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6)A mRNA修饰在心血管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映泉(综述) 钟勇(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75-779,共5页
N6-甲基腺苷(m 6 A)甲基化修饰受甲基转移酶、去甲基化酶和甲基化识别蛋白的动态调节,在表观遗传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可通过调控mRNA修饰参与包括心血管疾病在内的多种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文章主要就m 6 A mRNA修饰对心血管衰老的... N6-甲基腺苷(m 6 A)甲基化修饰受甲基转移酶、去甲基化酶和甲基化识别蛋白的动态调节,在表观遗传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可通过调控mRNA修饰参与包括心血管疾病在内的多种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文章主要就m 6 A mRNA修饰对心血管衰老的影响以及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作为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甲基腺苷 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衰老 生物标志物 治疗靶点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多支病变患者不同血运重建策略的比较 被引量:12
2
作者 胡闽鑫 宫剑滨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88-393,共6页
目的当前国内外关于是否干预非梗死相关血管的研究鲜有报道。文中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多支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成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后干预非梗死相关血管的最佳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2016... 目的当前国内外关于是否干预非梗死相关血管的研究鲜有报道。文中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多支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成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后干预非梗死相关血管的最佳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期间东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STEMI合并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227例。根据针对非梗死相关血管的不同血运重建策略将研究对象分为仅处理罪犯病变(CO)组164例、立即多支再血管化(I-MVR)组39例以及分期多支再血管化(S-MVR)组24例。比较3组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顽固性心绞痛、心因性再入院以及全因死亡事件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MACE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经过45~80个月随访,CO组、I-MVR组及S-MVR组患者间MACE(39.6%vs 28.2%vs 12.5%,P=0.021)和心因性再入院(57.3%vs 43.6%vs 33.3%,P=0.043)事件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S-MVR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MACE中仅再次血运重建事件在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30.5%vs 20.5%vs 8.3%,P=0.047)。CO组顽固性心绞痛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18);3组患者全因死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处理罪犯病变、女性、肾功能不全及三支病变是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STEMI合并多支病变患者首次PCI成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后,相比不干预或立即干预非梗死相关血管,择期干预可降低MACE发生率和心因性再入院率,MACE风险的降低主要由较少的再次血运重建事件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多支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非罪犯血管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单中心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丹丹 庄微 宫剑滨 《东南国防医药》 2021年第4期363-367,共5页
目的分析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的抗凝治疗现状,分析口服抗凝药(OAC)治疗后血栓栓塞、出血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东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确诊为NVAF的457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案分为抗凝... 目的分析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的抗凝治疗现状,分析口服抗凝药(OAC)治疗后血栓栓塞、出血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东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确诊为NVAF的457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案分为抗凝组349例(76.4%)和未抗凝组108例(23.6%)。抗凝组又分为华法林亚组72例(15.8%)、达比加群酯亚组166例(36.3%)、利伐沙班亚组111例(24.3%);其中达比加群酯亚组与利伐沙班亚组合称为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组。采用CHA 2 DS 2-VASc评分、HAS-BLED评分评估血栓栓塞、出血风险,通过本中心患者病历系统或电话随访患者出院后服用OAC发生血栓栓塞、出血事件情况,回顾性分析上述临床资料。结果血栓栓塞风险中高危患者394例(86.2%),其中抗凝治疗303例(76.9%);高出血风险患者103例(22.5%),其中未抗凝患者28例(27.2%)。在血栓栓塞事件发生方面,抗凝组明显低于未抗凝组[20(5.7%)vs 34(31.5%),P<0.01];NOAC组与华法林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5.8%)vs 4(5.6%),P>0.05];达比加群酯亚组优于利伐沙班亚组[5(3.0%)vs 11(9.9%),P<0.05]。在出血事件发生方面,抗凝组较未抗凝组高[19(5.4%)vs 0(0%),P<0.05];其中抗凝组有2例(0.6%)出现致命性脑出血,余为非致命性出血事件;NOAC组较华法林亚组低[9(3.2%)vs 10(13.9%),P<0.05],2组中各有1例患者发生致命性脑出血(0.3%vs 1.0%,P>0.05);达比加群酯亚组与利伐沙班亚组相当[4(2.4%)vs 5(4.5%),P>0.05]。结论NVAF患者抗凝治疗是必要的,其中OAC以选择NOAC较多。NOAC抗凝治疗与华法林抗凝治疗预防血栓栓塞效果相当,但较华法林安全。达比加群酯在预防血栓栓塞事件方面优于利伐沙班,不排除与研究中利伐沙班普遍剂量偏小有关,两者安全性相当。临床医师应强化抗凝意识,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口服抗凝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抗凝 新型口服抗凝药 华法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