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现实技术在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被引量:8
1
作者 侍昊 孙昭睿 +4 位作者 丰翔 顾笑燕 李一鸣 冯晶晶 关欣颖(指导) 《光明中医》 2021年第8期1351-1353,共3页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通过刺激人体的经络腧穴以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传统的二维教学模式不能清晰地展示经络的立体循行和腧穴的三维结构,导致学生们对经络腧穴的理解不深刻,针刺操作不规范,影响疾病的诊治。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促...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通过刺激人体的经络腧穴以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传统的二维教学模式不能清晰地展示经络的立体循行和腧穴的三维结构,导致学生们对经络腧穴的理解不深刻,针刺操作不规范,影响疾病的诊治。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促进了针灸学教学由二维模式向三维模式转变,使得经络循行立体化、腧穴结构三维化、针刺操作规范化、技能考核客观化、典型病例生动化和疾病诊疗真实化,从而能够提高针灸学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VR 针灸学 教学
下载PDF
蛇头穴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及对血清IgG、IgM的影响
2
作者 郭加磊 孙玉红 +1 位作者 于玲玲 杨正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0期49-51,共3页
探究蛇头穴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并观察期对患者血清IgG、IgM水平的影响。方法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临床资料取自2020年10月至2023年5月,共计90例,随机分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西药治疗,给予观察组蛇头穴刺络放血治... 探究蛇头穴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并观察期对患者血清IgG、IgM水平的影响。方法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临床资料取自2020年10月至2023年5月,共计90例,随机分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西药治疗,给予观察组蛇头穴刺络放血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AIS评分更低,IgG及IgM水平更高,临床疗效指数及安全性1级占比更高(P<0.05)。结论 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治疗中,以蛇头穴刺络放血为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止痛并增强免疫力,整体临床疗效更理想,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蛇头穴刺络放血 免疫功能 疼痛
下载PDF
颈项针舌针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临床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侍昊 杨州 +2 位作者 尹昊翔 佘春梅 周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第20期108-110,共3页
目的观察颈项针舌针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连云港市中医康复科的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吞咽训练,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颈... 目的观察颈项针舌针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连云港市中医康复科的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吞咽训练,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颈项针舌针,每日1次,5次/周,共4周。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疗效,并对洼田饮水(Water swallowing test,WST)试验评级,对藤岛一郎吞咽障碍、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ideo 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VFSS)和吞咽生命质量量表(Swallowing quality of life,SAWL-QOL)进行评分。结果联合组的总有效率83.3%(25/30)高于对照组63.3%(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在WST试验分级,藤岛一郎、SSA、VSFF和SWAL-QOL评分方面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颈项针舌针联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脑卒中 喑痱 吞咽障碍 颈项针 舌针 吞咽训练
下载PDF
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风寒湿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43
4
作者 侍昊 黄谦 +3 位作者 姚文平 何雷 张传东 杨正明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36-1042,共7页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风寒湿型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疗效及对正中神经、尺神经F波的传导速度和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94例风寒湿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风寒湿型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疗效及对正中神经、尺神经F波的传导速度和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94例风寒湿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7例。对照组选取风池、天柱、颈夹脊、大椎等穴针刺治疗,30 min/次,1次/日,5次/周,共4周。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雷火灸风池、颈夹脊、大椎、肩井和天宗,20 min/次,隔日1次,共4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对简化McGill问卷(SF-MPQ)、颈部特异性量表和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进行评分,利用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检测患者正中神经和尺神经F波的传导速度,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中hs-CRP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IL-6、IL-1β、TNF-α的含量。结果: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5.7%(45/47)高于对照组80.9%(38/47,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SF-MPQ、颈部特异性量表和SF-36量表评分明显改善(P<0.05),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F波传导速度加快(P<0.05),血清中hs-CRP、IL-6、IL-1β和TNF-α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SF-MPQ、颈部特异性量表和SF-36量表评分的改善更为明显(P<0.05),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F波传导速度更快(P<0.05),血清中hs-CRP、IL-6、IL-1β和TNF-α含量下降亦更为显著(P<0.05)。结论:针刺联合雷火灸可以改善风寒湿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雷火灸 风寒湿 神经根型颈椎病
原文传递
毫火针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虚湿盛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29
5
作者 侍昊 钮月 +2 位作者 黄谦 杨正明 杨励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84-990,共7页
目的:比较毫火针联合穴位贴敷、单纯穴位贴敷与匹维溴铵片治疗脾虚湿盛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改善IBS-D的机制。方法:将150例脾虚湿盛证IBS-D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50例,脱落14例)、贴敷组(50例,脱落16例)、西药组... 目的:比较毫火针联合穴位贴敷、单纯穴位贴敷与匹维溴铵片治疗脾虚湿盛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改善IBS-D的机制。方法:将150例脾虚湿盛证IBS-D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50例,脱落14例)、贴敷组(50例,脱落16例)、西药组(50例,脱落13例)。西药组口服匹维溴铵片,每次50 mg,每日3次;贴敷组于神阙穴贴敷生姜汁调制的参苓白术散,隔日1次;联合组在穴位贴敷基础上,于天枢、上巨虚、阴陵泉、大肠俞穴行毫火针,隔日1次,各组均治疗4周。于治疗前与治疗7、28 d后,观察各组临床症状评分和IBS生活质量量表(IBS-QOL)评分;于治疗前及治疗28 d后,检测各组外周血CD_(3)^(+)、CD_(4)^(+)、CD_(8)^(+)T淋巴细胞及CD_(4)^(+)/CD_(8)^(+)比值,以及各组结肠黏膜组织5-羟色胺受体3(5-HT3R)和5-羟色胺受体4(5-HT4R)mRNA表达。结果:除治疗7 d后贴敷组腹痛评分与西药组腹痛、腹胀评分外,各组治疗7、28 d后腹痛、腹胀、大便次数、大便性状和排便不尽感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7 d后,联合组腹胀、大便次数和大便性状评分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28 d后,联合组临床症状各项评分均低于其余两组(P<0.05),贴敷组腹痛、腹胀和排便不尽感评分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7、28 d后,各组IBS-QOL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7 d后,联合组除异性关系、人际关系外,其余各项IBS-QOL评分均高于西药组(P<0.05),贴敷组焦虑不安、行为障碍评分高于西药组(P<0.05);治疗28 d后,联合组IBS-QOL各项评分均高于其余两组(P<0.05),贴敷组焦虑不安、行为障碍、饮食限制、社会反应和人际关系评分均高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各组外周血CD_(3)^(+)、CD+4 T淋巴细胞,CD_(4)^(+)/CD_(8)^(+)比值与结肠组织中5-HT4R mRNA表达均升高(P<0.05),CD_(8)^(+)T淋巴细胞与结肠组织中5-HT3R mRNA表达均降低(P<0.05);治疗后,外周血CD_(3)^(+)、CD+4 T淋巴细胞,CD_(4)^(+)/CD_(8)^(+)比值与结肠组织中5-HT4R mRNA表达,联合组均高于其余两组(P<0.05),贴敷组高于西药组(P<0.05);在CD_(8)^(+)T淋巴细胞与5-HT3R mRNA表达方面,联合组低于其余两组(P<0.05),贴敷组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毫火针联合穴位贴敷能够有效改善脾虚湿盛证IBS-D患者的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并可提高患者免疫力,疗效优于单纯穴位贴敷与匹维溴铵片治疗,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调控结肠组织中5-HT3R和5-HT4R mRNA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脾虚湿盛型 毫火针 穴位贴敷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