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外科、显微外科中的血管“隐形”损伤 被引量:1
1
作者 江起庭 高会钦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8年第4期454-454,共1页
隐形为直线形态发射的光线绕过物体本身,此物体以隐形状态存在。最早记录“隐形”一词为东汉时代《洞冥记》。临床中除“隐形义齿”外,查阅相关文献,均未见其他学科报道[1-5]。手外科、显微外科中血管隐形损伤,是在开放性损伤中第一次... 隐形为直线形态发射的光线绕过物体本身,此物体以隐形状态存在。最早记录“隐形”一词为东汉时代《洞冥记》。临床中除“隐形义齿”外,查阅相关文献,均未见其他学科报道[1-5]。手外科、显微外科中血管隐形损伤,是在开放性损伤中第一次进行血管修复时,除吻合口外未见血管他处损伤,即使显微镜下也未见损伤,以一种微小损伤隐匿状态存在,待二次手术时,在原血管微小损伤处表现常见的损伤体征[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损伤 血管修复 显微外科 手外科 隐形义齿 二次手术 吻合口 显微镜
下载PDF
损伤控制性外科理念在断肢再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高会钦 江起庭 +4 位作者 杨丽娜 冯明生 杨光辉 张孝宏 吴海滨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7年第3期283-285,共3页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性外科理念在断肢再植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6月-2015年3月,收治9例肢体离断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均采用损伤控制性外科技术(简单手术→复苏→断肢再植手术).结果 9例患者生命均成功挽救,离断肢体再植均获成...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性外科理念在断肢再植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6月-2015年3月,收治9例肢体离断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均采用损伤控制性外科技术(简单手术→复苏→断肢再植手术).结果 9例患者生命均成功挽救,离断肢体再植均获成活,创面均Ⅰ期愈合.所有病例术后随访12~18个月,平均(14.7±1.5)个月,肢体外形好,运动可.Tamai评分为49~94分,其中优5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88.9%.结论 采用损伤控制性外科技术,不仅能更好地抢救生命,还能更好地再植肢体,损伤控制性外科理念在断肢再植中的应用是正确的,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控制性外科 肢体损伤 修复外科手术
下载PDF
湿润烧伤膏预防气压止血带致皮肤损伤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马春红 刘丽霞 +3 位作者 陈会 万玲 涂元翠 江起庭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19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分析探讨湿润烧伤膏预防气压止血带致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邦德骨科医院与丹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四肢手术后需使用气压止血带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与对... 目的分析探讨湿润烧伤膏预防气压止血带致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邦德骨科医院与丹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四肢手术后需使用气压止血带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其中试验组患者于常规缚扎止血带前在缚扎止血带部位均匀涂抹湿润烧伤膏,对照组患者仅按常规方法缚扎止血带,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止血效果及皮肤损伤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5±1.3) h,止血效果为优者28例、良者2例;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7±1.4) h,止血效果为优者27例、良者3例,两组对比,P均>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解除止血带后即刻,试验组患者的皮肤损伤总发生率为20.0%,对照组患者的皮肤损伤总发生率为86.7%,两组对比,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缚扎止血带部位均匀涂抹湿润烧伤膏,可在保证止血效果的同时,有效减少气压止血带所致的皮肤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润烧伤膏 气压止血带 皮肤损伤 预防 效果
下载PDF
芒硝外敷对乳腺良性肿块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后疼痛及血肿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顾燕娜 江起庭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19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探究芒硝外敷对乳腺良性肿块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后局部疼痛及血肿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丹阳市人民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60例择期进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与对照组... 目的探究芒硝外敷对乳腺良性肿块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后局部疼痛及血肿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丹阳市人民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60例择期进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其中试验组患者于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后采用3M无菌敷贴+芒硝包+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术后切口,对照组患者于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后采用3M无菌敷贴+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术后切口,对比观察术后24及48 h乳房局部疼痛程度及血肿与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4 h,试验组患者局部疼痛评分为(2.353±0. 141)分、合并血肿者3例(回声区范围均为1.0~3.0 cm),对照组患者局部疼痛评分为(5. 251±0.178)分、合并血肿者12例(回声区范围均为1.0~3.0 cm);术后48 h,试验组患者局部疼痛评分为(1.855±0.162)分、合并血肿者2例(回声区范围均为1.0~3.0 cm),对照组患者局部疼痛评分为(4. 823±0.196)分、合并血肿者10例(回声区范围均为1.0~3. 0 cm)。两组患者术后24及48 h局部疼痛评分与血肿发生情况对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感染。结论芒硝可有效减少乳腺良性肿块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后血肿的发生,缓解患者的局部疼痛,且无毒无害、使用时限不受限制、成本较低、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硝 乳腺良性肿块 麦默通微创旋切术 疼痛 血肿 疗效
下载PDF
多拇指畸形的分型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国涛 江起庭 《感染.炎症.修复》 2016年第4期240-242,247,共4页
多拇指畸形是手部最常见的先天畸形之一,多拇指畸形又称复拇指畸形,表现为拇指的分裂重复,具有丰富的解剖形态变异.国外文献报道发病率为0.08%-0.14%经典理论认为,在胚胎8周前,外胚层和轴前中胚层的坏死受到干扰,是多拇指畸形的病因 .... 多拇指畸形是手部最常见的先天畸形之一,多拇指畸形又称复拇指畸形,表现为拇指的分裂重复,具有丰富的解剖形态变异.国外文献报道发病率为0.08%-0.14%经典理论认为,在胚胎8周前,外胚层和轴前中胚层的坏死受到干扰,是多拇指畸形的病因 .对多拇指畸形理想的矫形手术,需要全方位地确认病理解剖结构和X线形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拇指畸形 分型 解剖结构 先天畸形 国外文献 形态变异 矫形手术 形态特点
下载PDF
急诊手外伤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9
6
作者 涂元翠 江起庭 +2 位作者 万玲 陈会 马春红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9年第1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手外伤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为降低手外伤术后感染提供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手外伤术后感染的87例患者为感染组,并选取同期入院行手外伤治疗未发生感染的87例为非感染组,对影响手外伤术后感染... 目的探讨急诊手外伤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为降低手外伤术后感染提供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手外伤术后感染的87例患者为感染组,并选取同期入院行手外伤治疗未发生感染的87例为非感染组,对影响手外伤术后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选取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暴露时间超过8h(OR=5.617,P=0.000,95%CI:2.636,11.968),手术时间超过8 h(OR=4.607,P=0.000,95%CI:2.245,9.455),未清洁换药(OR=3.706,P=0.000,95%CI:1.869,7.352),未合理使用抗生素(OR=2.941,P=0.002,95%CI:1.482,5.836),是手外伤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手外伤术后感染主要危险因素为暴露时间超过8 h、手术时间超过8 h、未清洁换药、未合理使用抗生素,因此应针对以上危险因素制定护理措施,降低手外伤术后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 感染 LOGISTIC回归分析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手外伤患者PTSD发生及其与手功能恢复的相关性 被引量:7
7
作者 潘奎静 陈晖 +5 位作者 濮士斌 邢瑛 王琴凤 周翠萍 高会钦 江起庭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0年第1期109-112,共4页
目的调查手外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发生及其与手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9年9月收治的127例手外伤患者,调查其基本社会资料及受伤时情况,采取临床用PTSD量表(Clinician-A... 目的调查手外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发生及其与手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9年9月收治的127例手外伤患者,调查其基本社会资料及受伤时情况,采取临床用PTSD量表(Clinician-Administered PTSD Scale,CAPS)以及上肢功能评分表(disability of arm-shoulder-hand,DASH)评估患者术后(平均15个月)的心理状态和手功能恢复情况,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27例手外伤患者PTSD的发生率为41.73%;婚姻状况、受伤指数、受伤程度是手外伤患者发生PTSD的影响因素(P<0.05),月收入、受伤原因是该类患者PTSD发生的显著影响因素(P<0.01);手外伤患者PTSD的发生与其手功能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842,P<0.01)。结论手外伤患者PTSD发生率高,受婚姻状况、受伤指数、受伤程度、月收入、受伤原因等多种因素影响,且与其手功能恢复程度密切相关。临床上应关注该类患者功能恢复中的心理症状,减少不良应激,以便促进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 创伤后应激障碍 手功能恢复
下载PDF
心理弹性水平在断指再植患者血管危象发生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
8
作者 潘奎静 陈晖 +4 位作者 濮士斌 刑瑛 王琴凤 高会钦 江起庭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0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水平在断指再植患者血管危象发生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邦德骨科医院收治的96例(115指)断指再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在血管吻合术中及术后是...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水平在断指再植患者血管危象发生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邦德骨科医院收治的96例(115指)断指再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在血管吻合术中及术后是否发生血管危象分为血管危象组(52例,62指)与非血管危象组(44例,53指),对比两组患者心理弹性各维度评分,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管危象发生的保护因素,绘制预测血管危象发生的心理弹性维度ROC曲线,计算其对血管危象发生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非血管危象组患者心理弹性各维度(内控性、应对风格、乐观性、社会支持、接纳性)评分均显著高于血管危象组(t=10.540、8.148、9.352、8.195、11.010,P均=0.00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内控性、接纳性是血管危象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OR=0.889、0.454,95%CI=0.533~0.952、0.156~0.828,P=0.025、0.001);内控性、接纳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1及0.780,均以0.784为临界值,其预测血管危象发生的敏感度分别为86.531%及90.917%,特异度分别为75.025%及82.711%。结论心理弹性中的内控性及接纳性是断指再植患者血管危象发生的保护因素,在血管危象的发生中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弹性 断指再植 血管危象 社会心理因素 人格特质
下载PDF
大隐静脉剥脱术误扎股动、静脉的治疗体会
9
作者 齐伟亚 江起庭 +2 位作者 郑大伟 张旭阳 寿奎水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9年第5期498-500,共3页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剥脱中高位结扎大隐静脉时误扎股静脉或/和股动脉的治疗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5年10月徐州仁慈医院收治外院转诊的7例大隐静脉剥脱术中高位结扎大隐静脉时误扎股静脉或/和股动脉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剥脱中高位结扎大隐静脉时误扎股静脉或/和股动脉的治疗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5年10月徐州仁慈医院收治外院转诊的7例大隐静脉剥脱术中高位结扎大隐静脉时误扎股静脉或/和股动脉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3例,年龄39~61岁;股静脉破裂1例,股静脉切断结扎4例,股动脉切断结扎1例,股动、静脉切断结扎1例.7例患者中,股静脉破裂修补1例,屈髋屈膝位吻合血管3例,对侧大隐静脉移植桥接修复2例,人工血管移植桥接修复1例.结果本组7例患者术后血管造影示术侧股动、静脉通畅.术后随访6个月~3年,所有患者患肢功能满意,行走正常.结论实施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手术时,应熟练掌握解剖基础;术中误扎股动、静脉后,应根据缺损程度及时采取适当的术式进行修复重建,可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系统损伤 股动脉 股静脉 外周血管疾病 大隐静脉剥脱术 血管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