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维生素D受体及p53信号通路调节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晗 李昆珊 +8 位作者 吴璐一 周志刚 黄任佳 吴焕淦 刘雅楠 黄艳 马晓芃 刘慧荣 陆嫄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5期2259-2263,2270,共6页
目的:维生素D(VD)缺乏与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相关,针灸对UC有显著的疗效,起效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我们从维生素D受体(VDR)及与VDR相关的p53信号通路角度,观察针灸对UC大鼠调节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3%DSS制备UC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 目的:维生素D(VD)缺乏与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相关,针灸对UC有显著的疗效,起效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我们从维生素D受体(VDR)及与VDR相关的p53信号通路角度,观察针灸对UC大鼠调节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3%DSS制备UC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隔药灸组和维生素D组。对双侧天枢穴采用电针或隔药灸干预1周,维生素D灌胃1周。分析大鼠结肠黏膜形态并评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QPCR检测结肠VDR蛋白和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肠p53、PUMA和Caspase-3蛋白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升高,经电针、隔药灸和VD干预后各组显著降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VDR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降低,p53、PUMA和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隔药灸组和维生素D组的VDR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升高,p53、PUMA和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论:电针、隔药灸可以显著改善UC大鼠结肠黏膜炎性反应,该效应可能与针灸对VDR及下游p53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针刺 艾灸 维生素D受体 p53信号通路
下载PDF
温和灸源流考 被引量:1
2
作者 胡卫成 张云霞 +3 位作者 吴辛甜 荆玮 许泽昱 李晗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第8期180-183,共4页
温和灸,隶属于艾条灸,在临床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对于此法的起源考证尚缺乏系统论证。根据检索和分析,推测"温和灸"的概念由朱琏首创,出现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该法源于古代"艾条灸"和近代"烟卷灸"。... 温和灸,隶属于艾条灸,在临床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对于此法的起源考证尚缺乏系统论证。根据检索和分析,推测"温和灸"的概念由朱琏首创,出现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该法源于古代"艾条灸"和近代"烟卷灸"。朱琏借鉴了先前"烟卷灸"中"温和灸"的概念。此法强调使用强刺激,温度控制在43~45℃,对机体发挥抑制作用。目前此法具有广泛的临床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和灸 艾条灸 烟卷灸 源流 刺激温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