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理科ISO15189体系运行过程中内部审核的应用与技巧
1
作者 王敏 贺骁 +1 位作者 宋国新 张炜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09-1110,共2页
实验室内部审核,也称为第一方审核,是实验室进行自我诊断和约束,维系实验室运行有效性、充分性,文件的适应性、符合性,及法律法规遵循性的重要手段[1-4]。定期进行实验室内部审核,审核结果均满足审核准则,则可作为实验室自我合格声明的... 实验室内部审核,也称为第一方审核,是实验室进行自我诊断和约束,维系实验室运行有效性、充分性,文件的适应性、符合性,及法律法规遵循性的重要手段[1-4]。定期进行实验室内部审核,审核结果均满足审核准则,则可作为实验室自我合格声明的基础及管理评审的依据[5-6]。我科于2018年首次获得ISO15189体系认可,每年定期开展内部审核工作,较好地完善了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现将本科室开展内部审核的工作经验汇总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审核 ISO15189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 PDCA循环模式
下载PDF
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驱动基因相关的临床病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甘文婷 张智弘 王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3-307,共5页
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high grade serous ovarian carcinoma,HGSOC)具有多种遗传学变异:TP53突变在HGSOC中广泛存在,是HGSOC发生的基础;BRCA1/2突变影响同源重组修复;CCNE1扩增和RB1突变或失活导致细胞周期不受控;PTEN和NF1突变或失活引... 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high grade serous ovarian carcinoma,HGSOC)具有多种遗传学变异:TP53突变在HGSOC中广泛存在,是HGSOC发生的基础;BRCA1/2突变影响同源重组修复;CCNE1扩增和RB1突变或失活导致细胞周期不受控;PTEN和NF1突变或失活引起细胞增殖相关信号通路等持续激活;MYC扩增促进基因转录;错配修复基因突变或失活致DNA修复错误累积。不同基因异常的HGSOC患者在预后和靶向药物选择上存在差异:BRCA1/2突变、RB1突变/失活和错配修复缺陷患者预后较好;CCNE1扩增、PTEN表达缺失、NF1突变/失活和MYC扩增患者预后相对较差。BRCA1/2突变者对PARP抑制剂反应较好;错配修复缺陷患者可受益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其余基因变异尚无明确有效临床靶向药物。该文对HGSOC中不同基因变异特点进行综述,帮助构建HGSOC遗传学变异框架,为靶向药物选择、改善患者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高级别浆液性癌 TP53 BRCA1/2 CCNE1 PTEN 文献综述
下载PDF
H3G34突变型弥漫性大脑半球胶质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3
作者 杜晓刘 陈刚 +2 位作者 韩雪 李扬 潘敏鸿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66-768,共3页
目的 探讨H3G34突变型弥漫性大脑半球胶质瘤(diffuse hemispheric glioma H3G34-mutant, DHG-G34)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其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方法 收集2例DHG-G34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行HE、免疫组化染色、ADx-ARMS、FISH、San... 目的 探讨H3G34突变型弥漫性大脑半球胶质瘤(diffuse hemispheric glioma H3G34-mutant, DHG-G34)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其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方法 收集2例DHG-G34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行HE、免疫组化染色、ADx-ARMS、FISH、Sanger测序、焦磷酸测序及NGS,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9、24岁。组织学均表现为高级别胶质瘤伴原始未分化小细胞。免疫表型:2例均表达GFAP和p53,不表达Olig2,ATRX表达缺失。测序分析均显示H3G34R突变和TP53突变,例2行NGS另检测到ATRX、GATA2、RB1体细胞突变和BLM胚系突变。结论 DHG-G34罕见,确诊需经分子遗传学证实,例2拓宽了该肿瘤的分子遗传学谱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脑半球胶质瘤 H3G34突变 病理学特征 分子遗传学
下载PDF
多中心透明细胞型软骨肉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
4
作者 鲍美玲 李海 +5 位作者 朱岩 汤代军 饶秋 张丽华 赵有财 潘敏鸿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87-1191,共5页
目的探讨透明细胞型软骨肉瘤(clear cell chondrosarcoma,CC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C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影像学表现、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行HE、免疫组化染色及基因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 目的探讨透明细胞型软骨肉瘤(clear cell chondrosarcoma,CC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C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影像学表现、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行HE、免疫组化染色及基因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26~51岁,平均年龄37.8岁;发病部位:股骨4例,肱骨1例,胸椎1例。临床表现均为长期疼痛,2例合并骨折。眼观:手术切除标本肿瘤最大径2.0~8.5 cm;镜检:肿瘤细胞呈分叶状、片状、巢团状分布,瘤细胞胞质透明,小叶中央可见骨小梁或成骨,小叶周围可见散在破骨样巨细胞,2例可见局灶经典型软骨肉瘤成分。免疫表型:肿瘤细胞S-100阳性,1例CKpan阳性,SATB2在骨母细胞中阳性,而在瘤细胞中阴性,Ki-67增殖指数为2%~5%。分子检测示IDH1/IDH2、H3F3A均为野生型。2例于术后14、44个月复发,其中1例同时转移到锁骨。结论CCC属软骨肉瘤亚型,绝大多数位于长骨骨骺和干骺端,以股骨近端最为多见,组织病理学以透明细胞、不规则骨小梁及破骨样多核巨细胞为特征,因其临床多呈低侵袭性,正确识别该亚型可避免临床过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肉瘤 透明细胞型 多中心 免疫组织化学 DNA测序 荧光原位杂交
下载PDF
子宫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3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徐静纯 徐祎 +1 位作者 张炜明 王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3-355,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3例子宫IMT行HE染色、免疫组化及FISH检测,并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预后与治疗。结果患者年龄分别为37、35和40... 目的探讨子宫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3例子宫IMT行HE染色、免疫组化及FISH检测,并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预后与治疗。结果患者年龄分别为37、35和40岁,均以阴道不规则出血和(或)月经紊乱就诊,影像学示肿瘤位于子宫颈或宫腔。镜检:瘤细胞呈梭形、胞质淡染、可见核仁,瘤细胞低倍镜下均具有平滑肌瘤样形态,2例肌纤维母细胞样成分和平滑肌样成分相互交错分布,局灶黏液样变性,1例间质呈疏松黏液样变性,伴淋巴细胞及浆细胞等炎细胞浸润;核分裂象≤5个/10 HPF。免疫表型:ALK和SMA阳性(3/3),desmin、H-Caldesmon阳性(2/3),CD10灶阳性(1/3),Ki-67增殖指数5%~10%。FISH检测示:ALK基因断裂重排(3/3)。随访时间分别为75、9、15个月,2例无瘤生存,1例复发2次。结论子宫原发IMT罕见,临床表现及形态学易误诊为子宫平滑肌肿瘤,明确诊断需要细致形态学辨识,并通过免疫组化及FISH检测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 病理 ALK
下载PDF
利妥昔单抗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与近期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龚予希 杨野梵 +3 位作者 翟博雅 丁茹 刘阳 张智弘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4-309,共6页
目的探讨经利妥昔单抗标准化治疗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的初治时临床病理特征与近期疗效的关系,并建立近期疗效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9年12月经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并接受利妥... 目的探讨经利妥昔单抗标准化治疗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的初治时临床病理特征与近期疗效的关系,并建立近期疗效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9年12月经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并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的365例DLBCL临床资料,通过χ2检验、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与近期疗效相关的因素,并进一步构建预测模型。结果365例患者中,缓解组292(80%)例,未缓解组73(20%)例。缓解组与未缓解组在原发灶(P<0.001)、结外受累数(P=0.005)、B症状(P<0.001)、Ann Arbor分期(P<0.001)、ECOG评分(P<0.001)、IPI评分(P<0.001)、β2-MG水平(P<0.001)、LDH水平(P<0.001)、CRP水平(P<0.001)、PLR值(P<0.001)、NLR值(P<0.001)、LMR值(P<0.001)、BCL-6阳性率(P=0.034)、Ki-67增殖指数(P=0.039)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多因素分析发现:原发灶位于结内(P=0.008)、IPI评分3~5分(P=0.002)、PLR高值(P=0.034)和Ki-67增殖指数<75%(P=0.036)是近期疗效差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基于这四个因素构建的近期疗效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及C指数高于经典的IPI模型(0.742 vs 0.659)。结论原发灶位于结内、IPI评分3~5分、PLR高值和Ki-67增殖指数<75%是影响DLBCL患者近期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四个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能够较好的区分不易缓解的高危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近期疗效 临床 病理
下载PDF
伴脊索样特征的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4例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分析
7
作者 李锦豪 唐锦玲 +2 位作者 陈刚 杨沁怡 潘敏鸿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21-1225,共5页
目的探讨伴脊索样特征的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atypical teratoid/rhabdoid tumor,AT/RT)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AT/RT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采用免疫组化、FISH、Sanger测序及NGS进行检测,并复习... 目的探讨伴脊索样特征的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atypical teratoid/rhabdoid tumor,AT/RT)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AT/RT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采用免疫组化、FISH、Sanger测序及NGS进行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患者中女性3例,男性1例,年龄3~45岁;病变位于大脑半球1例,小脑2例,颈椎1例。临床表现为视物模糊、夜间枕部疼痛、耳鸣、右上肢疼痛等,病程1~2个月,MRI考虑胶质瘤、室管膜瘤、神经鞘瘤。镜下瘤细胞呈弥漫片巢状、条索状排列,均可见间质黏液样变性呈脊索样形态,瘤细胞主要为原始神经外胚层及横纹肌样细胞。免疫表型:瘤细胞INI-1均表达缺失,vimentin均弥漫表达,3例部分表达SMA,均不表达IDH-1、H3K27M、GFAP、Oligo-2、Brachyury、SOX10,ATRX、H3K27me3均无表达缺失,Ki-67增殖指数50%~80%。FISH及Sanger测序未见阳性。NGS检测:例3检测有SMARCB1缺失突变。随访:例1于术后12个月复发转移,总生存期26个月;例2术后12个月死亡;例3放、化疗结束,术后5个月未复发;例4仍处于治疗中。结论AT/RT临床罕见,好发于儿童,成人亦可发生,易局部复发和沿脑脊髓播散,其显示脊索样特征,需与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脊索样胶质瘤、差分化脊索瘤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 脊索样特征 鉴别诊断 分子遗传学
下载PDF
淋巴瘤样丘疹病分型和病理诊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凯健 张智弘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06-708,共3页
淋巴瘤样丘疹病(lymphomatoid papulosis,LyP)是一种非侵袭性皮肤病,组织学上具有恶性淋巴瘤特点而临床表现为良性持续性自愈性丘疹,属于原发性皮肤CD30+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其可分为7个亚型,且可具有特殊的临床类型、组织学类型和免... 淋巴瘤样丘疹病(lymphomatoid papulosis,LyP)是一种非侵袭性皮肤病,组织学上具有恶性淋巴瘤特点而临床表现为良性持续性自愈性丘疹,属于原发性皮肤CD30+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其可分为7个亚型,且可具有特殊的临床类型、组织学类型和免疫表型,亦可与恶性淋巴瘤和其它病变存在联系,该文就LyP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样丘疹病 原发性皮肤CD30+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病理诊断 文献综述
下载PDF
后颅窝室管膜瘤21例临床病理及分子特征
9
作者 李芷汀 陈刚 +3 位作者 韩雪 宋国新 刘冲 潘敏鸿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94-1099,共6页
目的 探讨后颅窝室管膜瘤的临床病理及分子特征。方法 收集21例后颅窝室管膜瘤病例,对其临床病理学资料、分子遗传学及预后进行分析总结,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男性12例,女性9例,中位年龄44岁。组织学表现:6例可见筛网状、腺样结构... 目的 探讨后颅窝室管膜瘤的临床病理及分子特征。方法 收集21例后颅窝室管膜瘤病例,对其临床病理学资料、分子遗传学及预后进行分析总结,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男性12例,女性9例,中位年龄44岁。组织学表现:6例可见筛网状、腺样结构,腔内充满均质嗜酸性球状物质。免疫表型:肿瘤细胞EMA、D2-40核旁点状阳性,H3K27me3阳性20例、缺失1例,10例TRPS1核强阳性。分子分型:PFB组20例,PFA组1例;1例检测到TP53体系突变。平均总生存期180.6个月。结论 后颅窝室管膜瘤任何年龄均可发生,日常工作中需常规对后颅窝室管膜瘤进行H3K27me3染色分组,PFB组总体预后较好;嗜酸性分泌物的形态特点可能与室管膜瘤细胞的分泌功能有关,认识此种形态可减少误诊,TRPS1、TP53突变可能在部分室管膜瘤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管膜瘤 后颅窝 H3K27me3 嗜酸性分泌物
下载PDF
胸腺原发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及淋巴上皮性涎腺炎样胸腺增生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震 李海 +3 位作者 曾铮 刘冲 范钦和 张智弘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38-1342,共5页
目的探讨胸腺原发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和淋巴上皮性涎腺炎(lymphoepithelial sialadenitis,LESA)样胸腺增生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两者相关性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3例胸腺MALT淋巴瘤和1例LESA... 目的探讨胸腺原发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和淋巴上皮性涎腺炎(lymphoepithelial sialadenitis,LESA)样胸腺增生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两者相关性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3例胸腺MALT淋巴瘤和1例LESA样胸腺增生的临床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胸腺MALT淋巴瘤,其中2例伴Sj9gren综合征;镜下胸腺正常结构损毁,增生的淋巴滤泡间可见肿瘤性淋巴样细胞浸润伴明显的淋巴上皮病变,以中心细胞样和单核样B细胞形态为主。瘤细胞表达CD20、PAX-5和BCL-2,其中1例伴显著浆细胞分化者Lambda轻链限制性表达。3例胸腺MALT淋巴瘤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基因检测均示单克隆性重排。LESA样胸腺增生镜下胸腺分叶状结构大体尚存,可见包含增生滤泡的丰富淋巴细胞浸润,胸腺上皮增生伴显著淋巴上皮病变,未见有单核样B细胞形态。免疫组化染色示增生淋巴组织由B和T细胞混合;Ig基因重排检测示多克隆性增生。结论 LESA样胸腺增生和胸腺MALT淋巴瘤均是胸腺少见的淋巴增生性病变,两者具有相似的组织学和免疫表型特征;结合基因重排技术详细分析两者的鉴别要点,有助于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肿瘤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淋巴组织增生 淋巴上皮性涎腺炎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中EGFR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明娜 李霄 +1 位作者 何志成 张智弘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2-405,共4页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s,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19号和21号外显子突变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显微切割技术及扩增阻滞突变系统...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s,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19号和21号外显子突变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显微切割技术及扩增阻滞突变系统检测108例石蜡包埋NSCLC组织中EGFR基因第19号和21号外显子突变情况。结果 108例NSCLC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率为36.1%(39例),其中19号外显子突变率为13.0%(14例),21号外显子突变率为23.1%(25例);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多为不吸烟、肿瘤直径较小(<3 cm)、腺癌、无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较早(P<0.05),与患者性别、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P>0.05);所有鳞癌标本中均无EGFR基因突变;EGFR突变的患者应用吉非替尼靶向治疗后原发肿瘤和脑转移灶明显缩小。结论 EGFR基因19号和21号外显子突变作为有效的NSCLC靶向治疗的临床筛选指标,很可能参与NSCLC的发生、发展,与相关的临床病理指标结合可为NSCLC的靶向治疗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基因突变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MYCN基因扩增的H3和IDH野生型儿童型弥漫性高级别胶质瘤1例
12
作者 万鑫 李芷汀 +1 位作者 李明娜 潘敏鸿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7-558,共2页
患者男性,17岁,因“突发头痛6天”入院。头颅MRI示右侧额叶异常信号,内伴囊变坏死,实性部分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DWI实性部分明显高信号,增强可见明显强化(图1),考虑高级别胶质瘤;术中见肿瘤位于脑白质浅层,灰红色质软,血供丰... 患者男性,17岁,因“突发头痛6天”入院。头颅MRI示右侧额叶异常信号,内伴囊变坏死,实性部分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DWI实性部分明显高信号,增强可见明显强化(图1),考虑高级别胶质瘤;术中见肿瘤位于脑白质浅层,灰红色质软,血供丰富,伴囊性变,内侧沿大脑镰下向对侧生长,肿瘤全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型弥漫性高级别胶质瘤 IDH野生型 H3野生型 病例报道
下载PDF
恶性外周神经鞘瘤5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1
13
作者 李琛 张智弘 +1 位作者 潘敏鸿 范钦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44-647,共4页
目的 观察恶性外周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恶性外周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2例患者中,男女发病率为1∶1,年龄4~71岁,头颈部18例(35%),四肢12例(23%),躯... 目的 观察恶性外周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恶性外周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2例患者中,男女发病率为1∶1,年龄4~71岁,头颈部18例(35%),四肢12例(23%),躯干9例(17%),深部组织8例(15%),椎管内4例(8%),生殖道1例(2%)。镜下肿瘤组织呈束状或漩涡状排列,瘤细胞短纺锤形、卵圆形、梭形,核分裂象易见。免疫表型:瘤细胞局灶表达S-100蛋白,Ki-67增殖指数10%~70%。结论恶性外周神经鞘瘤罕见,侵袭性高,预后差,其组织形态复杂多样,需与滑膜肉瘤、纤维肉瘤、血管外皮瘤、富于细胞性神经鞘瘤、纤维型脑膜瘤以及平滑肌肉瘤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恶性外周神经鞘瘤 鉴别诊断
下载PDF
粒细胞肉瘤18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周志韶 朱岩 +5 位作者 虞梅宁 范钦和 王聪 张炜明 宋国新 肖璇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5期329-332,336,共5页
目的探讨粒细胞肉瘤(GS)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8例GS的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特点。结果 18例GS中男女各半;年龄12~70岁,中位年龄45.5岁。受累部位为淋巴结6例,乳房4例,皮肤2例,卵巢、胃、小肠、上颌窦、膀胱、... 目的探讨粒细胞肉瘤(GS)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8例GS的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特点。结果 18例GS中男女各半;年龄12~70岁,中位年龄45.5岁。受累部位为淋巴结6例,乳房4例,皮肤2例,卵巢、胃、小肠、上颌窦、膀胱、口腔各1例。临床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肿大或局部包块,或黏膜息肉样增生。光镜下原有组织结构(尤其是淋巴结)常有多少不等的残存为其重要特点;瘤细胞幼稚、多样。诊断依靠免疫组化标记,但其抗体表达较广,抗体组合运用和结果的分析判断是关键;主要阳性抗体有MPO、CD43、CD68、lysozyme、CD117等。结论 GS少见,部位不定,误诊率高,诊断关键是在遇到不典型"淋巴瘤"时或有幼稚嗜酸粒细胞时要想到它,然后用免疫组化标记证实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肉瘤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后肾腺瘤5例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明娜 朱岩 +2 位作者 张炜明 宋国新 范钦和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2-174,178,共4页
目的探讨后肾腺瘤(MA)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方法总结5例MA的临床、影像学、病理学形态特征和免疫组化结果,并行文献复习。结果本组5例后肾腺瘤,男性1例,女性4例。CT平扫表现为界清低密度影;CT血管造影(CTA)提示瘤体呈少血管改变。肉眼... 目的探讨后肾腺瘤(MA)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方法总结5例MA的临床、影像学、病理学形态特征和免疫组化结果,并行文献复习。结果本组5例后肾腺瘤,男性1例,女性4例。CT平扫表现为界清低密度影;CT血管造影(CTA)提示瘤体呈少血管改变。肉眼观肿瘤境界清楚,呈灰白、灰黄色,质地中等;镜下肿瘤细胞小,均匀一致,核大质少,无异型性及核分裂象,肿瘤细胞呈腺泡状排列,可见乳头状结构,并可见砂砾体钙化。免疫组化示WT-1、CD57和vimentin均(+),S-100、CK7和CKpan部分(+),而CgA、Syn和EMA(-)。术后随访提示预后较好,无复发和转移征象。结论以病理学形态特征结合免疫组化有助于明确后肾腺瘤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肾腺瘤 临床 病理 免疫组化 特征
下载PDF
乳腺恶性腺肌上皮瘤临床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1
16
作者 周晓莉 范钦和 +1 位作者 鲍永仪 王更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38-842,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恶性腺肌上皮瘤(adenomyoepithelioma,AME)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运用HE染色、镜检及免疫组化染色对3例AME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主要形态特征是由肌上皮围绕腺上皮构成的管腔所... 目的探讨乳腺恶性腺肌上皮瘤(adenomyoepithelioma,AME)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运用HE染色、镜检及免疫组化染色对3例AME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主要形态特征是由肌上皮围绕腺上皮构成的管腔所形成的双层套管结构。2种上皮有不同程度的增生,呈巢团状。肿块呈浸润性生长,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多见。免疫组化表达结果具有双相性,腺上皮表达CK8、CK18、EMA等,肌上皮表达SMA、S-100、p63等。肿瘤细胞ER、PR、Her-2阴性,CK5/6和(或)EGFR有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具有基底样型乳腺癌的免疫表型。结论恶性AME十分罕见,应与乳腺肌上皮癌、化生癌、肉瘤等多种肿瘤相鉴别,其组织学特点及免疫组化表型是诊断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恶性腺肌上皮瘤 组织学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下载PDF
垂体细胞瘤及其罕见室管膜样亚型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司海鹏 王剑蓉 +2 位作者 章宜芬 王震 张智弘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4-288,共5页
目的探讨垂体细胞瘤及其罕见的室管膜样亚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免疫表型、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应用HE和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染色观察7例垂体细胞瘤(6例经典型和1例室管膜样亚型)的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6... 目的探讨垂体细胞瘤及其罕见的室管膜样亚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免疫表型、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应用HE和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染色观察7例垂体细胞瘤(6例经典型和1例室管膜样亚型)的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6例经典型肿瘤均由致密的肥胖梭形细胞构成,瘤细胞呈短束状和车辐状排列;而1例室管膜样亚型,瘤细胞呈漩涡状和乳头状排列,伴明显的血管周菊形团结构。免疫表型:所有肿瘤均弥漫表达S-100蛋白和TTF-1,而IDH1R132H、Olig-2、NF、CD34、Syn、Cg A及垂体激素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均<2%。不同的是,经典型病例GFAP和EMA仅灶阳性,室管膜样亚型中GFAP呈弥漫阳性,且>50%瘤细胞EMA点状阳性。结论垂体细胞瘤是起源于神经垂体细胞罕见的低级别胶质瘤,该实验有助于扩大垂体细胞瘤的形态学谱系和对新亚型的认识,对病理的鉴别诊断和临床治疗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细胞瘤 室管膜样 免疫表型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泌尿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1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何晓蓉 周晋星 +2 位作者 李霄 陶燃 李红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08-412,共5页
目的探讨泌尿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s,NET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泌尿系统NETs(膀胱11例、输尿管1例、肾脏4例)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 目的探讨泌尿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s,NET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泌尿系统NETs(膀胱11例、输尿管1例、肾脏4例)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6例NETs中男性11例,女性5例;年龄48~84岁,平龄65岁;小细胞癌10例,副神经节瘤4例,类癌及不典型类癌各1例;12例患者有随访资料,其中6例死亡,均为小细胞癌(3~21个月),6例存活,包括4例膀胱副神经节瘤(7~88个月)、1例肾类癌(14个月)和1例膀胱小细胞癌合并尿路上皮癌(42个月)。结论 NETS发生在泌尿系统中较为罕见,主要为小细胞癌、副神经节瘤及类癌。根据其典型组织形态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组化标志物(Syn、CgA、CD56)阳性鉴别,需谨慎排除转移可能。副神经节瘤及类癌预后较好,小细胞癌侵袭性高,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统肿瘤 神经内分泌肿瘤 小细胞癌 类癌 副神经节瘤
下载PDF
肾集合管癌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乔东方 范钦和 +3 位作者 朱岩 王震 虞梅宁 宋国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9-421,428,共4页
目的探讨肾集合管癌(collecing duct carcinoma,CDC)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4例CDC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位于肾髓质内,镜下为管状、乳头状结构,肿瘤细胞呈靴钉样,伴间质纤维化及... 目的探讨肾集合管癌(collecing duct carcinoma,CDC)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4例CDC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位于肾髓质内,镜下为管状、乳头状结构,肿瘤细胞呈靴钉样,伴间质纤维化及炎症细胞反应,肿瘤旁集合管上皮细胞可见异型增生;免疫表型示肿瘤细胞CKpan、CKL、CKH及CK7均(+),vimentin部分(+)(2/4),CK20、CD10、RCC均(-)。结论 CDC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肾上皮性肿瘤,临床罕见,易误诊,免疫组化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集合管癌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原发性肝血管肉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0
20
作者 孙金萍 李海 +4 位作者 宋国新 张智弘 王震 范钦和 朱岩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期19-22,26,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血管肉瘤(PHA)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分析6例PHA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结果 6例中男性3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72岁。镜下观察肿瘤形态多样,可见异型瘤细胞沿肝窦生长,形成大小不等不规则血管腔及腔内乳头,分化好的海...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血管肉瘤(PHA)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分析6例PHA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结果 6例中男性3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72岁。镜下观察肿瘤形态多样,可见异型瘤细胞沿肝窦生长,形成大小不等不规则血管腔及腔内乳头,分化好的海绵状血管瘤样结构、分化差的幼稚单细胞血管腔及实性增生区形成似纤维肉瘤、低分化癌样改变。免疫组化:6例CD31强(+),5例CD34、FLi-1和ERG(+)。结论原发性肝血管肉瘤是一种少见的预后很差的恶性肿瘤,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最终确诊需依赖病理组织学并多项血管内皮标记物。早期发现、完全手术切除及术后化疗可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原发性肝血管肉瘤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