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高肺血管阻力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何源 祝绪 +6 位作者 周艳丽 谷佳佳 史倞 高蓉蓉 邹花一阳 李新立 周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6-171,共6页
目的:分析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高肺血管阻力(PVR)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中心行右心导管检查的HFrEF患者共164例,收集患者的临床和右心导管检查数据。右心导管检查测得PVR≥5.0 W... 目的:分析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高肺血管阻力(PVR)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中心行右心导管检查的HFrEF患者共164例,收集患者的临床和右心导管检查数据。右心导管检查测得PVR≥5.0 Wood单位(WU)定义为PVR显著升高。采用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数据降维与特征选择,并评估PVR显著升高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结果:右心导管检查结果显示,164例HFrEF患者中,107例(65.2%)患者PVR显著升高。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下降(OR=1.04,95%CI:1.02~1.06)、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OR=1.16,95%CI:1.06~1.27)、血钾降低(OR=2.55,95%CI:1.02~6.36)、左心房内径增大(OR=1.09,95%CI:1.02~1.16)、合并冠心病(OR=4.97,95%CI:1.39~18.02)、未使用β受体阻滞剂(OR=6.80,95%CI:1.83~25.22)是HFrEF患者PVR显著升高的临床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本研究中HFrEF患者PVR显著升高的发生率为65.2%。PVR显著升高的临床危险因素包括收缩压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血钾降低、左心房内径增大、合并冠心病、未使用β受体阻滞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降低 肺血管阻力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南京地区老年冠状动脉疾病病人ApoE基因多态性与SYNTAX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杨 周滢 +1 位作者 田芸凡 史倞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1年第6期572-574,共3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南京地区老年冠状动脉疾病(CAD)病人ApoE基因多态性与SYNTAX评分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0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为CAD的病例,通过SYNTAX评分来评估CAD的复杂程度,采用PCR检测病人ApoE的基因表现型。结果按ApoE的基...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南京地区老年冠状动脉疾病(CAD)病人ApoE基因多态性与SYNTAX评分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0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为CAD的病例,通过SYNTAX评分来评估CAD的复杂程度,采用PCR检测病人ApoE的基因表现型。结果按ApoE的基因表现型将病人分为3组,其中基因表现型为ApoE2、ApoE3、ApoE4的病人分别有22、71、16例。基因表现型为ApoE2、ApoE3、ApoE4的病人SYNTAX评分的均值分别为(7.75±7.62)分、(14.77±9.52)分和(15.53±7.14)分,组间比较提示ApoE3组及ApoE4组SYNTAX评分显著高于ApoE2组(P<0.05),而ApoE3组与ApoE4组相比,SYNTAX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南京地区老年人群基因表现型为ApoE3、ApoE4的病人SYNTAX评分高于ApoE2病人,提示基因表现型ApoE3、ApoE4可能与CAD的复杂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载脂蛋白E SYNTAX评分 老年人
下载PDF
中低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射血分数降低的老年心力衰竭病人心室重构和再住院率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胡静雯 姜婉莹 +2 位作者 霍俊宇 王岚 王骁智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828-833,共6页
目的评价我国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射血分数降低的老年心力衰竭(HFrEF)病人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ARN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队列研究,共纳入HFrEF病人215例,其中采用ARNI治疗的为ARNI组(n=110),同期采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目的评价我国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射血分数降低的老年心力衰竭(HFrEF)病人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ARN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队列研究,共纳入HFrEF病人215例,其中采用ARNI治疗的为ARNI组(n=110),同期采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者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进行治疗的为对照组(n=105)。比较2组接受治疗6个月后的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和1年内心衰再住院率。结果治疗6个月后,2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房内径(LAD)、室性早搏次数(PVCs)均显著降低,LVEF显著提升(P<0.05);ARNI组LVEF较对照组提升更显著(P<0.05)。ARNI组病人1年内心衰再住院率较对照组更低(29.1%比54.3%,P<0.05)。校正了年龄、性别、BMI、房颤、高血压等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使用ARNI的病人1年内心衰再住院风险仅为使用ACEI/ARB病人的0.23倍(P=0.008)。2组均没有观察到严重的不良反应事件。结论中低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有利于老年HFrEF病人心脏逆向重构,并能够改善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降低心衰再住院风险,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 心室重构 再住院
下载PDF
D-SPECT心肌血流定量操作规范专家共识 被引量:1
4
作者 余浩军 顾宇参 +12 位作者 方纬 张晓丽 刘纯 周俊 吕中伟 李殿富 李穗吉 何薇 王瑛 尚华 张倩 李思进 石洪成 《中国临床医学》 2022年第4期712-718,F0003,共8页
在静息/负荷心肌灌注显像(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MPI)的基础上,使用D-SPECT进行心肌血流量(myocardial blood flow,MBF)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oronary flow reserve,CFR)的心肌血流定量分析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增益价值。国内多... 在静息/负荷心肌灌注显像(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MPI)的基础上,使用D-SPECT进行心肌血流量(myocardial blood flow,MBF)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oronary flow reserve,CFR)的心肌血流定量分析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增益价值。国内多个应用D-SPECT的医学中心共同制定了首部D-SPECT心肌血流定量操作规范并形成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PECT 心肌灌注显像 心肌血流量 操作规范 专家共识
下载PDF
《2021 ESC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新机制、新研究、新推荐 被引量:15
5
作者 何源 徐东杰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2年第1期4-7,共4页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最终战场,根据2019年最新的中国心力衰竭流行病学全国调查结果,35岁以上居民心力衰竭患病率为1.3%,估计我国现有心力衰竭患者约890万,与2000年调查结果比较,患病人数增加了近500万,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居民健康...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最终战场,根据2019年最新的中国心力衰竭流行病学全国调查结果,35岁以上居民心力衰竭患病率为1.3%,估计我国现有心力衰竭患者约890万,与2000年调查结果比较,患病人数增加了近500万,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近年来在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取得了一些重要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心力衰竭 流行病学 调查结果比较 公共卫生问题 药物治疗 居民健康 患病率
下载PDF
心肌桥压缩程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田颖 丁阳 贾恩志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0年第8期2003-2011,共9页
目的:基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探讨心肌桥压缩程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病例,回顾性分析心肌桥压缩程度与冠状动脉各节段狭窄程度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组间基线资料差异,采用相关... 目的:基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探讨心肌桥压缩程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病例,回顾性分析心肌桥压缩程度与冠状动脉各节段狭窄程度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组间基线资料差异,采用相关分析探讨心肌桥压缩程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之间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是否存在心肌桥、心肌桥压缩程度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结果:共纳入455例病例,其中140例发现有心肌桥。Mann-Whitney检验结果显示:有心肌桥者左前降支近段、中段、远段,以及左回旋支近段、中段粥样硬化狭窄程度显著低于无心肌桥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心肌桥压缩程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左前降支近段、中段、远段,左回旋支近段、中段)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均<1,均P<0.05)。二元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肌桥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左前降支近段、中段、远段,左回旋支近段)的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415,0.643,0.423,0.417,均P<0.05);心肌桥压缩程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左前降支近段、中段、远段,左回旋支近段、中段)的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982,0.992,0.978,0.983,0.990,均P<0.05)。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肌桥是左前降支近段粥样硬化(OR=0.443,P<0.001)、左前降支中段粥样硬化(OR=0.656,P=0.045)、左回旋支近段粥样硬化(OR=0.431,P=0.001)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心肌桥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性因素,对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心肌桥 粥样硬化 血管造影
下载PDF
胸痛中心模式对STEMI患者急诊PCI救治效率、效果及心肌损伤、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孙红梅 徐冬梅 +3 位作者 张新月 李娟 王骁智 戴振华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2021年第12期25-27,共3页
【目的】研究胸痛中心模式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救治效率、效果及心肌损伤、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20年1月胸痛中心成立后收治的STEMI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 【目的】研究胸痛中心模式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救治效率、效果及心肌损伤、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20年1月胸痛中心成立后收治的STEMI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胸痛中心成立前收治的STEMI患者作为对照组,均接受急诊PCI。观察两组患者的救治效率、效果及PCI后心肌损伤标志物峰值含量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的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FMC2B)时间、进医院大门-球囊扩张(D2B)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首份心电图确诊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院内心衰、恶性心律失常、死亡的发生率以及PCI术后6个月内心血管死亡、再发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CI术后72 h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峰值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医学结局研究简短量表-8(SF-8)、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在出院时无明显差异,而在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的SF-8、SA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痛中心模式用于STEMI患者急诊PCI能够提高救治效率,改善救治效果,减轻心肌损伤及提高出院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胸痛中心 心肌损伤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出现“交感风暴”1例
8
作者 贾亮 程思源 +1 位作者 孟浩宇 陈磊磊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1年第9期531-535,共5页
交感风暴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临床急症,以短时间内反复发生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为特点,常见病因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通常预后不佳。本文报道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出现交感风暴1例,探讨交感风暴发生的病理生理及救治方案,... 交感风暴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临床急症,以短时间内反复发生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为特点,常见病因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通常预后不佳。本文报道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出现交感风暴1例,探讨交感风暴发生的病理生理及救治方案,以期为临床诊治类似病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交感风暴
下载PDF
左束支起搏夺获的判断标准 被引量:1
9
作者 胡耿维 侯小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8-22,共5页
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主要包括左束支起搏(LBBP)和左心室间隔部起搏(LVSP),既往研究表明LBBP比LVSP具有更好的电和机械同步性和临床效果,因此鉴别是否夺获左束支对恢复或保持左心室电和机械同步性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总结了左束支夺获... 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主要包括左束支起搏(LBBP)和左心室间隔部起搏(LVSP),既往研究表明LBBP比LVSP具有更好的电和机械同步性和临床效果,因此鉴别是否夺获左束支对恢复或保持左心室电和机械同步性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总结了左束支夺获的判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治疗 生理性起搏 左束支起搏 左束支电位 判断标准
原文传递
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非肺静脉触发灶的临床特征及随访结果
10
作者 吴松 李钊敏 +6 位作者 孙星星 居维竹 杨刚 郦明芳 顾凯 陈红武 陈明龙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4年第1期73-78,共6页
目的探究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非肺静脉触发灶的临床特征及消融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首次行射频导管消融的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所有患者均在... 目的探究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非肺静脉触发灶的临床特征及消融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首次行射频导管消融的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所有患者均在三维标测系统下成功行环肺静脉隔离(CPVI)及左心房基质标测,如合并低电压同时行基质改良,术中如果发现非肺静脉触发灶,同时进行消融。记录术中发现的非肺静脉触发灶的数量和分布。术后复发的定义为单次消融术后,空白期过后的临床随访中通过心电图记录或动态心电图记录到持续>30 s的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ATA)。结果共入选738例患者,其中男385例,年龄(70.0±3.9)岁,年龄范围65~80岁,病程中位数为24个月。根据有无记录到非肺静脉触发灶将患者分为未记录到非肺静脉触发灶组(组Ⅰ,n=679),记录到非肺静脉触发灶组(组Ⅱ,n=59),两组间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肺静脉触发灶在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8%,主要分布在上腔静脉(49.3%,33/67)、界嵴(14.9%,10/67)、卵圆窝(11.9%,8/67)等。组Ⅰ较组Ⅱ患者低电压区比例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7.1%(252/679)对28.8%(17/59),P=0.204]。消融术后随访14.0(12.0,26.2)个月,两组间成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4.9%(484/646)对71.9%(41/57),P=0.459]。结论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非肺静脉触发灶发生率较低,且主要分布于上腔静脉,CPVI联合非肺静脉触发灶消融有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老年 环肺静脉隔离术 非肺静脉触发灶
原文传递
心内膜消融失败难治性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心外膜高密度标测及导管消融 被引量:1
11
作者 熊雄 郭再雄 +7 位作者 张劲林 陈艳红 居维竹 杨刚 唐成 罗剑锋 徐健 陈明龙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3年第6期490-495,共6页
目的总结经心内膜消融失败的难治性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在高密度标测下的电生理特点及经心外膜消融成功的经验。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描述性研究, 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10月来自3家医疗机构共186例经术中电生理检查确诊为局灶性房... 目的总结经心内膜消融失败的难治性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在高密度标测下的电生理特点及经心外膜消融成功的经验。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描述性研究, 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10月来自3家医疗机构共186例经术中电生理检查确诊为局灶性房速患者, 使用高密度标测系统常规进行心内膜导管消融。13例经心内膜消融失败患者中, 3例起源于心耳尖部接受外科微创手术行心耳结扎或切除, 10例经心外膜标测和消融成功。总结并分析10例经心外膜消融成功患者的临床特征、电生理检查、高密度标测相关指标、消融及随访结果。结果 10例经心外膜消融成功的局灶性房速患者中, 女7例、男3例, 年龄(38.4±11.5)岁, 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为51.2%±4.6%, 抗心律失常用药(包括Ⅰ类、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共(1.5±0.7)种。内外膜联合的高密度标测结果:3例起源于右心耳与上腔静脉交界处、3例起源于Bachmann束在左心房的插入点、2例起源于右心房游离壁的心外膜侧、1例于右心耳心外膜侧、1例起源于左心房心外膜Marshall静脉区域。心外膜最早激动点(EAS)的激动时间提前心内膜(8.3±4.5) ms, 内、外膜EAS之间的距离为(8.6±2.7) mm, 心外膜消融靶点电位时限较窄[(37.1±13.9) ms], 振幅较高[(0.76±0.31) mV], 3例患者在成功消融的部位记录到双极电图碎裂电位。10例患者均在心外膜EAS消融成功。随访27.5(8.0, 40.0)个月, 10例患者均未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均未发生房速。结论经心外膜标测和消融是治疗心内膜局灶性房速消融失败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消融 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 心外膜 高密度标测 三维标测
原文传递
基于心电智能平台的心房颤动患者远程监控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汤志杰 杨刚 +5 位作者 孙国珍 陈明龙 王洁 鲍志鹏 王琳 王琴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3年第4期280-286,共7页
目的借助心电智能平台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进行院后监管,评估该平台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将2022年7月至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就诊或住院的房颤患者纳入心电智能平台后,多学科团队提供数字增强下的健康... 目的借助心电智能平台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进行院后监管,评估该平台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将2022年7月至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就诊或住院的房颤患者纳入心电智能平台后,多学科团队提供数字增强下的健康教育及医疗指导,并基于电子问卷及贴片式单导联心电记录仪收集患者基线与院后6个月房颤及早搏负荷、生活质量、心功能和不良事件,分析比较患者健康结局变化状况,剖析不良事件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147例房颤患者,其中男83例,女64例,年龄(57.45±14.01)岁,年龄范围18~87岁。6个月时患者无失访,且房颤负荷(1.84±11.77对8.25±26.16,P=0.004)、早搏负荷(0.36±1.94对1.49±4.14,P<0.001)均降低,心功能相关生活质量无影响者显著增加[91.8%(135/147)对73.5%(108/147),P<0.001],心功能Ⅰ级(NYHA分级)占比显著提升[85.0%(125/147)对66.0%(97/147),P<0.001]。不良事件包括栓塞缺血15例(10.2%,15/147)、出血20例,相关性分析显示房颤患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后、服用华法林抗凝、房颤负荷、心功能相关生活质量及心功能分级是不良事件的预测因素。结论基于心电智能平台远程监管下的房颤患者随访依从性高,房颤负荷、早搏负荷、心功能等相关健康指标显著改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数字健康 随访 心房颤动负荷 心功能
原文传递
心外膜消融少见部位的特发性室性早搏 被引量:1
13
作者 居维竹 张劲林 +9 位作者 施林生 顾凯 褚明 陈红武 杨刚 郦明芳 刘海雷 张凤祥 杨兵 陈明龙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3年第3期232-237,共6页
目的报道1组起源于心外膜远离crux区和summlt区城的特发性室性早搏(PVC)的心电图、标测特征,以及经皮心包穿刺心外膜消融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20年1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武汉亚洲心脏医院共收集9例在经皮心包... 目的报道1组起源于心外膜远离crux区和summlt区城的特发性室性早搏(PVC)的心电图、标测特征,以及经皮心包穿刺心外膜消融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20年1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武汉亚洲心脏医院共收集9例在经皮心包穿刺心外膜消融的特发性PVC患者资料,通过心外膜标测和消融确定PVC的起源部位,分析不同起源部位的体表心电图和标测特征。如GRS波宽度,相应导联GRS波呈GS型,心内膜标测提前量。如体表起始有无"r"波,GRS波宽度以及心内膜最早激动总相比于GRS波起点的提前量。结果入选9例患者,年龄(32±13)岁。其中男6例,所有患者PVC均起源于心外膜,其中有4例位于下壁,1例位于前壁,1例位于心尖部,其余3例位于侧壁。体表心电图的对应导联组QRS波为无"r"波的QS型。在心内膜和心外膜都进行标测,两者激动提前QRS时限分别为(-11±4)ms和(-25±8)ms。所有患者心内膜单极电图均呈rS型,外膜起源处标测单极电图为QS型。所有患者均消融成功且无相关并发症发生,中位随访11个月无复发。结论部分特发PVC可起源于远离crux区和summit区域的心外膜。体表心电图特定导联组QRS波呈QS型,结合心内膜标测特征有助于识别。干性心包穿刺进行外膜消融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性 心外膜 消融 心电图 室性早搏
原文传递
sST2、Lp-PLA2、BNP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卜素 许艳玲 +2 位作者 陈韦 蒋宏粉 史冬梅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23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研究可溶性ST2(sST2)、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脑钠肽(BNP)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0年8月于该院治疗的10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期进行健康体检... 目的研究可溶性ST2(sST2)、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脑钠肽(BNP)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0年8月于该院治疗的10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期进行健康体检患者8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人群sST2、Lp-PLA2、BNP水平,分析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计算sST2、Lp-PLA2联合BNP检测预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效果。结果研究组sST2、Lp-PLA2、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心功能级别越高,sST2、Lp-PLA2、BNP水平逐渐升高(P<0.05);经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得,心功能分级、sST2、Lp-PLA2、BNP为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示:sST2、Lp-PLA2、BNP单独检测以及三者联合检测AUC分别为0.797、0.825、0.848、0.939,以三者联合检测AUC值(95%CI:0.896~0.983)最大。结论sST2、Lp-PLA2、BNP可作为影响心力衰竭预后的因素,对于心力衰竭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一定临床意义,可再深入扩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多指标联合检测 心功能 预后
原文传递
基于心脏磁共振的室间隔瘢痕对左束支起搏导线植入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垚 朱晓梅 +7 位作者 钱智勇 高越 曾嘉欣 秦朝彤 薛思源 侯小锋 徐怡 邹建刚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3年第5期406-412,共7页
目的通过分析心脏磁共振探讨室间隔瘢痕对左束支起搏(LBBP)植入的影响。方法本文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9年8月至2023年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LBBP且术前完成心脏磁共振扫描患者。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室间... 目的通过分析心脏磁共振探讨室间隔瘢痕对左束支起搏(LBBP)植入的影响。方法本文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9年8月至2023年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LBBP且术前完成心脏磁共振扫描患者。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室间隔延迟钆增强(LGE)负荷及室间隔瘢痕得分(SSS)诊断LBBP成功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以室间隔LGE负荷及SSS为自变量,LBBP成功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检验室间隔LGE负荷及SSS与LBBP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纳入52例患者,其中女18例,年龄(63±13)岁;成功实现LBBP患者44例(84.6%,44/52),LBBP成功的患者室间隔LGE负荷[4.00(1.25,8.00)%对13.00(5.00,26.00)%,P=0.015]和SSS[(0.80±0.41)分对(1.13±0.24)分,P=0.034]更低。采用7.50%为室间隔LGE负荷的截断值,其诊断LBBP成功的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72.7%,阳性预测值为94.1%。采用1.10为SSS的截断值,其诊断LBBP成功的敏感度为62.5%,特异度为88.6%,阳性预测值为92.9%。高室间隔LGE负荷与LBBP成功率降低相关(Wald=5.535,OR=0.125,P=0.019);高SSS与LBBP成功率降低相关(Wald=8.668,OR=0.077,P=0.003)。结论室间隔瘢痕能够有效地预测左束支导线的植入成功率,瘢痕负荷低的患者植入成功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左束支起搏 室间隔瘢痕得分 延迟钆增强 心脏磁共振
原文传递
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中心脏交感神经活性的研究
16
作者 周春江 张宝伟 +3 位作者 吴奕章 张右铭 谢佳茜 杨兵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3年第3期258-264,共7页
目的评估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ACM)患者交感神经功能,探究其与ACM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及其机制。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06年1月至2015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确诊为ACM的患者(ACM组),同期纳入性别和年龄相... 目的评估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ACM)患者交感神经功能,探究其与ACM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及其机制。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06年1月至2015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确诊为ACM的患者(ACM组),同期纳入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HC组)。比较两组间心率变异性(HRV)相关指标,包括利用24 h动态心电图评估所有NN间期的标准差(SDNN)、平均NN间期的标准差(SDANN)、相邻NN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和差异>50 ms的NN间期的百分比(pNN50)。依据病程中是否发生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sVT)将ACM组患者分为sVT亚组和非sVT亚组,比较两组间SDNN、SDANN、rMSSD和pNN50等交感神经活性指标。根据前期研究中发现的一个由DSG2-F531C突变引起的ACM家系,构建与该突变位点对应的DSG2-F536C纯合子突变小鼠作为ACM的研究模型(ACM小鼠),以野生型C57BL/6J小鼠(WT小鼠)作为对照,比较两组小鼠外周血中去甲肾上腺素(NE)的浓度及其心脏组织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心脏交感神经分布情况。结果①ACM组69例患者,年龄(47.41±13.08)岁,其中男42例;HC组69例,年龄(46.32±14.26)岁,其中男4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伴随疾病及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HC组相比,ACM组患者SDNN水平显著降低[146.00(122.00,168.00) ms对120.00(92.50,137.50) ms,P<0.001],SDANN[134.00(109.00,147.00) ms对107.00(79.00,122.00) ms,P=0.001]、rMSSD[31.00(23.50,41.00) ms对28.00(24.50,37.50) ms,P=0.040]和pNN50[9.30(3.80,18.10)%对5.80(3.90,13.50)%,P=0.022]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与非sVT亚组相比,sVT亚组患者SDNN[134.00(121.50,145.50) ms对104.50(87.00,129.50) ms,P<0.001]和SDANN[117.00(104.00,130.50) ms对90.5(70.50,114.50) ms,P<0.001]降低更为明显。④与WT小鼠相比,ACM小鼠外周血中的NE水平明显升高(P=0.015),心脏组织中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交感神经纤维增加(P<0.001)。结论 ACM中存在交感神经活性的异常增加,伴有心脏组织中交感神经重构和异质性分布,与sVT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 室性 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 心率变异性 交感神经重构 儿茶酚胺
原文传递
接受抗凝治疗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对口服抗凝药的顾虑:问卷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焦锦程 蒋浩 +6 位作者 吴颖 沙子墨 麻舒扬 施姣姣 张杜枭 郦明芳 陈明龙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3年第4期335-340,共6页
目的调查接受抗凝治疗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对口服抗凝药(OAC)可能存在的顾虑,探究针对OAC进行科学宣教时需要强化教育的靶点。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纳入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目的调查接受抗凝治疗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对口服抗凝药(OAC)可能存在的顾虑,探究针对OAC进行科学宣教时需要强化教育的靶点。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纳入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抗凝门诊接受OAC治疗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评估患者对OAC的顾虑程度。问卷包含10个问题,患者针对每个问题给出不同的分值代表不同的顾虑程度。0~10分表示顾虑程度从无到非常严重,其中0~3分被认为有轻度顾虑,4~7分被认为有中度顾虑,8~10分被认为有重度顾虑。结果研究共纳入115例患者,其中男71例(61.7%,71/115),年龄(65.9±12.5)岁,CHA2DS2-VASc积分为(2.87±1.80)分。服用华法林56例(48.7%,56/115)、利伐沙班36例(31.3%,36/115)、达比加群酯23例(20.0%,23/115)。根据患者的医保性质将入组患者分为城市组(n=89)和农村组(n=26),两组患者OAC使用的种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8)。相比城市组,农村组患者更担心服用OAC后出血风险[(4.1±3.6)分对(6.9±3.0)分,P=0.003]以及OAC过量后无拮抗剂的问题[(3.6±3.8)分对(5.8±3.7)分,P=0.039];而在药物费用方面,农村和城市两组间顾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9)。两组人群在OAC与其他药物(66.1%,76/115)或食物(42.6%,49/115)的相互作用问题上轻度顾虑比例更多,而在OAC对肝肾损害方面重度顾虑占比更高(36.5%,42/115)。结论目前接受OAC治疗的房颤患者在经济方面的顾虑较低,但对OAC仍缺乏正确的认知,总体患者对肝肾损害方面顾虑较重,而农村患者更担心服用OAC后出血风险,需进一步加强科学宣教以及院外监督以提高抗凝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口服抗凝药 问卷调查 服药依从性
原文传递
肥厚型心肌病的关键基因:一项基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的分析
18
作者 华杨 孙劲禹 +4 位作者 程晨 邢子琳 盛燕辉 孔祥清 孙伟 《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 2023年第1期32-38,共7页
目的利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方法筛选与肥厚型心肌病(HCM)发生相关的关键基因,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线索。方法首先,从公共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GSE36961和GSE160997数据集,使用R语言中的“limma”和“WGCNA”程序包分别来筛... 目的利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方法筛选与肥厚型心肌病(HCM)发生相关的关键基因,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线索。方法首先,从公共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GSE36961和GSE160997数据集,使用R语言中的“limma”和“WGCNA”程序包分别来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和构建基因共表达模块,并计算基因模块与样本性状之间的相关性。接着,选取相关性最强的基因模块进行基因功能基因本体论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富集分析。最后,对差异表达基因和关键模块中重叠的基因建立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使用“cytoHubba”插件筛选出内部连接度最高的枢纽基因作为HCM发病的关键基因。结果通过WGCNA分析构建了15个共表达基因模块,其中red模块和brown模块是与HCM相关性最高的关键模块,并通过富集分析发现关键模块内基因功能集中在细胞内阳离子稳态、含胶原细胞外基质和肌动蛋白结合等生物学过程。在文献查阅的基础上结合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筛选出VSIG4、CD163、FCER1G和LAPTM5为关键基因。结论本研究筛选出VSIG4、CD163、FCER1G和LAPTM5为HCM的关键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GEO数据库 差异基因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关键基因
原文传递
基于老年综合评估结果指导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功能、脂代谢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19
作者 孙红梅 王骁智 +3 位作者 张新月 徐冬梅 魏岚 沈沭彤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3年第22期4247-4251,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老年综合评估结果指导(CGA)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功能、脂代谢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将2020年6月-2022年1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10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 目的:探讨基于老年综合评估结果指导(CGA)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功能、脂代谢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将2020年6月-2022年1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10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53例)与研究组(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CGA治疗,53例)。对比两组疗效、心功能、脂代谢和生活质量相关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25%(P<0.05)。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对照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病情、体力、医疗状况、一般生活、社会心理状况、工作状况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住院期间心脏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CGA治疗老年冠心病,可有效改善心功能、脂代谢,降低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综合评估结果 老年 冠心病 心功能 脂代谢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影像学评价在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发生中的应用
20
作者 张新尉 邹建刚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3年第5期369-375,共7页
心脏性猝死(SCD)是心血管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大多数SCD发生在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中,小部分发生在非缺血性心肌病(NICM)患者中,而这些患者往往更年轻,其死亡风险不如ICM患者明确。SCD风险分层的传统评估方法是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 心脏性猝死(SCD)是心血管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大多数SCD发生在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中,小部分发生在非缺血性心肌病(NICM)患者中,而这些患者往往更年轻,其死亡风险不如ICM患者明确。SCD风险分层的传统评估方法是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也是目前确定SCD患者一级预防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主要筛选指标。先进的心脏成像方法,如斑点跟踪超声心动图、计算机断层扫描(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心脏磁共振成像(CMR),通过描述易发心律失常的潜在心肌基质的特征,已经成为一系列非侵入性的、有应用前景的心律失常风险评估手段。PET和SPECT是确定心肌活力、神经支配及炎症的核医学检查手段。CMR的晚期钆增强(LGE)检测心肌瘢痕,可以为ICD植入决策提供重要信息;总体瘢痕负荷、节段特异性瘢痕和瘢痕异质性都可以作为风险分层参数。CT可用于评估心肌脂肪及其与折返形成的关系。应用先进的成像技术优化心律失常发生的风险分层越来越成熟,将在临床决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猝死 心脏 心律失常 超声心动图 心脏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计算机断层扫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