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负二项分布的参数k值与平均数m之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黄方能 程遐年 《生物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06-114,共9页
负二项分布的参数k值与平均数m之相依关系可表达为如下3种形式: (1) 1/K=α/m+(β-1) (2) 1/K=+α/m+γm+(β′-1) (3) 1/K=αm^(h-2) 1/m 式中,α、β为m-m回归(Iwao 1968)的参数α、β值;α′、β′和γ为改进的m-m回归模式(徐汝悔等 ... 负二项分布的参数k值与平均数m之相依关系可表达为如下3种形式: (1) 1/K=α/m+(β-1) (2) 1/K=+α/m+γm+(β′-1) (3) 1/K=αm^(h-2) 1/m 式中,α、β为m-m回归(Iwao 1968)的参数α、β值;α′、β′和γ为改进的m-m回归模式(徐汝悔等 1984)中的参数α′、β′和γ值;a、b为Taylor's(1965)指数法则中的a、b值。本文引用7种生物种群的资料论证了上述三种关系的存在,并对3个模型的优劣进行了比较。依据Taylor's指数法则中参数b的大小,又可将k与m的关系归纳为5种基本类型,表明了k值与m的关系是极其复杂的,用k值来测定生物种群的聚集强弱及建立耻论抽样数模型均是不恰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二项分布 K值 平均拥挤度 种群
下载PDF
我国东北地区飞虱科新纪录(二) (同翅目:蜡蝉总科) 被引量:1
2
作者 丁锦华 张富满 胡春林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19-121,共3页
5. 藤加湖飞虱 Paraddelphacodes tengaica Vilbaste,1965(图5) 头顶长度约等于其基部的宽度,基宽大于端宽,端缘微弧圆,中侧脊起自侧缘中偏基方,汇合于头顶端部,Y形脊主干消失;额中长为最宽处宽2.1倍,额以中部略下为最宽;侧脊自基部向... 5. 藤加湖飞虱 Paraddelphacodes tengaica Vilbaste,1965(图5) 头顶长度约等于其基部的宽度,基宽大于端宽,端缘微弧圆,中侧脊起自侧缘中偏基方,汇合于头顶端部,Y形脊主干消失;额中长为最宽处宽2.1倍,额以中部略下为最宽;侧脊自基部向复眼中部水平处岔开,后略呈弧形伸至额端,中脊在基端分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虱科 飞虱 新种
下载PDF
雅氏长头飞虱雄虫的发现 被引量:1
3
作者 丁锦华 王金川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05-106,共2页
长头飞虱属Terauchiana Matsumura 1915,全世界共记录5种,分别分布于苏联、朝鲜和日本,我国有3种.其中雅氏长头飞虱T.yasumatsui Esaki ct Ishihara自1950年根据在河北省采得1头雌虫描述为新种后,迄今未见有雄性及其它分布地区的报道。1... 长头飞虱属Terauchiana Matsumura 1915,全世界共记录5种,分别分布于苏联、朝鲜和日本,我国有3种.其中雅氏长头飞虱T.yasumatsui Esaki ct Ishihara自1950年根据在河北省采得1头雌虫描述为新种后,迄今未见有雄性及其它分布地区的报道。1989年甘肃农科院郭满库同志在甘肃正宁和镇源县采得该种包括雄虫在内的大批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氏长头飞虱 雄虫 新种 长头飞虱
下载PDF
蚜虫取食行为的电子记录法
4
作者 苏建亚 吴家荣 夏基康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14-115,共2页
<正> Mclean和Kinsey在1964年研究设计了一种记录蚜虫取食刺探行为的记录系统~[3],该系统能将蚜虫取食刺探的各过程(刺探、泌唾、吸食等)通过产生特定的波形而表现出来。目前这一记录系统在国外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仅用于研究蚜... <正> Mclean和Kinsey在1964年研究设计了一种记录蚜虫取食刺探行为的记录系统~[3],该系统能将蚜虫取食刺探的各过程(刺探、泌唾、吸食等)通过产生特定的波形而表现出来。目前这一记录系统在国外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仅用于研究蚜虫取食,而且还可以用来研究其它刺吸式口器昆虫的取食,如叶蝉,飞虱等~[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蚜虫 取食行为 电子记录法
下载PDF
温度对稻虱缨小蜂实验种群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徐国民 程遐年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53-59,共7页
稻虱缨小蜂未成熟期发育速率与温度间呈逻辑斯蒂曲线关系,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7.1l℃和204.56日度。供试温度下的成虫寿命和产卵历期可用指数模型来表示。未成熟期存活率以27℃下为最高。成虫生殖能力以30℃下最高,在此温... 稻虱缨小蜂未成熟期发育速率与温度间呈逻辑斯蒂曲线关系,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7.1l℃和204.56日度。供试温度下的成虫寿命和产卵历期可用指数模型来表示。未成熟期存活率以27℃下为最高。成虫生殖能力以30℃下最高,在此温度下实验种群内票增长能力最大,γ_m=0.2387,相应的净增殖率R_o=11.7835,周限增长速率λ=1.1457/天,世代平均历期T=10.33天,种群数量加倍时间t=2.90天。内祟增长能力与温度间呈二次抛物线趋势,适宜实验种群增长的理论最适温度为27.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虱缨小蜂 温度 种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