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膝下外侧动脉腓骨上段骨皮瓣移植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振光 郑和平 +4 位作者 郑晓晖 谢昀 张发惠 陶圣祥 杨玉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77-478,共2页
目的:为膝下外侧动脉蒂腓骨上段骨皮瓣的设计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在42侧经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重点观测膝下外侧动脉的起始、走行、分支、分布和吻合。结果:膝下外侧动脉始于动脉,起点距腓骨头尖上方(1.9±0.7... 目的:为膝下外侧动脉蒂腓骨上段骨皮瓣的设计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在42侧经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重点观测膝下外侧动脉的起始、走行、分支、分布和吻合。结果:膝下外侧动脉始于动脉,起点距腓骨头尖上方(1.9±0.7)cm,起始部外径(1.7±0.3)mm。从起点至第一下行骨膜支距离(3.2±0.8)cm,至第一皮支距离(3.9±0.2)cm。结论:膝下外侧动脉可携带腓骨上段骨皮瓣。皮瓣面积约为9.0cm×6.0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瓣 膝下外侧动脉 移植 解剖学
下载PDF
单鼻孔经蝶入路手术的切口选择及其解剖学依据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守森 张进朝 +5 位作者 魏梁锋 荆俊杰 郑兆聪 郑和平 张发惠 王如密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11-115,共5页
目的探讨单鼻孔经蝶入路手术切口的合理性。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15个防腐头颅标本,观察鼻中隔及其动脉血供;分析135例手术,比较不同切口的手术野和术后鼻出血问题,关注其解剖学基础。结果在手术径路上,鼻中隔骨与软骨结合部距前鼻... 目的探讨单鼻孔经蝶入路手术切口的合理性。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15个防腐头颅标本,观察鼻中隔及其动脉血供;分析135例手术,比较不同切口的手术野和术后鼻出血问题,关注其解剖学基础。结果在手术径路上,鼻中隔骨与软骨结合部距前鼻孔大约3cm。鼻后中隔动脉的主干、上下分支起始部及上支越过骨与软骨结合部的平均外径分别为1.7mm、1.1mm、1.2mm、0.7mm;上支沿蝶窦口的下外侧向内侧走行,与窦口平均相距8.2mm。发生术后鼻腔出血10例,其中超过800ml2例,均为鼻中隔后部切口,再次手术治愈。经扩大蝶窦口入路及鼻中隔后部切口入路手术野小而倾斜,也容易损伤鼻后中隔动脉;中后部切口入路稍宽敞,但寻找粘骨膜间隙费时;中部切口入路最宽敞,解剖层面清晰,切口处血管也较细小。结论鼻中隔中部切口可能最为合理,可以推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鼻孔直接入路 鼻中隔 切口 鼻出血 蝶腭动脉
下载PDF
经终板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守森 王如密 +4 位作者 荆俊杰 张锡增 章翔 张发惠 郑和平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243-245,共3页
目的 探讨经终板入路相关的显微解剖结构。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观测15例尸颅的终板、视上隐窝及相邻结构。结果 终板自前连合伸至视交叉中部,大部分区域厚度在0.25mm左右,平均曲长为(14.1×2.7)mm,最大宽度为5.0mm。视上隐窝位于... 目的 探讨经终板入路相关的显微解剖结构。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观测15例尸颅的终板、视上隐窝及相邻结构。结果 终板自前连合伸至视交叉中部,大部分区域厚度在0.25mm左右,平均曲长为(14.1×2.7)mm,最大宽度为5.0mm。视上隐窝位于视交叉后半中线区的上面,平均长度为(5.8×1.3)mm,前缘高度0~0.4mm,后缘高度0.6~2.4mm。相邻第三脑室的平均宽度为(2.21×1.1)mm。前交通动脉位于终板正上方者不足1/4。结论 经终板入路是打开终板后所获得的手术通路,大致呈梯形,后界是被后推的前交通动脉及两侧A1段;前界为视交叉后上缘;侧边为下丘脑组织及视束。中嵴或中央区高起是鉴别终板的重要标志,在视交叉前缘11mm后方沿中线上切开终板常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板 显微解剖 神经外科学
下载PDF
蝶窦前壁的外科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守森 张进朝 +3 位作者 薛亮 郑和平 张发惠 王如密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2-386,共5页
目的探讨蝶窦前壁区的解剖特征及其在经蝶窦入路手术中的意义。方法用15例(30侧)成人头部标本及20例(40侧)成人头骨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对蝶窦前壁骨质、蝶腭动脉及其分支等结构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蝶窦前壁的基本形态酷似鸟头,正中线... 目的探讨蝶窦前壁区的解剖特征及其在经蝶窦入路手术中的意义。方法用15例(30侧)成人头部标本及20例(40侧)成人头骨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对蝶窦前壁骨质、蝶腭动脉及其分支等结构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蝶窦前壁的基本形态酷似鸟头,正中线棱状高起,两侧为鸟眼样的蝶窦口,下方为鸟喙样的蝶嘴。蝶窦口距上鼻道末端(14.5±1.1)mm,距后鼻孔上缘(12.2±1.0)mm,距鼻后中隔动脉上支(8.2±0.5)mm。自鼻孔伸入探条探测蝶窦前壁时,所探及的"最浅点"大致位于蝶窦口与后鼻孔之间的中点附近。蝶腭孔位于蝶窦口的外下方和中鼻甲的后端区域,与蝶窦口间距(6.9±1.3)mm,两侧蝶腭孔内侧缘间距(18.2±2.5)mm。结论蝶窦前壁具有特征性的形态,蝶窦口大致位于蝶窦前壁的上中1/3交界处,其下方的骨质向前方突起。蝶腭孔位于蝶窦口下外侧方约7 mm处,经蝶窦入路手术中可以依此定位蝶腭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窦口 蝶腭动脉 经蝶窦入路 外科解剖
下载PDF
扩大经鼻入路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显微解剖 被引量:1
5
作者 薛亮 荆俊杰 +4 位作者 魏梁锋 王守森 王如密 郑和平 张发惠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9-232,共4页
目的:研究扩大经鼻入路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显微解剖特征,为相关手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10例防腐尸颅,按经鼻路径在显微镜下进行解剖,观测颈内动脉与蝶窦外侧壁和垂体的关系,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及其分支的走行、分布情况,测量颈内动... 目的:研究扩大经鼻入路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显微解剖特征,为相关手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10例防腐尸颅,按经鼻路径在显微镜下进行解剖,观测颈内动脉与蝶窦外侧壁和垂体的关系,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及其分支的走行、分布情况,测量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各分段与中线的距离.结果:前鼻棘到颈内动脉隆起最凸点的连线长度为(74.5±3.1)mm,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可分为鞍旁部和斜坡旁部,主要有2个分支;前垂直段、前曲段、水平段、后曲段、后垂直段内侧壁与中线的距离分别为(7.4±1.0),(9.0±1.3),8.3±2.5),(7.6±1.4)和(8.9±1.5)mm.结论:采用扩大经鼻入路可处理侵袭海绵窦内侧腔的病变,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及其分支是扩大经鼻入路处理海绵窦病变所遇到的主要解剖结构,熟悉相关动脉的解剖学特点,对于减少术中出血、安全处理海绵窦病变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经鼻入路 颈内动脉 解剖学 海绵窦
下载PDF
桡侧腕短伸肌腱部分移位修复第一腕掌关节脱位的应用解剖与手术设计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国栋 张发惠 +1 位作者 林永绥 钟桂午 《解剖与临床》 2006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为桡侧腕短伸肌腱部分移位修复第一腕掌关节脱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30侧成人上肢标本,将桡侧腕短伸肌腱分为上、中、下3部分,进行形态学测量。结果:桡侧腕短伸肌腱长度为(15.3±1.9)cm(10~22.5cm),其宽度:上段为(15.4±... 目的:为桡侧腕短伸肌腱部分移位修复第一腕掌关节脱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30侧成人上肢标本,将桡侧腕短伸肌腱分为上、中、下3部分,进行形态学测量。结果:桡侧腕短伸肌腱长度为(15.3±1.9)cm(10~22.5cm),其宽度:上段为(15.4±5.2)mm(5.3~23.8mm),中段(10.0±3.0)mm(4.2~18.5mm),下段(5.5±0.6)mm(3.7~9.6mm);厚度:上段为(0.6±0.3)mm(0.1~1.4mm),中段为(1.8±0.7)mm(0.7~3.0mm),下段为(2.1±1.2)mm(0.8~3.1mm)。结论:桡侧腕短伸肌腱部分转位有足够的长度以修复第一腕掌关节脱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侧腕短伸肌腱 第一腕掌关节 部分肌腱移位 关节脱位
下载PDF
肌腱移位治疗第1腕掌关节脱位的解剖学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国栋 张发惠 《解剖与临床》 2006年第1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腕掌关节脱位 肌腱移位治疗 解剖学研究 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 拇指腕掌关节 术后石膏外固定 第1掌骨 关节周围 腕掌部损伤 关节不稳定
下载PDF
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林涧 余云兰 +4 位作者 郑和平 吴春 王正理 朱胜军 应振端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8年第1期16-18,I0003,共4页
目的报道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根据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来源及其与前臂筋膜皮肤血供的相互关系,在前臂外侧设计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转位修复手部、腕部及前臂远端软组织缺损19例。结... 目的报道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根据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来源及其与前臂筋膜皮肤血供的相互关系,在前臂外侧设计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转位修复手部、腕部及前臂远端软组织缺损19例。结果术后皮瓣完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经3~30个月随访,皮瓣外形与手部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解剖位置恒定,血液供应良好,手术方法简单,适用于修复手部、前臂软组织的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皮神经营养血管 前臂外侧皮神经 头静脉
下载PDF
手背双逆行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两手指背侧皮肤缺损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志宏 王万明 +3 位作者 吕琦 陈庆泉 张发惠 郑和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1213-1214,i0001,共3页
[目的]报道手背双逆行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手指背侧皮肤缺损的方法。[方法]以桡、尺神经在手背侧的4个分支的营养血管为蒂设计各种皮瓣,同时应用其中的2种修复2个手指背侧的皮肤缺损。[结果]5例共10块皮瓣全部成活,伤指创面完全覆... [目的]报道手背双逆行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手指背侧皮肤缺损的方法。[方法]以桡、尺神经在手背侧的4个分支的营养血管为蒂设计各种皮瓣,同时应用其中的2种修复2个手指背侧的皮肤缺损。[结果]5例共10块皮瓣全部成活,伤指创面完全覆盖。[结论]逆行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血供充分,不损伤知名血管,修复距离远,是修复手指背侧皮肤缺损的良好方法,可同时应用2个皮瓣以修复2个手指的皮肤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神经 外科皮瓣 指背损伤
下载PDF
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在修复拇指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志宏 张发惠 +4 位作者 郑和平 庄颜峰 吕琦 陈庆泉 王万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1-343,共3页
目的:探讨趾移植再造拇指ⅢB缺损时鱼际及虎口处皮肤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对资料完整的7例拇指ⅢB缺损再造术进行回顾:所有病例均为陈旧性损伤,行游离第二足趾移植后单纯鱼际处缺损2例,鱼际处及虎口皮肤同时缺损... 目的:探讨趾移植再造拇指ⅢB缺损时鱼际及虎口处皮肤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对资料完整的7例拇指ⅢB缺损再造术进行回顾:所有病例均为陈旧性损伤,行游离第二足趾移植后单纯鱼际处缺损2例,鱼际处及虎口皮肤同时缺损5例。采用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鱼际处及虎口处的皮肤缺损,皮瓣切取面积为4cm×8cm~6cm×14cm。结果:所有皮瓣均成活,2例因旋转点蒂部缝合过紧造成皮瓣远端1/5部分皮肤坏死,经植皮后愈合。所有病例经3个月~2年的随访,再造拇指成活,鱼际处饱满,无跖骨及屈肌腱外露,虎口无明显挛缩。第1跖骨与第2掌骨夹角大于30°。外形满意,功能好。结论: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是修复拇指ⅢB缺损行游离第二足趾移植时形成的鱼际及虎口处皮肤缺损的良好方法,具有血运可靠,易操作,风险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内侧皮神经 外科皮瓣 拇指缺损
下载PDF
垂体的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11
作者 王守森 张发惠 +1 位作者 章翔 王如密 《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2000年第5期225-228,共4页
垂体位于鞍隔下方 ,由垂体囊包裹 ,分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 ,两者起源不同 ,其结构、功能、血供及影像特征亦明显不同。前叶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 ,分泌激素类型因区域而异 ,体积随年龄及妊娠等而变化 ,主要由门静脉系供血 ;整个神经垂... 垂体位于鞍隔下方 ,由垂体囊包裹 ,分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 ,两者起源不同 ,其结构、功能、血供及影像特征亦明显不同。前叶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 ,分泌激素类型因区域而异 ,体积随年龄及妊娠等而变化 ,主要由门静脉系供血 ;整个神经垂体是下丘脑的直接延伸 ,主要由动脉直接供血 ,MRI呈典型的短T1信号。垂体柄血供丰富 ,少数可轻度偏移 ,其直径一般不超过基底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 解剖学 影像学 发育 结构
原文传递
桡侧腕屈肌腱瓣转位修复下桡尺关节脱位的应用解剖和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传开 宋一平 +2 位作者 张发惠 童迅 韩冰 《解剖与临床》 2012年第5期370-372,共3页
目的:从解剖学角度研究桡侧腕屈肌腱瓣转位修复下桡尺关节脱位的机理。方法:对30侧成人上肢标本的桡侧腕屈肌腱分段进行形态学测量,并进行力学测试。为36例下桡尺关节脱位患者,设计以桡侧腕屈肌腱部分腱瓣转位修复下桡尺关节。结果... 目的:从解剖学角度研究桡侧腕屈肌腱瓣转位修复下桡尺关节脱位的机理。方法:对30侧成人上肢标本的桡侧腕屈肌腱分段进行形态学测量,并进行力学测试。为36例下桡尺关节脱位患者,设计以桡侧腕屈肌腱部分腱瓣转位修复下桡尺关节。结果:桡侧腕屈肌腱性部分长(14.3±1.1)cm,肌腱的上、中、下段宽分别为(9.1±1.4)mm、(5.5±0.9)mm和(4.0±0.4)mm,肌腱的上、中、下段厚分别为(2.4±0.6)mm、(2.2±0.4)mm和(2.6±0.5)mm。36例患者术后随访5—10a,平均6.5a。其中优23例,腕关节酸痛基本消失,旋转70°-120°,X线片示正常;良12例,腕关节轻度酸痛,旋转度数改善,X线片示正常;差1例,腕关节仍有酸痛,旋转度数无明显改善,X线片示正常。优良率97.2%。结论:桡侧腕屈肌腱部分转位有足够的长度和强度以修复下桡尺关节脱位,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侧腕屈肌腱 下桡尺关节 关节脱位 肌腱转移术
原文传递
趾移植联合贵要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与修复拇指Ⅲ_B缺损
13
作者 张志宏 张朝春 +4 位作者 张发惠 郑和平 陈庆泉 吕琦 王万明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6期435-437,共3页
目的介绍趾移植联合前臂贵要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ⅢB缺损的方法。方法自2003年3月,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共6例拇指ⅢB缺损的病人应用该方法进行拇指再造。结果6例均获成功,再造拇指与皮瓣存活,外形满意,功能好。结论趾移... 目的介绍趾移植联合前臂贵要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ⅢB缺损的方法。方法自2003年3月,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共6例拇指ⅢB缺损的病人应用该方法进行拇指再造。结果6例均获成功,再造拇指与皮瓣存活,外形满意,功能好。结论趾移植联合前臂贵要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拇指ⅢB缺损的良好方法,具有血运可靠,易操作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 皮神经 外科皮瓣 拇指缺损
下载PDF
胫骨外侧近端骨膜穿支骨皮瓣的应用解剖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魏义涛 钟桂午 +5 位作者 张发惠 梁海华 梁周然 姚捷 孙芳芹 梅劲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64-567,共4页
目的探讨胫骨外侧近端骨膜穿支骨皮瓣的应用解剖与临床应用。方法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国人新鲜尸体15具(30侧)。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并进行层次解剖,观测胫骨近端外侧骨膜穿支血管(口径≥0.5mm)的起源、分支、分布及其吻合,重... 目的探讨胫骨外侧近端骨膜穿支骨皮瓣的应用解剖与临床应用。方法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国人新鲜尸体15具(30侧)。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并进行层次解剖,观测胫骨近端外侧骨膜穿支血管(口径≥0.5mm)的起源、分支、分布及其吻合,重点观察胫前动脉近端穿支相关数据。自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临床应用胫骨外侧近端骨膜穿支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部复合组织缺损16例.损伤皮肤面积3.0cm×0.8cm~6.0cm×5.5cm.骨质缺损大小为1.7cm×1.5cm×1.0cm.5.0cm×1.0cm×1.0cm.应用皮瓣面积3.0cm×0.8cm~6.0cm×5.5cm.骨瓣大小1.6cm×1.0cm×0.8cm~5.0cm×1.0cm×1.0cm。定期进行随访。结果解剖显示穿支直径0.5~1.2mm.蒂长2.5~4.3cm。临床应用16例,有14例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皮瓣色泽正常,质地良好,厚薄适中,两点辨别觉5~8mm,无1例因皮瓣臃肿需要二期修整:骨瓣移植愈合时间2~4个月,无延迟及不愈合情况发生。术后2~4个月拆除内固定物助能正常,负重行走,奔跑跳跃无异常。结论胫骨外侧近端骨膜穿支位置恒定.易于定位.管径符合吻合要求.其骨皮瓣适合修复手足等部位中小面积的骨皮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前动脉 骨膜穿支 骨皮瓣 修复 应用解剖
原文传递
带血管蒂骨骺瓣移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振光 张发惠 +1 位作者 许卫红 余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81-1284,共4页
目的介绍带血管蒂骨骺瓣移植的基础研究及相关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总结笔者近20年来在带血管蒂骨骺瓣移植方面所做的相关应用解剖、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探讨其临床应用疗效。结果膝下外侧动脉腓骨头骺瓣和臀上动脉深上支髂骨骺瓣均... 目的介绍带血管蒂骨骺瓣移植的基础研究及相关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总结笔者近20年来在带血管蒂骨骺瓣移植方面所做的相关应用解剖、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探讨其临床应用疗效。结果膝下外侧动脉腓骨头骺瓣和臀上动脉深上支髂骨骺瓣均可作为骨骺游离移植的供区。动物实验表明,带血供的骨骺瓣移植能够成活并保持生长能力。1例膝下外侧动脉腓骨头骺瓣移植重建尺骨远端患者,18年随访示修复的尺骨与对侧几近等长且功能良好。结论带血管蒂骨骺瓣移植是修复儿童长骨骨端缺损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骺瓣移植 膝下外侧动脉 臀上动脉深上支
原文传递
贵要静脉-尺神经浅支营养血管蒂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林涧 余云兰 +2 位作者 吴春 王正理 郑和平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07-308,共2页
前臂下段和手掌、手背较大面积皮肤缺损伴骨、肌腱外露,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损伤,易影响其功能和外形,处理较为困难。以皮神经及其伴行静脉为轴的皮瓣即浅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自1998年Nakajima等报告以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而... 前臂下段和手掌、手背较大面积皮肤缺损伴骨、肌腱外露,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损伤,易影响其功能和外形,处理较为困难。以皮神经及其伴行静脉为轴的皮瓣即浅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自1998年Nakajima等报告以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而笔者于2002年4月-2007年10月应用贵要静脉-尺神经浅支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手、前臂下段皮肤缺损创面15例,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蒂皮瓣 临床应用 贵要静脉 神经营养 尺神经 大面积皮肤缺损 肌腱外露 皮瓣修复
原文传递
应用远端蒂肘前穿支皮瓣修复前臂下段皮肤缺损 被引量:2
17
作者 林涧 郑和平 +2 位作者 余云兰 吴春 王正理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09-410,共2页
目的报道应用远端蒂肘前穿支皮瓣修复前臂下段掌背侧皮肤缺损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远端蒂肘前穿支皮瓣血供来源及其与前臂筋膜皮肤血供的相互关系,在前臂中、上段掌侧设计皮瓣,应用远端蒂肘前穿支皮瓣修复前臂下段掌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 目的报道应用远端蒂肘前穿支皮瓣修复前臂下段掌背侧皮肤缺损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远端蒂肘前穿支皮瓣血供来源及其与前臂筋膜皮肤血供的相互关系,在前臂中、上段掌侧设计皮瓣,应用远端蒂肘前穿支皮瓣修复前臂下段掌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共7例。结果术后皮瓣完全成活,创面完全愈合,经6—18个月随访,皮瓣质地优良、色泽接近正常,外形美观。结论远端蒂肘前穿支皮瓣解剖位置恒定、血液供应良好,手术方法简单、安全,是修复前臂下段皮肤软组织缺损可取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下动脉 外科皮瓣 显微外科
原文传递
显微骨移植在踝足部关节融合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振光 张发惠 余黎 《解剖与临床》 2012年第6期451-453,共3页
踝足部是人体承受应力最大的部位。在踝足部病损中,以各种原因所致骨性关节炎、骨关节畸形及失稳状态最为常见,其治疗的终极措施每以各有关相邻关节面融合为主,以求达到矫正畸形、稳定关节和消除疼痛的目的,其中尤以踝关节与距跟关... 踝足部是人体承受应力最大的部位。在踝足部病损中,以各种原因所致骨性关节炎、骨关节畸形及失稳状态最为常见,其治疗的终极措施每以各有关相邻关节面融合为主,以求达到矫正畸形、稳定关节和消除疼痛的目的,其中尤以踝关节与距跟关节融合术最为常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骨移植 踝足部 关节融合
原文传递
带皮穿支血管上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林洞 余云兰 +2 位作者 应振端 朱胜军 郑和平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55-357,共3页
目的探讨带皮穿支血管上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根据臂内侧深部知名血管的皮肤穿支血管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来源及其与上臂筋膜皮肤血供的相互联系,在上臂内侧设计皮穿支血管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肩、臂... 目的探讨带皮穿支血管上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根据臂内侧深部知名血管的皮肤穿支血管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来源及其与上臂筋膜皮肤血供的相互联系,在上臂内侧设计皮穿支血管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肩、臂、肘关节等部位皮肤缺损5例。结果术后皮瓣完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经6—12个月随访,皮瓣外形与肩、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带皮穿支血管的上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解剖位置恒定、血供良好,手术方法简单,是修复上肢皮肤缺损的一种可取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臂 皮穿支血管 皮神经营养血管 外科皮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