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接受根治性肝切除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患者肿瘤组织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2017年3月~2022年4月我院诊治的ICC患者56例,均接受肝叶切除术治疗,随访1年。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FGFR2表...目的探讨接受根治性肝切除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患者肿瘤组织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2017年3月~2022年4月我院诊治的ICC患者56例,均接受肝叶切除术治疗,随访1年。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FGFR2表达。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无病生存期(DFS)的因素。结果本组肿瘤组织FGFR2阳性15例(26.8%),阴性41例(73.2%);FGFR2阳性组发生微血管侵袭比例为66.7%,显著高于FGFR2阴性组的29.3%(P<0.05);FGFR2阳性组血清CEA水平为5.9(1.3,55.2)ng/mL,显著高于FGFR2阴性组【2.2(0.5,26.4)ng/mL,P<0.05】;术后随访1年,FGFR2阳性组1 a DFS为33.3%,显著低于FGFR2阴性组的58.5%(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最大肿瘤直径、肿瘤部位和FGFR2阳性表达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FGFR2高表达可能是ICC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针对这类患者有必要采取更加科学的随访计划和管理措施。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机械通气病人脱机试验结局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构建预测模型以为临床病人脱机时机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22年1月1日—12月31日在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33...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机械通气病人脱机试验结局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构建预测模型以为临床病人脱机时机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22年1月1日—12月31日在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330例病人的一般资料,并依据脱机试验结局分为成功组(n=264)和失败组(n=66),比较分析两组的一般资料,筛选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建立病人脱机试验结局的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模型的应用效能,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模型预测效果。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病人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置管天数、咳痰强度、脱机试验前血气pH值、清蛋白、意识状态、血管活性药物、营养评分(NRS-20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置管天数、咳痰强度、营养评分、意识状态、血管活性药物是脱机试验结局的影响因素。据此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926[95%CI(0.896,0.956)],约登指数为0.697,截断值为0.866,灵敏度为0.879[95%CI(0.779,0.937)],特异度为0.818[95%CI(0.767,0.860)],经Hosmer-Lemeshow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253,P=0.619)。结论:置管天数、咳痰强度、意识状态、营养评分、血管活性药物是病人脱机试验结局的影响因素,可以较好地预测病人的脱机试验结局。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心尖吸引装置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多支冠脉病变,拟行OPCABG病人80例,随机将病人分为心尖吸引组和对照组,各40例。心尖吸引组利用心尖吸引器辅助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对照组...目的:探讨心尖吸引装置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多支冠脉病变,拟行OPCABG病人80例,随机将病人分为心尖吸引组和对照组,各40例。心尖吸引组利用心尖吸引器辅助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心脏暴露法。记录2组病人手术开始时(T0)、冠脉搭桥前(T1)、改变心脏位置时(T2)、心脏放回心包腔内时(T3),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中心静脉压及肺动脉楔压。记录术前及术后24 h心肌标志物肌钙蛋白I(cTnI)、肌钙蛋白T(cTnT)和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搭桥和手术时间、吻合一次成功率、搭桥期间去甲肾上腺素的用量、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侧壁及下壁靶血管吻合时,心尖吸引组病人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心律失常发生率低、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少(P<0.01);且术中靶血管显露良好、出血少、搭桥时间短(P<0.01)。术后24 h 2组病人心功能指标均升高(P<0.01),且心尖吸引组病人cTnT和NT-ProBNP低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更短,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P<0.01)。结论: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中使用心尖吸引装置,有利于靶血管暴露和精准吻合,改善术中病人血流动力学及术后心功能。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接受根治性肝切除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患者肿瘤组织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2017年3月~2022年4月我院诊治的ICC患者56例,均接受肝叶切除术治疗,随访1年。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FGFR2表达。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无病生存期(DFS)的因素。结果本组肿瘤组织FGFR2阳性15例(26.8%),阴性41例(73.2%);FGFR2阳性组发生微血管侵袭比例为66.7%,显著高于FGFR2阴性组的29.3%(P<0.05);FGFR2阳性组血清CEA水平为5.9(1.3,55.2)ng/mL,显著高于FGFR2阴性组【2.2(0.5,26.4)ng/mL,P<0.05】;术后随访1年,FGFR2阳性组1 a DFS为33.3%,显著低于FGFR2阴性组的58.5%(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最大肿瘤直径、肿瘤部位和FGFR2阳性表达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FGFR2高表达可能是ICC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针对这类患者有必要采取更加科学的随访计划和管理措施。
文摘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机械通气病人脱机试验结局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构建预测模型以为临床病人脱机时机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22年1月1日—12月31日在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330例病人的一般资料,并依据脱机试验结局分为成功组(n=264)和失败组(n=66),比较分析两组的一般资料,筛选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建立病人脱机试验结局的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模型的应用效能,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模型预测效果。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病人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置管天数、咳痰强度、脱机试验前血气pH值、清蛋白、意识状态、血管活性药物、营养评分(NRS-20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置管天数、咳痰强度、营养评分、意识状态、血管活性药物是脱机试验结局的影响因素。据此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926[95%CI(0.896,0.956)],约登指数为0.697,截断值为0.866,灵敏度为0.879[95%CI(0.779,0.937)],特异度为0.818[95%CI(0.767,0.860)],经Hosmer-Lemeshow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253,P=0.619)。结论:置管天数、咳痰强度、意识状态、营养评分、血管活性药物是病人脱机试验结局的影响因素,可以较好地预测病人的脱机试验结局。
文摘目的:探讨心尖吸引装置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多支冠脉病变,拟行OPCABG病人80例,随机将病人分为心尖吸引组和对照组,各40例。心尖吸引组利用心尖吸引器辅助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心脏暴露法。记录2组病人手术开始时(T0)、冠脉搭桥前(T1)、改变心脏位置时(T2)、心脏放回心包腔内时(T3),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中心静脉压及肺动脉楔压。记录术前及术后24 h心肌标志物肌钙蛋白I(cTnI)、肌钙蛋白T(cTnT)和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搭桥和手术时间、吻合一次成功率、搭桥期间去甲肾上腺素的用量、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侧壁及下壁靶血管吻合时,心尖吸引组病人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心律失常发生率低、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少(P<0.01);且术中靶血管显露良好、出血少、搭桥时间短(P<0.01)。术后24 h 2组病人心功能指标均升高(P<0.01),且心尖吸引组病人cTnT和NT-ProBNP低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更短,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P<0.01)。结论: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中使用心尖吸引装置,有利于靶血管暴露和精准吻合,改善术中病人血流动力学及术后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