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旱作水稻根际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时空变异 被引量:47
1
作者 石英 沈其荣 +1 位作者 茆泽圣 徐国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20-524,共5页
应用根际培养箱 (三室法 )研究半腐解秸秆覆盖后 ,旱作水稻在不同尿素态氮肥用量 0mg/kg(N0 )、6 7mg/kg(N10 )、93mg/kg(N14 )、12 0mg/kg(N18)施用下 ,根际土壤中NH+ 4 -N和NO-3 -N的动态变化、根际土壤硝化活性、土壤 pH以及水稻生... 应用根际培养箱 (三室法 )研究半腐解秸秆覆盖后 ,旱作水稻在不同尿素态氮肥用量 0mg/kg(N0 )、6 7mg/kg(N10 )、93mg/kg(N14 )、12 0mg/kg(N18)施用下 ,根际土壤中NH+ 4 -N和NO-3 -N的动态变化、根际土壤硝化活性、土壤 pH以及水稻生长后期根部和叶部NO-3 -N和硝酸还原酶 (NR)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在水稻移栽前 2 0d内 ,根际NH+ 4 -N和NO-3 -N含量基本接近 ,以NH+ 4 -N为主 ;其后在水稻全生育期内 ,各施氮处理土体中NH+ 4 -N都低于 5mg/kg ,而NO-3 -N均在 15mg/kg以上。土壤的硝化活性随据根区的距离增加而降低 ,水稻植株根部NO-3 -N含量大于叶部而NR的活性却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水稻 根际土壤 铵态氮 硝态氮 时空变异
下载PDF
旱作条件下水稻的生物效应及表层覆盖的影响 被引量:53
2
作者 石英 沈其荣 +1 位作者 茆泽圣 李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1-277,共7页
在田间研究了水稻旱作条件下不同覆盖物和常规淹水种植水稻 (简称水作 )条件下水稻生育期间土壤NH+ 4 N、NO-3 N的动态变化 ;水作与旱作条件下水稻各部位的含氮量 ,水稻对氮素养分的吸收、积累的动态变化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以及灌溉... 在田间研究了水稻旱作条件下不同覆盖物和常规淹水种植水稻 (简称水作 )条件下水稻生育期间土壤NH+ 4 N、NO-3 N的动态变化 ;水作与旱作条件下水稻各部位的含氮量 ,水稻对氮素养分的吸收、积累的动态变化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以及灌溉水的利用效率。结果表明 ,旱作条件下土壤有效氮以硝态氮为主 ,旱作水稻的氮营养以硝态氮为主 ;水稻各部位的含氮量均大于水作。旱作水稻的氮素吸收、累积主要在拔节期以后 ,而水作水稻从移栽后就大量吸收氮素 ,灌浆期后很少吸收氮素 ;旱作水稻的产量以半腐解覆盖处理的最高。所有旱作处理的水稻产量均低于水作 ,但耗水量只占水作耗水量的 7 1 4 % ,水分利用效率是水作的 1 2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水稻 覆盖 氮素 生物效应
下载PDF
覆盖旱作水稻的生物效应及吸氮特征 被引量:16
3
作者 石英 松进 +2 位作者 沈其荣 徐国华 李伟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2-25,44,共5页
研究了田间条件下旱作水稻半腐解秸秆覆盖、蚕豆秆覆盖、地膜覆盖、纸膜覆盖、生稻草覆盖 5种覆盖方式的吸氮特征 ;水稻水作与旱作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水稻水作与旱作条件下灌溉水的利用效率。结果表明 ,旱作条件下水稻各部位的含氮量... 研究了田间条件下旱作水稻半腐解秸秆覆盖、蚕豆秆覆盖、地膜覆盖、纸膜覆盖、生稻草覆盖 5种覆盖方式的吸氮特征 ;水稻水作与旱作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水稻水作与旱作条件下灌溉水的利用效率。结果表明 ,旱作条件下水稻各部位的含氮量均大于水作 ;旱作水稻的氮素吸收、累积主要在拔节期以后 ,而水作水稻从移栽后就大量吸收氮素 ,灌浆期后很少吸收氮素 ;旱作水稻的产量以半腐解覆盖处理的最高 ,为 8415kg/hm2 ;旱作水稻耗水量只占水作耗水量的 7 14% ,旱作水稻的水分利用效率是水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 水作 水稻 覆盖 氮素 生物效应 秸秆 节水
下载PDF
EDTA对2种芥菜型油菜幼苗富集Pb的效应 被引量:21
4
作者 陈亚华 沈振国 宗良纲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7-70,i006,共5页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Pb胁迫下2种芥菜型油菜(BrassicajunceaCzern.etCoss.)幼苗生长及富集Pb的效应。结果表明,单独用0 5和1 0mmol LPb或EDTA处理可显著抑制植株的生长。与单独处理相比,Pb和EDTA复合处理可以降低...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Pb胁迫下2种芥菜型油菜(BrassicajunceaCzern.etCoss.)幼苗生长及富集Pb的效应。结果表明,单独用0 5和1 0mmol LPb或EDTA处理可显著抑制植株的生长。与单独处理相比,Pb和EDTA复合处理可以降低各自的生物毒性。当Pb和EDTA等浓度复合处理时,植株生物量与对照植株无明显差异,说明游离态Pb或EDTA对幼苗具有毒害作用,而螯合态Pb-EDTA基本不具有生物毒性。EDTA处理促进Pb从根系向地上部运输,促进Pb在地上部积累。当c(EDTA) c(Pb)为1 2时,地上部铅积累总量达到最高。随c(EDTA)的增加,根系铅积累总量反而下降。2个芥菜型油菜品种对EDTA的处理效应表现极为相似,生物量大的品种具有较高的Pb积累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胺四乙酸 植物吸收 芥菜型油菜
下载PDF
半腐解秸秆覆盖下旱作水稻对^(15)N的吸收和分配 被引量:15
5
作者 石英 沈其荣 冉炜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6-242,共7页
在模拟田间条件下的水泥池 (微区 )内 ,用半腐解秸秆覆盖旱作水稻 ,两个水平的1 5N标记尿素分别作基肥、分蘖肥和穗肥施用 ,研究了不同时期施用的 1 5N在水稻各部位的分配、1 5N的利用率和土壤 -植株系统的氮素平衡。结果表明植株氮素... 在模拟田间条件下的水泥池 (微区 )内 ,用半腐解秸秆覆盖旱作水稻 ,两个水平的1 5N标记尿素分别作基肥、分蘖肥和穗肥施用 ,研究了不同时期施用的 1 5N在水稻各部位的分配、1 5N的利用率和土壤 -植株系统的氮素平衡。结果表明植株氮素含量中来自肥料氮的百分比 (Ndff% )、水稻对 1 5N的吸收和利用率以及 1 5N的土壤残留率因标记肥料的施用时期和用量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分蘖肥的1 5N在水稻各部位中的 Ndff%最高 ,而作为基肥施入的1 5N在水稻体内的 Ndff%最低。植株对氮肥利用率的最低和最高值分别为 5 .5 8%和 5 1.5 3% ,氮肥的土壤残留率最低和最高值分别为 13.81%和 2 9.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腐解秸秆覆盖 旱作水稻 肥料利用率 氮素吸收 氮分配
下载PDF
^(13)C标记技术在土壤和植物营养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6
作者 沈其荣 殷士学 +1 位作者 杨超光 陈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98-105,共8页
过去研究有机物在土壤中的周转通常采用14 C标记技术 ,但由于人们对其放射性的关注 ,进入 80年代以来研究者趋于使用稳定性同位素13C标记技术。虽然13C标记技术相对来说还较年轻 ,但从已有有限的研究资料来看其优越性已经显示出来。一... 过去研究有机物在土壤中的周转通常采用14 C标记技术 ,但由于人们对其放射性的关注 ,进入 80年代以来研究者趋于使用稳定性同位素13C标记技术。虽然13C标记技术相对来说还较年轻 ,但从已有有限的研究资料来看其优越性已经显示出来。一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利用自然丰度分异较大的天然材料作为标记材料 ,既可以省去标记的时间和费用 ,又可以做到真正的“原位”研究 ;二是利用13C和15N加富标记技术 ,结合核磁共振测定 ,不仅可以研究有机物分解的动态变化 ,还可以追踪有机物在周转过程中C、N组分化学结构的变化 ,能为揭示土壤养分循环和腐殖质形成机理提供更多的信息。本文根据已收集到的部分资料 ,对13C标记技术在土壤和植物营养中的应用情况作一简要综述 ,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13C加富标记技术在研究植物光合作用、光合产物的去向以及标记秸杆在土壤中的分解等方面的应用及其注意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C标记技术 土壤 植物营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