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踝肱指数和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李传游 肖婧 +7 位作者 丁彩霞 汤银燕 江雪梅 朱羽佳 胡丹 张兰坤 姜寒 盛蕾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踝肱指数(ABI)异常和心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显著相关,但关于ABI水平与脑微出血(CMB)的相关性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讨异常ABI(≤0.9)和CMB发生及分布模式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入住于江苏省第二中医院神经内科... 目的踝肱指数(ABI)异常和心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显著相关,但关于ABI水平与脑微出血(CMB)的相关性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讨异常ABI(≤0.9)和CMB发生及分布模式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入住于江苏省第二中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为脑梗死的患者187例。根据磁共振检查结果分为CMB阴性组115例和CMB阳性组72例(CMBs阳性)。根据CMB部位,又分为单纯脑叶组20例,深部CMB组24例,混合CMB组28例。单因素分析组间差异,同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BI≤0.9与CMB的发生及分布的相关性。结果患者中ABI≤0.9者57例(30.5%)。与CMB阴性组ABI≤0.9发生率比较,CMB阳性组显著升高(22.6%vs 43.1%,P=0.003)。ABI水平和CMB数量存在显著负相关(r=-0.211,P=0.006)。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示:ABI≤0.9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生CMB(OR=2.363;95%CI:1.181~4.729)、深部CMB(OR=3.434;95%CI:1.283~9.187)及混合CMB(OR=2.837;95%CI:1.098~7.333)的危险因素。结论 ABI下降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较易发生CMB,尤其是深部CM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肱指数 脑梗死 脑微出血
下载PDF
循环内皮祖细胞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负荷的相关性 被引量:8
2
作者 李传游 汤银燕 +8 位作者 丁彩霞 江雪梅 胡丹 张兰坤 李婷婷 朱羽佳 肖婧 姜寒 盛蕾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10期751-755,共5页
目的探讨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tic stroke, LAAS)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水平与脑动脉粥样硬化负荷(cerebral atherosclerosis burden, CAB)的相关性及其对LAAS的预... 目的探讨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tic stroke, LAAS)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水平与脑动脉粥样硬化负荷(cerebral atherosclerosis burden, CAB)的相关性及其对LAAS的预测作用。 方法连续纳入LAAS患者和健康对照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EPCs水平。根据CT血管造影或磁共振血管造影结果评价CAB。采用单变量分析比较2组间人口统计学和临床资料,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循环EPCs水平与LAAS的相关性。 结果共纳入LAAS患者141例和对照者100名。病例组高血压(65.9%对51.0%;χ2=5.443,P=0.020)、糖尿病(27.0%对16.0%;χ2=4.035,P=0.045)的患者构成比及收缩压[(139.1±11.1)mmHg对(131.6±15.7)mmHg;t=3.549,P=0.003;1 mmHg=0.133 kPa]和空腹血糖[(5.8±2.1)mmol/L对(5.2±2.0)mmol/L;t=2.344,P=0.020]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循环EPCs水平(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13(3~32)个/ml对31(7~59)个/ml;Z=3.913,P=0.001]显著低于对照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混杂因素后,循环EPCs水平下降(优势比2.632,95%可信区间1.412~4.907;P=0.002)是LAAS的独立危险因素。CAB〉3分组EPCs水平显著低于1分组[5(2~19)个/ml对22(9~43)个/ml;Z=3.338,P=0.01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EPCs水平与CAB呈显著负相关(r=-0.257,P=0.002)。 结论循环EPCs水平降低是LAAS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EPCs水平与CAB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卒中 脑缺血 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与缺血性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负荷的相关性 被引量:2
3
作者 丁彩霞 张兰坤 +4 位作者 李传游 肖婧 胡丹 李婷婷 盛蕾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4期272-27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与缺血性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负荷(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sis burden,ICASB)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江苏省第二中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与缺血性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负荷(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sis burden,ICASB)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江苏省第二中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PCT,根据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结果评定ICASB。应用单变量分析确定不同ICASB评分组间的基线资料,然后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血清PCT与ICASB的独立相关性,同时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确定血清PCT水平与ICASB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291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男性161例(55.3%),年龄(64.5±8.4)岁;中位血清PCT0.053μg/L。根据ICASB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0分组(155例,53.3%)、1~3分组(95例,32.6%)和>3分组(41例,14.1%)。单变量分析显示,ICASB评分较高组年龄、血清高半胱氨酸和PCT以及糖尿病构成比显著较高,而心房颤动患者的构成比显著较低(P均<0.05)。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PCT较高是ICASB评分较高的独立相关因素(第4四分位数对第1四分位数:优势比2.015,95%置信区间1.052~3.927;P=0.04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PCT水平与ICASB评分呈正相关(r=0.253,P=0.001)。结论:血清PCT水平与ICASB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降钙素原 颅内动脉硬化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危险因素 生物标志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