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NGF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4
1
作者 胡小坤 彭辉 +1 位作者 王晴竹 陈文静 《口腔医学》 CAS 2009年第4期205-207,共3页
目的了解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的变化,探讨NGF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8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17组,其中空白对照组(0d组)、实验加力和对照不加力组各6h、12h、24h、3d、5d、7... 目的了解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的变化,探讨NGF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8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17组,其中空白对照组(0d组)、实验加力和对照不加力组各6h、12h、24h、3d、5d、7d、14d、21d组。选择左上第一磨牙作为实验牙,制备大鼠正畸牙移动不同时间牙周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NGF表达发生改变。NGF表达量在正畸模型加载后迅速上调,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于5d、1d时表达水平达到最高,所有观察区域牙周膜内NGF表达显著增加,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NGF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改建的多个阶段起作用,参与了牙周膜早期的炎症反应及修复和晚期的改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牙移动 神经生长因子 免疫组化 大鼠
下载PDF
青少年安氏I、Ⅱ类错畸形患者髁突位置的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顾永佳 陆胜男 +3 位作者 高美琴 顾鑫宇 石慧 马俊青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6年第6期694-696,共3页
目的 :应用锥体束CT(CBCT)测量青少年安氏I、Ⅱ类错畸形患者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比较其间的差异。方法:选择符合实验设计的安氏I、Ⅱ类患者共90例,其中I类30例,Ⅱ类1分类30例,2分类亦为30例。研究对象摄取CBCT,使用Exam Vision软件... 目的 :应用锥体束CT(CBCT)测量青少年安氏I、Ⅱ类错畸形患者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比较其间的差异。方法:选择符合实验设计的安氏I、Ⅱ类患者共90例,其中I类30例,Ⅱ类1分类30例,2分类亦为30例。研究对象摄取CBCT,使用Exam Vision软件进行关节间隙的测量,测量出髁突位于关节窝的位置,利用SPSS17.0软件包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髁突位于关节窝的位置,安氏Ⅱ类患者较安氏I类患者前间隙大,后间隙小;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较1分类患者上间隙、前间隙明显增大,后间隙缩小,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安氏Ⅱ类患者髁突长度显著小于安氏I类患者,安氏Ⅱ类2分类者尤其短(P<0.05)。结论:青少年安氏Ⅱ类患者较I类患者髁突位置明显靠后下且髁突长度变短,Ⅱ类2分类患者尤为明显,应尽早进行正畸治疗,引导髁突回归正常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安氏Ⅱ类错畸形 锥形束CT
下载PDF
反复扩缩式快速扩弓矫治器配合前方牵引矫治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秀艳 陈文静 胡小坤 《口腔医学》 CAS 2011年第8期482-484,共3页
目的观察上颌固定式快速扩弓矫治器配合面具前方牵引矫治恒牙早期以上颌骨发育不足为主的安氏Ⅲ类骨性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7例恒牙早期以上颌骨发育不足为主的安氏Ⅲ类骨性错病例,采用附垫的上颌固定式快速扩弓矫治器配合面... 目的观察上颌固定式快速扩弓矫治器配合面具前方牵引矫治恒牙早期以上颌骨发育不足为主的安氏Ⅲ类骨性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7例恒牙早期以上颌骨发育不足为主的安氏Ⅲ类骨性错病例,采用附垫的上颌固定式快速扩弓矫治器配合面具前方牵引进行阻断矫治,并在矫治8或9周内对牙弓行反复扩缩,对前方牵引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17例患者前牙反均解除,凹面型改善明显;X线头影测量分析显示SNA增加,A点前移明显,上前牙唇倾,上唇突度增加。结论附垫的上颌固定式快速扩弓矫治器配合面具前方牵引可有效治疗恒牙早期以上颌骨发育不足为主的安氏Ⅲ类骨性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Ⅲ类 反复扩缩 前方牵引 恒牙早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