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组织CDK12、SIRT6蛋白表达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杰东 刘兰侠 +1 位作者 刘杜先 王利利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2(CDK12)、沉默信号调节蛋白6(SIRT6)蛋白表达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胃癌患者75例,取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K12、SIRT6蛋白...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2(CDK12)、沉默信号调节蛋白6(SIRT6)蛋白表达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胃癌患者75例,取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K12、SIRT6蛋白表达。分析胃癌组织CDK12、SIRT6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出院后随访3年,统计患者生存情况,分析胃癌组织CDK12、SIRT6蛋白表达与患者3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CDK12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SIRT6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χ2分别为82.986、16.192,P均<0.05)。胃癌组织CDK12、SIRT6蛋白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P均<0.05),与性别、年龄、BMI、Lauren分型、肿瘤直径无关(P均>0.05)。75例胃癌患者中,胃癌组织CDK12蛋白高表达者与低表达者分别为42、33例,3年生存率分别为66.67%(28/42)、90.91%(30/33);胃癌组织SIRT6蛋白阳性表达者与阴性表达者分别为34、41例,3年生存率分别为88.24%(30/34)、68.29%(28/41)。胃癌组织CDK12蛋白高表达者3年生存率显著低于胃癌组织CDK12蛋白低表达者,胃癌组织SIRT6蛋白阳性表达者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胃癌组织SIRT6蛋白阴性表达者(χ2分别为6.196、4.217,P均<0.05)。结论胃癌组织CDK12蛋白高表达、SIRT6蛋白低表达,二者表达变化与肿瘤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以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2 沉默信号调节蛋白6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重叠综合征患者临床和肝组织病理学特征分析
2
作者 郭银燕 岳枝 +2 位作者 盖晓冬 冯艳红 张杰东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372-375,共4页
目的 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重叠综合征(AIH-PBC OS)患者临床和肝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 2018年3月~2022年3月我院诊治的AIH-PBC OS患者42例,接受肝穿刺检查后,给予熊去氧胆酸(UDCA)联合或不联合甲泼尼松龙治疗半年。采... 目的 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重叠综合征(AIH-PBC OS)患者临床和肝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 2018年3月~2022年3月我院诊治的AIH-PBC OS患者42例,接受肝穿刺检查后,给予熊去氧胆酸(UDCA)联合或不联合甲泼尼松龙治疗半年。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或免疫印迹法等测定抗核抗体(AN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线粒体抗体Ⅱ型(AMA-M2)、抗核膜糖蛋白210抗体(gp210)和抗可溶性酸性磷酸化核蛋白(sp100)。结果 在42例AIH-PBC OS患者中,女性占85.7%,发病年龄为(53.9±10.6)岁;血清TBIL、Alb和ALP异常率分别为57.1%、60.0%和75.7%;ALT、AST和GGT异常率均超过83.0%,其中GGT异常升高达95.2%,在治疗半年后,血生化指标均大幅下降;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和IgA异常率分别为69.0%、52.3%和33.3%;血清ANA、AMA、AMA2、gp210和sp100阳性率分别为90.5%、73.5%、72.7%、47.1%和36.7%;常见ANA荧光模型为胞浆颗粒型23例、着丝点型13例和核膜型8例;肝组织均表现为界面性肝炎、肝细胞炎症活动度以轻-中度炎症为主,纤维化程度以轻度为主。结论 AIH-PBC OS多见于女性,在临床和组织病理学上兼有PBC和AIH的双重特点,给予UDCA联合皮质激素治疗有助于改善血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重叠综合征 临床特征 熊去氧胆酸 甲泼尼松龙 治疗
下载PDF
胃癌组织LncRNANCK1-AS1、LncRNATP73-AS1表达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和预后的关系
3
作者 孟俊宏 高明悦 +3 位作者 龚程 张小雅 朱悦 刘杜先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811-815,820,共6页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NCK1-AS1、LncRNATP73-AS1表达水平与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2~10月行胃癌根治术的113例胃癌患者,术中取其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采用实时定量聚...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NCK1-AS1、LncRNATP73-AS1表达水平与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2~10月行胃癌根治术的113例胃癌患者,术中取其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LncRNANCK1-AS1、LncRNATP73-AS1表达量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指标[Wnt3a、Wnt5a、β-catenin、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原癌基因(c-myc)]信使RNA(mRNA)表达量。采用Pearson相关性法分析LncRNANCK1-AS1、LncRNATP73-AS1表达量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指标mRNA表达量的相关性。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胃癌患者术后3年生存情况。结果胃癌组织LncRNA NCK1-AS1、LncRNATP73-AS1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P<0.05)。胃癌组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Wnt3a mRNA、Wnt5a mRNA、β-catenin mRNA、cyclin D1 mRNA、c-myc mRNA表达量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Pearson法分析显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Wnt3a mRNA、Wnt5a mRNA、β-catenin mRNA、cyclin D1 mRNA、c-myc mRNA表达量与LncRNANCK1-AS1、LncRNATP73-AS1表达量呈正相关(P<0.05)。LncRNANCK1-AS1、LncRNATP73-AS1表达量与胃癌患者的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患者随访3年,随访中位时间为27.90个月。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LncRNANCK1-AS1高表达组3年生存率52.31%(34/65)低于LncRNANCK1-AS1低表达组的77.08%(37/48)(P<0.05),LncRNA TP73-AS1高表达组3年生存率52.78%(38/72)低于LncRNATP73-AS1低表达组80.49%(33/41)(P<0.05)。结论LncRNANCK1-AS1、LncRNATP73-AS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可能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胃癌发生、发展,还可导致不良预后,有望作为辅助评估胃癌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 NCK1-AS1 TP73-AS1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预后
下载PDF
影像学和组织学诊断胆石症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一致性研究
4
作者 胡一帆 陈妙洋 +4 位作者 熊清芳 钟艳丹 刘杜先 顾爱东 杨永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3546-3551,共6页
背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工作中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其诊断,目前尚缺乏以组织学为“金标准”评估影像学诊断方法效能的研究。目的研究影像学和组织学诊断NAFLD的一致性,并分析胆石症(GD)患者合并NAFLD... 背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工作中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其诊断,目前尚缺乏以组织学为“金标准”评估影像学诊断方法效能的研究。目的研究影像学和组织学诊断NAFLD的一致性,并分析胆石症(GD)患者合并NAFLD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7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二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行单纯胆囊切除术且进行术中肝组织活检的53例GD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BMI、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实验室指标、影像学及组织学结果,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影像学和组织学诊断NAFLD的一致性,依据组织学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NAFLD组(n=15)和非NAFLD组(n=38),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GD患者合并NAFLD的影响因素。结果GD患者中NAFLD影像学检出率20.7%(11/53),低于组织学检出率28.3%(15/53)(Kappa=0.404,P=0.001),影像学检查诊断NAFLD的灵敏度为60.0%(9/15),特异度为94.7%(36/38),漏诊率为40.0%(6/15)。15例组织学表现NAFLD的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8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7例,无NASH相关肝硬化患者,NASH亚组纤维化比例(5/7)高于NAFL亚组(1/8)(P=0.041)。NAFLD组和非NAFLD组的BMI、SBP、空腹血糖(FPG)、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OR=1.500,95%CI=1.084~2.075,P=0.014)和FPG(OR=2.163,95%CI=1.246~3.756,P=0.006)是GD患者合并NAFLD的影响因素。结论与组织学诊断比较,影像学诊断NAFLD漏诊率较高,以影像学诊断为流行病学调查手段可能低估NAFLD的发病率;高BMI和高FPG是GD合并NAFLD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组织学 影像诊断 一致性
下载PDF
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ⅠB2期、ⅡA2期老年宫颈癌的临床效果及病理组织形态学改变 被引量:6
5
作者 刘兰侠 汤永峰 刘杜先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9期852-855,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ⅠB2期、ⅡA2期老年宫颈癌的临床效果及病理组织形态学改变。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收治的老年宫颈癌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新...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ⅠB2期、ⅡA2期老年宫颈癌的临床效果及病理组织形态学改变。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收治的老年宫颈癌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新辅助化疗组与直接手术组。直接手术组接受全麻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结合盆腔淋巴结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新辅助化疗组先行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再接受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以及术后病理的形态改变。结果新辅助化疗组的有效率为75.00%,显著高于直接手术组的45.45%(P<0.05)。直接手术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高于新辅助化疗组[(799.67±61.27)ml vs(412.48±34.57)ml,P=0.000];直接手术组与新辅助化疗组的手术时长及术后并发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直接手术组的癌组织浸润、脉管侵犯、盆腔淋巴结转移阳性率均高于新辅助化疗组(P均<0.05);直接手术组与新辅助化疗组的宫旁浸润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ⅠB2期、ⅡA2期老年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宫颈癌 病理形态
下载PDF
沉默circXPO1抑制肝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
6
作者 刘杜先 张杰东 +6 位作者 付鲁渝 熊志强 龚程 张小雅 高明悦 孟俊宏 刘兰侠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3期159-166,共8页
目的探讨circXPO1对肝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RT-qPCR检测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ircXPO1和miR-195-5p的表达水平,并分析circXPO1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将肝癌HCC9204细胞分别转染si-circXPO1、si... 目的探讨circXPO1对肝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RT-qPCR检测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ircXPO1和miR-195-5p的表达水平,并分析circXPO1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将肝癌HCC9204细胞分别转染si-circXPO1、si-NC、miR-195-5p mimic、miR-NC、si-circXPO1和miR-195-5p Inhibitor、si-circXPO1和anti-miR-NC后,MTT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划痕实验检测细胞划痕愈合率,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circXPO1和miR-195-5p的靶向关系。构建裸鼠移植瘤模型,验证circXPO1对肝癌HCC9204细胞体内生长的影响。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肝癌组织中circXPO1呈高表达(2.14±0.30比0.87±0.13),miR-195-5p呈低表达(0.46±0.08比1.12±0.17),且circXPO1表达水平与肝癌的肿瘤大小、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与si-NC或miR-NC比较,si-circXPO1和miR-195-5p mimic中HCC9204细胞增殖抑制率[(56.63±2.13)%比(0.00±0.00)%、(42.93±1.52)%比(0.00±0.00)%]、凋亡率[(23.91±1.21)%比(7.44±0.74)%、(20.02±0.84)%比(7.40±0.55)%]升高,划痕愈合率[(24.02±1.55)%比(65.54±2.53)%、(34.95±1.69)%比(65.66±2.68)%]和克隆形成数[(53.67±2.16)比(122.11±5.74)个、(72.44±3.69)比(120.56±8.00)个]、侵袭细胞数[(30.92±5.01)比(83.06±7.54)个、(32.05±4.66)比(85.43±8.17)个]及裸鼠移植瘤体积与质量降低(P均<0.05)。circXPO1靶向调控miR-195-5p(0.45±0.05比1.03±0.13,P<0.05);与si-circXPO1+anti-miR-NC比较,si-circXPO1+miR-195-5p Inhibitor中细胞增殖抑制率[(15.22±1.32)%比(56.37±2.32)%]、凋亡率[(11.96±0.80)%比(23.81±1.35)%]降低,划痕愈合率[(48.92±3.15)%比(23.83±1.55)%]、克隆形成数[(108.56±3.86)比(54.44±2.50)个]和侵袭细胞数[(77.08±7.95)比(29.65±3.42)个]及裸鼠移植瘤体积与质量升高(P均<0.05)。结论沉默circXPO1可通过上调miR-195-5p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miR-195-5p 肝癌 增殖 迁移 侵袭 凋亡
原文传递
circ-CPA4调节miR-140-3p/SGK1轴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7
作者 龚程 高明悦 +3 位作者 孟俊宏 彭聪 徐健 刘杜先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4年第13期2455-2462,共8页
目的:探讨环状RNA羧肽酶A4(circ-CPA4)调节miR-140-3p/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SGK1)轴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将H1299细胞分为5组:Ct组、si-NC组、si-circ-CPA4组、si-circ-CPA4+inhi... 目的:探讨环状RNA羧肽酶A4(circ-CPA4)调节miR-140-3p/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SGK1)轴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将H1299细胞分为5组:Ct组、si-NC组、si-circ-CPA4组、si-circ-CPA4+inhibitor-NC组、si-circ-CPA4+miR-140-3p inhibitor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circ-CPA4、miR-140-3p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迁移;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免疫印迹检测SGK1、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circ-CPA4与miR-140-3p、miR-140-3p与SGK1的靶向关系。将上述5组细胞悬液分别皮下注射到裸鼠体内,30天后,处死裸鼠并分离肿瘤,称量肿瘤质量。结果:在NSCLC组织和细胞中circ-CPA4、SGK1蛋白高表达,miR-140-3p低表达。si-circ-CPA4组与Ct组、si-NC组比较,circ-CPA4、划痕愈合率、OD_(450)值、侵袭细胞数、SGK1、CyclinD1、MMP-2蛋白表达及裸鼠体内肿瘤质量显著降低,miR-140-3p表达、细胞凋亡率、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si-circ-CPA4+inhibitor-NC组比较,si-circ-CPA4+miR-140-3p inhibitor组对应指标变化趋势与上述相反(P<0.05);沉默circ-CPA4可靶向下调miR-140-3p表达,下调miR-140-3p可靶向促进SGK1蛋白表达。结论:沉默circ-CPA4通过上调miR-140-3p来抑制SGK1蛋白表达,从而抑制NSCL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并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CPA4 miR-140-3p SGK1 非小细胞肺癌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迁移 侵袭
原文传递
甲状腺乳头状癌亚型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刘兰侠 刘杜先 《药物生物技术》 CAS 2020年第5期462-466,共5页
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各亚型的临床病理特点,并分析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8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记录,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各亚型的临床病理特点,并使用卡方检... 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各亚型的临床病理特点,并分析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8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记录,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各亚型的临床病理特点,并使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纳入本研究的28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实体亚型45例,占15.63%;滤泡亚型35例,占12.15%,其中非包膜内型28例,包膜内型7例;高细胞亚型20例,占6.94%;弥漫硬化型25例,占8.68%;剩余253例均为经典型,占87.8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包膜外侵犯、淋巴结转移、首次手术术式、术后甲状腺素的应用、肿瘤最大直径、TNM分期均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复发相关(P<0.05),年龄和多灶性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复发无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淋巴结转移、包膜外侵犯、未全切除手术、肿瘤最大直径≥2 cm是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后应用甲状腺素是甲状腺乳头状癌复发的保护因素(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经典型的发病率较高,占甲状腺乳头状癌的87.85%,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复发率为8.68%。男性、淋巴结转移、包膜外侵犯、未全切除手术、肿瘤最大直径≥2 cm及特殊病理亚型患者是甲状腺乳头状癌复发的高危人群,需要密切关注病情的进展,按时复查。术后使用甲状腺素可能有助于预防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亚型 临床病理特点 复发 影响因素 分析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出血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9
作者 陈妙洋 胡一帆 +3 位作者 熊清芳 钟艳丹 刘杜先 杨永峰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923-928,共6页
目的探讨患者经皮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京市第二医院经皮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年龄、性别、病变类型(弥漫性肝... 目的探讨患者经皮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京市第二医院经皮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年龄、性别、病变类型(弥漫性肝实质病变、肝脏局灶性病变)、穿刺条数、组织长度、有无肝硬化、有无门体分流、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国际标准化比值以及肝生物化学指标等因素对肝穿刺术后出血的影响,并筛选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经皮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患者共3331例,排除外院会诊病例271例,实际纳入3060例。术后总出血率为1.6%(49/3060),其中显性失血(血流动力学改变或血红蛋白下降超过20 g/L)者44例(1.4%),轻微出血者5例(0.2%),3例为肝包膜下小血肿,2例为肝穿刺局部渗血。显性失血者中2例位于超适应证组(血小板<50×109/L或国际标准化比值>1.5),其余均在未超适应证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未超适应证组患者中肝脏局灶性病变、门体静脉分流、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国际标准化比值升高、胆红素以及碱性磷酸酶升高等因素与肝穿刺术后出血相关,并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行多重共线性诊断,最终将病变类型、门体静脉分流、国际标准化比值、总胆红素以及碱性磷酸酶等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患者相较于弥漫性肝实质病变的患者术后更容易出血(OR=3.396,P=0.002,95%CI:1.596~7.228);存在门体静脉分流的患者比无门体静脉分流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出血(OR=3.301,P=0.018,95%CI:1.232~8.845);患者总胆红素越高肝穿刺术后越容易出血(OR=1.006,P<0.001,95%CI:1.003~1.008)。结论肝脏局灶性病变、门体静脉分流以及总胆红素升高是经皮肝穿刺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并发症 危险因素 诊断 经皮肝穿刺活组织检查 超声引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