由子宫内膜样腺体及类似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短梭形细胞构成,伴成簇的厚壁血管。腺上皮及间质细胞均无非典型性,核分裂象少见。免疫表型:腺上皮细胞ER、PR、CKpan阳性;间质细胞ER、PR、vimentin、CD10阳性,腺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Ki-67增殖指数<5%。截止随访日期均未见患者复发。结论息肉样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罕见亚型,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特征,在临床及病理诊断中易误诊为恶性肿瘤,需与Müllerian腺肉瘤、卵巢宫内膜样腺癌、苗勒管乳头状瘤和纤维上皮性息肉等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临床病理特征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宫颈细胞病理智能辅助诊断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廖欣 郑欣 +3 位作者 邹娟 冯敏 孙亮 杨开选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28-537,共10页
针对宫颈细胞病理自动筛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智能辅助诊断方法。首先采用基于改进UNet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语义分割方法,检测出宫颈细胞病理涂片扫描图像中的细胞(粘连簇团)区域。接着,利用VGG 16深度卷积神经网... 针对宫颈细胞病理自动筛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智能辅助诊断方法。首先采用基于改进UNet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语义分割方法,检测出宫颈细胞病理涂片扫描图像中的细胞(粘连簇团)区域。接着,利用VGG 16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结合迁移学习技术,对检测出的细胞(粘连簇团)区域进行精确识别。为了提高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性能,在进行细胞(粘连簇团)区域检测、识别的过程中,采用了数据增强技术。同时,针对该领域相关研究缺乏宫颈细胞病理液基涂片扫描图像数据集的问题,我们收集四川大学华西附二院的典型LCT筛查病例,建立了宫颈细胞病理图像HXLCT数据集,并由资深病理医生完成数据标注。实验表明,本文方法能够较好地完成宫颈细胞病理涂片扫描图像中的细胞(粘连簇团)区域检测(正确率为91.33%),并能对检测出的区域完成正常、疑似病变二分类识别(正确率为91.6%,召回率为92.3%,ROC曲线线下面积为0.914)。本文工作将有助于宫颈细胞病理自动筛查系统的开发,对于宫颈癌早期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 细胞病理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数据增强 迁移学习 智能辅助筛查
下载PDF
不孕症患者近端输卵管阻塞的病理学改变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红静 杨开选 +3 位作者 谭宗建 王丹青 梁占光 容俊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83-485,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孕症妇女近端输卵管阻塞的病理学变化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选择近端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 6 3例 ,对其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 3例不孕症患者中 ,其近端输卵管阻塞的病理改变为 :非特异性慢性炎症 2 ... 目的 探讨不孕症妇女近端输卵管阻塞的病理学变化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选择近端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 6 3例 ,对其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 3例不孕症患者中 ,其近端输卵管阻塞的病理改变为 :非特异性慢性炎症 2 8例 (4 4.44 %)、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 16例 (2 5 .40 %)、结节性输卵管峡部炎10例 (15 .87%)、输卵管管腔纤维阻塞 5例 (7.94%)、输卵管结核和未见明显病变各 2例 (分别占 3.18%) ;有人流史者占输卵管近端阻塞性继发不孕的 6 2 .79%(2 7/4 3) ;盆腔有慢性炎症时 ,其近端输卵管的主要病理改变为慢性炎症 ,占 6 4%(16 /2 5 ) ,而盆腔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时 ,仅 30 %(3/10 )表现为近端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 ;术前经输卵管碘油造影证实有输卵管近端阻塞者 ,约 95 .6 5 %(4 4/4 6 )的近端输卵管有病变。结论  1近端输卵管阻塞的主要病理变化为慢性炎症 ;2人工流产是引起近端输卵管阻塞的重要原因 ;3盆腔病变并不能完全代表近端输卵管的病变 ,但慢性盆腔炎患者的近端输卵管病变多为慢性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疾病 不孕症 病理学
下载PDF
卵巢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唐琼兰 杨开选 +3 位作者 刘卫平 彭芝兰 李吉满 李甘地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41-643,655,共4页
目的观察卵巢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表现,探讨该类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病理诊断。方法对15例卵巢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作临床病理观察及随访,按WHO关于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2001)进行组织学分型和诊断。采用SP法进行免疫表型检... 目的观察卵巢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表现,探讨该类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病理诊断。方法对15例卵巢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作临床病理观察及随访,按WHO关于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2001)进行组织学分型和诊断。采用SP法进行免疫表型检测。结果该类肿瘤占同期收治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0.56%(15/2679),其中,临床Ⅲ期或Ⅳ期者有12例(80%),临床Ⅰ期或Ⅱ期者3例(20%)。组织学分型:15例(100%)均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心母细胞性或免疫母细胞性。所有病例均接受了手术治疗,3例术后分别用CHOP或COM P方案治疗。4例有随访资料者均死亡,生存时间为21 d^18月。结论卵巢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少见,预后差。肿瘤的确诊依赖病理学检查和免疫表型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卵巢 B细胞
下载PDF
39例宫颈腺鳞癌/鳞腺癌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韩肖燕 侯敏敏 +4 位作者 陈悦 王红静 杨开选 郑艾 郄明蓉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02-304,共3页
关键词 宫颈癌 腺鳞癌 鳞腺癌 临床 预后
下载PDF
可能来源于Wolff管的女性附件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英 王巍 +2 位作者 杨开选 李雷 徐炼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可能来源于Wolff管的女性附件肿瘤(FATWO)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要点与治疗进展。方法对2例FATWO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1例为输卵管系膜原发FATWO,术后7年发生盆腔广泛转移;另1例为输... 目的探讨可能来源于Wolff管的女性附件肿瘤(FATWO)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要点与治疗进展。方法对2例FATWO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1例为输卵管系膜原发FATWO,术后7年发生盆腔广泛转移;另1例为输卵管系膜原发FATWO。原发病变及复发转移病变均表现为境界清楚的实性肿块,镜下可见管状、网状及实性结构。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Kpan、CK7、vimentin、CD10和calretinin(+),α-inhibin局灶弱(+),EMA、CEA和CK20(-)。结论 FATWO是一种罕见的起源于残留中肾管的肿瘤,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对于原发性FATWO首选治疗方式是完整肿块切除加子宫及双附件切除;对于复发病例常规化疗或放疗的效果并不确切,针对CD117阳性的复发或转移FATWO病例,格列卫有望成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新型化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能来源于Wolff管的女性附件肿瘤 临床病理特征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21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丹青 尹如铁 +1 位作者 朱惠莉 徐炼 《华西医学》 CAS 2007年第3期518-519,共2页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主要症状为盆腔包块、腹胀、腹痛、痛经。B超检查有10例发现盆腔包块中有实质性结构...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主要症状为盆腔包块、腹胀、腹痛、痛经。B超检查有10例发现盆腔包块中有实质性结构。病理类型以透明细胞癌和子宫内膜样癌多见。临床分期为:Ⅰ期12例,Ⅱ期3例,Ⅲ期5例,Ⅳ期1例。治疗方法均采用肿瘤细胞减灭术+化学治疗。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早期临床诊断困难,B超检查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该病的治疗以肿瘤细胞减灭术+化学治疗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卵巢肿瘤
下载PDF
418例子宫内膜良性疾病会诊结果的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开选 孙亮 +3 位作者 徐炼 杨帆 万宇 宋波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2453-2455,共3页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良性疾病诊断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诊断中的注意事项和解决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 ̄2006年外院申请会诊的418例良性子宫内膜疾病切片。[结果]月经周期子宫内膜44例(10.5%),卵巢功能失调导致子宫内膜病变246例(56....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良性疾病诊断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诊断中的注意事项和解决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 ̄2006年外院申请会诊的418例良性子宫内膜疾病切片。[结果]月经周期子宫内膜44例(10.5%),卵巢功能失调导致子宫内膜病变246例(56.9%),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65例(15.6%),子宫内膜炎性病变4例(1.0%),子宫内膜息肉34例(8.1%),药物性子宫内膜12例(2.9%),描述性/未提供诊断13例(3.1%),并将原诊断与会诊诊断结果相比较。[结论]分析原诊断与会诊诊断不一致的原因,提出了避免过诊断和低诊断的注意事项和解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会诊 病理分析
下载PDF
女性生殖系统原发PEComa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何英 徐炼 +3 位作者 宋波 刘娟 王巍 李清丽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9年第8期473-476,共4页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系统原发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PEComa)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2008-01-2017-12诊断的女性生殖系统原发PEComa共4例,对其进行病理组...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系统原发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PEComa)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2008-01-2017-12诊断的女性生殖系统原发PEComa共4例,对其进行病理组织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年龄从18~50岁(平均年龄34.75岁)。2例发生于宫体肌层,1例发生于宫腔,1例发生于宫颈。其中2例PEComa分别合并了输卵管异位妊娠和宫内妊娠。发生于宫颈的PEComa为恶性PEComa,虽然肿瘤细胞仅有轻度异型性,但肿瘤在宫颈间质内呈广泛舌状浸润,同时转移至左卵巢和左、右盆腔淋巴结。所有病例中肿瘤细胞均表达黑色素标记HMB45和Melan-A,其中2例病例还同时表达肌源性标记desmin。1例宫颈恶性PEComa病人术后27个月因病死亡,另3例病人均存活且无复发转移。结论女性生殖系统原发PEComa易带来病理诊断上的困难,组织形态特点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有助于正确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COMA 女性生殖系统 诊断
下载PDF
女性生殖道颗粒细胞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礼燕 刘金星 +1 位作者 黄安亮 杨帆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36-1038,共3页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颗粒细胞瘤(granular cell tumor,GC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分析1例子宫颈GCT及1例外阴GCT的临床资料、组织细胞形态和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子宫颈GCT患者年龄38岁,因不规则阴道...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颗粒细胞瘤(granular cell tumor,GC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分析1例子宫颈GCT及1例外阴GCT的临床资料、组织细胞形态和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子宫颈GCT患者年龄38岁,因不规则阴道流血1年就诊。肿物位于子宫颈后唇,镜下肿瘤主要位于子宫颈肌层。外阴GCT患者年龄32岁,因发现外阴肿物1年,肿物增大2个月就诊。肿物位于右侧大阴唇,镜下肿瘤主要位于真皮及皮下。2例组织病理学特点相似,表现为增生的肿瘤细胞浸润邻近肌层或结缔组织,瘤细胞呈巢片状、条索状排列,瘤细胞体积较大,可见较多嗜伊红均质细颗粒。免疫表型:2例肿瘤细胞NSE、S-100、CD68及CD56均为强阳性,vimentin阳性,Caldesmon、α-inhibin和Sall-4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5%。肿瘤细胞胞质颗粒刚果红及PAS染色均呈阳性。结论GCT发生在女性生殖道者罕见,典型的临床病理组织学特征结合免疫组化标记可以明确诊断,需与外阴及子宫颈的其它大细胞病变鉴别。GCT最佳治疗方案是外科手术完整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细胞瘤 女性生殖道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的精准病理学评估和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开选 唐霄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95-497,共3页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 EC)是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在我国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仅次于子宫颈癌,并且发病年龄也趋于年轻化。45岁以下年轻的EC患者达7.1%^([1])。标准的手术治疗对于年轻的EC患者意味着丧失生育能力,因...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 EC)是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在我国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仅次于子宫颈癌,并且发病年龄也趋于年轻化。45岁以下年轻的EC患者达7.1%^([1])。标准的手术治疗对于年轻的EC患者意味着丧失生育能力,因此对于年轻未育的早期EC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生育功能 发病年龄 子宫内膜癌 病理学 生育能力 子宫颈癌 年轻化 手术治疗
下载PDF
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病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廖欣 邹娟 +1 位作者 孙亮 杨帆 《四川医学》 CAS 2018年第3期312-315,共4页
目的探讨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病(Chorangiomatosis,CM)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妊娠期及围生儿合并症、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9例胎盘CM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围生儿情况进行1年随访。结果 9例胎盘CM中,2例为弥漫性CM,7例为局... 目的探讨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病(Chorangiomatosis,CM)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妊娠期及围生儿合并症、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9例胎盘CM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围生儿情况进行1年随访。结果 9例胎盘CM中,2例为弥漫性CM,7例为局限性CM;9例CM均伴有妊娠期合并症,包括先兆子痫、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及妊娠期糖尿病等;9例新生儿产后1年均存活,包括双胎2例,早产儿5例,宫内发育迟缓(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IUGR)2例及肥厚性心肌病1例。结论胎盘CM是一类较为罕见的胎盘绒毛血管疾病,目前主要依赖产后胎盘病理诊断,尤其需要与胎盘绒毛膜血管瘤(Chorangioma,CA)和胎盘绒毛膜血管病(Chorangiosis,CH)进行鉴别;胎盘CM与多种妊娠期及新生儿并发症相关,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膜血管瘤病 胎盘 绒毛 绒毛膜血管瘤 绒毛膜血管病
下载PDF
272例女性生殖道黑色病损的病理分析
17
作者 杨开选 杨帆 +4 位作者 孙亮 万宇 徐炼 李倩 姚先莹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185-2186,共2页
[目的]了解女性生殖道黑色病损的病理改变,总结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女性生殖道黑色病损病例重新切片、读片,按发生部位分组,按疾病类型分类分别统计其例数和所占比例。[结果]样本中的黑色病损外阴205例(75.37%)、阴道13例(4.... [目的]了解女性生殖道黑色病损的病理改变,总结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女性生殖道黑色病损病例重新切片、读片,按发生部位分组,按疾病类型分类分别统计其例数和所占比例。[结果]样本中的黑色病损外阴205例(75.37%)、阴道13例(4.98%)、宫颈53例(9.49%)、卵巢1例(0.37%)。女性生殖道的黑色病损多见于外阴,以良性病变最为常见;恶性黑色素瘤多发生于阴道;蓝痣以子宫最为常见。[结论]女性生殖道的黑色病损临床容易误诊,必须进行活体组织的病理检查,明确其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生殖道 黑色病损 恶性黑色素瘤 蓝痣
下载PDF
子宫颈神经内分泌癌12例临床病理分析
18
作者 柳华 彭芝兰 杨开选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21-723,共3页
目的:分析子宫颈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有效的诊治方法,以期改善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至2007年收治的12例原发于子宫颈的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平均年龄37岁,均行手术治疗,术前化疗3例,术后化疗2... 目的:分析子宫颈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有效的诊治方法,以期改善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至2007年收治的12例原发于子宫颈的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平均年龄37岁,均行手术治疗,术前化疗3例,术后化疗2例,放疗4例,同期放化疗4例,术后发现淋巴结转移4例,脉管浸润10例。随访10例中死于复发1例(IB期),出现肝脏转移但存活1例(IB期),无瘤生存8例。结论:子宫颈神经内分泌癌恶性度高,易早期转移,短期复发且复发后对后续治疗可能抵抗,其治疗多采取手术及放化疗联合治疗,目前尚无有效的成熟方案,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 神经内分泌癌 病理学 临床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儿童髓系肉瘤2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其军 成殷 +5 位作者 周春菊 伏利兵 张楠 姚兴凤 王巍 何乐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2-186,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髓系肉瘤(myeloid sarcoma,M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5例儿童MS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PO、溶菌酶(Lysozyme)、CD68、CD43、CD33等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5例MS患儿年龄14... 目的探讨儿童髓系肉瘤(myeloid sarcoma,M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5例儿童MS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PO、溶菌酶(Lysozyme)、CD68、CD43、CD33等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5例MS患儿年龄14天~13岁,平均3.2岁,男童14例,女童11例。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皮疹及包块,主要位于头面部。镜下以母细胞型为主,肿瘤细胞弥漫分布,浸润皮肤附属器及皮下脂肪组织,肿瘤细胞排列紧密,形态单一。瘤细胞中等或较大,呈圆形或卵圆形,部分瘤细胞核不规则,核染色质细腻,核分裂象易见,可见小核仁,胞质少。免疫组化表达一种以上的髓系相关抗原(MPO、Lysozyme、CD43、CD68)。结论儿童MS预后极差,免疫组化检测对于MS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非常重要,同时应检查外周血及骨髓情况,综合临床病史、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避免误、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系肉瘤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下载PDF
类似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3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左璇 冯敏 +2 位作者 王巍 杨开选 何英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1年第3期194-198,共5页
目的探究类似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UTROSCT)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与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分析3例经HE和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染色,诊断为UTROSCT的病例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中2例系绝经后女性,1... 目的探究类似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UTROSCT)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与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分析3例经HE和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染色,诊断为UTROSCT的病例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中2例系绝经后女性,1例为围绝经期女性;1例因体检发现宫腔占位而就诊,余2例因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改变而就诊。本文所述3例中例1肿瘤位于子宫腔内,余2例肿瘤生长于肌壁间,大体均呈肌瘤样生长,肉眼观与周围组织边界较清。镜下例1中肿瘤局灶可呈锯齿状,形态欠规则,但余2例肿瘤边界较清楚。3例肿瘤细胞均由上皮样细胞构成,各例中均可见肿瘤细胞排布方式的多样性,细胞可排列呈梁状、条索状、巢片状,部分区域可见似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管样结构,例2灶区可见泡沫样细胞簇。免疫组化:瘤细胞CK-P、vimentin、Calretinin、WT-1、ER和PR(+),EMA、Pax-8、CK7、CD10均为(-)。3例患者均施行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术后平均随访21月,患者一般状况良好,未见复发转移。结论UTROSCT是一类罕见的具卵巢性索肿瘤样形态特征的子宫肿瘤,肿瘤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伴有平滑肌分化。部分病例尽管Ki-67指数可增高至15%,但未见明显预后不良,未见肿瘤复发与转移。因而Ki-67指数可能无法作为预测肿瘤预后的独立因素。然而,由于随访时间及案例有限,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及较高的肿瘤细胞增殖指数对疾病预后的影响仍有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似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 临床病例特征 诊断及鉴别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