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青藏高原东缘冬季PM_(2.5)中碳组分特征和来源解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成虎
吴丹
+4 位作者
郑小波
赵天良
夏俊荣
王红磊
吴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51-358,共8页
于2017年冬季12月13—21日在青藏高原东缘理塘地区分昼夜采集PM_(2.5)样品,并用DRI2001A热光碳分析仪测定了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质量浓度,研究青藏高原PM_(2.5)中碳组分的化学特征及主要来源,以期为理塘地区制定污染排放政策提供...
于2017年冬季12月13—21日在青藏高原东缘理塘地区分昼夜采集PM_(2.5)样品,并用DRI2001A热光碳分析仪测定了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质量浓度,研究青藏高原PM_(2.5)中碳组分的化学特征及主要来源,以期为理塘地区制定污染排放政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2017年冬季青藏高原东缘理塘地区PM_(2.5)平均质量浓度为44.34μg·m^(−3),OC和EC的质量浓度为12.72μg·m^(−3)和3.85μg·m^(−3),分别占PM_(2.5)质量浓度的29.61%和8.96%。通过经验公式,计算得到总碳气溶胶(TCA)质量浓度为24.20μg·m^(−3),占PM_(2.5)的54.84%,说明碳质气溶胶对青藏高原东缘理塘地区PM_(2.5)有着十分重要的贡献。OC和EC在白天和夜间都有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74和0.91),表明OC和EC的来源基本一致,受燃烧源影响较大。其中白天的相关系数低于夜间,说明青藏高原东缘理塘地区白天碳组分来源相对复杂。昼夜浓度对比显示,青藏高原东缘理塘地区PM_(2.5)白天和夜间的质量浓度分别为53.88μg·m^(−3)和33.44μg·m^(−3),OC和EC浓度白天高于夜间,表明白天人为排放相对较高。冬季观测期间,PM_(2.5)中二次有机碳(SOC)昼夜浓度分别为1.11μg·m^(−3)和3.03μg·m^(−3),分别占OC质量浓度的7.09%、26.59%,表明青藏高原东缘理塘城区白天碳组分主要为一次源。利用PMF 5.0软件对理塘城区碳组分进行进一步的解析,结果显示燃煤和生物质燃烧的混合源对总碳(TC)的贡献高达47.84%,占比最高;其次是汽车尾气和柴油车尾气源,贡献率分别为28.62%和23.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有机碳(OC)
元素碳(EC)
昼夜差异
源解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藏高原东缘冬季PM_(2.5)中碳组分特征和来源解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成虎
吴丹
郑小波
赵天良
夏俊荣
王红磊
吴明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南京
信息
工程
大学
环境
科学与
工程
学院/
江苏省
大气
环境
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
大气
环境
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
重点
实验室
贵州省山地
环境
气候
研究所
河北省
气象
科学研究所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51-358,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2033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培育项目(91544109
91744209)。
文摘
于2017年冬季12月13—21日在青藏高原东缘理塘地区分昼夜采集PM_(2.5)样品,并用DRI2001A热光碳分析仪测定了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质量浓度,研究青藏高原PM_(2.5)中碳组分的化学特征及主要来源,以期为理塘地区制定污染排放政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2017年冬季青藏高原东缘理塘地区PM_(2.5)平均质量浓度为44.34μg·m^(−3),OC和EC的质量浓度为12.72μg·m^(−3)和3.85μg·m^(−3),分别占PM_(2.5)质量浓度的29.61%和8.96%。通过经验公式,计算得到总碳气溶胶(TCA)质量浓度为24.20μg·m^(−3),占PM_(2.5)的54.84%,说明碳质气溶胶对青藏高原东缘理塘地区PM_(2.5)有着十分重要的贡献。OC和EC在白天和夜间都有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74和0.91),表明OC和EC的来源基本一致,受燃烧源影响较大。其中白天的相关系数低于夜间,说明青藏高原东缘理塘地区白天碳组分来源相对复杂。昼夜浓度对比显示,青藏高原东缘理塘地区PM_(2.5)白天和夜间的质量浓度分别为53.88μg·m^(−3)和33.44μg·m^(−3),OC和EC浓度白天高于夜间,表明白天人为排放相对较高。冬季观测期间,PM_(2.5)中二次有机碳(SOC)昼夜浓度分别为1.11μg·m^(−3)和3.03μg·m^(−3),分别占OC质量浓度的7.09%、26.59%,表明青藏高原东缘理塘城区白天碳组分主要为一次源。利用PMF 5.0软件对理塘城区碳组分进行进一步的解析,结果显示燃煤和生物质燃烧的混合源对总碳(TC)的贡献高达47.84%,占比最高;其次是汽车尾气和柴油车尾气源,贡献率分别为28.62%和23.54%。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有机碳(OC)
元素碳(EC)
昼夜差异
源解析
Keywords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organic carbon(OC)
element carbon(EC)
day-night characteristics
source apportionment
分类号
X13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X1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青藏高原东缘冬季PM_(2.5)中碳组分特征和来源解析
张成虎
吴丹
郑小波
赵天良
夏俊荣
王红磊
吴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