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旱胁迫下GmYUC12a对大豆侧根蔗糖代谢的影响
1
作者 齐玉军 邢兴华 +5 位作者 王好让 徐泽俊 童飞 李思梦 江海东 王幸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94-2304,共11页
黄素单加氧酶编码基因(YUCs)是依赖于色氨酸生长素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因子。为了明确GmYUC12a在大豆侧根蔗糖代谢响应干旱胁迫中的作用,试验以大豆稳定品系徐9302为材料,通过发根农杆菌侵染子叶下胚轴,获得过量表达发状根复合体植株,测定5... 黄素单加氧酶编码基因(YUCs)是依赖于色氨酸生长素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因子。为了明确GmYUC12a在大豆侧根蔗糖代谢响应干旱胁迫中的作用,试验以大豆稳定品系徐9302为材料,通过发根农杆菌侵染子叶下胚轴,获得过量表达发状根复合体植株,测定5%PEG 6000(M/V)模拟干旱胁迫下GmYUC12a过量表达发状根分生出的侧根形态特征、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及蔗糖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结果发现,干旱胁迫下GmYUC12a过量表达显著增加侧根长度和干重,表明GmYUC12a可促进干旱胁迫下侧根的生长发育过程。GmYUC12a过量表达能够引起干旱胁迫下侧根GmSUC2、GmCWINV1和GmMST2表达上调,提高蔗糖卸载能力;促使GmSPS1、GmSPS2和GmSuSy1表达上调,增强蔗糖循环能力,促进侧根蔗糖和可溶性糖积累。综上,干旱胁迫通过上调GmYUC12a表达,调控侧根蔗糖卸载和循环过程,维持侧根生长。本研究结果揭示了干旱胁迫下GmYUC12a调控侧根发育的作用机制,为深入研究生长素合成在大豆干旱响应中的功能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干旱 侧根 GmYUC12a 蔗糖代谢
下载PDF
小麦氮素高效利用基因型的农艺性状及生理特性 被引量:28
2
作者 张旭 田中伟 +3 位作者 胡金玲 修明 姜东 戴廷波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15-1322,共8页
为给小麦氮高效型品种选育和栽培调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大田试验,以14份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氮效率品种的农艺性状及生理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间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具有显著差异。基于氮肥吸收效率和氮肥农学效率将... 为给小麦氮高效型品种选育和栽培调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大田试验,以14份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氮效率品种的农艺性状及生理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间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具有显著差异。基于氮肥吸收效率和氮肥农学效率将参试材料分为氮高效型、中效型和低效型。与氮中效型和低效型品种相比,氮高效型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在农艺性状上,氮高效型品种具有较高的粒重、收获指数(HI)、叶面积指数(LAI)和开花期旗叶面积;在生理上,氮高效型品种开花期旗叶的叶绿素含量、氮含量、净光合速率、硝酸还原酶活性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较高,而成熟期旗叶氮含量较低。聚类分析表明,淮麦30、徐麦32、矮抗58和扬麦16为氮高效型品种。经相关分析,小麦粒重、HI、LAI和开花期旗叶的面积、叶绿素含量、氮含量与氮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小麦成熟期旗叶氮含量与氮效率呈显著负相关,这些指标可作为氮高效型小麦品种筛选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氮高效 基因型 产量 农艺性状 生理特性
下载PDF
苗期外源脱落酸和茉莉酸缓减小麦花后干旱胁迫的效应及其生理机制 被引量:28
3
作者 谢静静 王笑 +3 位作者 蔡剑 周琴 戴廷波 姜东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1-229,共9页
为探究生育前期喷施脱落酸(ABA)和茉莉酸(JA)对小麦花后干旱胁迫的缓减效应,在盆栽试验条件下,测定和分析了苗期喷施ABA和JA后花后干旱胁迫下小麦籽粒产量及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花后干旱胁迫显著降低小麦穗粒数、千粒重和产... 为探究生育前期喷施脱落酸(ABA)和茉莉酸(JA)对小麦花后干旱胁迫的缓减效应,在盆栽试验条件下,测定和分析了苗期喷施ABA和JA后花后干旱胁迫下小麦籽粒产量及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花后干旱胁迫显著降低小麦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干旱胁迫下,喷施ABA和JA可显著提高植株内源ABA和JA含量、旗叶光合速率和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和脯氨酸)含量以及抗氧化酶(SOD、CAT、APX和GR)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增加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说明生育前期喷施外源ABA和JA可缓解花后干旱胁迫对小麦光合的抑制作用,增强干旱胁迫下植株的渗透调节和抗氧能力,促进产量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脱落酸 茉莉酸 抗氧化能力 渗透调节 干旱胁迫 产量
下载PDF
稻秸还田下播种密度与氮肥运筹对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修明 谷世禄 +4 位作者 田中伟 祝庆 蔡剑 姜东 戴廷波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77-1385,共9页
为明确秸秆还田条件下稻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的适宜播种密度和氮肥运筹方式,采用大田试验,以济麦22号为材料,研究了稻秸还田下不同播种密度(播量120kg·hm-2、180kg·hm-2)、施氮量(180、225和270kg N·hm-2)及氮肥基追比(... 为明确秸秆还田条件下稻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的适宜播种密度和氮肥运筹方式,采用大田试验,以济麦22号为材料,研究了稻秸还田下不同播种密度(播量120kg·hm-2、180kg·hm-2)、施氮量(180、225和270kg N·hm-2)及氮肥基追比(基肥∶拔节肥∶孕穗肥为6∶3∶1、5∶3∶2和4∶3∶3)对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180kg·hm-2(低氮)和225kg·hm-2(适氮)下,提高播种密度显著提高了小麦叶面积指数、开花期旗叶光合速率、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而在施氮量270kg·hm-2(高氮)下,提高播种密度显著降低了小麦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开花期旗叶光合速率、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提高播种密度、降低施氮量均降低了土壤中无机氮的盈余量,氮肥吸收效率和氮肥农学效率显著提高。产量、氮肥吸收效率及氮肥农学效率均在氮肥基追比为基肥∶拔节肥∶孕穗肥=6∶3∶1时最大。因此,稻秸还田条件下提高小麦播种密度、适当降低施氮量并提高基肥比例,可以实现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同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稻秸还田 播种密度 施氮量 氮肥基追比 产量 氮素利用效率
下载PDF
分蘖和拔节期干旱对小麦植株氮素积累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崔亚坤 王妮妮 +3 位作者 田中伟 戴廷波 陈艳萍 袁建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2-328,共7页
为明确分蘖和拔节期干旱对小麦氮素积累转运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以扬麦13和扬麦16为材料,研究了小麦分蘖和拔节期轻度和重度干旱条件下产量、氮代谢相关酶活性、氮素积累和转运的特征。结果表明,分蘖和拔节期干旱对两个小麦品种植株氮... 为明确分蘖和拔节期干旱对小麦氮素积累转运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以扬麦13和扬麦16为材料,研究了小麦分蘖和拔节期轻度和重度干旱条件下产量、氮代谢相关酶活性、氮素积累和转运的特征。结果表明,分蘖和拔节期干旱对两个小麦品种植株氮素积累转运的影响基本一致,分蘖和拔节期轻度干旱对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产量影响不显著,而重度干旱可显著降低籽粒产量和蛋白产量。两时期干旱处理均显著降低小麦叶片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且重度干旱降幅更大;胁迫解除后,叶片NR和GS活性增强。分蘖期轻度干旱提高了分蘖-拔节、拔节-开花阶段植株氮素积累量,而拔节期轻度干旱提高了拔节-开花、开花-成熟阶段的氮积累量。分蘖期轻度干旱提高了花前氮素转运量及其对籽粒贡献率;拔节期轻度干旱提高了花后氮素积累量及其对籽粒氮贡献率,而降低花前氮素转运量。成熟期籽粒氮素积累量与籽粒产量和蛋白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分蘖期和拔节期轻度干旱解除后,植株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增强,有利于植株氮素积累,并协调花前和花后氮素积累对籽粒氮贡献,从而获得高籽粒产量和蛋白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蘖和拔节期 干旱 小麦 氮素 积累转运
下载PDF
盛花期高温对大豆结荚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卢城 宫青涛 +4 位作者 陶雨佳 尹帝 邢兴华 邢邯 江海东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04-509,516,共7页
为探明花期高温对大豆结荚和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以大豆品种濉科12为材料,于盛花期(R2)在大棚内进行连续3 d高温处理(9∶00—16∶00,45±2℃;16∶00—次日9∶00,自然环境温度),研究盛花期高温胁迫对大豆结荚状况、荚和荚柄内部... 为探明花期高温对大豆结荚和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以大豆品种濉科12为材料,于盛花期(R2)在大棚内进行连续3 d高温处理(9∶00—16∶00,45±2℃;16∶00—次日9∶00,自然环境温度),研究盛花期高温胁迫对大豆结荚状况、荚和荚柄内部解剖结构、荚的氧化胁迫和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盛花期高温对大豆叶片的影响是非延续性的且对后期的"源"没有影响,但会导致受高温影响的花后期形成荚的H2O2和MDA含量上升;部分荚的荚柄细胞崩溃呈丝状、荚壳维管束变稀疏,导致"流"不畅,籽粒内部细胞中空,减少"库"的数量,造成落荚,空瘪荚、缺粒荚增多,总粒数减少,粒重降低,产量下降;副花序可在一定程度上补偿高温带来的产量损失。因此盛花期高温对大豆"流"和"库"造成影响,最终导致减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盛花期 高温 产量
下载PDF
弱干旱下H_(2)O_(2)稳态调控大豆抗旱性的信号作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陶雨佳 李蕾 +4 位作者 任宗梁 卢城 宫青涛 邢兴华 江海东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02-609,共8页
研究弱干旱胁迫下H_(2)O_(2)稳态调控大豆抗旱性的信号作用,为大豆抗旱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大豆科丰1号为材料,用0.5%和5%的PEG-6000模拟不同程度的干旱,测定干旱胁迫下大豆叶片中相对含水量、膜脂过氧化程度、活性氧水平、抗氧化酶活... 研究弱干旱胁迫下H_(2)O_(2)稳态调控大豆抗旱性的信号作用,为大豆抗旱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大豆科丰1号为材料,用0.5%和5%的PEG-6000模拟不同程度的干旱,测定干旱胁迫下大豆叶片中相对含水量、膜脂过氧化程度、活性氧水平、抗氧化酶活性以及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中抗氧化剂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增加了大豆叶片中活性氧的含量,促进了叶片膜脂过氧化,降低了叶片相对含水量;弱干旱胁迫下叶片H_(2)O_(2)积累并在抗氧化酶和抗氧化剂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持续的稳态,产生信号作用,诱导植株在更强干旱胁迫下抗氧化酶活性以及AsA含量的进一步提高,显著降低了丙二醛和H_(2)O_(2)含量,提高了抗旱性,维持了叶片相对含水量的稳定。该信号作用同时具备时效性,会随着弱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干旱 H_(2)O_(2)信号 抗氧化系统
下载PDF
花后5天喷施锌肥有效提高小麦籽粒营养和加工品质 被引量:23
8
作者 董明 王琪 +4 位作者 周琴 蔡剑 王笑 戴廷波 姜东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3-70,共8页
【目的】锌是小麦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本试验旨研究不同生育阶段叶面喷施锌肥对小麦籽粒营养品质及加工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小麦品种‘扬麦16’为材料,于2013—2015年开展了田间试验。试验设拔节期和花后5天喷施锌肥两个处... 【目的】锌是小麦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本试验旨研究不同生育阶段叶面喷施锌肥对小麦籽粒营养品质及加工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小麦品种‘扬麦16’为材料,于2013—2015年开展了田间试验。试验设拔节期和花后5天喷施锌肥两个处理,以不喷施锌肥(CK)为对照,分析了小麦锌的积累、籽粒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结果】与对照处理相比,拔节期和花后5天喷锌处理小麦面粉锌含量显著提高,分别提高了27.2%和57.8%。拔节期和花后5天喷锌小麦籽粒总蛋白、蛋白组分、麦谷蛋白大聚合体(GMP)和高/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LMW-GS)含量显著提高(P<0.05),面粉总蛋白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了4.2%和10.3%。成熟期茎、叶、颖壳等器官氮含量也提高,花后5天喷锌处理与对照比较差异显著(P<0.05),喷锌对锌积累量的影响与含量趋势一致。叶面喷施锌肥还显著提高面粉干、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拔节期和花后5天喷锌处理干面筋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7.3%和23.9%,湿面筋含量分别增加15.4%和20.1%。喷锌处理面包体积增大,拔节期和花后5天喷锌处理增幅分别为16.3%和20.0%,而面包的硬度分别下降了13.5%和26.2%,咀嚼性分别下降了6.8%和24.3%(P<0.05),改善了烘焙品质。【结论】花后5天喷锌比拔节期喷锌对小麦籽粒品质影响更大,对小麦籽粒加工品质的改善效果也更明显。锌可促进花后同化氮素在籽粒中的积累是其影响小麦籽粒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锌肥 营养品质 加工品质 面粉 面包
下载PDF
不同小麦品种对干旱锻炼响应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同花 王笑 +3 位作者 蔡剑 周琴 戴廷波 姜东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5-73,共9页
为明确不同小麦品种对干旱锻炼响应的差异,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选取江苏、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大面积种植的110个小麦品种进行水培试验,分析了不同小麦品种叶片相对含水量、叶面积、地上部干鲜重、根干鲜重、植株干物质积累量、... 为明确不同小麦品种对干旱锻炼响应的差异,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选取江苏、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大面积种植的110个小麦品种进行水培试验,分析了不同小麦品种叶片相对含水量、叶面积、地上部干鲜重、根干鲜重、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根系形态、脯氨酸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和蔗糖含量等14个指标的锻炼系数,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方法对这些品种的锻炼响应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经锻炼处理的植株各指标总体均值大于未经锻炼处理的植株。小麦不同指标的锻炼系数存在差异,其中,可溶性糖、脯氨酸等渗透物质含量的锻炼系数较大。采用主成分分析将14个形态及生理指标综合成4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其累计贡献率为77.178%;根据主成分综合得分评价值进行系统聚类,可将110个小麦品种分为锻炼敏感型和锻炼不敏感型两大类,前者包括扬麦158、晋麦33、济麦22、豫麦47、洛旱11等81个品种;后者包括淮麦20、淮麦28、泗水38、苏麦188等29个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干旱锻炼 锻炼系数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不同磷敏感棉花品种临界磷浓度稀释模型与磷营养诊断 被引量:6
10
作者 庞保刚 曹楠 +1 位作者 周治国 赵文青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4561-4570,共10页
【目的】建立不同磷敏感性棉花品种临界磷浓度稀释模型,并基于模型确定磷营养指数,为实现棉花合理施用磷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磷敏感型棉花品种鲁54和磷弱敏感型品种豫早棉9110为试验材料,于2017—2018年在江苏省大丰市稻麦原种... 【目的】建立不同磷敏感性棉花品种临界磷浓度稀释模型,并基于模型确定磷营养指数,为实现棉花合理施用磷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磷敏感型棉花品种鲁54和磷弱敏感型品种豫早棉9110为试验材料,于2017—2018年在江苏省大丰市稻麦原种场设置施磷量(0、50、100、150、200 kg P2O5·hm-2)试验,分析施磷量对棉花干物质累积、磷浓度动态变化和籽棉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利用2017年棉花地上部生物量和磷浓度数据分别建立2个品种临界磷浓度稀释模型,确定磷营养指数(phosphorus nutrition index,PNI)。利用2018年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并通过2年数据研究磷营养指数和相对地上部生物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施磷量对铃重没有显著影响,但150、200 kg P2O5·hm-2施磷量下棉花铃数和籽棉产量显著增加。随施磷量的增加,磷敏感型棉花品种鲁54铃数增加幅度为16.0%—37.9%,籽棉产量增加幅度为16.6%—44.9%,均分别高于磷弱敏感性棉花品种豫早棉9110铃数(6.3%—32.6%)和籽棉产量(6.6%—35.6%)的增加幅度。随生育进程的推进,棉花地上部磷浓度逐渐降低,地上部生物量呈升高趋势。在各取样时期,棉花地上部生物量、磷浓度均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升高,表现为0<50<100<150≈200 kg P2O5·hm-2。根据2017年地上部生物量和磷浓度的关系,分别建立了2个品种的临界磷稀释曲线模型(鲁54:Pc=0.784W-0.221,豫早棉9110:Pc=0.774W-0.198)。2个稀释曲线模型的RMSE分别为0.1296、0.1383;n-RMSE分别为17.8504%、18.5447%,说明模型有较好的稳定性,且鲁54的模型稳定性略高于豫早棉9110。与豫早棉9110的模型参数相比,鲁54的参数a、b分别提高了1.29%、11.62%。基于临界磷浓度稀释曲线的PNI随生育进程的推移先升高后下降,在同一取样时期,PNI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升高。PNI与相对地上部生物量显著正相关。【结论】施磷对铃重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棉花铃数,进而提高了棉花籽棉产量。磷敏感棉花品种鲁54每积累单位干物质时磷浓度下降速度大于豫早棉9110。棉花临界磷浓度稀释曲线和PNI可以很好地诊断和评价棉株磷素营养状况。综合考虑棉花籽棉产量及PNI,150 kg P2O5·hm-2的施磷量为本地区棉花适宜施磷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施磷量 磷浓度 临界磷稀释曲线 磷营养指数
下载PDF
施硫时期对小麦颖果和胚乳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陶莉敏 周琴 +3 位作者 蔡剑 王笑 戴廷波 姜东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02-412,共11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施硫时期对小麦颖果和胚乳发育的影响。[方法]以‘扬麦16’为材料,研究了播种期、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各施60 kg·hm^(-2)硫肥对小麦颖果发育形态、胚乳中蛋白和淀粉分布与积累的影响,以不施硫肥为对照。[结果...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施硫时期对小麦颖果和胚乳发育的影响。[方法]以‘扬麦16’为材料,研究了播种期、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各施60 kg·hm^(-2)硫肥对小麦颖果发育形态、胚乳中蛋白和淀粉分布与积累的影响,以不施硫肥为对照。[结果]施硫使小麦灌浆中后期颖果长度、宽度、周长、投影面积和干、鲜质量增加,发育后期颖果投影面积增加了0.5%~18.7%;在孕穗期施硫显著增加胚乳细胞数,相对增加量为92%~97%。胚乳中蛋白体总面积因施硫而增加,而小淀粉粒总面积则降低。施用硫肥提高了籽粒各层蛋白质含量,主要调控皮层和外胚乳中淀粉含量。各施硫时期对籽粒蛋白质和淀粉分布及含量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孕穗期、播种期、开花期、拔节期。[结论]施硫提高胚乳细胞数,增大籽粒库容;提高了灌浆中期蛋白体的比例,有利于成熟籽粒蛋白质的积累,并以孕穗期施硫处理调控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生育期 硫肥 颖果 胚乳发育 蛋白 淀粉
下载PDF
外源硝态氮对高铵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扬 孙淑珍 +2 位作者 雷康琦 田中伟 戴廷波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77-1485,共9页
为明确外源硝态氮对高铵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其生化机理,采用温室水培的方式,以豫麦49(耐高铵品种)和鲁麦15(高铵敏感型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外源硝态氮对高铵胁迫下小麦幼苗形态、激素含量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铵胁迫... 为明确外源硝态氮对高铵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其生化机理,采用温室水培的方式,以豫麦49(耐高铵品种)和鲁麦15(高铵敏感型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外源硝态氮对高铵胁迫下小麦幼苗形态、激素含量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铵胁迫条件下,外源硝态氮显著增加两个小麦品种株高、根长、干重,其中鲁麦15的地上部干重增加量高于豫麦49,而根系干重增加量则表现为豫麦49高于鲁麦15。高铵胁迫下,两个小麦品种植株的IAA、CTK含量、IAA/CTK显著低于对照;外源硝态氮处理5 d后,豫麦49地上部和根系IAA含量、根系CTK含量显著增加,恢复至对照水平;鲁麦15植株虽亦表现显著增加,但仍低于对照。另外,外源硝态氮对高铵胁迫下两个小麦品种地上部和根系的O2-·释放速率、SOD和POD活性及MDA含量没有显著影响。综上,外源硝态氮缓解小麦幼苗生长高铵胁迫的原因可能是通过增加IAA和CTK合成和转运,影响IAA和CTK之间的平衡,进而达到缓解效果。品种间比较,耐铵型品种豫麦49缓解作用可能源于对地上部和根系IAA含量以及根系CTK含量的协同调控;而高铵敏感型品种鲁麦15的缓解作用可能主要源于对地上部IAA含量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外源硝态氮 幼苗 激素 抗氧化系统
下载PDF
小麦种子萌发耐高铵胁迫的基因型差异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扬 梁智慧 +2 位作者 孙淑珍 田中伟 戴廷波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61-1367,共7页
为明确小麦萌发期的高铵胁迫临界浓度以及耐高铵胁迫的基因型差异,采用温室水培方法,通过研究不同铵(NH+4-N)浓度对小麦种子萌发时期的形态学影响以及不同品种对高铵环境的响应,系统评价了24个小麦品种间种子萌发耐高铵胁迫的基因型差... 为明确小麦萌发期的高铵胁迫临界浓度以及耐高铵胁迫的基因型差异,采用温室水培方法,通过研究不同铵(NH+4-N)浓度对小麦种子萌发时期的形态学影响以及不同品种对高铵环境的响应,系统评价了24个小麦品种间种子萌发耐高铵胁迫的基因型差异。结果表明,随着铵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总根长、根数、株高、胚根干重和胚芽鞘干重逐渐降低;当铵浓度为5.0mM时,上述指标较对照均显著降低。此外,5.0mM铵显著降低了萌发种子内α-淀粉酶活性、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了淀粉含量,表明5.0mM铵抑制萌发种子贮藏物质动员,影响小麦种子萌发形态形成,确定5.0mM为高铵胁迫临界浓度。从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胚根长度与胚芽鞘长度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胚根干重与根冠比和植株干重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表明根系对高铵胁迫的响应更敏感。以胚根长度、胚芽鞘长度、植株干重和根冠比耐性指数为筛选指标,将24个小麦品种分为高铵敏感型、中间型和耐高铵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高铵胁迫 基因型差异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减量施氮下基肥后移对南方冬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4
14
作者 张磊 邵宇航 +5 位作者 谷世禄 胡航 张微微 田中伟 姜东 戴廷波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953-3960,共8页
过量施用氮肥导致氮肥利用率降低,环境风险加大.合理降低施氮量、优化氮肥运筹对于小麦高产高效栽培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以常规施氮方式(240kg N·hm^(-2),基肥:拔节肥:孕穗肥=5:3:2)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施氮量(240、180... 过量施用氮肥导致氮肥利用率降低,环境风险加大.合理降低施氮量、优化氮肥运筹对于小麦高产高效栽培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以常规施氮方式(240kg N·hm^(-2),基肥:拔节肥:孕穗肥=5:3:2)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施氮量(240、180、150kg N·hm^(-2),分别用N_(240)、N_(180)、N_(150)表示)及基苗肥施用时期(基施、4叶期施、6叶期施,分别用L_0、L_4、L_6表示)对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籽粒产量随施氮量的降低而降低,但N_(180)与N_(240)处理相比无显著差异,而N_(150)处理显著降低;氮肥农学效率和吸收效率均以N_(180)处理最高.不同施肥时期间,L_4处理的籽粒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最高.N_(180)四叶施肥(N_(180)L_4)处理的产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氮肥利用率显著提高.N_(180)L_4处理叶面积指数、旗叶光合速率、叶片氮含量、旗叶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拔节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较对照未显著降低.适量降低氮肥用量配合基肥后移能够提高生育后期光合生产能力和氮素吸收同化能力,在保持高产的条件下实现氮素利用效率的同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减量施氮 基肥后移 产量 氮素利用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