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始建于1939年,目前是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江苏省耳鼻咽喉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耳鼻咽喉科专业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卫生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基地、南京医科大学耳鼻咽喉...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始建于1939年,目前是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江苏省耳鼻咽喉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耳鼻咽喉科专业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卫生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基地、南京医科大学耳鼻咽喉科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内设置5个专业组:耳科学与听力学组(Otology and Audiology)、鼻科学与变态反应学组(Rhinology and Allergology)、咽科学与睡眠医学组(Pharyngology and Sleep Medicine)、喉科学与嗓音医学组(Laryngology and Phonetics)、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弥漫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初次鼻内镜术后嗅觉预后的关系,建立并验证弥漫性CRSwNP患者初次鼻内镜术后嗅觉改善不佳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收集并分析于南...目的:探讨弥漫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初次鼻内镜术后嗅觉预后的关系,建立并验证弥漫性CRSwNP患者初次鼻内镜术后嗅觉改善不佳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收集并分析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行初次鼻内镜手术治疗的67例弥漫性CRSwNP嗅觉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嗅觉改善情况分为嗅觉改善组(50例)和嗅觉未改善组(17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嗅觉改善的因素,据此建立弥漫性CRSwNP患者初次鼻内镜术后嗅觉预后的列线图模型并评估其预测效果。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病程长短(β=0.527,OR=1.693,95%CI:1.139~2.517)、Lund-Mackay鼻窦CT评分(β=0.704,OR=2.021,95%CI:1.208~3.382)、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值(β=0.311,OR=1.365,95%CI:1.026~1.815)、筛窦与上颌窦CT评分的比值(β=0.954,OR=2.597,95%CI:1.263~5.340)是弥漫性CRSwNP初次鼻内镜术后嗅觉改善不佳的独立预测因素,据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弥漫性CRSwNP初次鼻内镜术后嗅觉改善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ie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70(95%CI:0.658~0.881,P<0.01),C指数为0.856(0.817~0.894),校准曲线的绝对误差平均为0.034。结论:根据病程、Lund-Mackay鼻窦CT评分、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值、筛窦与上颌窦CT评分的比值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以预测弥漫性CRSwNP患者初次鼻内镜术后的嗅觉改善情况,对临床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口服和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的疗效。方法选择84例病程在8周之内的OME患者(8~56岁)为研究对象,在进行鼓室穿刺抽液及口服抗生素的基础上,随机分成A组,30例34耳,予小剂量短疗...目的探讨口服和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的疗效。方法选择84例病程在8周之内的OME患者(8~56岁)为研究对象,在进行鼓室穿刺抽液及口服抗生素的基础上,随机分成A组,30例34耳,予小剂量短疗程口服泼尼松治疗;B组,30例32耳,予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2~4次;C组,24例26耳,口服抗生素,鼓室穿刺抽液。疗程结束后随访3个月。结果A、B两组分别有70.6%和53.1%的患耳在一周内有不同程度好转。治疗一个月后,A、B、C三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2%(30/34耳)、90.6%(29/32耳)和69.2%(18/26耳);A组与B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B两组与C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或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均为治疗OME的有效方法。展开更多
文摘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始建于1939年,目前是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江苏省耳鼻咽喉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耳鼻咽喉科专业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卫生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基地、南京医科大学耳鼻咽喉科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内设置5个专业组:耳科学与听力学组(Otology and Audiology)、鼻科学与变态反应学组(Rhinology and Allergology)、咽科学与睡眠医学组(Pharyngology and Sleep Medicine)、喉科学与嗓音医学组(Laryngology and Phonetics)、
文摘目的:探讨弥漫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初次鼻内镜术后嗅觉预后的关系,建立并验证弥漫性CRSwNP患者初次鼻内镜术后嗅觉改善不佳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收集并分析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行初次鼻内镜手术治疗的67例弥漫性CRSwNP嗅觉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嗅觉改善情况分为嗅觉改善组(50例)和嗅觉未改善组(17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嗅觉改善的因素,据此建立弥漫性CRSwNP患者初次鼻内镜术后嗅觉预后的列线图模型并评估其预测效果。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病程长短(β=0.527,OR=1.693,95%CI:1.139~2.517)、Lund-Mackay鼻窦CT评分(β=0.704,OR=2.021,95%CI:1.208~3.382)、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值(β=0.311,OR=1.365,95%CI:1.026~1.815)、筛窦与上颌窦CT评分的比值(β=0.954,OR=2.597,95%CI:1.263~5.340)是弥漫性CRSwNP初次鼻内镜术后嗅觉改善不佳的独立预测因素,据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弥漫性CRSwNP初次鼻内镜术后嗅觉改善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ie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70(95%CI:0.658~0.881,P<0.01),C指数为0.856(0.817~0.894),校准曲线的绝对误差平均为0.034。结论:根据病程、Lund-Mackay鼻窦CT评分、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值、筛窦与上颌窦CT评分的比值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以预测弥漫性CRSwNP患者初次鼻内镜术后的嗅觉改善情况,对临床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文摘目的探讨口服和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的疗效。方法选择84例病程在8周之内的OME患者(8~56岁)为研究对象,在进行鼓室穿刺抽液及口服抗生素的基础上,随机分成A组,30例34耳,予小剂量短疗程口服泼尼松治疗;B组,30例32耳,予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2~4次;C组,24例26耳,口服抗生素,鼓室穿刺抽液。疗程结束后随访3个月。结果A、B两组分别有70.6%和53.1%的患耳在一周内有不同程度好转。治疗一个月后,A、B、C三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2%(30/34耳)、90.6%(29/32耳)和69.2%(18/26耳);A组与B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B两组与C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或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均为治疗OME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