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女性生育力评估及其影响因素的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侯振 刘嘉茵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26-729,共4页
1女性生育力的评估女性生育力的评估主要涉及对卵巢储备功能、子宫内膜容受性、全身因素等的评价,其表现指标有不孕、复发性流产和反复种植失败。女性生育力低下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卵巢性生育力低下,主要体现在卵巢储备低下、排卵障碍及... 1女性生育力的评估女性生育力的评估主要涉及对卵巢储备功能、子宫内膜容受性、全身因素等的评价,其表现指标有不孕、复发性流产和反复种植失败。女性生育力低下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卵巢性生育力低下,主要体现在卵巢储备低下、排卵障碍及卵巢反应不良3个方面。分述如下。1.1卵巢储备低下的评估女性卵巢储备的降低是不可逆转的,随着原始卵泡的显著减少,进一步引起不孕和绝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因素 复发性流产 子宫内膜容受性 卵巢储备功能 卵巢反应不良 反复种植失败 排卵障碍 生育力
下载PDF
克罗米芬组合低剂量促性腺激素方案和常规拮抗剂方案在体外授精胚胎移植治疗中的临床治疗结局比较 被引量:7
2
作者 吴畏 冒韵东 +5 位作者 王媁 蔡令波 马翔 刁飞扬 孟艳 刘嘉茵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83-1586,共4页
目的 :比较卵巢功能正常的体外授精胚胎移植治疗患者,应用克罗米芬组合低剂量促性腺激素方案和常规拮抗剂方案的临床治疗结局。方法:应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14年9月—2015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女方卵巢功能评... 目的 :比较卵巢功能正常的体外授精胚胎移植治疗患者,应用克罗米芬组合低剂量促性腺激素方案和常规拮抗剂方案的临床治疗结局。方法:应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14年9月—2015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女方卵巢功能评估正常,拟行体外授精胚胎移植治疗的120对夫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信封法分为实验组(克罗米芬组合低剂量促性腺激素方案)和对照组(常规拮抗剂方案)进行促排卵及体外授精胚胎移植治疗,两组均行全胚冷冻,择期冻融胚胎移植,随访至活产或用完本次取卵周期形成的所有胚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指标、实验室指标和临床妊娠结局。结果:实验组患者促性腺激素用量低于对照组、促性腺激素用药天数短于对照组,但两组患者临床妊娠率、活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克罗米芬组合低剂量促性腺激素方案,在促性腺激素用量减少和用药天数缩短情况下,能达到常规拮抗剂方案的临床治疗结局,是一种经济、有效、温和的新促排卵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米芬 促性腺激素 体外授精 胚胎移植 临床妊娠率 活产率
下载PDF
过氧化物还原酶4蛋白对小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邹小飞 梁秀茹 +3 位作者 严正杰 崔毓桂 刘嘉茵 孟艳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89-93,共5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还原酶4(Prdx4)蛋白对小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免疫荧光明确Prdx4在人卵巢颗粒细胞(KGN)中的定位;利用Prdx4小干扰RNA(siRNA)转染小鼠卵巢颗粒细胞,以空白组作为对照,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rdx4表达...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还原酶4(Prdx4)蛋白对小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免疫荧光明确Prdx4在人卵巢颗粒细胞(KGN)中的定位;利用Prdx4小干扰RNA(siRNA)转染小鼠卵巢颗粒细胞,以空白组作为对照,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rdx4表达水平以验证干扰效果,并检测2组颗粒细胞凋亡相关因子[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关联X蛋白(Bax)和裂解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 3)]及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BIP)、转录激活因子4(ATF4)、ATF6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的表达。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组颗粒细胞凋亡率,电镜下观察2组颗粒细胞的内质网形态。结果:利用免疫荧光共定位明确Prdx4主要定位于颗粒细胞的内质网中。转染Prdx4-siRNA的小鼠颗粒细胞Prdx4表达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下调Prdx4蛋白表达导致小鼠颗粒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促凋亡蛋白Bax及cleaved 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增加(均P<0.01),抗凋亡蛋白Bcl-2蛋白表达下降(P<0.05)。电镜下观察Prdx4-siRNA处理组内质网显著扩张,蛋白质印迹法显示Prdx4-siRNA处理组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BIP、ATF4及CHOP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结论:Prdx4蛋白表达水平下调可通过促进小鼠颗粒细胞内质网应激进而导致颗粒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还原酶 内质网应激 卵巢 粒层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SET在小鼠睾丸组织中的表达
4
作者 代晓南 朱倩 +5 位作者 刘珊 邵丽 高超 高莉 刘嘉茵 崔毓桂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405-409,F0003,共6页
目的:检测不同年龄段小鼠睾丸组织中SET蛋白和m RNA的表达,讨论其在精子发生及睾酮生成方面的潜在功能。方法:实验中用1周龄的ICR雄性小鼠作为幼年期组(相当于人类幼年期,n=12),4周龄的ICR雄性小鼠作为性发育期组(相当于人类的青春期前,... 目的:检测不同年龄段小鼠睾丸组织中SET蛋白和m RNA的表达,讨论其在精子发生及睾酮生成方面的潜在功能。方法:实验中用1周龄的ICR雄性小鼠作为幼年期组(相当于人类幼年期,n=12),4周龄的ICR雄性小鼠作为性发育期组(相当于人类的青春期前,n=12),12周龄的ICR雄性小鼠作为成年期组(相当于人类成年期,n=12),12个月龄的ICR雄性小鼠作为中老年组(相当于人类的中老年,n=12)。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SET在各年龄段小鼠的定位表达;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睾丸中SET m 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结果:SET蛋白表达定位于生精小管中的精原细胞、精母细胞,在性发育期组和成年期组的单倍体和四倍体生殖细胞中高表达;成年期组和中老年组的睾丸间质细胞中也有SET的表达;支持细胞中很少量表达。性发育期组SET m RNA与幼年期组相比表达量升高(P=0.020),而成年期组小鼠睾丸中SET蛋白的表达水平最高。结论:SET主要表达于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少量表达于支持细胞,表明SET可能与精子发生有关。SET还表达于睾丸间质细胞,与睾酮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发生 莱迪希细胞 睾丸 小鼠 近交ICR 雄激素类 SET
下载PDF
妊娠早期自然流产组织染色体异常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5
作者 沈鉴东 孙方西 +9 位作者 瞿殿云 谢佳孜 高莉 仇茜 高超 吴畏 吴春香 汪道武 刁飞杨 刘嘉茵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97-802,共6页
目的分析早孕期自然流产组织的染色体异常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8年8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早孕期自然流产患者的流产绒毛或胎儿组织831例,通过二代测序技术(NGS)行染色体拷贝数分析,通过... 目的分析早孕期自然流产组织的染色体异常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8年8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早孕期自然流产患者的流产绒毛或胎儿组织831例,通过二代测序技术(NGS)行染色体拷贝数分析,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染色体异常与女方年龄、是否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既往自然流产次数、既往有无活产分娩史之间的关系。结果在831例早孕期自然流产组织样本中,发现染色体异常461例(55.5%,461/831)。其中女方年龄(OR=1.107,95%CI为1.070~1.145)和活产分娩史(OR=1.909,95%CI为1.182~3.083)是早孕期自然流产组织染色体异常的正相关因素,既往自然流产次数(OR=0.807,95%CI为0.702~0.928)和IVF-ET妊娠(OR=0.554,95%CI为0.404~0.760)是早孕期自然流产组织染色体异常的负相关因素。结论胚胎染色体异常是早孕期自然流产的重要病因。女方年龄增加、有活产分娩史者染色体异常率增加,而既往自然流产次数增加、IVF-ET妊娠者染色体异常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异常 早孕期 生殖医学中心 活产 早期自然流产 分娩史 胎儿组织 流产次数
原文传递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体质量指数和脂代谢水平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方案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5
6
作者 黄晓燕 吕红 +7 位作者 吴春香 沈鉴东 孟艳 丁卫 冒韵东 王媁 刘嘉茵 刁飞扬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69-975,共7页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质量指数(BMI)和脂代谢水平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方案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周期卵巢反应、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以GnRH-A方案行第一个IVF/ICSI取...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质量指数(BMI)和脂代谢水平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方案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周期卵巢反应、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以GnRH-A方案行第一个IVF/ICSI取卵周期的762例PCOS患者,对其新鲜胚胎移植周期及后继的冻融胚胎移植周期行回顾性分析。探讨BMI、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与卵巢反应、胚胎质量和新鲜胚胎/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①BMI与TG、LDL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P<0.05);②卵巢反应和胚胎质量相关指标与BMI、TG、LDL呈负相关(P<0.05),与HDL呈正相关(P<0.05);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是冻融囊胚移植周期活产的危险因素;HDL是新鲜胚胎移植周期临床妊娠和活产的保护因素,也是卵裂期胚胎冻融胚胎移植周期活产的保护因素;LDL和TC是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PCOS患者而言,过高的BMI(BMI≥28 kg/m2)和异常的脂代谢水平对GnRH-A促排卵方案的卵巢反应、胚胎质量和临床妊娠结局均具有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脂代谢 体质量指数 (BMI) 临床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基于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的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和筛查在不同阶段胚胎中的临床应用结局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沈鉴东 吴畏 +6 位作者 舒黎 蔡令波 谢佳孜 马龙 孙雪萍 崔毓桂 刘嘉茵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28-834,共7页
目的 探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CGH)技术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或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PGD/PGS)中的应用效果及不同胚胎阶段活检的临床结局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5年8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PGD/... 目的 探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CGH)技术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或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PGD/PGS)中的应用效果及不同胚胎阶段活检的临床结局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5年8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PGD/PGS治疗的381个周期,其中, PGD 320个周期,采用卵裂期活检156个周期、囊胚期活检164个周期;PGS 61个周期,采用卵裂期活检23个周期、囊胚期活检38个周期.活检标本采用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结合array-CGH技术行染色体拷贝数分析.所有移植周期均采用单胚胎移植,以活产率作为主要临床结局的评价指标.结果array-CGH技术在PGD/PGS中的明确诊断胚胎比例达96.9%~99.1%.PGD活检周期中,卵裂期活检的每移植周期活产率和每活检周期活产率分别为50.0%(58/116)、37.2%(58/156),而囊胚期活检者分别为67.5%(85/126)、51.8%(85/164),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PGS活检周期中,卵裂期活检的每移植周期活产率和每活检周期活产率均为34.8%(8/23),而囊胚期活检者均为42.1% (16/38),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rray-CGH技术在PGD/PGS中的应用具有高诊断率,基于array-CGH技术的PGD/PGS可获得理想的临床活产率.在PGD周期中,囊胚期活检比卵裂期活检具有更高的活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前诊断 比较基因组杂交 微阵列分析 分裂期 囊胚 活组织检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
原文传递
子宫内膜异位症微生态改变及其对生育力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许艳红 侯振 冒韵东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46-649,共4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妇科常见疾病,常发生于育龄期妇女,主要表现为盆腔疼痛、不孕等,严重困扰女性的身心健康。人体各部位存在着种类众多、数量庞大的微生物群,通过微生物群落本身或代谢产物在生殖的各个阶段发挥重要...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妇科常见疾病,常发生于育龄期妇女,主要表现为盆腔疼痛、不孕等,严重困扰女性的身心健康。人体各部位存在着种类众多、数量庞大的微生物群,通过微生物群落本身或代谢产物在生殖的各个阶段发挥重要作用。近年研究显示,EMS患者各部位微生物群组成发生改变,EMS对女性生育力的影响与人体微生态环境失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对女性微生物群落和EMS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微生态环境改变与EMS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微生物群 生育力
原文传递
高通量遗传检测技术在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遗传学病因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沈鉴东 冒韵东 刘嘉茵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27-433,共7页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是一类临床较常见的严重危害女性生殖健康的疾病,其病因复杂,遗传因素被认为是其重要致病因素之一。随着高通量遗传检测技术的应用,POI的遗传学病因鉴定迎来新的契机和挑战。...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是一类临床较常见的严重危害女性生殖健康的疾病,其病因复杂,遗传因素被认为是其重要致病因素之一。随着高通量遗传检测技术的应用,POI的遗传学病因鉴定迎来新的契机和挑战。染色体微阵列芯片分析(chromosome microarray analysis,CMA)用于鉴别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和POI的关系。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用于POI的遗传致病或易感位点的鉴定。目前CMA和GWAS在POI中的研究相对较少、样本量小,没有发现明确高度相关的、可重复的CNV或遗传易感位点。全外显子组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对于鉴定POI新致病基因具有独特优势。靶向二代测序(targeted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targeted NGS)通过捕获多个靶向基因(panel)制备文库,可以同时对已知POI致病基因进行快速、高通量的筛查,具有更高临床应用价值,有望提高POI基因诊断率。本文就高通量遗传检测技术在POI病因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核苷酸测序 微阵列分析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全外显子组测序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原文传递
蜡样透明带卵母细胞患者临床助孕结局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孟慧 董娟 +3 位作者 韩乐 夏梦 刘嘉茵 蔡令波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29-733,共5页
目的探讨蜡样透明带卵母细胞与正常形态卵母细胞临床助孕结局的差异。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辅助生殖助孕的93个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 目的探讨蜡样透明带卵母细胞与正常形态卵母细胞临床助孕结局的差异。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辅助生殖助孕的93个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周期,根据卵母细胞的形态和授精方式分为三组:正常形态卵母细胞组(A组,n=52),蜡样透明带卵母细胞常规ICSI组(B组,n=30);蜡样透明带卵母细胞补救ICSI组(C组,n=11)。比较三组间的实验室和临床结局。结果三组的获卵率、正常受精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B组的优质胚胎率[62.50%(250/400),59.07%(114/193)]均高于C组[40.85%(29/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6)。A组的囊胚形成率[64.78%(160/247)]高于C组[37.14%(1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另外,A组的流产率[2.44%(1/41)]低于B组和C组[21.05%(4/19),P=0.031;44.44%(4/9),P=0.002],累积妊娠率[82.69%(43/52)]高于B组和C组[56.67%(17/30),P=0.009;45.45%(5/11),P=0.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蜡样透明带样的卵母细胞采用常规ICSI授精可获得与正常形态卵母细胞相当的优质胚胎率和囊胚形成率,但总体的临床结局仍低于正常形态卵母细胞。建议蜡样透明带的异常卵母细胞直接采用ICSI授精方式,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注射 细胞质内 胚胎发育 蜡样透明带卵母细胞 累积妊娠率
原文传递
NLRP7基因变异导致的3个复发性葡萄胎家系的分析
11
作者 沈鉴东 高彦 +8 位作者 吴畏 刘金勇 孙雪萍 彭雅文 谢佳孜 汪道武 崔毓桂 刘嘉茵 刁飞扬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0期1070-1075,共6页
目的探讨复发性葡萄胎家系的分子遗传学病因,为再生育提供精准指导。方法采集5个独立家系中有复发性葡萄胎病史的女性患者及其家族成员的外周血样,提取基因组DNA,用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筛查NLRP7、KHDC3L等相关基因的变异情况,对候选变... 目的探讨复发性葡萄胎家系的分子遗传学病因,为再生育提供精准指导。方法采集5个独立家系中有复发性葡萄胎病史的女性患者及其家族成员的外周血样,提取基因组DNA,用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筛查NLRP7、KHDC3L等相关基因的变异情况,对候选变异通过Sanger测序和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验证及家系溯源。结果全外显子组测序在3个家系中检测到了NLRP7基因变异,其中先证者P1及其姐姐均携带NLRP7基因第1~4外显子的纯合缺失,先证者P2携带NLRP7 c.939delG(p.Q314Sfs*6)pat和c.1533delG(p.N512Tfs*4)mat复合杂合变异,先证者P4携带NLRP7 c.2389_2390delTC(p.A798Qfs*6)pat和c.2165A>G(p.D722G)mat复合杂合变异,上述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致病性标准均判断为致病或可能致病。其中NLRP7基因第1~4外显子缺失、c.939delG(p.Q314Sfs*6)、c.1533delG(p.N512Tfs*4)和c.2389_2390delTC(p.A798Qfs*6)变异既往均未见报道。结论明确了3个复发性葡萄胎家系中的NLRP7基因变异,有助于准确的遗传咨询。本研究的结果丰富了复发性葡萄胎致病基因NLRP7的变异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葡萄胎 NLRP7基因 全外显子组测序 遗传咨询 基因变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