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多卡因通过抑制NETs改善阿霉素引起的心脏毒性
1
作者 陈铃 孟文 +2 位作者 朱霞 刘文涛 何学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9期1241-1244,1249,共5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利多卡因抑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减轻阿霉素引起的心脏毒性。方法将3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阿霉素组(DOX组)和利多卡因+阿霉素组(LIDO+DOX组),每组10只。对照组单次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L/100 g;DO...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利多卡因抑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减轻阿霉素引起的心脏毒性。方法将3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阿霉素组(DOX组)和利多卡因+阿霉素组(LIDO+DOX组),每组10只。对照组单次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L/100 g;DOX组单次腹腔注射阿霉素15 mg/kg;LIDO+DOX组尾静脉注射利多卡因6 mg/kg,30 min后腹腔注射阿霉素15 mg/kg。于第10天,取小鼠血清检测各组小鼠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浆NETs标志物游离DNA(cf-DNA)、瓜氨酸组蛋白3(CitH3)、髓过氧化物酶-DNA(MPO-DNA)的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小鼠心脏组织NETs相关标记物中CitH3、髓过氧化物酶(MPO)的表达量。结果DOX组小鼠血清CK、CK-M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LIDO+DOX组小鼠(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DOX组与LIDO+DOX组小鼠血浆MPO-DNA、CitH3和cf-DN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LIDO+DOX组小鼠血浆MPO-DNA、CitH3和cf-DNA水平明显低于DOX组(P<0.05)。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发现,DOX组小鼠心肌组织中MPO和CitH3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LIDO+DOX组(P<0.05)。结论利多卡因可能是通过抑制NETs的表达来缓解阿霉素引起的心脏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阿霉素 心脏毒性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下载PDF
利多卡因预处理减轻阿霉素引起的小鼠急性心肌损伤的效果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海波 刘岳鹏 +3 位作者 朱霞 刘文涛 程月 何学明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506-511,共6页
目的探究利多卡因(lidocaine,LIDO)预处理减轻阿霉素(doxorubicin,DOX)引起的小鼠心肌损伤的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选用美国癌症研究所(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h,ICR)小鼠30只并随机分为三组(n=10),分别为对照组(单次腹腔注射理盐水... 目的探究利多卡因(lidocaine,LIDO)预处理减轻阿霉素(doxorubicin,DOX)引起的小鼠心肌损伤的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选用美国癌症研究所(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h,ICR)小鼠30只并随机分为三组(n=10),分别为对照组(单次腹腔注射理盐水1 mL/100 g)、DOX组(单次腹腔注射DOX 10 mg/kg)、DOX+LIDO组(尾静脉注射LIDO 6 mg/kg,30 min后腹腔注射DOX 10 mg/kg),观测各组小鼠的体重、生存率、心电图;检测血浆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T,cTn-T)、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以及心肌组织中磷酸化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 adenosine 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AMPK)、磷酸化缝隙连接蛋白43(phosphorylated connexin 43,p-Cx43)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OX组小鼠2~7 d体重明显降低,7 d病死率增加,心率降低,血清cTn-T、IL-1β、IL-6、TNF-α升高,p-AMPK蛋白表达减低,p-Cx43蛋白表达增加;而与DOX组相比,DOX+LIDO组动物体重增加,7 d病死率下降,心率增加,血清cTn-T、IL-1β、IL-6、TNF-α降低,p-AMPK蛋白表达增加,p-Cx43蛋白表达减低。结论LIDO预处理可减轻DOX引起的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激活AMPK抑制p-Cx43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疾病 多柔比星 利多卡因
下载PDF
水通道蛋白4缺失对静脉麻醉药催眠效应的影响(英文)
3
作者 周巧梅 吕云落 +2 位作者 胡刚 曾因明 屠伟峰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69-576,共8页
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PQ4)参与调节突触神经递质释放,而全麻状态的形成主要由神经元兴奋性及神经元之间突触传递功能改变所引起的。本文旨在研究AQP4与全麻药物作用的相关性,探讨AQP4是否参与调节全麻药物效应的发挥及其可能机制... 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PQ4)参与调节突触神经递质释放,而全麻状态的形成主要由神经元兴奋性及神经元之间突触传递功能改变所引起的。本文旨在研究AQP4与全麻药物作用的相关性,探讨AQP4是否参与调节全麻药物效应的发挥及其可能机制。实验对象是成年雄性AQP4基因敲除(KO)小鼠与野生型CD1(WT)小鼠。采用行为学催眠实验,分别给予WT/KO小鼠三种作用机制不同的静脉麻醉药(丙泊酚、氯胺酮和戊巴比妥钠),观察记录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时间和恢复时间;进行微透析递质测定,WT/KO小鼠立体定位前额皮质,收集丙泊酚腹腔注射前、后该部位透析液,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透析液内氨基酸类递质浓度。结果显示,相对于WT小鼠,氯胺酮组和戊巴比妥钠组KO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时间提前,而持续时间延迟;而丙泊酚组KO小鼠翻正反射持续时间则明显缩短。前额皮质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在给予丙泊酚后的不同时段均表现为较基础水平增加,给药后KO小鼠前额皮质天冬氨酸、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GABA)的升高模式与WT小鼠有显著的差异。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两种基因型的小鼠前额皮质中GABA升高持续时间与药物诱导的翻正反射消失持续时间有相关关系。本研究证实AQP4基因缺失影响静脉全麻药催眠效应的发挥;丙泊酚麻醉效应与其诱导的前额皮质神经递质释放相关,提示AQP4基因敲除影响脑内神经递质在麻醉状态时的释放可能是其造成麻醉药物效应改变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4 丙泊酚 翻正反射 神经递质 微透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