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术前口服高糖溶液对结直肠癌患者的影响
1
作者 杜生旺 史春强 +1 位作者 吴新军 张婷婷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4期606-609,共4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前口服高糖溶液对术后胃肠功能、炎症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7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连云港市中医院收治的78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9...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前口服高糖溶液对术后胃肠功能、炎症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7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连云港市中医院收治的78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对照组39例。观察组男20例、女19例,年龄38~75(56.65±8.43)岁,Dukes分期:Ⅰ期21例,Ⅱ期18例;对照组男19例、女20例,年龄39~74(55.79±8.39)岁,Dukes分期:Ⅰ期22例,Ⅱ期1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术前采用高糖溶液口服。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炎症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及并发症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3.97±2.85)h、(14.35±5.43)h、(5.69±0.87)d,均短于对照组(34.68±3.94)h、(21.06±7.47)h、(9.52±1.1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分别是(141.85±30.29)ng/L、(8.69±2.05)mg/L、(7.34±0.93)ng/L,均低于对照组(182.46±33.37)ng/L、(15.33±2.78)mg/L、(9.97±1.54)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胰岛素抵抗指数(5.14±0.31),低于对照组(7.75±0.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25%(4/39),低于对照组的28.21%(1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术前口服高糖溶液能有效改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的胃肠功能,降低患者炎症水平,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腹腔镜手术 高糖溶液 胃肠功能 炎症水平 胰岛素抵抗指数 并发症
下载PDF
“三针法”缝合用于腹腔镜胆总管结石手术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杜生旺 史春强 +1 位作者 吴新军 张婷婷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2期310-313,共4页
目的研究“三针法”缝合用于腹腔镜胆总管结石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2年5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连云港市中医院治疗的5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48.6... 目的研究“三针法”缝合用于腹腔镜胆总管结石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2年5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连云港市中医院治疗的5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48.62±13.76)岁,病程(4.91±1.02)年。对照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49.35±15.08)岁,病程(5.05±1.13)年。所有患者均实施腹腔镜胆总管结石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胆总管缝合技术,观察组采用“三针法”缝合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置管时间、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检测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1个月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以及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统计两组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手术相关指标均较对照组好(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CT:(1.28±0.21)μg/L比(1.42±0.22)μg/L;CRP:(27.34±4.72)mg/L比(30.19±5.03)mg/L](t=2.302、2.066,均P<0.05)。两组术后1个月肝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ALT:(61.38±10.06)U/L比(70.23±12.53)U/L;TBIL:(44.37±7.41)μmol/L比(50.43±9.43)μmol/L;AST:(63.25±10.54)U/L比(70.61±13.92)U/L](t=2.754、2.526、2.108,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00%(3/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00%(9/25)(χ^(2)=3.947,P=0.047)。结论“三针法”缝合用于腹腔镜胆总管结石手术创伤较小,可有效降低炎症反应,促进肝功能恢复,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手术 “三针法”缝合
下载PDF
消积泻火方治疗胆囊结石微创术后患者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婷婷 吴新军 +2 位作者 杜生旺 潘辛 嵇晓东 《河北中医》 2019年第11期1662-1666,共5页
目的观察消积泻火方治疗胆囊结石微创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胆囊结石微创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取石结束后予一般护理和饮食指导;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消积泻火方。比较2组疗效;比较2组治... 目的观察消积泻火方治疗胆囊结石微创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胆囊结石微创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取石结束后予一般护理和饮食指导;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消积泻火方。比较2组疗效;比较2组治疗后胆囊结石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2组治疗前后胆囊壁厚度及胆囊收缩能力变化;观察2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观察2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7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胆囊结石复发率(23.33%)及不良反应发生率(83.33%)均高于治疗组(0,16.67%,P<0.05)。2组治疗后胆囊壁厚度均较本组治疗前减小(P<0.05),胆囊收缩能力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胆囊壁厚度减小更明显(P<0.05),胆囊收缩能力升高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CRP、IL-6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CRP、IL-6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消积泻火方对微创胆囊结石术后患者疗效确切,可降低结石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中药疗法
下载PDF
腹部功能锻炼对腹膜外结肠造口术后造口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吴新军 张婷婷 匡玉庭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10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腹部功能锻炼对腹膜外结肠造口术后造口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4年1月至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104例行腹膜外结肠造口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进行腹部功能锻炼,... 目的探讨腹部功能锻炼对腹膜外结肠造口术后造口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4年1月至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104例行腹膜外结肠造口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进行腹部功能锻炼,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术后护理和饮食,未行功能锻炼指导,正常生活。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随访1年造口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一般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排便前出现任一排便信号时间及出现信号自主控制排便至排出粪便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部功能锻炼可明显促进腹膜外结肠造口术后患者造口功能恢复,减少术后造口并发症,且术后功能锻炼方法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外结肠造口术 功能锻炼 排便信号
下载PDF
无缝手术护理在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戴玮 江桂林 +3 位作者 车兆平 张姣 王星星 赵海涛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6期778-781,共4页
目的研究无缝手术护理在腹股沟疝腹腔镜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于连云港市中医院行腹腔镜手术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试验组,行无缝手术护理。同时,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于连云港市中... 目的研究无缝手术护理在腹股沟疝腹腔镜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于连云港市中医院行腹腔镜手术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试验组,行无缝手术护理。同时,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于连云港市中医院行腹腔镜手术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术前焦虑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生命质量,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2组患者入院时均存在焦虑情绪,但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前焦虑评分(37.83±0.75)显著低于对照组(46.17±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50%)显著低于对照组(11.25%)(P<0.05);护理后,2组患者的生命质量得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79.60±2.51 vs 69.01±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98.75%vs 9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2.50%vs 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腹腔镜手术的腹股沟疝患者中应用无缝手术护理模式,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前的焦虑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手术护理 腹股沟 腹腔镜 焦虑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