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血管新生解析活血化瘀的科学内涵--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学术思想概述
1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10期1587-1592,共6页
一、创新团队简介(参见本期封面)防治肿瘤一直是世界科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创新团队融东西方医学于一体,围绕中医药参与防治肿瘤过程引发的关键科学问题联合国内外著名实验室进行系统研究,创新中医药防治肿瘤的理论体系,构建创新... 一、创新团队简介(参见本期封面)防治肿瘤一直是世界科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创新团队融东西方医学于一体,围绕中医药参与防治肿瘤过程引发的关键科学问题联合国内外著名实验室进行系统研究,创新中医药防治肿瘤的理论体系,构建创新研究方法与技术平台,形成创新技术与产品,楔合世界及我国"一带一路"在民生、健康领域的重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团队 活血化瘀 江苏省高校 西方医学 血管生成 理论体系 中医药人才 肿瘤病 南京中医药大学 抗肿瘤新药
下载PDF
GC颗粒对实验大鼠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周静 梁晓雯 +1 位作者 龙军 方泰惠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11年第3期38-40,共3页
目的观察GC颗粒对实验大鼠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番泻叶水浸液灌胃16 d复制大鼠脾虚模型,给药7 d,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正常大鼠灌胃给药7 d,测定APTT,PT,TT及出凝血时间。结果 GC颗粒能降低脾虚大鼠全血低、中、高切变... 目的观察GC颗粒对实验大鼠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番泻叶水浸液灌胃16 d复制大鼠脾虚模型,给药7 d,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正常大鼠灌胃给药7 d,测定APTT,PT,TT及出凝血时间。结果 GC颗粒能降低脾虚大鼠全血低、中、高切变率血液粘度、血浆粘度以及血小板聚集率,明显缩短大鼠凝血系统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及大鼠出凝血时间。结论本研究为GC颗粒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颗粒 血液流变学 凝血功能
下载PDF
木兰花碱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徐志红 陈磊垚 +1 位作者 许立 徐德荣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23,共8页
目的观察木兰花碱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和Nod样受体家族含pyrin结构域蛋白3(NLRP3)炎性小体活性的影响,探讨木兰花碱对UC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5-氨基水杨酸组(100 ... 目的观察木兰花碱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和Nod样受体家族含pyrin结构域蛋白3(NLRP3)炎性小体活性的影响,探讨木兰花碱对UC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5-氨基水杨酸组(100 mg·kg^(-1))和木兰花碱小、中、大剂量组(25,50,100 mg·kg^(-1)),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灌胃纯净水,其余5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10 d。给药结束后,取结肠组织,经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观察组织结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结肠组织中促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免疫荧光法检测CD11b^(+)巨噬细胞数量;蛋白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木兰花碱对NF-κB/NLRP3炎性小体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结果木兰花碱可降低UC大鼠的疾病活动指数、病理组织学评分、促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和结肠组织中CD11b^(+)巨噬细胞数量。木兰花碱降低UC大鼠结肠组织中p-IκBα、p-IKKβ和细胞核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增加细胞质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木兰花碱明显降低NLRP3炎性小体相关蛋白(NLRP3、ASC、cleaved caspase-1)的表达水平。结论木兰花碱对UC模型大鼠有明显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NF-κB/NLRP3炎性小体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花碱 溃疡性结肠炎 核因子-ΚB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炎性细胞因子与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徐德荣 徐志红 +1 位作者 陈磊垚 许立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1107-1111,I0004,共6页
目的 探讨氧化苦参碱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体内炎性细胞因子表达与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2022年1—3月建立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UC模型。60只C57BL/6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5-氨基水杨酸组(50 mg/kg)、... 目的 探讨氧化苦参碱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体内炎性细胞因子表达与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2022年1—3月建立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UC模型。60只C57BL/6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5-氨基水杨酸组(50 mg/kg)、氧化苦参碱低剂量组(50 mg/kg)、氧化苦参碱中剂量组(100 mg/kg)、氧化苦参碱高剂量组(200 mg/kg),每组10只。根据小鼠体质量、粪便性状及便血情况,计算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结肠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并采用16S rRNA评估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结果 氧化苦参碱可降低小鼠DAI和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空白组、模型组、5-氨基水杨酸组、氧化苦参碱低、中、高剂量组IL-6含量分别为(29.64±5.31)ng/g、(111.31±11.47)ng/g、(44.97±7.22)ng/g、(100.67±11.44)ng/g、(74.12±6.55)ng/g、(68.78±6.98)ng/g;空白组、模型组、5-氨基水杨酸组、氧化苦参碱低、中、高剂量组IL-1β含量分别为(34.58±3.45)ng/g、(198.14±18.80)ng/g、(60.25±6.13)ng/g、(162.72±15.20) ng/g、(120.79±15.25)ng/g、(88.42±10.01)ng/g;空白组、模型组、5-氨基水杨酸组、氧化苦参碱低、中、高剂量组TNF-α含量分别为(50.57±4.50)ng/g、(298.68±11.47)ng/g、(44.97±7.22)ng/g、(100.67±11.44)ng/g、(74.12±6.55)ng/g、(68.78±6.98)ng/g。DSS使小鼠肠道菌群发生紊乱,多样性降低。经氧化苦参碱干预后,肠道菌群多样性明显增加;在门水平上,Firmicutes/Bacteroidetes、Actinobacteriota丰度显著提高,Proteobacteria丰度降低;在属水平上,Lactobacillus、Bifidobacterium和Akkermansia丰度显著升高,Escherichia-Shigella、Desulfovibrio、Blautia、Parasutterella、Turicibacter和Bacteroides丰度显著降低。结论 氧化苦参碱能够缓解UC症状,抑制UC小鼠炎性因子表达并调整其肠道菌群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氧化苦参碱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小鼠 近交C57BL 肠道菌群
下载PDF
基于神经干细胞微环境研究川芎嗪对OGD损伤下神经元新生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邢婉青 宋孝雄 +4 位作者 王雪晴 卢金福 吕高虹 阮鸣 喻斌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31-738,共8页
目的 在构建体外神经干细胞微环境的基础上研究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 TMP)对氧糖剥夺(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 OGD)损伤下神经元新生的促进作用。方法 分别原代培养神经干细胞(NSCs)、星形胶质细胞(ACs)、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目的 在构建体外神经干细胞微环境的基础上研究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 TMP)对氧糖剥夺(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 OGD)损伤下神经元新生的促进作用。方法 分别原代培养神经干细胞(NSCs)、星形胶质细胞(ACs)、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s),建立NSCs微环境体外模型后,以NSCs活性对OGD造模条件进行优化,以尼氏染色对TMP给药浓度进行优化,随后采用CCK-8、Nestin+/DAPI+免疫荧光法检测NSCs增殖情况;放射性迁移、划痕修复实验检测NSCs迁移情况;β3-Tubulin+/DAPI+、GFAP+/DAPI+检测NSCs分化;以跨膜电阻阻值反应体外血脑屏障结构的完整性。结果 NSCs活性随着OGD造模时间延长而降低,选择OGD 6 h为后续造模时间,此时细胞活性降低至60.72%。在TMP给药浓度优化中发现5~50 mg·L^(-1)范围具有明显量效关系,故以此为后继实验浓度。与模型组相比,3个浓度的TMP均可明显增加NSCs活性、Nestin+/DAPI+阳性细胞数以及β3-Tubulin+/DAPI+阳性细胞数,10、50 mg·L^(-1)的TMP可延长放射性迁移距离,50 mg·L^(-1)的TMP还可促进NSCs的划痕修复并减少GFAP+/DAPI+阳性细胞数。但3个浓度对跨膜电阻均无明显效果。结论 TMP对体外NSCs微环境中NSCs的活性、增殖、迁移均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此外,在减少ACs方向化生的同时,还促进了神经元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神经元新生 神经干细胞微环境 神经干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下载PDF
P62作为多功能调节因子在慢性肝病发展中的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孙盈 赵丹雳 +4 位作者 张昱欣 高媛媛 王君睿 邵江娟 郑仕中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2-149,共8页
在全球范围内,慢性肝病已成为高发生率和高死亡率的主要疾病之一。P62蛋白是一种自噬选择性底物,具有特殊结构域,目前研究较为广泛的是PB1结构域、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结合结构域和泛素结合结构域。越来越多研究表明,通过与不同... 在全球范围内,慢性肝病已成为高发生率和高死亡率的主要疾病之一。P62蛋白是一种自噬选择性底物,具有特殊结构域,目前研究较为广泛的是PB1结构域、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结合结构域和泛素结合结构域。越来越多研究表明,通过与不同信号蛋白结合,P62参与调节细胞信号转导、蛋白质更新、基因转录和表达及细胞调节因子生成等过程。本文重点围绕P62多种结构域以及P62/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P62/NF-κB,P62/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和P62/环磷酸鸟苷-腺苷合成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cGAS-STING)轴的抗氧化应激、抗炎、蛋白质代谢调控等作用进行讨论,综述P62各结构域通过与不同功能蛋白识别和结合进而发挥调节蛋白激活与降解、能量物质代谢与生成和清除受损细胞器等功能,以及P62多种结构域翻译后修饰在不同途径下对慢性肝病发展调节的可能作用机制,为肝纤维化、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和肝癌等慢性肝病治疗提供研究方向和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62 慢性肝病 氧化应激 炎症 能量代谢
下载PDF
肠道菌群对慢性肝脏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7
作者 吴夏飞 连娜琦 +3 位作者 陆春风 张峰 陆茵 郑仕中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44-1647,共4页
慢性肝脏疾病与肠道菌群的改变息息相关。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变化在肝脏炎症反应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肠道微生物的产生能够激活体内免疫系统,导致促炎症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慢性肝脏疾病的发生,其中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性... 慢性肝脏疾病与肠道菌群的改变息息相关。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变化在肝脏炎症反应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肠道微生物的产生能够激活体内免疫系统,导致促炎症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慢性肝脏疾病的发生,其中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硬化等。其并发症有全身性菌血症、肝性脑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及肾功能衰竭,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因此,肠道菌群的改变与慢性肝脏疾病之间的关系受到广泛关注,改善肠道微生态系统已经成为治疗慢性肝病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慢性肝病 细菌易位 内毒素 肝炎 肝硬化
下载PDF
益生菌预防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8
作者 王爱云 沈颖 +4 位作者 仲金秋 张婷婷 陈文星 孙志广 陆茵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2-315,共4页
近年来,科学界对于微生物研究呈爆发式增长,微生物相关研究逐渐成为抗癌研究前沿。人体携带大量微生物存在于内脏、皮肤、口鼻和生殖系统,其中益生菌是一类对机体健康有益的菌类。尽管大多数研究显示了细菌菌群的促肿瘤作用,但也观察到... 近年来,科学界对于微生物研究呈爆发式增长,微生物相关研究逐渐成为抗癌研究前沿。人体携带大量微生物存在于内脏、皮肤、口鼻和生殖系统,其中益生菌是一类对机体健康有益的菌类。尽管大多数研究显示了细菌菌群的促肿瘤作用,但也观察到了益生菌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证实,益生菌能防治结肠癌和非结肠癌,主要通过调整肠道菌群,调节机体免疫、抗炎、代谢使致癌物失活、抗氧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机制发挥作用。具体的分子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最新人体研究发现,肠道细菌能够同机体所摄入的饮食相互协作,降低或增加患结直肠癌的风险。作为一种癌化学预防策略,益生菌对肿瘤防治作用的研究还需要投入更多实验和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益生菌 肠道菌群 肿瘤预防 作用机制 免疫调节
下载PDF
百合知母汤对围绝经期肾虚证大鼠体征及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19
9
作者 张颖 赵腾斐 +2 位作者 高钦 蔡宝昌 许惠琴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4-186,共3页
目的观察百合知母汤(BHZMT)对围绝经期不同肾虚证模型大鼠体征及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15~16月龄雌性SD老龄大鼠,随机分为6组:围绝经期对照组、围绝经期+... 目的观察百合知母汤(BHZMT)对围绝经期不同肾虚证模型大鼠体征及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15~16月龄雌性SD老龄大鼠,随机分为6组:围绝经期对照组、围绝经期+百合知母汤组、围绝经期肾阴虚组、围绝经期肾阴虚+百合知母汤组、围绝经期肾阳虚组、围绝经期肾阳虚+百合知母汤组,另取3月龄健康雌性SD大鼠作为青年对照组。大鼠肾阴虚和肾阳虚模型分别采用甲状腺素和腺嘌吟复制。观察各组大鼠体征变化,并测定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NE、DA、5-HT的含量。结果围绝经期肾阴虚大鼠体温升高、心率加快(与围绝经期对照组比较P〈0.05),体质量减轻、饮水量略有增加;给予百合知母汤后,大鼠体温下降、心率减慢。围绝经期肾阳虚组大鼠体质量和摄食量减少、体温降低、心率减慢(与围绝经期对照组比较P〈0.01);给予百合知母汤后,各项指标无明显改善。围绝经期大鼠下丘脑NE含量减少,DA、5-HT含量明显增加(与青年对照组比较P〈0.05);围绝经期肾阴虚大鼠NE、5-HT略有增加,DA含量明显增加(与围绝经期组比较P〈0.01)。百合知母汤能明显改善动物精神状态,降低肾阴虚大鼠下丘脑DA的含量(与围绝经期组比较P〈0.01);对肾阳虚组大鼠治疗作用不明显。结论百合知母汤可有效调节围绝经期肾阴虚大鼠中枢神经递质水平,从而改善下丘脑的功能,缓解肾阴虚症状,而对肾阳虚大鼠无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知母汤 肾虚证 单胺类神经递质 围绝经期
下载PDF
黄芪双向性固体发酵过程中黄芪甲苷的转化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阮鸣 张李阳 +2 位作者 喻斌 陈玉胜 庄毅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9-343,共5页
目的:研究黄芪双向性固体发酵前后黄芪甲苷的转化。方法:采用HPLC测定法、柱色谱分离法、波谱鉴定技术进行发酵前后的成分变化研究;观察转化产物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抗氧化效应。结果:在黄芪发酵过程中,黄芪甲苷转化形成6-O-β-D-葡萄糖基... 目的:研究黄芪双向性固体发酵前后黄芪甲苷的转化。方法:采用HPLC测定法、柱色谱分离法、波谱鉴定技术进行发酵前后的成分变化研究;观察转化产物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抗氧化效应。结果:在黄芪发酵过程中,黄芪甲苷转化形成6-O-β-D-葡萄糖基-环黄芪醇,该转化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效应。结论:黄芪中有效成分黄芪甲苷经药用真菌(灵芝)双向性固体发酵后发生了生物转化,这一转化具有增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黄芪 黄芪甲苷 双向性固体发酵 6-O-β-D-葡萄糖基-环黄芪醇
下载PDF
清络通痹颗粒对滑膜成纤维细胞与单核细胞共培养诱生的破骨样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周玲玲 柳璋璞 +4 位作者 梁晓雯 黄艳 王明艳 方泰惠 周学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88-992,共5页
目的:建立关节炎大鼠滑膜成纤维细胞和单核细胞共培养诱生破骨样细胞的方法,研究清络通痹颗粒对破骨样细胞分化、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分离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和滑膜组织,将滑膜成纤维细胞和单核细胞共培养诱生破骨样细... 目的:建立关节炎大鼠滑膜成纤维细胞和单核细胞共培养诱生破骨样细胞的方法,研究清络通痹颗粒对破骨样细胞分化、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分离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和滑膜组织,将滑膜成纤维细胞和单核细胞共培养诱生破骨样细胞并以TRAP染色鉴定;制备清络通痹颗粒含药血清,加入共培养体系,MTT法检测破骨样细胞增殖、TRAP试剂盒检测培养上清TRAP活性、扫描电镜观察骨吸收作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L-1、TNFα-和RANKL水平。结果:关节炎大鼠滑膜成纤维细胞和外周血单核细胞共培养可诱生出破骨样细胞;清络通痹颗粒3.6、7.2、14.4 g/kg给药的大鼠含药血清可不同程度抑制破骨样细胞的增殖、TRAP活性和骨吸收,降低培养上清中IL-1、TNFα-和RANKL的水平。结论:清络通痹颗粒可抑制共培养诱生的破骨细胞的分化和活性,这一作用与抑制共培养体系中细胞因子的过度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络通痹颗粒 类风湿关节炎 破骨细胞 共培养 细胞因子
下载PDF
黄芪与红芪不同提取液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余黎 曹宜 +2 位作者 魏筱 许立 方泰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6期20623-20624,20627,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黄芪和红芪不同提取液对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方法]以脂多糖(LPS)作为巨噬细胞激活的刺激剂,以地塞米松(DEX)作为巨噬细胞的免疫抑制剂,以NO作为巨噬细胞功能活动变化的指标,观察黄芪和红芪不同浓度提取物对激活状... [目的]对比研究黄芪和红芪不同提取液对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方法]以脂多糖(LPS)作为巨噬细胞激活的刺激剂,以地塞米松(DEX)作为巨噬细胞的免疫抑制剂,以NO作为巨噬细胞功能活动变化的指标,观察黄芪和红芪不同浓度提取物对激活状态、抑制状态以及正常状态下巨噬细胞分泌NO的影响。[结果]黄芪和红芪水提物均可激活正常巨噬细胞,且黄芪的效应强于红芪;对于10ng/ml的LPS激活巨噬细胞,两者水提物有进一步增强激活作用的效应;但其醇提物对于抑制状态巨噬细胞的作用不明显,而醇提后再水提的水提物仍有激活作用。[结论]黄芪和红芪的水溶性提取液中均具有增强巨噬细胞功能的有效成分,且黄芪作用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红芪 免疫调节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寒凝血瘀证大鼠模型的优化筛选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谢波 邓海山 +1 位作者 喻斌 方泰惠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2-26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冷冻时间对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建立的影响,从而为中医学寒凝血瘀证的研究提供实验模型。方法将大鼠随机分5组,即空白组、5d组、10d组、15d组、20d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大鼠置于0℃冰水中15min,每日1次,各组分别冷冻相应天数... 目的探讨不同冷冻时间对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建立的影响,从而为中医学寒凝血瘀证的研究提供实验模型。方法将大鼠随机分5组,即空白组、5d组、10d组、15d组、20d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大鼠置于0℃冰水中15min,每日1次,各组分别冷冻相应天数,造成寒凝血瘀模型。观察血常规、卵巢和子宫指数和血液流变指标。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造模5d和10d组大鼠红细胞可见显著降低和APTT的显著延长(P<0.01);另外造模5天还可见血浆黏度、低转速全血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的显著降低,红细胞变形能力的显著增加,血红蛋白显著降低,子宫指数可见显著减少(P<0.05~0.01)。造模10d组还可见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显著增加,TT的显著缩短(P<0.05~0.01)。造模10d和15d虽然均可见红细胞压积的显著减少,但是造模10d组却可见红细胞变形指数的降低,而造模15d却见其变形指数的显著增加(与空白组比较,P<0.01),TT的显著缩短(P<0.05),血浆黏度的显著增加(P<0.01),另外APTT也有缩短的趋势。而当造模时间延长到20d,反而可见PT和APTT的显著延长(P<0.01)。但是各组大鼠肛温在整个造模过程中未见显著改变(与空白组比较,P>0.05)。结论造模10d和15d可见大鼠出现凝血功能增强,并且15d组血液流变学异常最明显。该造模方法为中医寒凝血瘀证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凝血瘀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川芎嗪和不同剂量冰片配伍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区特异性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喻斌 蒋宝平 阮鸣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89-591,共3页
脑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1]。磷酸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 phosphate,TMPP)的抗脑缺血作用证实与抗自由基、减少炎症反应有关[2]。我们在前期研究发现,冰片对不同脑区具有不同的脑靶效应,即存在脑区特异性,这种特异性和... 脑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1]。磷酸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 phosphate,TMPP)的抗脑缺血作用证实与抗自由基、减少炎症反应有关[2]。我们在前期研究发现,冰片对不同脑区具有不同的脑靶效应,即存在脑区特异性,这种特异性和冰片不同剂量密切相关[3]。已有研究证实冰片和川芎联用在脑缺血的疗效上优于川芎单用[4]。但目前还未见冰片-TMPP配伍在不同脑区抗脑缺血作用的报道,也未见冰片剂量对这一作用的干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冰片 脑区特异性 脑缺血/再灌注 微循环 剂量
下载PDF
肝星状细胞糖脂蛋白质代谢:抗肝纤维化的新靶标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婷 赵丹雳 +4 位作者 周媛媛 王颖谦 李洋 张峰 郑仕中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02-905,共4页
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是一种肝脏非实质细胞,在健康肝脏中处于静息状态,发生肝损伤后,HSC活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并驱动肝纤维化的发生。HSC活化后分泌细胞外基质的过程是肝纤维化发生的关键步骤,这一过程中HSC产生了巨... 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是一种肝脏非实质细胞,在健康肝脏中处于静息状态,发生肝损伤后,HSC活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并驱动肝纤维化的发生。HSC活化后分泌细胞外基质的过程是肝纤维化发生的关键步骤,这一过程中HSC产生了巨大的能量需求,激活了代谢重编程,包括Warburg效应、脂滴降解导致的脂质代谢增加以及氨基酸代谢改变等。该文主要对肝纤维化发生时HSC的糖、脂、蛋白质代谢重编程及其潜在应用进行综述,以期设计出新的抗肝纤维化靶向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肝纤维化 代谢重编程 糖酵解 脂滴 谷氨酰胺
下载PDF
复方莪术油微球肝动脉栓塞对大鼠移植性肝癌的增效减毒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玲玲 袁冬平 +5 位作者 张良 张兴德 许立 陈长华 方泰惠 梁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47-449,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莪术油微球肝动脉栓塞对大鼠移植性肝癌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建立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空白微球组、莪术油微球组、丝裂霉素微球组、复方莪术油微球组。经肝动脉插管分别灌注相应药物,比较各组大鼠肿瘤生长... 目的观察复方莪术油微球肝动脉栓塞对大鼠移植性肝癌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建立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空白微球组、莪术油微球组、丝裂霉素微球组、复方莪术油微球组。经肝动脉插管分别灌注相应药物,比较各组大鼠肿瘤生长情况,观察复方莪术油微球对移植性肝癌大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血清分泌IL-1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单用莪术油和丝裂霉素比较,复方莪术油微球组明显减小灌注后肝肿瘤体积,抑制肿瘤生长;与丝裂霉素微球比较,复方莪术油微球明显升高大鼠ConA和LPS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血清IL-1的水平。结论复方莪术油微球经肝动脉栓塞治疗大鼠移植性肝癌较之单用莪术油微球和丝裂霉素微球抑瘤作用更明显,同时复方莪术油微球可明显减轻丝裂霉素微球单用引起的免疫功能下降,较之单用有明显增效减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莪术油微球 肝动脉栓塞 移植性肝癌 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IL-1
下载PDF
铁死亡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以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玲 贾岩 +4 位作者 李蒙蒙 王飞虾 张自力 张峰 郑仕中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45-749,共5页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一种原发性肝癌,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当前在我国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最重要的原因。HCC的发生、发展过程受到多种细胞因子以及细胞内多种信号通路网络的调控。近...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一种原发性肝癌,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当前在我国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最重要的原因。HCC的发生、发展过程受到多种细胞因子以及细胞内多种信号通路网络的调控。近年来,临床与基础研究均表明铁死亡(ferroptosis)在HCC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铁死亡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内铁离子水平以及脂质过氧化程度等,影响肝脏疾病的发展进程。许多学者认为,铁死亡可以作为HCC疾病诊断、预防和治疗靶标。该文综述了铁死亡在防治HCC中的作用以及相关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肝细胞癌 作用机制 信号通路 铁离子 脂质过氧化
下载PDF
川芎注射液通过cAMP-CREB-BDNF通路改善卒中后抑郁大鼠神经功能 被引量:9
18
作者 喻斌 阮鸣 +1 位作者 许立 李宏轶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46-1251,共6页
目的探讨川芎注射液对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对海马cAMP-CREB-BDNF通路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川芎注射液低剂量组(0.1 g·kg^(-1))和高剂量组(0.2 g·kg^(-1)),采... 目的探讨川芎注射液对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对海马cAMP-CREB-BDNF通路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川芎注射液低剂量组(0.1 g·kg^(-1))和高剂量组(0.2 g·kg^(-1)),采用中动脉阻断联合慢性应激刺激构建PSD模型。给药后通过糖水消耗、开场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动物行为学,通过尼氏染色和Neun免疫荧光检测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功能和状态,利用Western blot观察海马cAMP-CREB-BDNF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川芎注射液低、高剂量组均明显增加PSD大鼠糖水饮用量、大鼠水平和垂直运动,减少游泳总路程和近站台区路程,改善CA1区尼氏体的数量和形态,增加海马组织cAMP、p-CREB的表达。此外,高剂量组还能缩短登台潜伏期,减少近/远站台区路程比,增加Neun和BDNF的表达。结论川芎注射液可通过上调cAMP-CREB-BDNF通路,改善PSD大鼠行为学和神经功能,保护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缓解抑郁大鼠认知功能的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注射液 卒中后抑郁 行为学 神经功能 cAMP-CREB-BDNF通路 神经元保护
下载PDF
基于不同脑区的川芎-冰片配伍对脑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与冰片剂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9
作者 喻斌 梁涛 +1 位作者 黄仕文 杨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352-235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冰片与川芎配伍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不同脑区的抗氧化效应和对微循环的改善及其效应与冰片剂量的相关性。方法复制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不同剂量冰片(0.01,0.02,0.04,0.08,0.16,0.32,0.64,1.28 g/kg)联合川芎...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冰片与川芎配伍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不同脑区的抗氧化效应和对微循环的改善及其效应与冰片剂量的相关性。方法复制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不同剂量冰片(0.01,0.02,0.04,0.08,0.16,0.32,0.64,1.28 g/kg)联合川芎对大鼠皮层、海马、下丘脑和纹状体四个脑区微循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活性氧(R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结果川芎配伍冰片后对脑组织微循环、SOD、CAT、GSH-PX、MDA、ROS、iNOS和NO含量的改善均显著优于单用。皮层引发显著改善作用的冰片剂量范围最广,然后是海马、下丘脑、纹状体。冰片剂量对配伍效果的比较为0.16 g/kg>0.08 g/kg>0.32 g/kg>0.04 g/kg。结论川芎和冰片配伍可以对缺血脑组织产生脑区特异性改善,而且这一改善作用与冰片剂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冰片 脑区特异性 脑缺血
下载PDF
微小RNA-29在肝纤维化进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金欢欢 陈琴 +3 位作者 陈连云 张峰 陆茵 郑仕中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8-163,共6页
微小RNA(miRNA)是一段含21~23个核苷酸的小的内源性非编码RNA,通过与靶基因mRNA的3'-UTR部分或完全互补结合抑制翻译或降解mRNA,进而调节细胞的生物学功能。肝星状细胞由静息态向活化态转化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核心过程。近年研究发... 微小RNA(miRNA)是一段含21~23个核苷酸的小的内源性非编码RNA,通过与靶基因mRNA的3'-UTR部分或完全互补结合抑制翻译或降解mRNA,进而调节细胞的生物学功能。肝星状细胞由静息态向活化态转化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核心过程。近年研究发现,miRNA-29(miR-29)在静息态的肝星状细胞中高表达,且在肝纤维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可调控参与肝纤维化形成的多种细胞因子和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增殖等。本文针对近年来miR-29在肝星状细胞活化和肝纤维化进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29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