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患者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林兰花 吴丽姿 谢海英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7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普外科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其情绪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并为优质护理方案的制定积累经验。方法选取本院普外科病房于2012年3月~2014年7月收治的88例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 目的探讨普外科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其情绪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并为优质护理方案的制定积累经验。方法选取本院普外科病房于2012年3月~2014年7月收治的88例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而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两组入院当天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 d和术后第5天,研究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入院当天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周,研究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普外科患者不良情绪,并提高生活质量,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普外科 焦虑 抑郁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十二指肠瘀滞症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永洋 陈少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13期264-265,共2页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瘀滞症外科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2例十二指肠瘀滞症的手术效果。结果 14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所致者均痊愈,5例肿瘤所致者,其中2例于6个月、2年肿瘤扩散死亡,余3例无瘤存活已达2、4、6年。1例淋巴结肿大...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瘀滞症外科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2例十二指肠瘀滞症的手术效果。结果 14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所致者均痊愈,5例肿瘤所致者,其中2例于6个月、2年肿瘤扩散死亡,余3例无瘤存活已达2、4、6年。1例淋巴结肿大压迫所致及2例炎症粘连扭转所致者均痊愈。结论十二指肠瘀滞症的外科治疗需根据其原发病因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瘀滞症 外科治疗
下载PDF
落新妇甙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HO-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慕宁 江艺 吕立志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5期4019-4023,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落新妇甙对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缺血再灌注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n=8):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I/R)、落新妇甙小剂量(10 mg/kg)干... 目的:通过观察落新妇甙对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缺血再灌注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n=8):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I/R)、落新妇甙小剂量(10 mg/kg)干预组和落新妇甙大剂量(40 mg/kg)干预组.缺血前24和1 h干预组小鼠腹腔注射分别给予10或40 mg/kg的落新妇甙,建立肝左、中叶70%部分肝缺血再灌注模型,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同样体积的生理盐水.小鼠肝脏左叶缺血90 min、再灌注6 h后各实验组采集血液和肝脏组织样本.检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活性,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核因子B(nuclear factor B,NF-B)和HO-1蛋白含量,半定量RT-PCR检测上述分子mRNA表达情况.结果:落新妇甙小、大剂量干预后血清ALT含量较I/R对照组均明显下降(假手术组:142U/L±25 U/L;模型组:3521 U/L±270 U/L;落新妇甙小剂量干预组:1766 U/L±179 U/L;落新妇甙大剂量干预组:1067 U/L±101 U/L,P<0.01);落新妇甙小、大剂量干预组肝组织中NF-B蛋白表达与I/R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渐次降低;落新妇甙小、大剂量干预组肝组织中HO-1蛋白表达与I/R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渐次升高,亦与半定量RT-PCR结果相符(假手术组:0.53 U/L±0.07 U/L;模型组:1.00 U/L±0.11 U/L;落新妇甙小剂量干预组:1.17 U/L±0.16 U/L;落新妇甙大剂量干预组:1.57 U/L±0.07 U/L小剂量干预组P<0.05;大剂量干预组P<0.01).结论:落新妇甙干预能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引起的血清A LT水平升高;落新妇甙干预能降低I R I肝组织中NF-B蛋白的高表达,促进IRI肝组织HO-1蛋白和mRNA的表达,显示其保护作用与促进HO-1的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氨酸转氨酶 核因子-B血红素加氧酶1 Western BLOT 半定量RT—PCR
下载PDF
补救性肝移植和再次肝切除治疗肝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1
4
作者 杜苏明 张小进 江艺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6年第6期409-412,共4页
目的:探讨补救性肝移植和再次肝切除治疗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至2010年8月72例符合米兰标准且肝功能为 Child A 肝癌复发患者的资料,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再次肝切除组(53例)和补救性肝移植组(19例)。... 目的:探讨补救性肝移植和再次肝切除治疗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至2010年8月72例符合米兰标准且肝功能为 Child A 肝癌复发患者的资料,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再次肝切除组(53例)和补救性肝移植组(19例)。Kaplan-Meier 曲线检验2组患者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术后生存率和术后无瘤生存率的差异。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复发患者再次手术后生存的因素。结果再次肝切除组1年、3年、5年生存率为86.79%、62.26%、45.28%,补救性肝移植组治疗1年、3年、5年生存率为89.47%、68.42%、57.8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30,P =0.112);再次肝切除术组1年、3年、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7.92%、47.17%、35.85%,补救性肝移植组1年、3年、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4.74%、68.42%、52.6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5,P =0.036)。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微血管侵犯、卫星灶和肿瘤多发影响肝癌术后复发再次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当肝癌术后复发符合米兰标准且肝功能为 Child A 时,补救性肝移植可取得稍优于再次肝切除治疗的效果,行补救性肝移植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复发 再次肝切除 补救性肝移植 米兰标准
下载PDF
肝癌肝切除后的复发补救性肝移植治疗 被引量:3
5
作者 夏玉健 潘凡 +3 位作者 吕立志 蔡秋程 杨芳 江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3期9889-9892,共4页
背景:在当前供肝紧缺的情况下,补救性肝移植策略的提出为缓解这个问题提供了新的方向。目的:对比符合Milan标准肝癌患者肝切除后复发再行补救性肝移植和直接行肝移植的疗效。方法:选择2001-07/2009-08在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院肝胆外科... 背景:在当前供肝紧缺的情况下,补救性肝移植策略的提出为缓解这个问题提供了新的方向。目的:对比符合Milan标准肝癌患者肝切除后复发再行补救性肝移植和直接行肝移植的疗效。方法:选择2001-07/2009-08在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院肝胆外科接受肝移植治疗,符合Milan标准的肝癌患者53例,其中12例符合Milan标准肝切除后复发再行肝移植,作为补救性肝移植组,41例行直接肝移植。结果与结论:补救性肝移植组手术时间、无肝期、术中出血量、术中悬浮红细胞输注量、ICU时间、住院总时间、住院总费用明显高于直接肝移植组(P>0.05),两组术中冰冻血浆输注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39个月,两组总体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对于符合Milan标准的肝癌患者首次行肝切除,待其复发再行肝移植也是一种可行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移植 切除 Milan标准 患者
下载PDF
中晚期肝癌根治术后介入放射学治疗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李茂全 颜志平 +5 位作者 周康荣 陆继珍 余业勤 王烈 王瑜 姚如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4年第2期79-81,共3页
报告153例中晚期肝癌根治术后行肝动脉内化疗栓塞的结果。所有患者于根治术后45~90天行介入治疗,两组共计治疗497次,其中单纯肝动脉内化疗灌注399次,化疗栓塞98次,平均每例行3.65次,最多12次。本组资料1、2、3年复发率为20.3%,44.4%,... 报告153例中晚期肝癌根治术后行肝动脉内化疗栓塞的结果。所有患者于根治术后45~90天行介入治疗,两组共计治疗497次,其中单纯肝动脉内化疗灌注399次,化疗栓塞98次,平均每例行3.65次,最多12次。本组资料1、2、3年复发率为20.3%,44.4%,和55.6%,低于文献报告。其生存率1、2、3年分别为70.6%,60.8%,55.6%。本研究表明:外科切除十预防性肝动脉内化疗栓塞,可提高中晚期肝癌的生存率和降低术后复发率,是一种有效可取的术后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动脉灌注 栓塞疗法 介入疗法 切除术
下载PDF
阻塞性黄疸中肝细胞凋亡及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谈景旺 张绍庚 +2 位作者 王烈 江艺 姚和祥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3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观察阻塞性黄疸中肝细胞凋亡,并进一步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结扎Wistar大鼠胆总管建立阻塞性黄疸模型,应用普通组织学、原位末端标记方法检测阻塞性黄疸不同时期肝细胞凋亡,及解除梗阻后病理学和细胞凋亡的变化情况;采用ELISA、... 目的:观察阻塞性黄疸中肝细胞凋亡,并进一步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结扎Wistar大鼠胆总管建立阻塞性黄疸模型,应用普通组织学、原位末端标记方法检测阻塞性黄疸不同时期肝细胞凋亡,及解除梗阻后病理学和细胞凋亡的变化情况;采用ELISA、生物化学等方法检测血清胆红素、肿瘤坏死因子(TNF)鄄α、三酰甘油浓度;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脏转化生长因子(TGF)鄄β1的表达。结果:大鼠胆总管结扎术后3天,即可见肝胆管扩张,细胞凋亡明显增多,早期随着胆红素升高,肝细胞凋亡数量与之呈正相关,后期纤维组织大量增生,肝细胞凋亡相对减少;解除梗阻后,细胞凋亡逐渐减少,直至正常。结扎胆总管后,其血清TNF鄄α和三酰甘油值相应增高,肝脏开始表达TGF鄄β1并逐日增多;解除梗阻后,又逐日减少直至正常。结论:细胞凋亡方式存在于阻塞性黄疸肝脏中,与胆红素、TNF鄄α、TGF鄄β1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黄疸 细胞凋亡 转化生长因子-Β1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落新妇甙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慕宁 江艺 +7 位作者 张绍庚 陈少华 吕立志 张坤 杨芳 张小进 蔡秋程 潘凡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65-869,共5页
背景:肝脏是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最敏感的器官之一。黄酮类化合物落新妇甙可作为递氢体清除氧自由基,从而可能在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等方面发挥作用。目的:观察落新妇甙对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C5... 背景:肝脏是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最敏感的器官之一。黄酮类化合物落新妇甙可作为递氢体清除氧自由基,从而可能在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等方面发挥作用。目的:观察落新妇甙对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小剂量干预组和大剂量干预组。干预组小鼠于缺血前24h和1h分别给予10或40mg/kg的落新妇甙腹腔注射,然后建立70%部分肝缺血再灌注模型。采集血液和肝脏组织样本。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ELISA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化学比色法测定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含量。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测。Westernblot检测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含量,RT-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mRNA。结果与结论:落新妇甙干预能有效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干预组肝组织丙二醛含量较模型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而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明显上升(P<0.01);干预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较模型组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小、大剂量干预组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模型对照组比较渐次降低,与半定量RT-PCR结果相符(小剂量干预组P<0.05,大剂量干预组P<0.01)。落新妇甙保护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显示出剂量-效应关系趋势。结果提示,落新妇甙干预能减轻小鼠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炎症反应和脂质过氧化损伤,有效改善肝功能和肝脏病理损害;机制可能在于其能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新妇甙 肝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风险管理在高压氧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韩玉芳 陈小雨 +1 位作者 韩丹 蒋丽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22期220-221,共2页
目的探讨在高压氧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的实际效果。方法分析高压氧护理差错和护理风险的高危因素,应用风险管理策略,了解管理效果。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我院高压氧不良反应发生率由之前的11.0%减少至3.0%,护理差错发生率由6.0%减少为... 目的探讨在高压氧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的实际效果。方法分析高压氧护理差错和护理风险的高危因素,应用风险管理策略,了解管理效果。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我院高压氧不良反应发生率由之前的11.0%减少至3.0%,护理差错发生率由6.0%减少为0.0%,患者满意度由80.0%提升至95.0%,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高压氧护理管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管理 高压氧 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下载PDF
门静脉动脉化治疗大鼠急性肝衰竭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鹏 江艺 张小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95-1901,共7页
背景:部分门静脉动脉化可通过增加肝脏血供的方式减缓急性肝衰竭的发展。目的:观察部分门静脉动脉化对肝衰竭模型大鼠肝脏功能及病理学变化的影响。方法:将1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动脉化组(n=50)切除左肾,以同种异体腹主动脉血管为移... 背景:部分门静脉动脉化可通过增加肝脏血供的方式减缓急性肝衰竭的发展。目的:观察部分门静脉动脉化对肝衰竭模型大鼠肝脏功能及病理学变化的影响。方法:将1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动脉化组(n=50)切除左肾,以同种异体腹主动脉血管为移植材料,采用套入式缝合及袖套法建立门静脉动脉化模型,造模成功后一次性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1 300 mg/kg,诱导急性肝功能衰竭;肝衰竭组(n=50)切除左肾,游离门静脉,阻断门静脉16 min后开放,关闭腹腔后一次性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1 300 mg/kg,诱导急性肝功能衰竭;对照组(n=30)切除左肾,阻断门静脉16 min后开放,关闭腹腔后一次性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300 mg/kg。术后12,24,36,48,72 h,观察各组血清学及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结论:(1)动脉化组与肝衰竭组均造模成功30只,术后72 h成活率分别为70%、53%,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72 h存活率为100%;(2)对照组不同时间点的血清门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水平α及门静脉内毒素水平均低于其余两组(P<0.05);动脉化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清门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低于肝衰竭组(P<0.05),术后24-72 h的总胆红素、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水平α及门静脉内毒素水平均低于肝衰竭组(P<0.05),36-72 h的白蛋白低于肝衰竭组(P<0.05);(3)术后72 h,对照组肝脏结构完整;肝衰竭组正常肝小叶结构已破坏,大量炎细胞浸润;动脉化组病变清于肝衰竭组;(4)结果表明,门静脉动脉化可在一定程度上上改善肝脏功能,减缓肝衰竭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动脉化 急性肝衰竭 D-氨基半乳糖 套入式缝合及袖套法 部分门静脉动脉化 门冬氨酸转氨酶 丙氨酸转氨酶 总胆红素 白蛋白 组织构建 肝功能衰竭 急性 丙氨酸转氨酶 胆红素
下载PDF
原位肝移植术后医院感染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小雨 韩玉芳 +3 位作者 谢海英 谢莉萍 冯燕 郭登方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19期232-233,共2页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原位肝移植术后医院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行原位肝移植术且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应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对照组,应用优质护理模式护理实验组,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原位肝移植术后医院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行原位肝移植术且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应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对照组,应用优质护理模式护理实验组,统计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好转率为92%,高于对照组的88%(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原位肝移植术后医院感染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肝移植术 医院感染 护理
下载PDF
改良经脐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虎 张绍庚 +3 位作者 魏炜明 乐羿 唐荣 刘佳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经脐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12月21例行经脐入路LC(经脐组)与44例行传统LC(传统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且对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总住院天数以及术前和术后第1天WBC、C-反应蛋白(CRP)、ALT、... 目的探讨经脐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12月21例行经脐入路LC(经脐组)与44例行传统LC(传统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且对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总住院天数以及术前和术后第1天WBC、C-反应蛋白(CRP)、ALT、AST、血清总胆红素(STB)、结合胆红素(CB)、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的检测值进行比较。结果经脐组平均手术时间(51.29±5.56)min,术后平均总住院天数(2.6±0.5)d。传统组平均手术时间(9.25±2.69)min,术后平均总住院天数(3.1±0.6)d。经脐组术后第1天CRP、ALT、AST与术前平均差值分别为(5.37±4.05)mg/L、(7.29±6.58)IU/L、(13.29±8.50)IU/L,传统组术后第1天CRP、ALT、AST与术前平均差值分别为(10.12±6.29)mg/L、(26.90±16.01)IU/L、(29.05±15.47)IU/L,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的经脐入路LC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与传统LC相比,虽然技术难度大、手术时间长,但炎症反应及肝功能方面对机体的影响轻,并且达到更加微创、术后恢复更快、住院天数更短及腹壁无可见瘢痕的美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经脐入路 无瘢痕
原文传递
雷公藤红素抑制人胆囊癌NOZ细胞增殖及诱导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池小斌 吕立志 +2 位作者 张小进 陈永标 江艺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40-343,共4页
目的研究雷公藤红素对人胆囊癌NOZ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NOZ细胞。细胞接受药物处理后,采用CCK-8实验、AnnexinV—FITC/PI双染细胞凋亡检测及细胞周期检测实验研究雷公藤红素对NOZ细胞增殖及... 目的研究雷公藤红素对人胆囊癌NOZ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NOZ细胞。细胞接受药物处理后,采用CCK-8实验、AnnexinV—FITC/PI双染细胞凋亡检测及细胞周期检测实验研究雷公藤红素对NOZ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采用罗丹明123测定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最后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Bax和Bcl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雷公藤红素可以抑制人胆囊癌NOZ细胞增殖,其IC50值为5.3μmol/L。Annexin V—FITC/PI双染实验显示雷公藤红素可诱导细胞凋亡,对照组细胞凋亡比例为4.4%,而给药组(2、5、10μmol/L)细胞的凋亡比例分别为7.4%、27.1%和43.4%。细胞周期实验显示雷公藤红素可诱导NOZ细胞出现G1期阻滞,其中对照组处于G1期细胞比例为25.6%,而药物处理组(2、5、10μmol/L)细胞处于G1期的比例分别为36.5%、45.7和92.5%。细胞经过药物处理后,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明显下降。蛋白印迹实验显示NOZ细胞接受药物处理之后,细胞中Bax蛋白表达水平上升,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并呈现一定的时间依赖性。结论雷公藤红素能显著抑制人胆囊癌NOZ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雷公藤红素可能通过增强线粒体通透性来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红素 胆囊癌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登方 吕立志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年第7期114-115,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72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6例。联合组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术,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72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6例。联合组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治疗费用、结石取净率及并发症。结果联合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费用、结石取净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康复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结石 胆道镜 腹腔镜 取石术
原文传递
大鼠肝、肾联合移植模型的建立
15
作者 杨芳 江艺 +2 位作者 蔡秋程 吕立志 张绍庚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91-693,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肝、肾联合移植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以SD大鼠为供、受者,用0~4℃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经腹主动脉对供肝和供肾进行原位灌洗,整块切取供鼠的肝、肠、胰、脾及右肾,浸泡在保存液中修整.移植时血管重建全部采用袖... 目的探讨大鼠肝、肾联合移植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以SD大鼠为供、受者,用0~4℃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经腹主动脉对供肝和供肾进行原位灌洗,整块切取供鼠的肝、肠、胰、脾及右肾,浸泡在保存液中修整.移植时血管重建全部采用袖套式吻合,应用支架行胆总管吻合,输尿管采取所附带的膀胱瓣与受者的膀胱吻合.结果共行大鼠肝、肾联合移植110次,其中预实验50次,受鼠死亡18只;正式实验60次,受鼠死亡5只,余下的大鼠均存活30 d以上,存活率为91.7%(55/60).结论袖套法建立大鼠肝、肾联合移植模型降低了手术难度,具有血管吻合时间短、血流通畅、无肝期短等优点,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及术后处理等各环节对于并发症的预防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大鼠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落新妇甙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分子1表达的影响
16
作者 慕宁 江艺 杨芳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65-767,共3页
目的观察落新妇甙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缺血再灌注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I/R)、落新妇甙小剂量(10mg/kg)干预组和落新妇甙大剂量(40mg/kg)... 目的观察落新妇甙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缺血再灌注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I/R)、落新妇甙小剂量(10mg/kg)干预组和落新妇甙大剂量(40mg/kg)干预组。缺血前24h和1h干预组小鼠腹腔注射分别给予10mg/kg或40mg/kg落新妇甙,建立肝左、中叶70%部分肝缺血再灌注模型,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小鼠肝脏左叶缺血90rain、再灌注6h后各实验组采集血液和肝脏组织样本。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分子1(SOCS-1)、白细胞介素(IL)-10蛋白含量,半定量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SqRT-PCR)检测上述分子mRNA表达。结果落新妇甙小、大剂量干预组肝组织中SOCS-1、IL-10蛋白表达与I/R模型对照组比较均逐渐升高,与SqRT-PCR结果相符(P〈0.05)。结论落新妇甙干预能促进缺血再灌注损伤肝组织中IL-10蛋白及mRNA的高表达,从而起到抑制炎症的作用;落新妇甙干预能促进缺血再灌注损伤肝组织SOCS-1蛋白和mRNA的表达,显示其可能通过上调SOCS-1负调节通路,产生抑制炎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新妇甙 肝缺血 再灌注损伤 白细胞介素-10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分子1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