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D/CAM高嵌体修复磨牙大面积牙体缺损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8
1
作者 郭晓钰 徐秀清 +1 位作者 陈慧芬 胡明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529-532,540,共5页
目的:评价CAD/CAM高嵌体修复磨牙大面积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5个因牙髓炎或根尖周炎行根管治疗的磨牙,牙体缺损类型为Ⅱ类洞,采用CAD/CAM进行高嵌体修复。术后3、6、12个月复查,依据自评和他评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目的:评价CAD/CAM高嵌体修复磨牙大面积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5个因牙髓炎或根尖周炎行根管治疗的磨牙,牙体缺损类型为Ⅱ类洞,采用CAD/CAM进行高嵌体修复。术后3、6、12个月复查,依据自评和他评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共99个患牙完成1年随访,牙体缺损CAD/CAM修复术后3、6、12个月成功率分别为97. 98%、96. 97%、94. 95%。结论:CAD/CAM高嵌体可作为磨牙根管治疗术后大面积牙体缺损的临床修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治疗(RCT) 磨牙 高嵌体 牙体缺损
下载PDF
牙源性上颌窦炎的锥形束CT影像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淬锋 李铭铭 +5 位作者 冷迪雅 王莹 荣迪 周广超 孙超 吴大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69-1074,共6页
目的:分析牙源性上颌窦炎(odontogenic maxillary sinusitis,OMS)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图像的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196例OMS患者的CBCT数据,利用专用软件NNT重建和观察,对导致OMS的病因进行分析,包括病原牙/... 目的:分析牙源性上颌窦炎(odontogenic maxillary sinusitis,OMS)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图像的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196例OMS患者的CBCT数据,利用专用软件NNT重建和观察,对导致OMS的病因进行分析,包括病原牙/牙根的根尖周病或牙周病与上颌窦底(maxillary sinus floor,MSF)的关系、根管治疗质量、MSF的完整性、窦内黏膜增厚等,测量最大黏膜厚度和最小MSF厚度。结果:根尖周病是窦内黏膜增厚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上颌磨牙导致的OMS是前磨牙的5.21倍,且上颌第一磨牙(maxillary first molar,MFM)明显高于第二磨牙。MFM的近颊根(23.37%)和腭根(20.31%)与OMS关系最密切;MSF破坏后黏膜增厚更明显(P <0.05)。根管治疗不完善与OMS最相关,尤其是根管清理不到位(35.25%)和根管遗漏(31.15%)。在遗漏根管中,44.74%为MFM的近颊根第二根管。结论:完善的根管治疗并有效控制根尖感染、保护MSF的完整性是减少OMS发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 上颌后牙 上颌窦 牙源性上颌窦炎
下载PDF
不同寡营养条件下饥饿期粪肠球菌基因转录水平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亚文 陆亚倩 +2 位作者 戴海峰 李谨 王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68-672,共5页
目的:在体外模拟根管致病压力条件下,探究不同寡营养条件对饥饿期粪肠球菌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粪肠球菌标准菌株(ATCC 29212)诱导至饥饿期后培养于不同寡营养条件下(0%、0.05%、0.15%和0.25%葡萄糖浓度的培养液),1周后对其基因... 目的:在体外模拟根管致病压力条件下,探究不同寡营养条件对饥饿期粪肠球菌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粪肠球菌标准菌株(ATCC 29212)诱导至饥饿期后培养于不同寡营养条件下(0%、0.05%、0.15%和0.25%葡萄糖浓度的培养液),1周后对其基因转录水平及代谢通路进行分析。结果:转录组结果显示,与0.25%相比,0.15%葡萄糖浓度基因转录水平没有明显变化,0.05%及0%葡萄糖浓度基因转录水平变化明显,以0%葡萄糖浓度变化最为显著,在GO功能上,显著富集于代谢进程及催化活性,在KEGG功能上并无显著差异,排名前3的代谢通路有ABC转运器、磷酸转移酶系统、氨基酸生物合成。结论:寡营养条件下,粪肠球菌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可能和其在恶劣生存条件下仍能生存和致病有关,在本研究基础上将进一步探究粪肠球菌相关功能基因和调控通路在致病过程中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肠球菌 葡萄糖饥饿应激 转录组测序
下载PDF
上颌第二磨牙冠根解剖形态关系分析:CBCT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罗瑶 徐海 张光东 《口腔生物医学》 2019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通过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图像来研究一中国人群上颌第二磨牙牙冠的解剖形态与其牙根及根管数目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10名患者的410颗上颌第二磨牙CBCT图像,通过Mimics 10.01软件观察统计其牙根及根管数目。对上颌第... 目的:通过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图像来研究一中国人群上颌第二磨牙牙冠的解剖形态与其牙根及根管数目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10名患者的410颗上颌第二磨牙CBCT图像,通过Mimics 10.01软件观察统计其牙根及根管数目。对上颌第二磨牙进行三维重建,测量其颊舌径长及近远中径长,分析测量结果与根管数目之间的关系,以及牙合面形态与牙根数目的关系。结果:42.20%的上颌第二磨牙出现牙根融合,形态以三根三根管居多,其发生率为46.83%。不同根管类型的上颌第二磨牙的颊舌径、近远中径分别为单根管(10.21±0.50)、(8.82±0.17)mm,双根管(11.25±0.55)、(9.47±0.42)mm,三根管(11.68±0.68)、(9.47±0.54)mm,四根管(12.01±0.63)、(9.52±0.57)mm。不同根管类型的颊舌径均存在差异(P<0.05);除了单根管以外,其余各根管类型的近远中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三根管和四根管所对应的颊舌径/近远中径的比值与其余两根管类型也存在差异(P<0.05)。不同牙合面形态的牙根数目存在差异(P<0.05)。结论:上颌第二磨牙解剖外形与牙根及根管数目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可为临床根管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第二磨牙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解剖形态
下载PDF
载银锌介孔钙硅纳米粒子根管密封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铭铭 周杨 +3 位作者 冷迪雅 王莹 吴大明 李谨 《口腔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413-417,共5页
目的评价载银锌介孔钙硅纳米粒子(silver and zinc incorporated mesoporous calcium-silicate nanoparticles, Ag-Zn-MCSNs)作为根管封闭剂的理化性能及根管密封性能。方法测定MCSNs、Ag-MCSNs、Zn-MCSNs、Ag-Zn-MCSNs(Ag∶Zn=1∶1,物... 目的评价载银锌介孔钙硅纳米粒子(silver and zinc incorporated mesoporous calcium-silicate nanoparticles, Ag-Zn-MCSNs)作为根管封闭剂的理化性能及根管密封性能。方法测定MCSNs、Ag-MCSNs、Zn-MCSNs、Ag-Zn-MCSNs(Ag∶Zn=1∶1,物质的量比)、AH-Plus糊剂的pH值、溶解度及流动性。单根恒牙根管预备后,以MCSNs、Ag-MCSNs、Zn-MCSNs、Ag-Zn-MCSNs、AH-Plus作为根管封闭剂,热牙胶技术充填根管。利用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E.faecalis)(ATCC 29212)渗漏法评估根管密封性能,Micro-CT扫描评估根管充填的空隙率。结果 4种纳米材料糊剂均为强碱性,溶解度小,具有良好的流动性(P<0.05);Ag-MCSNs组的渗漏样本最少(25%),其次是Ag-Zn-MCSNs和AH-Plus组(35%),MCSNs组最多(50%)(P>0.05);实验组的平均空隙率为2.09%,根尖段空隙率最高,其次是根中段和根上段(P<0.05)。结论 MCSNs糊剂具有良好的流动性,Ag-MCSNs和Ag-Zn-MCSNs显著减少E.faecalis渗漏,根管密封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钙硅纳米粒子 根管封闭剂 细菌渗漏 根管密封性
下载PDF
钙硅基生物材料的抗菌性能及在根管感染控制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冷迪雅 李谨 +1 位作者 朱庆萍 吴大明 《口腔医学》 CAS 2020年第7期668-672,共5页
钙硅基生物材料(calcium silicate cements,CSCs)含有Ca和Si,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生物相容性和诱导骨再生能力,在医学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CSCs能释放Ca^2+和Si^4+形成碱性环境,产生抗菌效果。临床常用的CSCs如三氧化物聚合物(mine... 钙硅基生物材料(calcium silicate cements,CSCs)含有Ca和Si,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生物相容性和诱导骨再生能力,在医学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CSCs能释放Ca^2+和Si^4+形成碱性环境,产生抗菌效果。临床常用的CSCs如三氧化物聚合物(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和iRoot的抗菌性能局限,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对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抗菌效果欠佳。新型CSCs如生物玻璃(bioactive glass,BG)、介孔生物玻璃(mesoporous bioactive glass,MBG)及介孔钙硅纳米粒子(mesoporous calcium-silicate nanoparticles,MCSNs)能更好地诱导磷灰石矿化、促进细胞增殖和诱导成骨,但其自身的抗菌能力仍有限。MBG和MCSNs特殊的介孔结构,可负载药物、蛋白和生长因子,既能保持材料良好的理化性能,又能实现对抗菌药物的有效传递和缓释,成为优良的生物载体。该文就代表性CSCs的抗菌性及在根管感染控制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硅基生物材料 抗菌 根管感染控制
下载PDF
应用micro-CT评价不同封闭技术的根管充填质量 被引量:6
7
作者 徐海 仇晓慧 +1 位作者 张光东 章非敏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49-353,共5页
目的 :利用micro-CT评价不同封闭技术对根管充填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单根管上颌前牙40颗,截冠后,使牙根长度为12 mm。利用ProTaper预备至F3,将处理好的样本随机分为4组(n=10),用牙胶尖和(或)i Root SP分别使用冷侧压法、热牙胶法、... 目的 :利用micro-CT评价不同封闭技术对根管充填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单根管上颌前牙40颗,截冠后,使牙根长度为12 mm。利用ProTaper预备至F3,将处理好的样本随机分为4组(n=10),用牙胶尖和(或)i Root SP分别使用冷侧压法、热牙胶法、单尖法、纯糊剂法完成充填。1周后,应用micro-CT扫描并测量分析根管内存在的间隙,计算各组存在气泡的横截面比例和充填材料整体、冠1/3、中1/3、尖1/3的体积比,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热牙胶组存在气泡的横截面比例最少(P<0.05);整体、冠1/3、中1/3热牙胶组的充填材料体积比最大(P<0.05),而尖1/3纯糊剂组的充填材料体积比最大(P<0.05),其他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所有封闭技术均不能避免气泡产生,热牙胶法充填质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oot SP MICRO-CT 充填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