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性碳纤维吸附处理对硝基苯酚生产废水 被引量:8
1
作者 唐登勇 郑正 郭照冰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9-241,共3页
采用活性碳纤维(ACF)吸附处理对硝基苯酚(PNP)生产废水,考察了动态吸附和脱附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在298K、pH4时,最佳进水流量为0.25L/h,ACF的有效吸附量为439.3mg/g,PNP去除率大于99.95%,TOC去除率大于99.5%,脱附率大于99.5%,ACF的吸附... 采用活性碳纤维(ACF)吸附处理对硝基苯酚(PNP)生产废水,考察了动态吸附和脱附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在298K、pH4时,最佳进水流量为0.25L/h,ACF的有效吸附量为439.3mg/g,PNP去除率大于99.95%,TOC去除率大于99.5%,脱附率大于99.5%,ACF的吸附-脱附性能稳定。ACF吸附和电解相结合的工艺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回收利用PNP和氯化钠,实现了PNP的清洁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碳纤维 吸附 对硝基苯酚 电解 回收 清洁生产 废水处理
下载PDF
鸟粪石沉淀法预处理中等浓度氨氮废水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唐登勇 张聪 +3 位作者 徐建强 胡洁丽 胥瑞晨 王怡婷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8-261,270,共5页
采用鸟粪石沉淀法预处理中等浓度氨氮废水,考察磷源、镁源、pH、反应时间、药剂投加比对处理氨氮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初始浓度200 mg/L的模拟氨氮废水,当以Na_2HPO_4·12H_2O和MgCl_2·6H_2O作为投加药剂,反应pH为10.0,... 采用鸟粪石沉淀法预处理中等浓度氨氮废水,考察磷源、镁源、pH、反应时间、药剂投加比对处理氨氮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初始浓度200 mg/L的模拟氨氮废水,当以Na_2HPO_4·12H_2O和MgCl_2·6H_2O作为投加药剂,反应pH为10.0,反应时间10 min时,n(N)∶n(P)在1∶0.8~1∶0.85之间,n(N)∶n(Mg)在1∶1~1∶1.15之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仪等表征说明回收的产物为鸟粪石。采用该法预处理实际中等浓度氨氮废水,最佳n(N)∶n(P)∶n(Mg)摩尔比为1∶0.8∶1.05,处理后氨氮浓度符合企业所处化工园区的污水接管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粪石 沉淀法 中等浓度氨氮 预处理
下载PDF
天然沸石吸附低浓度氨氮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30
3
作者 唐登勇 郑正 +3 位作者 林志荣 陶常亮 高浩 陆海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06-209,共4页
采用浙江某地天然沸石吸附废水中低浓度氨氮,研究了pH、天然沸石投加量对吸附的影响,分析了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并进行了动态吸附和脱附研究。结果表明,pH对天然沸石吸附有较大影响,吸附的最佳pH为8.0;随着天然沸石投加量的增加,氨... 采用浙江某地天然沸石吸附废水中低浓度氨氮,研究了pH、天然沸石投加量对吸附的影响,分析了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并进行了动态吸附和脱附研究。结果表明,pH对天然沸石吸附有较大影响,吸附的最佳pH为8.0;随着天然沸石投加量的增加,氨氮的去除率逐渐增大,但吸附量随之减小。Freundlich方程比Langmuir方程更好地描述氨氮在天然沸石上的吸附行为,且此吸附是优惠吸附。假二级方程很好地拟合吸附动力学实验数据,吸附速率常数k2随着天然沸石投加量的增大而增大。装填105g天然沸石吸附柱处理含氨氮20mg/L废水的水量为15L,出水氨氮浓度小于5mg/L。用含氯化钠和氢氧化钠的溶液作为脱附剂,脱附率为9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沸石 氨氮 吸附 脱附
下载PDF
混合改性芦苇生物炭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郑宁捷 唐登勇 +2 位作者 胡洁丽 张聪 胥瑞晨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7-101,107,共6页
以芦苇秸秆为原料制备生物炭,对生物炭进行超声共沉淀混合改性,优化制备改性炭的条件,探究改性炭对水体中磷酸盐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氯氧化锆和氯化铁混合溶液改性芦苇生物炭吸附性能最好,最优改性条件为锆铁质量比1∶1,锆铁总浓度为0.0... 以芦苇秸秆为原料制备生物炭,对生物炭进行超声共沉淀混合改性,优化制备改性炭的条件,探究改性炭对水体中磷酸盐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氯氧化锆和氯化铁混合溶液改性芦苇生物炭吸附性能最好,最优改性条件为锆铁质量比1∶1,锆铁总浓度为0.03 mol/L。溶液pH对该材料吸附磷有比较大的影响,随着溶液pH的增大吸附量随之降低。在磷溶液浓度为10 mg/L和投加量为0.8 g/L时,去除率达90%以上,剩余磷浓度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排放标准。溶液中阴离子对磷的吸附有所影响,抑制作用顺序为HCO_3^->NO_3^->SO_4^(2-)>Cl^->F^-。不同温度的吸附等温线拟合更符合Freundlich模型,温度升高有利于吸附。动力学实验数据拟合更符合准二级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生物炭 混合改性 吸附 磷酸盐
下载PDF
pH和盐对活性炭纤维吸附2,4-二硝基酚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唐登勇 杨洋 +1 位作者 郑正 郭照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1-44,共4页
采用静态吸附的方法,研究了pH和盐对活性炭纤维ST-8和ST-13吸附水中2,4-二硝基酚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0~14范围内,吸附量先随着pH的增大而增大,然后吸附量随着pH的增大而减小;在pH11时,吸附量最小但不为零;在pH11~14范围内,吸附量随... 采用静态吸附的方法,研究了pH和盐对活性炭纤维ST-8和ST-13吸附水中2,4-二硝基酚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0~14范围内,吸附量先随着pH的增大而增大,然后吸附量随着pH的增大而减小;在pH11时,吸附量最小但不为零;在pH11~14范围内,吸附量随着pH增大而增大;ST-8和ST-13吸附2,4-二硝基酚的最佳pH分别为2和3。pH对吸附的影响主要是改变2,4-二硝基酚的存在形态、活性炭纤维表面的电荷和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盐的存在对吸附2,4-二硝基酚有利;低pH时,氯化钠的作用是盐析效应;在pH较大时,氯化钠的作用是屏蔽效应。在pH为11的条件下,氯化钠浓度为5.0mol/L时,ST-13可以完全消除静电斥力,而ST-8只能克服大部分的静电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纤维 吸附 2 4-二硝基酚 pH和盐
下载PDF
活性炭纤维吸附水中对硝基苯酚的行为 被引量:5
6
作者 唐登勇 郑正 +2 位作者 郑有飞 何都良 顾晶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90-594,共5页
研究了pH和盐对活性炭纤维吸附对硝基苯酚的影响,测定了其吸附等温线,分析了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结果表明,pH对吸附影响较大,pH为4.3时,吸附量最大。氯化钠的存在对吸附有利。Freundlich方程比Langmuir方程更好地描述活性炭纤维吸附对... 研究了pH和盐对活性炭纤维吸附对硝基苯酚的影响,测定了其吸附等温线,分析了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结果表明,pH对吸附影响较大,pH为4.3时,吸附量最大。氯化钠的存在对吸附有利。Freundlich方程比Langmuir方程更好地描述活性炭纤维吸附对硝基苯酚的行为,表明此吸附可能存在多分子层吸附,此吸咐是优惠吸附,低温有利于吸附;此吸咐是放热的物理吸附,也是一自发的过程。假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很好地拟合吸附动力学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纤维 吸附 对硝基苯酚 吸附热力学 吸附动力学
下载PDF
pH和盐对活性炭纤维吸附2,4-二硝基酚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唐登勇 杨洋 +1 位作者 郑正 郭照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9-172,共4页
研究了pH和盐对活性炭纤维ST-8和ST-13吸附2,4-二硝基酚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0~14范围内,吸附量先随着pH的增大而增大,然后吸附量随着pH的增大而减小,在pH11时吸附量最小但不为零;在pH11~14范围内,吸附量随着pH增大而增大;ST-8和ST-1... 研究了pH和盐对活性炭纤维ST-8和ST-13吸附2,4-二硝基酚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0~14范围内,吸附量先随着pH的增大而增大,然后吸附量随着pH的增大而减小,在pH11时吸附量最小但不为零;在pH11~14范围内,吸附量随着pH增大而增大;ST-8和ST-13吸附2,4-二硝基酚的最佳pH分别为2和3。盐的存在对吸附2,4-二硝基酚有利,低pH时,氯化钠的作用是盐析效应;在pH较大时,氯化钠的作用是屏蔽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纤维 吸附 2 4-二硝基酚 pH和盐
下载PDF
稻壳灰对水中低浓度Pb(Ⅱ)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5
8
作者 唐登勇 胥瑞晨 +2 位作者 张聪 胡洁丽 郑宁捷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8-72,共5页
为利用稻壳灰去除水中低浓度Pb(Ⅱ),对吸附前后的稻壳灰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采用静态吸附法考察了稻壳灰对水中低浓度Pb(Ⅱ)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稻壳灰表面存在多种基团,部分极性基团参与了Pb(Ⅱ)的吸附;随着p H的升高... 为利用稻壳灰去除水中低浓度Pb(Ⅱ),对吸附前后的稻壳灰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采用静态吸附法考察了稻壳灰对水中低浓度Pb(Ⅱ)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稻壳灰表面存在多种基团,部分极性基团参与了Pb(Ⅱ)的吸附;随着p H的升高吸附量增加;当Pb(Ⅱ)初始浓度为20 mg/L、温度为25℃时,稻壳灰去除Pb(Ⅱ)的最佳投加量为1.8 g/L,去除率为98.1%;溶液中Na(Ⅰ)、Ca(Ⅱ)的存在会抑制稻壳灰对Pb(Ⅱ)的吸附,相同浓度的Ca(Ⅱ)对吸附的抑制比Na(Ⅰ)更明显。分析结果显示,Freundlich方程能够更好地拟合不同温度的吸附等温线,该吸附存在多层吸附,温度升高有利于吸附。吸附热力学研究表明,ΔG~θ<0、ΔH~θ>0和ΔS~θ>0,说明该吸附是自发、熵增的吸热过程。准二级方程能够很好地拟合稻壳灰吸附Pb(Ⅱ)的动力学数据,可能是由表面吸附和颗粒内扩散共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壳灰 吸附 低浓度铅Pb(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