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胆酸修饰的联苯双酯脂质体体外肝实质细胞摄取特性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志鹏 朱家壁 +3 位作者 陈洪轩 肖衍宇 陈军 蔡宝昌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2-347,共6页
用胆酸修饰联苯双酯脂质体,以期通过受体配体特异性的结合,增加药物在肝实质细胞的蓄积。本研究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联苯双酯脂质体(LP-DDB)和胆酸修饰联苯双酯脂质体(BP2B-LP-DDB),采用葡聚糖凝胶法测定包封率,比较LP-DDB和BP2B-LP-DDB... 用胆酸修饰联苯双酯脂质体,以期通过受体配体特异性的结合,增加药物在肝实质细胞的蓄积。本研究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联苯双酯脂质体(LP-DDB)和胆酸修饰联苯双酯脂质体(BP2B-LP-DDB),采用葡聚糖凝胶法测定包封率,比较LP-DDB和BP2B-LP-DDB的理化性质差异;分离培养肝实质细胞,研究孵化温度、给药剂量等对肝实质细胞体外摄取上述两种脂质体的影响。BP2B的修饰对脂质体的包封率、粒径、多分散指数和Zeta电位均无显著性影响。LP-DDB和BP2B-LP-DDB中药物平均包封率分别为(90.66±1.22)%和(86.89±1.61)%,平均粒径分别为(309.52±16.74)和(273.77±14.14)nm,Zeta电位分别为(24.98±2.03)和(22.21±7.03)mV。与LP-DDB相比,BP2B-LP-DDB与肝实质细胞的结合及摄取均显著增加,具有明显的主动转运特征。胆酸修饰的脂质体可作为肝实质细胞靶向的载体,可以通过受体介导的方式促进药物向肝实质细胞内的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苯双酯 脂质体 胆酸 受体介导 肝实质细胞
下载PDF
河豚毒素的生物合成 被引量:6
2
作者 于瑞莲 王琴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0-42,共3页
介绍国内外河豚毒素研究的最新动态-利用海洋细菌进行河豚毒素生物合成的研究,包括河豚毒素的来源、产河豚毒素的菌种及性质、培养条件及影响因素、代谢合成机理及未来的研究展望。
关键词 河豚毒素 TTX 生物合成 溶藻弧菌 互生单胞菌
下载PDF
接骨灵巴布膏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赵琰玲 潘金火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495-498,共4页
目的建立接骨灵巴布膏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层析对制剂中蒲公英、羌活进行鉴别,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制剂中樟脑、冰片、水杨酸甲酯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制剂中柚皮苷的含量。结果薄层层析和气相色谱法可鉴别出蒲公英、羌活、... 目的建立接骨灵巴布膏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层析对制剂中蒲公英、羌活进行鉴别,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制剂中樟脑、冰片、水杨酸甲酯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制剂中柚皮苷的含量。结果薄层层析和气相色谱法可鉴别出蒲公英、羌活、樟脑、冰片、水杨酸甲酯,柚皮苷在0.1004-0.502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7.71%(RSD=1.04%)。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骨灵巴布膏 质量标准 高效液相色谱法 薄层层析 气相色谱法
下载PDF
和肝利胆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武爱玲 潘金火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492-494,498,共4页
目的建立和肝利胆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层析对制剂中黄芩、栀子、枳壳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山柰素和槲皮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层析可鉴别出黄芩、栀子、枳壳;山柰素和槲皮素分别在0.00688~0.0516μ... 目的建立和肝利胆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层析对制剂中黄芩、栀子、枳壳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山柰素和槲皮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层析可鉴别出黄芩、栀子、枳壳;山柰素和槲皮素分别在0.00688~0.0516μg,0.008~0.06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4和0.9992,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8%和97.3%,RSD分别为1.6%和1.3%。结论本文建立的方法简便、快捷,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荆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肝利胆胶囊 质量标准 山柰素 槲皮素
下载PDF
透皮吸收促进剂评价的新技术 被引量:8
5
作者 朱学敏 马敏 +2 位作者 任略 董洁 陈军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301-1307,共7页
添加透皮吸收促进剂(penetration enhancers,PE)是目前在经皮给药制剂中提高生物利用度最常用的方法。笔者综述了近年来用于PE的透皮促渗能力、促渗机制和皮肤安全性评价的新技术,并提出促渗能力评价高通量化,促渗机制研究微观分子化和... 添加透皮吸收促进剂(penetration enhancers,PE)是目前在经皮给药制剂中提高生物利用度最常用的方法。笔者综述了近年来用于PE的透皮促渗能力、促渗机制和皮肤安全性评价的新技术,并提出促渗能力评价高通量化,促渗机制研究微观分子化和皮肤安全性表征数量化是PE研究的发展趋势。新技术的出现将为未来PE的筛选和研究提供更加快速、全面、可信度更高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皮吸收促进剂 促渗能力 促渗机制 皮肤安全性 新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