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省域尺度下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的耦合协调研究
1
作者 梁涵玮 夏怀霞 +1 位作者 陈爽 董亮 《资源与产业》 2024年第3期97-113,共17页
当今,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的区域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而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气候事件的不断增加也给我国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此时代背景之下,开展对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的耦合协调研究,就成为了... 当今,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的区域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而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气候事件的不断增加也给我国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此时代背景之下,开展对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的耦合协调研究,就成为了推动我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所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之一。鉴于以上原因,本文基于2003—2019年我国各省份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数据,从计算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与环境增强型可持续发展指数(ESDI)入手,通过构建耦合协调模型与GM(1,1)灰色预测模型,来研究我国省域尺度下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特征,以及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耦合协调作用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在可持续发展水平方面,我国各个省份存在着明显的时空差异性。2003—2019年具有低水平ESDI的省份数量先增加后减少,而具有高水平ESDI的省份数量则呈上升趋势。2)在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耦合协调关系方面,我国各个省份的耦合协调度以“基本失调”与“基本协调”状态为主,并总体呈现出从“基本失调”向着“基本协调”转变的趋势,但是多数省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还处于滞后或者受阻状态。3)经过对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耦合协调度发展趋势的预测表明,2020—2024年我国有20个省份的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处于“基本协调”状态,有9个省份处于“基本失调”状态,内蒙古自治区则处于“严重失调”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可持续发展 气象灾害 耦合协调 时空演变特征
下载PDF
特大城市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影响:以南京江北新区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钱红运 陈爽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23-1132,共10页
了解国家级新区生态系统服务动态变化及权衡关系对新区建设中资源合理配置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10和2020年南京江北新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结合InVEST模型和GIS技术识别不同尺度生态系统服务(碳储量、生境质量和产水量... 了解国家级新区生态系统服务动态变化及权衡关系对新区建设中资源合理配置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10和2020年南京江北新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结合InVEST模型和GIS技术识别不同尺度生态系统服务(碳储量、生境质量和产水量)的动态变化及权衡协同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20年南京江北新区生境质量和碳储量呈下降趋势,分别由0.4905和2.502×10^(7)t降低到0.4613和2.460×10^(7)t,两者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林地,低值区位于六合开发区等城镇建设用地;产水量增加6.65×10^(8)m^(3),高值区位于建设用地,低值区主要位于长江沿岸的水域;(2)区域尺度上,产水量与碳储量和生境质量以权衡关系为主,生境质量与碳储量以协同关系为主,协同部分占比为11%;街道尺度上,江北新区直管区生态系统权衡协同度维持较高水平,一般区与生态区权衡协同度较低;建设用地和水面面积的增加与减少是权衡与协同关系变化的重要驱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新区 生态系统服务 权衡与协同 InVEST模型
下载PDF
城市滨江地区生态空间质量快速评价——以长江南京段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童 陈爽 +3 位作者 郑涛 徐丽婷 熊传合 马丽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9945-9956,共12页
生态空间质量能够反映自然环境的优劣程度及其生态服务对人类社会的适宜能力。基于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理念,结合湿地生态健康快速评价法,从生境自然性、景观稳定性、环境适宜性和管理调控度等维度构建了适用于城市滨江地区的生态空间质... 生态空间质量能够反映自然环境的优劣程度及其生态服务对人类社会的适宜能力。基于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理念,结合湿地生态健康快速评价法,从生境自然性、景观稳定性、环境适宜性和管理调控度等维度构建了适用于城市滨江地区的生态空间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现场打分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长江南京段生态空间质量进行诊断。结果表明:总体上,南京滨江生态空间综合质量处于中等水平,生态斑块在土地利用类型和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差异,这与人类活动干扰密切相关。其中,生境自然性的数量等级分布均衡,斑块间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景观稳定性的数量等级具有“两头高、中间低”的态势,且呈现距长江越近指标越优的分布格局;环境适宜性与管理调控度表现优良,城市化水平越高的区域,生态空间的管控水平越高。研究结果对国土空间规划和长江岸线生态廊道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滨江 生态空间 高质量发展 快速评价 南京
下载PDF
江苏重要生态功能区质量演变及红线管控效应 被引量:3
4
作者 曹书舸 陈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8933-8947,共15页
生态保护红线区作为重要生态功能区,对国家生态安全起到了基础保障作用。如何准确有效地评估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质量演变以及生态保护红线的作用,对“红线”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 生态保护红线区作为重要生态功能区,对国家生态安全起到了基础保障作用。如何准确有效地评估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质量演变以及生态保护红线的作用,对“红线”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利用Landsat 5、8长时序遥感影像构建出江苏全域1985—2021年遥感生态指数RSEI,分析了生态保护红线区1985年以来的生态质量演变情况,评估了2013年以来实施的生态保护红线政策在生态保护方面的效用。结果表明:(1)针对江苏全域构建的RSEI模型PC1平均贡献率高于70%,适用于江苏全域及生态保护红线区的生态质量演变分析。1985—2021年RSEI提升的面积占江苏总面积的58.2%,红线区平均RSEI值在0.52—0.63间变化,整体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2)江苏生态保护红线区整体RSEI均值突变年份在2003年,各市红线区RSEI均值突变年份大多集中在1995—2005年间,1990年代苏南和苏中部分城市出现由好向差的突变,2000年代苏北城市出现由差向好的突变;(3)生态保护红线具有屏蔽效应,有效阻挡了建筑用地等不透水面和裸土向保护区侵蚀,红线区内RSEI增长趋势显著高于红线区外部。生态保护红线在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城市管控效应更加突出,13地市中南通、苏州、无锡、常州、镇江为生态质量明显提升城市,南京、徐州和泰州为加速提升城市,连云港和淮安为缓速提升城市,“红线”政策在宿迁、扬州和盐城的生态质量提升作用不明显。该方法改进后可用于生态保护红线监测与管控效应的业务化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红线 遥感生态指数 Google Earth Engine 突变检验 管控效应
下载PDF
中亚地区土地与人口城镇化时空耦合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夏怀霞 梁涵玮 +2 位作者 陈爽 王倩 王慎敏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5-126,共12页
中亚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枢纽,其土地与人口城镇化间的协调发展不仅影响中亚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能够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基于中亚五国首都2000—2019年城市土地和人口数据,采用城市扩张模式指数、人口集中指... 中亚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枢纽,其土地与人口城镇化间的协调发展不仅影响中亚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能够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基于中亚五国首都2000—2019年城市土地和人口数据,采用城市扩张模式指数、人口集中指数、等扇分析法和空间耦合协调模型等方法,研究了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的时空耦合特征。结果表明:(1)从空间演变特征看,中亚五国首都城市土地扩张模式类型主要以蔓延式为主,扩张模式指数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人口集聚特征上,阿什哈巴德人口集中度呈上升趋势,杜尚别和努尔苏丹呈下降趋势,塔什干和比什凯克的人口集中指数在0.6~0.7之间波动变化。(2)从空间增长趋势看,比什凯克、阿什哈巴德和努尔苏丹城市土地与人口扩展方向基本相同,塔什干稍有偏差,杜尚别差异较大。(3)从耦合协调特征看,塔什干土地与人口间的耦合性和协调度都偏低,其城镇化协调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杜尚别和比什凯克耦合性较好,但协调度变化较大,处于波动阶段;阿什哈巴德和努尔苏丹协调度较高,处于稳定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扩张模式 耦合态势 协调性水平 中亚五国首都
下载PDF
环维多利亚湖国家人口城市化与基础设施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6
作者 祁明星 陈爽 《世界地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4-45,共12页
采用熵值法构建城市人口与基础设施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基于2008—2017年统计数据,对环维多利亚湖三个国家坦桑尼亚、乌干达和肯尼亚人口城市化与基础设施耦合协调度及障碍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环湖国家城市化... 采用熵值法构建城市人口与基础设施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基于2008—2017年统计数据,对环维多利亚湖三个国家坦桑尼亚、乌干达和肯尼亚人口城市化与基础设施耦合协调度及障碍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环湖国家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大多呈递增趋势,乌干达基础设施水平波动下降,但变幅不大。三个国家人口城市化发展综合指数在多数时间内要高于基础设施发展综合指数,二者的耦合协调度由濒临失调向中级耦合协调转变,但两大系统的匹配程度仍较低。综合三个国家的指标障碍度排序为X9>X2>(X10/X6/X7)>(X4/X3)>(X8/X1/X11)>X5,医疗水平是制约三个国家城市化与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的最大障碍因素。研究结果有助于认识非洲国家城市基础设施供给水平与人口匹配现状,为城市化发展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城市化 基础设施 耦合协调度 障碍度 发展中国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