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6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发展史
1
作者 朱秀梅 王守森 王如密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3年第4期254-256,共3页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原九三医院、福州军区总医院)义称东方医院,建于1949年8月,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是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关键词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神经外科 外科发展史 “三级甲等医院” 军区总医院 东方医院
原文传递
视神经/交叉-颈内动脉间隙的显微外科解剖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守森 王如密 +4 位作者 荆俊杰 张锡增 张发惠 郑和平 章翔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 探讨视神经/交叉一颈内动脉(ON/OC-ICA)间隙的手术解剖。方法 模拟4个手术视角,在14例尸体标本上作28个间隙的显微解剖。结果 至少24个间隙呈三角形,底边为大脑前动脉A1段,少数呈梭形或缝隙样,8个有特殊网膜封盖。颅底视角越偏侧... 目的 探讨视神经/交叉一颈内动脉(ON/OC-ICA)间隙的手术解剖。方法 模拟4个手术视角,在14例尸体标本上作28个间隙的显微解剖。结果 至少24个间隙呈三角形,底边为大脑前动脉A1段,少数呈梭形或缝隙样,8个有特殊网膜封盖。颅底视角越偏侧方,内、外侧边就越长,底边则逐步缩短并向外侧偏斜,间隙下方结构亦发生相应的方位改变。结论ON/OC-ICA间隙通常在10°~30°视角下面积最大,较适于经翼点人路,此时后交通动脉可见于间隙后外部,但不内推视神经/交叉便很难看到垂体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OC-ICA间隙 显微外科手术 解剖学
下载PDF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呼吸道管理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琦 林建萍 曾丙香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11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呼吸道的管理方法,以提高其救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6年5月至2008年10月的319例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19例患者中,治愈242例(75.86%),好转35例(10.97%),自动出院12例(3.76%),植物状生存21例(6.58%),...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呼吸道的管理方法,以提高其救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6年5月至2008年10月的319例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19例患者中,治愈242例(75.86%),好转35例(10.97%),自动出院12例(3.76%),植物状生存21例(6.58%),病死9例(2.82%)。结论实施有效的呼吸道管理及护理措施,可解除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呼吸道梗阻症状,改善通气,防止脑缺氧及肺部感染,同时可进一步促进其脑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患者 颅脑损伤 呼吸道管理 护理
下载PDF
多种教学手段在神经外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4
作者 李琦 吴月兰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1期91-91,97,共2页
目的探索神经外科的护生实习教学方法,并在实习带教中加以应用。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将传统教学思想贯穿于现代教学手段中。结果护生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开拓了思维空间,出科考试优秀率达到95%以上,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临床带教老师的综合素... 目的探索神经外科的护生实习教学方法,并在实习带教中加以应用。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将传统教学思想贯穿于现代教学手段中。结果护生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开拓了思维空间,出科考试优秀率达到95%以上,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临床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结论护生临床实习带教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只有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特点及专科性质应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手段,才能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专科护理 实习带教 教学质量
下载PDF
重视增强现实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守森 张辉建 章翔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385-388,共4页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是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跨学科技术,以跟踪注册、显示和交互为支撑的技术。AR可以将计算机产生的虚拟物体融合于真实场景中,具有虚实融合、实时交互和辅助增强的...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是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跨学科技术,以跟踪注册、显示和交互为支撑的技术。AR可以将计算机产生的虚拟物体融合于真实场景中,具有虚实融合、实时交互和辅助增强的特点,使用者感知的是真实世界的场景,而不是虚拟现象,体现了对现实的“增强”理念。目前,AR技术已在神经外科领域获得了初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 虚拟现实 神经导航 可视化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在神经外科手术计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如密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430-432,共3页
虚拟现实(Vitlual Reality,VR)技术具备了交互性、临境感和构想性,用户可置身在虚拟三维的环境下体验手术的全过程。VR术前计划系统可将原有的二维影像整合为立体三维影像,并提供虚拟的手术环境,应用操作工具进行术前计划制定和模拟手术... 虚拟现实(Vitlual Reality,VR)技术具备了交互性、临境感和构想性,用户可置身在虚拟三维的环境下体验手术的全过程。VR术前计划系统可将原有的二维影像整合为立体三维影像,并提供虚拟的手术环境,应用操作工具进行术前计划制定和模拟手术,提前了解手术的难易程度,评估手术风险,并对术前诊断进行补充与完善。本文就VR在神经外科临床应用及其相关问题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神经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下载PDF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护士心理压力分析及预防 被引量:12
7
作者 童莲英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156-157,共2页
关键词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室 护士 心理压力 预防 护理
下载PDF
神经外科护士整体素质培训之探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琦 王晓霞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53-154,共2页
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也随之发生相应的转变,一次性学校教育的传统观念转变为阶段性的专业终生教育[1].对在职专科护士的专业培训和整体素质教育是提高专科整体护理水平的必要措施,同时也是提高专科护士知识水平... 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也随之发生相应的转变,一次性学校教育的传统观念转变为阶段性的专业终生教育[1].对在职专科护士的专业培训和整体素质教育是提高专科整体护理水平的必要措施,同时也是提高专科护士知识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如何提高神经外科护士的整体素质,笔者进行方法上一些探讨,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护士 整体素质 培训 职业素质教育
下载PDF
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志峰 王如密 郑兆聪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7年第6期378-381,共4页
弥散张量成像是目前唯一能够对人的活体大脑进行无创性研究脑白质纤维束形态结构的方法,目前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神经外科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本文将对DTI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神经外科研究中的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弥散张量成像 神经外科
下载PDF
应用神经外科导航系统52例手术体会
10
作者 荆俊杰 王如密 +3 位作者 王守森 郑兆聪 陈宏颉 赵琳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4年第3期168-169,共2页
关键词 神经外科 手术治疗 神经导航系统 术前准备
下载PDF
神经外科导航手术的配合体会
11
作者 俞建芬 李琦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10期480-480,共1页
关键词 神经外科 神经导航系统 手术配合 护理
下载PDF
神经外科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应建彬 王守森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4年第11期697-699,共3页
神经外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thrombosis,DVT),特别是肺动脉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是致患者死亡或预后不佳的主要因素之一。重视颅脑手术围手术期DVT,早发现、早治疗,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本文就围手... 神经外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thrombosis,DVT),特别是肺动脉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是致患者死亡或预后不佳的主要因素之一。重视颅脑手术围手术期DVT,早发现、早治疗,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本文就围手术期凝血功能变化与术后DVT防治作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手术 围手术期 深静脉血栓形成 治疗 预防
下载PDF
视神经和视交叉的临床解剖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王守森 王如密 +5 位作者 章翔 张发惠 郑和平 谢汉国 张锡增 荆俊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71-274,共4页
目的 :研究视神经和视交叉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观测 15个尸体标本的视神经和视交叉的形态特征及毗邻关系。结果 :镰状皱襞沿视神经的长度为 0 .4~ 4.6mm ,1/3的视神经前段隆突 ,鞍结节均较平坦 ,多数视... 目的 :研究视神经和视交叉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观测 15个尸体标本的视神经和视交叉的形态特征及毗邻关系。结果 :镰状皱襞沿视神经的长度为 0 .4~ 4.6mm ,1/3的视神经前段隆突 ,鞍结节均较平坦 ,多数视交叉后缘位于鞍背后方。视神经主要由垂体上前动脉供血 ,半数有分支沿视神经前行。视交叉的上面多由前交通动脉复合体供血 ,下面的内侧部多为垂体上动脉供血 ,外侧部多为颈内动脉和后交通动脉的分支供血。视神经上面覆有一层蛛网膜 ,再上面为直回下面的软脑膜 ,二膜间多数分开。结论 :国人鞍结节边界不易确定 ,按传统方法将视交叉分型有困难 ,所以宜按蝶棱与视交叉前缘间距判断前置或后置。手术中易损伤沿视神经行走的小动脉 ,电凝须特别小心。贴视神经上抬直回 ,实际上是沿粘着较少的界面分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 视交叉 镰状皱襞 局部解剖 神经外科手术
下载PDF
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吴志峰 王如密 +2 位作者 郑兆聪 李小平 叶友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应用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技术观察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皮质脊髓束(CST)的受损情况,探讨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技术在HICH预后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基底核区HICH患者进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查,所有患者分别... 目的:应用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技术观察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皮质脊髓束(CST)的受损情况,探讨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技术在HICH预后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基底核区HICH患者进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查,所有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发病后第3个月、第6个月进行肌力测定、NIHSS评分,对CST损伤程度和各个时期肌力、NIHSS评分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健侧CST解剖形态与正常人大致相吻合,患侧CST则受血肿的侵犯,表现为受压、移位、不同程度的破坏;CST完整患者的肌力、NIHSS评分恢复情况在各个时期均较CST中断的患者好,发病后3个月是恢复最快的阶段。结论:通过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可以了解基底核区HICH患者CST的损伤情况,有助于早期预测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 神经功能
下载PDF
颈内动脉分叉上间隙的显微外科解剖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守森 章翔 +4 位作者 张发惠 王如密 荆俊杰 郑和平 张锡增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7期315-317,共3页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分叉上间隙的解剖特征及其手术意义。方法在30侧尸体标本上观察该间隙的显微解剖。结果该间隙狭小、深在,血管多,90%呈三角形,A1段为前下边,M1段为外下边,前穿质为上边。10%呈四边形,视交叉或视束构成其内侧边。间隙内...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分叉上间隙的解剖特征及其手术意义。方法在30侧尸体标本上观察该间隙的显微解剖。结果该间隙狭小、深在,血管多,90%呈三角形,A1段为前下边,M1段为外下边,前穿质为上边。10%呈四边形,视交叉或视束构成其内侧边。间隙内常有Heubner回返动脉和大脑中深静脉等走行,经间隙可见下方的诸多小血管。结论在至少1/3的间隙内容易展开显微操作,多数需慎重处理间隙内的小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分叉上间隙 显微解剖 外科 解剖特征 手术
下载PDF
颈内动脉床突上段的显微外科解剖学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守森 张发惠 +5 位作者 章翔 王如密 郑和平 谢汉国 张锡增 荆俊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58-361,共4页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床突上段的毗邻关系、分支特点及其手术意义。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 3 0侧标本颈内动脉床突上段的形态及周围关系。结果 :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实为出海绵窦后的一段 ,常以纤维结构与周围牵连 ,主干分为眼动脉段、后...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床突上段的毗邻关系、分支特点及其手术意义。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 3 0侧标本颈内动脉床突上段的形态及周围关系。结果 :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实为出海绵窦后的一段 ,常以纤维结构与周围牵连 ,主干分为眼动脉段、后交通动脉段及脉络膜动脉段 3段。后交通动脉大致发自中点水平 ,脉络膜前动脉大致发自后半的中点。眼动脉段均发出垂体上动脉 ,多数还发出眼动脉 ,少数发出前床突支。在视交叉池内 ,垂体柄前方所见的小动脉几乎均属于垂体上动脉的分支。结论 :有些颈内动脉床突上段术中推移有困难 ,需先松解其纤维连系。打开颈动脉池时应特别留意前床突支 ,防止损伤出血。供垂体柄的分支可以切断 1~ 2支小支 ,而至视路的分支均宜妥善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 分支 显微解剖 显微神经外科
下载PDF
中枢神经细胞瘤5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6
17
作者 魏梁锋 王如密 +3 位作者 刘峥 王守森 赵琳 郑兆聪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讨提高中枢神经细胞瘤诊疗水平的策略和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8月至2006年4月我院收治的5例中枢神经细胞瘤,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征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肿瘤位于侧脑室前部或室间孔附近,呈宽基底与... 目的探讨提高中枢神经细胞瘤诊疗水平的策略和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8月至2006年4月我院收治的5例中枢神经细胞瘤,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征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肿瘤位于侧脑室前部或室间孔附近,呈宽基底与侧脑室壁或透明隔相连。肿瘤边缘及内部可见多发囊泡,常见钙化,MRI检查T1WI、T2WI相均表现为等或略高信号,增强后呈轻至中度强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显示神经突触素阳性。显微外科手术治疗5例,其中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1例,1例死于术后并发症,4例随访至今未复发。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是术前诊断的重要参考。显微手术切除肿瘤是最佳的治疗手段,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细胞瘤 诊断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神经导航在经单鼻孔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守森 荆俊杰 +3 位作者 陈宏颉 郑兆聪 赵琳 王如密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5年第3期339-341,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系统在经单鼻孔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技术及对鞍区解剖结构识别的价值。方法对39例垂体腺瘤使用StealthStation神经导航系统进行指导定位、识别入路相关的解剖结构并引导手术操作。结果平均注册误差为2.3mm(1.6~...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系统在经单鼻孔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技术及对鞍区解剖结构识别的价值。方法对39例垂体腺瘤使用StealthStation神经导航系统进行指导定位、识别入路相关的解剖结构并引导手术操作。结果平均注册误差为2.3mm(1.6~3.3mm),肿瘤全切除32例,次全切除4例,大部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未全切除病例主要是肿瘤巨大、向海绵窦侵袭性生长、质地坚硬或血供异常丰富者。结论神经导航系统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定位,能够准确指示中线结构、鞍底和颈内动脉,有效地减轻了创伤,使之成为良好的手术辅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腺瘤 蝶窦 神经外科手术 立体定位技术
下载PDF
神经导航下内镜辅助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荆俊杰 王守森 +3 位作者 王如密 郑兆聪 陈宏颉 赵琳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399-401,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在内镜辅助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中的使用技术。方法23例垂体腺瘤患者,使用StealthStation神经导航引导,进行内镜辅助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结果肿瘤全切除16例(69.6%),次全切除6例(26.1%),大部切除1例(4.3%);平均注册...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在内镜辅助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中的使用技术。方法23例垂体腺瘤患者,使用StealthStation神经导航引导,进行内镜辅助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结果肿瘤全切除16例(69.6%),次全切除6例(26.1%),大部切除1例(4.3%);平均注册误差为2.3mm(1.6~3.3mm)。结论神经导航系统提供了实时、准确、可靠的定位,有效地减轻了创伤,缩短了手术时间,使手术更微侵袭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导航 内窥镜 垂体腺瘤 显微外科 经蝶入路
下载PDF
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对血管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自谦 倪萍 +1 位作者 陈代文 郑兆聪 《中国医疗设备》 2009年第6期118-121,共4页
目的对照分析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tomographic angiography,MRTA)表现及手术结果,探讨MRTA在诊断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血管神经压迫中的价值。方法经临床诊断三叉神经痛53例,面肌痉挛42例,行M... 目的对照分析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tomographic angiography,MRTA)表现及手术结果,探讨MRTA在诊断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血管神经压迫中的价值。方法经临床诊断三叉神经痛53例,面肌痉挛42例,行MR三维时间飞越稳态梯度回波序列(3D-TOF-SPGR)采集图像,利用原始图像对两侧三叉神经和面神经进行轴位、矢状位和冠状位重建,观察血管与神经的关系,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53例三叉神经痛中,有48例MRTA重建显示明确的异常血管,存在血管压迫或接触三叉神经,阳性率为90.56%。42例面肌痉挛中有40例MRTA显示了面神经起始段有微血管跨越或对面神经有轻微的推压改变,阳性率为95.24%(40/42),与手术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MRTA对发现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血管神经压迫具有重要价值,MRTA原始图像及斜矢状位和冠状位重建是显示神经血管接触的敏感方法,对选择手术方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面肌痉挛 磁共振血管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