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疏水性硅涂层对牙科氧化锆陶瓷的表面改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晓菲 谢海峰 章非敏 《口腔生物医学》 2011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在牙科氧化锆陶瓷表面制备疏水性硅涂层,为提高其与树脂的粘结耐久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正硅酸乙酯(tetraethoxysilane,TEOS)为硅源,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ethyltrimethoxysilane,MTMS)为改性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在牙科氧化锆陶瓷... 目的:在牙科氧化锆陶瓷表面制备疏水性硅涂层,为提高其与树脂的粘结耐久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正硅酸乙酯(tetraethoxysilane,TEOS)为硅源,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ethyltrimethoxysilane,MTMS)为改性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在牙科氧化锆陶瓷表面制备硅涂层。扫描电镜观察涂层形貌,X射线能谱分析仪分析涂层前后陶瓷表面结构变化,红外光谱分析疏水改性前后凝胶的化学结构。通过静态接触角测量评价瓷片润湿性的改变。结果:在牙科氧化锆陶瓷表面制得硅涂层。扫描电镜观察涂层致密平整,红外光谱分析证明改性后溶胶疏水基团的加入。硅涂层处理后的氧化锆表面硅元素明显增加。静态接触角测试表明对照组的接触角高于未改性硅涂层(P<0.01),而疏水改性后的硅涂层接触角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未改性硅涂层组(P<0.01)。结论:通过溶胶-凝胶法在氧化锆表面制备疏水性硅涂层,可以有效降低氧化锆陶瓷表面亲水性,有望在提高氧化锆-树脂界面抗水解能力的同时,增强粘结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硅涂层 氧化锆
下载PDF
离体牙经不同根管封闭剂充填后纤维桩剪切粘结强度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韩光政 熊正慧 陈亚明 《口腔生物医学》 2011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根管封闭剂对两种纤维桩固位力的影响。方法:24颗离体上颌中切牙,截冠、预备根管,按根管封闭材料及纤维桩不同均分为4组。C-RP组:Cortisomol丁香酚类封闭剂,Rebilda Post纤维桩;C-ML组:Cortisomol封闭剂,Mac-rolockTM Pos... 目的:研究不同根管封闭剂对两种纤维桩固位力的影响。方法:24颗离体上颌中切牙,截冠、预备根管,按根管封闭材料及纤维桩不同均分为4组。C-RP组:Cortisomol丁香酚类封闭剂,Rebilda Post纤维桩;C-ML组:Cortisomol封闭剂,Mac-rolockTM Post纤维桩;G-RP组:Guttaflow非丁香酚类封闭剂,Rebilda Post纤维桩;G-ML组:Guttaflow封闭剂,MacrolockTM Post纤维桩。自酸蚀粘结剂将纤维桩粘固,牙根切成1.5 mm薄片,行薄片推出实验,并观察断裂模式。扫描电镜观察粘结界面的显微结构。结果:C-RP、C-ML、G-RP、G-ML 4组剪切粘结强度(MPa)分别为5.89±2.89、7.46±2.71、7.66±3.00、9.24±3.03,C-RP粘结强度最低(P<0.05)。牙根颈、中、根尖部的剪切粘结强度依次降低(P<0.01)。扫描电镜观察:相比根尖部,颈部有明显树脂突;使用Guttaflow封闭剂组混合层厚度以及树脂突数目、长度优于使用Cortisomol组。结论:使用丁香酚类根管封闭会降低纤维桩剪切粘结强度;纤维桩修复后根尖部的粘结强度有待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桩 根管封闭剂 粘结力 自酸蚀粘结剂 微推出测试
下载PDF
PLGA/胶原双层引导骨再生膜对成骨样细胞增殖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刚 夏阳 章非敏 《口腔生物医学》 2012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结构的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胶原复合引导骨组织再生膜,对其进行表征,并探索其对成骨样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使用PLGA及I型胶原制备一种双层结构的引导骨组织再生膜,通过...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结构的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胶原复合引导骨组织再生膜,对其进行表征,并探索其对成骨样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使用PLGA及I型胶原制备一种双层结构的引导骨组织再生膜,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场发射扫描电镜、接触角仪对其表面基团、形貌及亲水性进行测试。将MC3T3-E1成骨细胞系接种到复合膜上,通过流式细胞术、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其细胞增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红外光谱显示胶原被成功结合到PLGA表面,并且在扫描电镜下呈现出特有的纤维网状特征性微结构,同时其表面亲水性大大改善。MTT及细胞周期检测也表明胶原改性后的复合膜上生长的细胞活力及增殖指数明显高于纯PLGA组。结论:本方法制备的PLGA/胶原复合膜很好地组合成了一个功能整体,结合了高分子合成材料和天然材料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骨组织再生 复合膜 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 胶原 细胞增殖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聚碳酸丁二醇酯电纺膜生物相容性的研究
4
作者 姚菁 彭莎莎 +4 位作者 陈刚 邵成华 沈新元 夏阳 章非敏 《口腔生物医学》 2012年第3期124-127,共4页
目的:对一种新型生物可降解聚碳酸丁二醇酯(poly butylene carbonate,PBC)电纺膜的生物相容性进行研究。方法:以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电纺膜为对照,检测2种膜的表面接触角,然后分别在其上接种MC3T3-E1细胞,使用场发射扫描电... 目的:对一种新型生物可降解聚碳酸丁二醇酯(poly butylene carbonate,PBC)电纺膜的生物相容性进行研究。方法:以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电纺膜为对照,检测2种膜的表面接触角,然后分别在其上接种MC3T3-E1细胞,使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电纺膜的原始形貌和接种细胞1d后的形貌进行表征,使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比色法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法检测电纺膜对测试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PBC电纺膜的接触角值低于PCL电纺膜,且差异显著(P<0.05);接种1d后细胞在两种电纺膜的表面都铺展良好,结合紧密;PBC电纺膜和PCL电纺膜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在1d和7d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接种7d时,PBC电纺膜组的ALP活性高于PCL电纺膜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电纺PCL膜相比,电纺PBC膜在亲水性和促进细胞分化方面性能更佳,可以进一步研发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纺膜 聚碳酸丁二醇酯 聚己内酯 接触角 增殖 分化
下载PDF
表面不同形貌对钛耐腐蚀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聂鹤鹏 王国平 +1 位作者 王培志 邱憬 《口腔生物医学》 2013年第3期134-137,共4页
目的:评价不同方法表面处理后纯钛表面粗糙程度对其耐腐蚀性能的影响。方法:制备33个纯钛试件并随机分为3组,分别进行喷砂、阳极氧化和机械抛光处理,应用扫描电镜观察不同处理后钛件表面微形貌,在酸性含氟人工唾液中测试开路电位和阳极... 目的:评价不同方法表面处理后纯钛表面粗糙程度对其耐腐蚀性能的影响。方法:制备33个纯钛试件并随机分为3组,分别进行喷砂、阳极氧化和机械抛光处理,应用扫描电镜观察不同处理后钛件表面微形貌,在酸性含氟人工唾液中测试开路电位和阳极极化曲线。结果: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喷砂后钛表面有大量的弹坑和划痕,深度较深,且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边缘锐利,为微米级粗糙表面形态;而阳极氧化表面为大小均一的直径80 nm的纳米管状结构,为纳米级粗糙表面形态;机械抛光表面划痕明显,深度较浅,为微米级粗糙表面形态。在酸性含氟人工唾液中,3组之间自腐蚀电位值的比较为:阳极氧化组>机械抛光组>喷砂组;腐蚀电流密度值的比较为:喷砂组>机械抛光组>阳极氧化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的表面处理技术改变了钛材料表面的微形貌并影响了钛的耐腐蚀性能,经阳极氧化处理后的纳米级表面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能,喷砂会使钛的耐腐蚀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钛 表面处理 腐蚀
下载PDF
红、白美学评价CAD/CAM个性化基台与全瓷冠在前牙区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晓真 周国兴 +4 位作者 戴文雍 赵毅 邱憬 王洁 汤春波 《口腔生物医学》 2013年第4期186-190,共5页
[摘要]目的:研究计算机辅助设计及计算机辅助制作(CAD/CAM)个性化基台及全瓷冠的临床应用,应用红色美学(pinkestheticscore,PES)及白色美学(whiteestheticscore,WES)评价其在前牙区修复的美学效果。方法:运用CAD/CAM个性... [摘要]目的:研究计算机辅助设计及计算机辅助制作(CAD/CAM)个性化基台及全瓷冠的临床应用,应用红色美学(pinkestheticscore,PES)及白色美学(whiteestheticscore,WES)评价其在前牙区修复的美学效果。方法:运用CAD/CAM个性化基台与全瓷冠修复前牙区种植病例共51例73件,戴用后按红色美学及白色美学评分标准评价其美学修复效果。结果:51例患者共73件CAD/CAM个性化基台及全瓷冠3个月后复查结果:PES10分占9.59%,8~9分占71.23%,6~7分占17.81%,5分及以下占1.37%;WES10分占39.73%,8~9分占60.27%,6~7分占0%,5分及以下占0%。6个月后复查结果:PES10分占8.22%,8~9分占69.86%,6~7分占17.81%,5分及以下占4.11%;WES10分占36.99%,8~9分占61.64%,6~7分占1.37%,5分及以下占O%。一年后复查结果:PES10分占5.48%,8~9分占68.49%,6—7分占20.55%,5分及以下占5.48%;WES10分占31.51%,8~9分占64.38%,6~7分占4.11%,5分及以下占O%。经过1~3年的随访,1例基台在扭矩控制时发生崩瓷,在观察期内1例螺丝松动。所有病例牙龈均较健康,牙龈未见明显退缩,无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结论:PES及WES评分标准客观、全面,计分方式可比性佳。CAD/CAM个性化基台及全瓷冠生物相容性佳,化学性能稳定,在种植美学前牙区适用范围更广,但仍需进一步跟踪观察其长期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义齿 红色美学 白色美学 计算机辅助设计及计算机辅助制作 个性化基台
下载PDF
微波及水浴对两种临时冠材料细胞毒性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龚丽琴 张怀勤 +1 位作者 马骏驰 高传飞 《口腔生物医学》 2012年第3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微波和水浴处理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双甲基丙烯酸复合树脂临时冠材料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两种材料分别制备直径10mm厚2mm圆柱体18个,每种材料分3组,每组6个试件,分别为微波组、水浴组、对照组。对照组不进行处理;微波组在5... 目的:探讨微波和水浴处理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双甲基丙烯酸复合树脂临时冠材料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两种材料分别制备直径10mm厚2mm圆柱体18个,每种材料分3组,每组6个试件,分别为微波组、水浴组、对照组。对照组不进行处理;微波组在500W微波条件下处理3min;水浴组在55°C水中恒温浸泡30min。获取试件浸提液后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细胞毒性。结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细胞相对增殖率:微波组(78.4%±4.3%)和水浴组(54.4%±4.3%)均大于对照组(47.6%±3.6%),结果有统计学差异,各组间两两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双甲基丙烯酸复合树脂材料细胞相对增殖率: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细胞毒性分级皆为1级。结论:微波和水浴处理可有效降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临时冠材料细胞毒性,对双甲基丙烯酸复合树脂临时冠材料无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时冠 微波 水浴 细胞毒性
下载PDF
喷砂结合化学处理对软衬材料粘结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丁绿娟 张莹 张怀勤 《口腔生物医学》 2013年第4期191-193,198,共4页
目的:研究喷砂结合化学处理对硅橡胶软衬材料与基托树脂间粘结强度及基托树脂挠曲强度的影响。方法:制备48块30 mm×10 mm×7.5 mm热凝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块,每2个树脂块配成一个试件,24个试件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试件,即:(1... 目的:研究喷砂结合化学处理对硅橡胶软衬材料与基托树脂间粘结强度及基托树脂挠曲强度的影响。方法:制备48块30 mm×10 mm×7.5 mm热凝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块,每2个树脂块配成一个试件,24个试件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试件,即:(1)喷砂组:喷嘴与试件轻接触,采用250μm的氧化铝,在0.62 MPa压力下喷砂30 s;(2)喷砂+丙酮组:粘结面喷砂处理同前,喷砂后的粘结面浸泡在丙酮溶液中30 s;(3)喷砂+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组(后简称单体):粘结面喷砂处理同上,喷砂后的树脂块粘结面浸泡在甲基丙烯酸甲酯溶液中180 s;(4)对照组:表面不处理。每个试件的两树脂块间衬以3 mm厚的软衬材料,冷热循环5 000次后,置于万能测试机上,以5 mm/min的加载速度测试其拉伸粘结强度。另制备24块65 mm×10 mm×3.3 mm长方体树脂块,分组及表面处理同前,涂布软衬材料粘结剂后测试挠曲强度。结果:喷砂组、喷砂+丙酮组、喷砂+甲基丙烯酸甲酯组及对照组试件的拉伸粘结强度分别为(1.31±0.45)MPa、(1.75±0.34)MPa、(1.96±0.50)MPa及(0.90±0.17)MPa。喷砂组与对照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喷砂+丙酮组及喷砂+单体组的拉伸粘结强度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喷砂+丙酮组与喷砂+单体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四组间挠曲强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喷砂结合化学处理树脂表面能增强硅橡胶软衬材料与基托树脂间的粘结强度,且对基托树脂挠曲强度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衬 喷砂 拉伸强度 挠曲强度
下载PDF
PLGA微囊支架材料的制备及对成骨细胞粘附和增殖的影响
9
作者 刘珏 夏阳 +2 位作者 李娜 章非敏 陈刚 《口腔生物医学》 2013年第4期176-180,共5页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结构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微囊支架,对其进行表征,并检测其对成骨细胞增殖与粘附的影响。方法:采用复乳法制备PLGA微囊,以激光粒度仪分析其粒径分布,筛选出合适的粒径大小,通...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结构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微囊支架,对其进行表征,并检测其对成骨细胞增殖与粘附的影响。方法:采用复乳法制备PLGA微囊,以激光粒度仪分析其粒径分布,筛选出合适的粒径大小,通过二氯甲烷蒸汽熏蒸使微囊结合,再经过烧结最终形成三维支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囊及微囊支架形态。将MC3T3-E1成骨细胞接种到该支架上,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支架上的粘附形态,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的情况,并与无支架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制备的PLGA微囊支架具有一定孔径和孔隙率,具有三维连通的多孔结构,且孔隙结构均匀。细胞可在支架表面粘附生长。微囊支架上的细胞增殖活性高于对照组。结论:本方法制备的PLGA微囊支架具有一定的孔隙率和内部连通性,有利于细胞的粘附和增殖,在骨修复中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骨组织再生 微囊支架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