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类独立学院临床教学基地建设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4
1
作者 汪海峰 茅建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247-250,共4页
文章通过对全国23所医学类独立学院教学基地建设情况的调研和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临床教学基地建设的个案研究,发现医学类独立学院独立建设临床教学基地较少,且存在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偏低、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学校与基地医教协同不够... 文章通过对全国23所医学类独立学院教学基地建设情况的调研和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临床教学基地建设的个案研究,发现医学类独立学院独立建设临床教学基地较少,且存在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偏低、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学校与基地医教协同不够等问题。在新形势下,医学类独立学院应该在共享母体高校优质教学资源的同时,合理规划自有教学基地建设、强化临床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通过加强医教协同,探索调动教学基地积极性的有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类独立学院 临床教学基地 建设
下载PDF
双排锚钉缝线桥与钢板固定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国印 王永强 +2 位作者 柏天婷 陈建民 吕德珍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464-469,共6页
目的比较双排锚钉缝线桥(doublerowanchorsuturebridge,DRA-SB)与钢板固定(platefixation,PF)治疗肱骨大结节(humerus greater tubercle,HGT)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HGT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 目的比较双排锚钉缝线桥(doublerowanchorsuturebridge,DRA-SB)与钢板固定(platefixation,PF)治疗肱骨大结节(humerus greater tubercle,HGT)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HGT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DRA-SB组(n=22)和PF组(n=26)。DRA-SB组采用内排联合外排锚钉的缝线桥固定,PF组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根据影像学检查和临床功能评估HGT位移、骨折愈合和并发症,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静息痛和活动痛,应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mecican shoulderand elbowsurgeons scale,ASES)评估肩关节功能,应用量角器测量肩关节最大活动度(range ofmotion,ROM)。结果两组患者在骨折愈合、住院和术后恢复日常生活时间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DRA-SB组患者切口长度明显短于PF组(P<0.05);DRA-SB组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上均明显优于PF组(P均<0.05);DRA-SB组术后HGT位移较PF组增加(P<0.05)。两组术前肩关节静息痛VAS、活动痛VAS和肩关节功能ASE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肩关节静息痛VAS、活动痛VAS和肩关节功能ASES均明显优于术前(P均<0.05),但术后两组间静息痛VAS和活动痛V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DRA-SB组术后肩关节功能ASES明显高于PF组(P<0.05),DRA-SB组在前屈和外展活动时,其最大ROM优于PF组(P<0.05)。结论DRA-SB和PF固定均是治疗HGT骨折的有效方法,但DRA-SB在手术时间、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上更具优势,同时也避免二次手术取出,临床接受度较高,是一种较为良好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大结节 骨折 双排锚钉缝线桥 钢板固定
下载PDF
临床研究中延迟知情同意的探讨
3
作者 王妍 李旭 +6 位作者 韦葵葵 刘梦丹 吴琼 董平平 曹晓梅 李维勤 刘玉秀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157,共6页
知情同意是临床研究中重要的伦理标志,在开展临床研究前,研究人员有责任将研究信息充分告知参与者。然而,在紧急情况下开展的临床研究,让其中的参与者或其监护人在狭窄的治疗时间窗口内完全知情同意很难做到。目前现实中可接受的知情同... 知情同意是临床研究中重要的伦理标志,在开展临床研究前,研究人员有责任将研究信息充分告知参与者。然而,在紧急情况下开展的临床研究,让其中的参与者或其监护人在狭窄的治疗时间窗口内完全知情同意很难做到。目前现实中可接受的知情同意方式除传统的一般知情同意外,还有豁免知情同意、泛知情同意以及延迟知情同意。通过介绍临床研究中延迟知情同意起源和发展历程,对延迟知情同意的应用现状进行梳理,提出紧急情况下应用延迟知情同意的先决条件并针对延迟知情同意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紧急情况下临床研究延迟知情同意的应用提供伦理辩护和伦理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知情同意 知情同意 医学伦理 临床研究 急救医学
下载PDF
甲状腺出血性囊性结构的临床及超声特征
4
作者 邓言敏 崔启超 +5 位作者 杨瑞 李银杏 马江荣 刘莉 王卓然 孟庆欣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41-544,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出血性囊性结构的临床及超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3年8月我院超声诊断科经超声介入微创治疗的甲状腺出血性囊性结构,共496例,统计分析其诱因、临床症状和体征、甲状腺功能以及超声表现。结果:在496例患者... 目的:探讨甲状腺出血性囊性结构的临床及超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3年8月我院超声诊断科经超声介入微创治疗的甲状腺出血性囊性结构,共496例,统计分析其诱因、临床症状和体征、甲状腺功能以及超声表现。结果:在496例患者中有诱因者483例(97.38%),其中咳嗽喷嚏和恶心呕吐352例(70.97%)。突然颈部胀痛者451例(90.93%)。甲状腺球蛋白升高406例(81.85%)。超声检查85.48%囊性结构内可见点状低回声漂浮物,75.60%可见点状低回声游动及沉降现象。结论:甲状腺出血性囊性结构多有诱因,可突然引起甲状腺内静脉压力增大的因素是常见的诱因;颈部突然胀痛是发病初期典型的临床表现;甲状腺球蛋白升高是主要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指标;点状低回声漂浮物以及游动或沉降现象是典型的超声表现。综合诱因、临床症状体征、甲状腺功能及超声表现可以诊断甲状腺出血性囊性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球蛋白 超声检查
下载PDF
肾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4例临床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倪皓 何燕 +5 位作者 王小桐 王璇 李锐 马恒辉 周晓军 饶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23-1125,共3页
目的 探讨肾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primary renal neuroendocrine tumors,PRNE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4例PRNET切除标本行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电镜下观察其形态结构、免疫表型及超微结构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PRNET... 目的 探讨肾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primary renal neuroendocrine tumors,PRNE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4例PRNET切除标本行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电镜下观察其形态结构、免疫表型及超微结构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PRNET中3例男性,1例女性;年龄39-73岁,平均50岁。2例PRNET因腰背部疼痛就诊,2例PRNET患者体检发现入院。4例PRNET镜下结构相似,肿瘤细胞呈管状、条带状紧密排列生长,部分呈巢、团状;肿瘤细胞规则一致,核深染,染色质细腻,核仁不易见,核分裂象均3个/10HPF。免疫表型:4例Syn均呈强阳性,2例CgA呈阳性,2例CKpan呈局灶阳性,1例P504S呈阳性;CD10、CD117、PAX2、PAX8、PLAP、Ksp-cadherin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1%-5%。1例PRNET于电镜下见胞质内有大量神经内分泌颗粒,细胞间有桥粒连接。结论 PRNET是一种罕见的肾脏肿瘤,可发生于肾脏任何部位,无明显性别差异。诊断多依靠病理学检查,并结合免疫表型,必要时辅助电镜技术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肿瘤 神经内分泌肿瘤 超微结构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骨原发性上皮样血管肉瘤6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冯潇 史倩芸 +4 位作者 章如松 余波 饶秋 石群立 张新华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7年第6期415-418,共4页
目的探讨骨原发性上皮样血管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分析6例骨原发性上皮样血管肉瘤临床资料,观察其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男性5例,女性1例,中位年龄46.5岁。其中发生于股骨2例、肱骨2例、胫... 目的探讨骨原发性上皮样血管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分析6例骨原发性上皮样血管肉瘤临床资料,观察其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男性5例,女性1例,中位年龄46.5岁。其中发生于股骨2例、肱骨2例、胫骨1例、髋骨1例。临床症状均为病变部位疼痛,组织学上,肿瘤组织由片状或条索状排列的上皮样细胞构成,部分区域可见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分支状血管性腔隙,内衬异型瘤细胞,部分瘤细胞内见含红细胞的空泡。免疫组化均不同程度表达CD31、vimentin,部分表达ERG、Fli-1、CKpan。4例获得随访资料,其中2例死亡,2例无复发。结论骨原发性上皮样血管肉瘤罕见,必须与转移癌等鉴别,诊断需结合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配合免疫组化可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样血管肉瘤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下载PDF
CD20异常弥漫阳性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2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冯潇 吴楠 +6 位作者 魏雪 王璇 史倩芸 叶胜兵 饶秋 石群立 马捷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7年第10期747-752,共6页
目的探讨CD20+T细胞淋巴瘤(TCL)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及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CD20+T细胞淋巴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行免疫组化及EBER原位分子杂交和基因重排检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2例CD20+TCL均为男性,年龄分别... 目的探讨CD20+T细胞淋巴瘤(TCL)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及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CD20+T细胞淋巴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行免疫组化及EBER原位分子杂交和基因重排检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2例CD20+TCL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54岁和48岁,患者表现为全身多处浅表淋巴结肿大。2例淋巴结活检示淋巴结结构完全破坏,肿瘤细胞呈浸润性生长,可见明显的"星空现象"。免疫组化:CD20、CD3和CD43均弥漫一致(+),CD2均强弱不一致(+),CD7、PAX-5和CD79a(-),Ki-67阳性指数分别为40%和70%;例1少量散在小淋巴细胞呈EBER(+)。2例TCR基因重排呈单克隆。结论 CD20+TCL是一种罕见的T细胞淋巴瘤,主要应与B细胞淋巴瘤鉴别。目前报道的多数病例呈侵袭性,预后较差,联合运用多种免疫组化抗体和分子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0 T细胞淋巴瘤 免疫组化 分子生物学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8
作者 许阳阳 展平 宋勇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89-998,共10页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一种"顽固性癌症",以快速生长和早期广泛转移为特征,大约70%的患者在确诊时就已经处于广泛期。尽管对一线含铂双联化疗反应率高,但是几乎所有患者随后即不可避免地复发且对二线治...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一种"顽固性癌症",以快速生长和早期广泛转移为特征,大约70%的患者在确诊时就已经处于广泛期。尽管对一线含铂双联化疗反应率高,但是几乎所有患者随后即不可避免地复发且对二线治疗的反应较差。由于SCLC具有高肿瘤突变负荷及免疫源性,这提示免疫治疗也许对其有效。在过去的几年中,一些临床试验评估了以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4,CTLA-4)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抑制剂为主的检查点抑制剂在SCLC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并展示了良好的生存前景。本文总结了这些试验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独或联合应用于SCLC一线治疗、维持治疗和二线或以上治疗的结果,并对其中的预测因素进行了综述以确定其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免疫治疗 标志物
下载PDF
结直肠腺癌中肿瘤出芽与KRAS、NRAS、BRAF基因突变、MSI状态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石娜 王康 +3 位作者 周晓蝶 魏雪 丁康 饶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62-1367,共6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癌中肿瘤出芽(BD)与KRAS、NRAS、BRAF基因突变、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37例结直肠腺癌的临床资料,判读BD。采用RT-PCR法检测229例KRAS、NRAS、BRAF基因突变,分析B...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癌中肿瘤出芽(BD)与KRAS、NRAS、BRAF基因突变、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37例结直肠腺癌的临床资料,判读BD。采用RT-PCR法检测229例KRAS、NRAS、BRAF基因突变,分析BD与基因突变的相关性。应用PCR法检测MSI,分析其与BD的关系。结果237例患者中低-中级别BD者147例,高级别BD者90例,BD与肿瘤最大径、脉管神经侵犯、组织学分化、淋巴结侵犯、癌结节形成、肿瘤复发、TNM分期均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发病部位均无关。淋巴结转移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D与淋巴结转移风险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D是影响结直肠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229例患者中KRAS突变率为42.4%,NRAS突变率为2.6%,BRAF突变率为3.1%。在KRAS、NRAS、BRAF突变患者中,高级别BD率分别为56.7%、33.3%、14.3%。BD与Kras12、Kras13密码子突变和KRAS总突变均有关(P<0.05),与NRAS、BRAF均无关。高级别BD中KRAS突变主要为Kras12、Kras13密码子突变。KRAS突变患者出现高级别BD,其无进展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短(P<0.05)。237例患者中,MSI高度不稳定率为6.8%,16例MSI高度不稳定中仅2例为高级别BD,其与MSI呈负相关(r=-0.143,P<0.05)。结论结直肠腺癌中BD与Kras12、Kras13密码子突变、KRAS总突变、MSI状态均有关;BD也与结直肠腺癌预后相关,可为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肿瘤出芽 KRAS NRAS BRAF 微卫星不稳定
下载PDF
吗啡联合右美托咪定静脉自控镇痛用于难治性癌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陈浩飞 田蜜 +2 位作者 朱红梅 程祝强 金毅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86-292,297,共8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吗啡静脉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用于晚期难治性癌痛病人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晚期难治性癌痛病人11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和右美托咪定组(简称右美组,60例),对...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吗啡静脉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用于晚期难治性癌痛病人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晚期难治性癌痛病人11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和右美托咪定组(简称右美组,6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吗啡注射剂,右美组使用吗啡联合右美托咪定注射剂,所有病人均采用PCIA给药。记录或评估PCIA前,PCIA后1 d、2 d、10 d、20 d和30 d病人的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吗啡及右美托咪定的使用剂量、病人的生活质量、满意度和不良反应。结果:PCIA治疗后两组病人的NRS评分在各个时间段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1),而在同一时间段两组病人的NR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病人使用吗啡剂量逐渐增多(P <0.05),但PCIA治疗后的各个时间点,右美组所需的吗啡剂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右美托咪定的注射量逐渐升高,在PCIA治疗2 d后的各个时间点,右美托咪定的增幅不显著。与PCIA前相比,两组病人PCIA治疗2 d、10 d、20 d和30 d的生活质量得分和满意度得分均显著改善(P <0.01),两组病人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CIA后,两组病人便秘和恶心呕吐的人数逐渐增加,并且在PCIA治疗2 d时出现嗜睡的副作用,而右美组便秘、恶心呕吐和嗜睡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吗啡PCIA治疗晚期难治性癌痛可以明显的改善病人的疼痛和生活质量,减少吗啡的用量,降低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晚期难治性癌痛WHO三阶梯药物治疗以外的一种良好的辅助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晚期难治性癌痛 病人静脉自控镇痛 吗啡 安全性
下载PDF
伴恶性肿瘤肾脏疾病患者的临床及肾脏病理特征 被引量:8
11
作者 梁丹丹 何大锋 +3 位作者 梁少姗 徐峰 曾彩虹 刘志红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07-212,共6页
目的:分析肾活检患者中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及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住院行肾活检并伴恶性肿瘤的患者,分析临床特点及肾脏病理分布谱。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38例恶性肿瘤患者... 目的:分析肾活检患者中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及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住院行肾活检并伴恶性肿瘤的患者,分析临床特点及肾脏病理分布谱。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38例恶性肿瘤患者,占同期肾活检人数的0.7%。患者男女之比为1.6∶1,肾活检时平均年龄58±10岁,中位肾脏病程9(4~31)月,72.5%的患者诊断肿瘤的时间距离肾活检在前后1年之内。以血液系统肿瘤多见(86例,62.3%),其中多发性骨髓瘤占多数(69例,80.2%),肾脏病理以管型肾病最多见(17例,24.6%);其他血液系统肿瘤(17例,19.8%)肾脏病理以肾小球膜增生性病变最多见(5例,29.2%)。实体肿瘤(52例,37.7%),其中以消化道肿瘤最多见(19例,36.5%),肾脏损害以肾小球膜性病变最多见(27例,52%)。结论:不同来源的恶性肿瘤造成肾脏损害的临床特征和病理类型存在差异。对于某些病理类型的肾脏病变,比如肾小球膜性病变、肾小球膜增生性病变,尤其是中老年肾脏疾病患者需加强肿瘤筛查避免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多发性骨髓瘤 肾脏病理
下载PDF
针刀松解和体外冲击波治疗跖筋膜炎型跟痛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璐 纪进化 +1 位作者 汪燕 刘国印 《东南国防医药》 2023年第3期237-241,共5页
目的探讨针刀松解(NKT)与体外冲击波(ESWT)治疗慢性跖筋膜炎型跟痛症(PHS-CPF)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金陵临床医学院骨科接受PHS-CPF治疗的48例患者,根据医患沟通结果和治疗方式分为NKT组(26例)和E... 目的探讨针刀松解(NKT)与体外冲击波(ESWT)治疗慢性跖筋膜炎型跟痛症(PHS-CPF)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金陵临床医学院骨科接受PHS-CPF治疗的48例患者,根据医患沟通结果和治疗方式分为NKT组(26例)和ESWT组(22例),NKT组采用针刀松解治疗模式进行操作,ESWT组采用激痛点治疗模式进行操作。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压痛评分对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随访时的晨起足跟痛和足跟压痛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各随访时间节点,2组患者的晨起足跟痛和足跟压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2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晨起足跟痛和足跟压痛均低于治疗后1周(P<0.05);2组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的足跟压痛与治疗后1个月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NKT组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的晨起足跟痛均较治疗后1个月明显改善(1.88±0.71 vs 2.54±0.65,1.62±0.64 vs 2.54±0.65,P<0.05);与治疗后1个月相比,ESWT组治疗3个月后,晨起足跟痛无明显改善(P>0.05),而治疗6个月后,晨起足跟痛增加(4.32±0.78 vs 3.45±1.10,P<0.05)。治疗后1周时,NKT组的晨起足跟痛明显低于ESWT组(4.58±0.90 vs 5.27±0.98,P<0.05),而2组的足跟压痛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与ESWT组相比,NKT组在缓解晨起足跟痛(2.54±0.65 vs 3.45±1.10,1.88±0.71 vs 3.64±0.95,1.62±0.64 vs 4.32±0.78)和足跟压痛(0.58±0.58 vs 1.00±0.53,0.54±0.58 vs 1.09±0.61,0.73±0.53 vs 1.14±0.71)上更具优势(P<0.05)。结论NKT与ESWT治疗PHS-CPF的临床疗效确切,均能有效缓解晨起足跟痛和足跟压痛,并具有较好的维持治疗效果,但NKT的临床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疗法 体外冲击波疗法 慢性跖筋膜炎 跟痛症 晨起足跟痛 足跟压痛
下载PDF
网络视频直播介入医学学术会议实践再思考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士成 刘玉秀 史兆荣 《东南国防医药》 2019年第5期546-548,共3页
随着移动互联网Web3.0时代的到来,传统基于现场面对面对话(传达)模式的医学学术会议科学交流体系逐渐向基于互联网(网络视频直播)模式(现场与网络共存互补)的医学学术会议科学交流新框架转变,并趋于成熟。文章主要阐述了网络视频直播介... 随着移动互联网Web3.0时代的到来,传统基于现场面对面对话(传达)模式的医学学术会议科学交流体系逐渐向基于互联网(网络视频直播)模式(现场与网络共存互补)的医学学术会议科学交流新框架转变,并趋于成熟。文章主要阐述了网络视频直播介入医学学术会议的动因和新科学交流模式的特征,同时梳理了在实践应用中所出现潜在的侵权问题与实际的流程管理机制缺失、医学伦理道德失范及学术共享局促等问题,并围绕法律完善、管理机制、可直播标准及增进会议方职责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为两者在今后融合有序发展提供积极地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学术会议 网络视频直播 科学交流 学术交流
下载PDF
移植肾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莹 徐峰 +5 位作者 梁少姗 梁丹丹 朱小东 杨帆 陈劲松 曾彩虹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7-112,共6页
目的:分析移植肾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移植肾活检首次确诊FSGS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将患者分为肾病范围蛋白尿(NP)组和非肾... 目的:分析移植肾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移植肾活检首次确诊FSGS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将患者分为肾病范围蛋白尿(NP)组和非肾病范围蛋白尿(nNP)组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52例移植肾FSGS患者(NP组19例,nNP组33例),移植肾活检距肾移植的中位时间为12.4月,中位尿蛋白2.5 g/24h,血清肌酐203.3μmol/L.经典型FSGS占69.2%,塌陷型、细胞型、顶部型和门部型各占11.5%、7.7%、7.7%和3.8%.55.8%患者硬化袢周围可见足细胞增生,13.5%伴假性新月体形成.电镜下56.3%(18/32)患者可见足突广泛融合.与nNP组相比,NP组患者移植肾活检距肾移植的时间更短,活检时水肿及感染的比例更高,肾小管间质病变和足突融合的程度更重(P均<0.05).11例患者失随访,余41例中位随访16.9月,17例(41.5%)进入终末期肾病,中位肾脏存活29.3月.NP组的移植肾存活率明显低于nNP组(P=0.040).血浆置换和利妥昔单抗(RTX)治疗组、单用RTX组和其他治疗组尿蛋白缓解率分别为60.0%、50.0%和36.4%.结论:移植肾FSGS患者主要表现为中等量蛋白尿和移植肾功能不全;肾移植术后早期发病者,蛋白尿更多、足突融合程度更重,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足细胞 病理 预后
下载PDF
无创胚胎染色体筛查在男性严重少弱畸精子症不育患者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琴 许娟娟 +3 位作者 冯雨明 马汝钧 陈莉 姚兵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19,共6页
目的:探讨无创胚胎染色体筛查技术(NICS)对男性严重少弱畸精子症辅助生殖妊娠结局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因男方严重少弱畸形精症行辅助生殖助孕的男性不育患者共计170例,接受NICS治疗的85对夫妻作为试验组,接... 目的:探讨无创胚胎染色体筛查技术(NICS)对男性严重少弱畸精子症辅助生殖妊娠结局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因男方严重少弱畸形精症行辅助生殖助孕的男性不育患者共计170例,接受NICS治疗的85对夫妻作为试验组,接受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85对夫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女方年龄、女方体重质量指数(BMI)、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基础窦卵泡计数(AFC)、不孕年限、男方年龄、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精子DNA碎片化指数(DFI)、获卵数、正常受精数、优质囊胚数、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的差异。结果:NICS组与ICSI组相比,女方年龄、女方BMI、AMH、AFC、不孕年限、男方年龄、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精子DFI、获卵数、正常受精数、优质囊胚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NICS组明确诊断率88.24%,检测胚胎染色体整倍体率48.56%,NICS组挑选整倍体胚胎移植后临床妊娠率高于ICSI组(66.28%vs 51.09%)、而流产率低于ICSI对照组(12.28%vs 29.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男性严重少弱畸形精子症不育患者,NICS技术可以提高临床妊娠率、降低流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症 男性 无创胚胎染色体筛查 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临床妊娠率
下载PDF
miRNAs在创伤性脑损伤中的临床意义及相关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闫静 宋佳希 汪俊军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3期193-196,共4页
miRNAs是一类具有调控生命活动功能的非编码单链小RNA。研究表明,血清、血浆和脑脊液中存在大量miRNAs,其表达水平可能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交通事故、高空坠落、极限运动等导致的头部猛烈撞击所引起的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 miRNAs是一类具有调控生命活动功能的非编码单链小RNA。研究表明,血清、血浆和脑脊液中存在大量miRNAs,其表达水平可能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交通事故、高空坠落、极限运动等导致的头部猛烈撞击所引起的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一种高致死率、高致残率的疾病,且患病率逐年升高,许多患者生活质量低下;因此,对TBI患者尽早地预后判断,阐明相关机制对于该疾病的治疗至关重要。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miRNAs在TBI后的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该文就近期有关TBI相关miRNAs的临床意义、调节机制及其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miRNAs成为TBI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调节机制 治疗靶点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收治重症活动性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转归 被引量:3
17
作者 苗译亓 李喆 +5 位作者 许书添 周玉超 周云 王杨 李世军 胡伟新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21-326,共6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重症活动性狼疮性肾炎(LN)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ICU收治的450例活动性LN患者,回顾性分析重症LN入住ICU的病因、器官损伤特征和预后。结...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重症活动性狼疮性肾炎(LN)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ICU收治的450例活动性LN患者,回顾性分析重症LN入住ICU的病因、器官损伤特征和预后。结果:450例活动性LN中,168例(37.3%)合并感染。最常受累器官是肾脏(100%),其余依次为中枢神经系统(19.8%)、心脏(15.8%)、消化系统(8.7%)、肺(4.7%)和血液系统(4.7%),多器官损伤占4.2%。79例(17.6%)合并血栓性微血管病(TMA),多器官损伤和伴心脏损伤者TMA比例高达36.8%和35.1%。246例(54.7%)接受肾脏替代治疗,3个月内摆脱透析率为53.3%。转出ICU后28d和3个月死亡率分别为7.6%和10.9%,合并感染者3个月死亡率显著高于无感染者(15.9%vs 7.9%,P=0.011)。3个月肾脏存活率为72.3%,LN合并TMA患者肾脏存活率明显低于无TMA者(61.8%vs 74.6%,P=0.025)。COX多因素分析示,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和多器官损伤是患者3个月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和血液系统损伤是3个月内无法摆脱透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CU收治的重症活动性LN患者TMA和感染发生率高,器官损伤严重,人肾预后差,需要早期识别,采取有效治疗手段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重症监护病房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基于胜任力模型管理临床药师的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7
18
作者 钱蕾 刘玉秀 +1 位作者 黄晓晖 史兆荣 《东南国防医药》 2021年第3期324-327,共4页
临床药师的人才空缺一直是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困难之一。胜任力作为人才选拔、培养、考核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成为国内外企业和公共事业领域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和应用的热点。文章运用胜任力冰山模型,从知识、技能、个人品质三个方面建立临... 临床药师的人才空缺一直是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困难之一。胜任力作为人才选拔、培养、考核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成为国内外企业和公共事业领域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和应用的热点。文章运用胜任力冰山模型,从知识、技能、个人品质三个方面建立临床药师胜任力评价指标,旨在研究目前我国临床药师管理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构建临床药师胜任力评价体系,并探索该模型具体应用场景,从而保证临床药学服务更加有效地开展。在临床药师培养、认证、考核等阶段运用胜任力模型,不仅有助于提高临床药师的职业素养,而且有助于使临床药师的管理更加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人力资源管理 胜任力模型
下载PDF
人工智能引导影像融合辅助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隽 赵晓东 +7 位作者 周昱霖 董宁 马梦飞 陈宇豪 盛正成 董杰 何灿琴 许松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29-735,共7页
目的:比较人工智能(AI)引导多参数磁共振-经直肠超声(mpMRI-TRUS)融合辅助经会阴前列腺系统穿刺、靶向穿刺和联合穿刺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效能,以评估联合穿刺活检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22年4月开始收集于东部战区总医院行3.0... 目的:比较人工智能(AI)引导多参数磁共振-经直肠超声(mpMRI-TRUS)融合辅助经会阴前列腺系统穿刺、靶向穿刺和联合穿刺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效能,以评估联合穿刺活检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22年4月开始收集于东部战区总医院行3.0T mpMRI检查发现前列腺可疑病灶(PI-RADS评分≥3分)继而接受AI引导mpMRI-TRUS融合辅助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患者的一般个人信息和临床资料,包括年龄、PSA水平、前列腺体积(PV)、PSA密度(PSAD)、PI-RADS评分、穿刺组织Gleason评分等。穿刺前先将mpMRI影像数据导入实时融合成像系统,图像融合完成后,以显示的可疑PCa病灶为靶目标,先对靶目标行靶向穿刺2至3针,再继续行系统穿刺12针。将靶向穿刺+系统穿刺结果定义为联合穿刺结果。比较不同穿刺方式PCa检出率、临床有意义前列腺癌(CsPCa)检出率和病理Gleason评分的差异,并进一步评估其在不同PI-RADS评分分组中的诊断效能。结果:本研究纳入的220例患者中共检出PCa 118例。系统穿刺和靶向穿刺的PCa检出率分别为40.45%和43.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2)。联合穿刺PCa检出率为53.64%,高于系统穿刺和靶向穿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系统穿刺和靶向穿刺的CsPCa检出率分别为28.18%和3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联合穿刺CsPCa检出率为41.82%,高于系统穿刺和靶向穿刺,且与系统穿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但与靶向穿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0)。PI-RADS评分3分组中,系统穿刺PCa检出率为39.29%,靶向穿刺PCa检出率为2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6)。联合穿刺PCa检出率为50%,高于系统穿刺和靶向穿刺,且与靶向穿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但与系统穿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0)。PI-RADS评分4~5分组中,系统穿刺PCa检出率为40.10%,靶向穿刺PCa检出率为46.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1)。联合穿刺PCa检出率为54.17%,高于系统穿刺和靶向穿刺,且与系统穿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但与靶向穿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3)。在系统穿刺与靶向穿刺均检出的PCa患者中,39例病理Gleason评分一致,13例系统穿刺病理Gleason评分升级,18例靶向穿刺病理Gleason评分升级。结论:AI引导mpMRI-TRUS融合辅助经会阴前列腺靶向穿刺相较于系统穿刺有更高的CsPCa检出率并且可能更接近于真实病理Gleason评分。联合穿刺相较于单一穿刺,对PCa诊断效能更高,可作为临床上前列腺穿刺方案的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人工智能 图像融合 系统穿刺 靶向穿刺 联合穿刺
下载PDF
脂蛋白(a)颗粒浓度评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20
作者 印中鹏 吴嘉 汪俊军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746-749,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颗粒浓度与质量浓度,探讨血清Lp(a)水平对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2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分为高风险组96例、低风险组26例;分别检... 目的通过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颗粒浓度与质量浓度,探讨血清Lp(a)水平对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2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分为高风险组96例、低风险组26例;分别检测血清Lp(a)颗粒浓度、质量浓度以及血脂等其他生化参数。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Lp(a)颗粒浓度、质量浓度对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分层的预测比值比(OR)及其95%置信区间(CI)。结果高风险高血压患者的血清Lp(a)颗粒浓度27.7(8.58,64.65)nmol/L、质量浓度148.00(54.00,338.50)mg/L均高于低风险患者5.80(2.75,14.53)nmol/L、42.50(23.75,84.00)mg/L,P均<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高血压患者血清Lp(a)颗粒浓度、质量浓度呈正相关(r=0.979,P<0.001),均与HDL-C浓度呈负相关(r=-0.233,P=0.012及r=-0.233,P=0.0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Lp(a)颗粒浓度(OR=1.105,95%CI=1.017~1.199,P=0.018)、质量浓度(OR=1.016,95%CI=1.003~1.030,P=0.016)的升高与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增高相关。结论高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Lp(a)颗粒浓度、质量浓度高于低风险患者;Lp(a)颗粒浓度有望成为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分层体系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脂蛋白(a)颗粒 冠心病 风险评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