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许琴芬 沈波 +1 位作者 荣菊芬 孙维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7-128,共2页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特点、病原菌及危险因素。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前瞻性调查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为8.95%,例次感染率为15.23%,感染...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特点、病原菌及危险因素。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前瞻性调查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为8.95%,例次感染率为15.23%,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首位。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62.4%,革兰阳性菌占26.3%,真菌占11.3%,其中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为47.86%;MRSA检出率为70.21%。侵入性操作与医院感染有直接关系。结论:重视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减少侵入性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加强对病原菌的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降低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医院感染 调查分析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基于Mini-CEX量表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在神经外科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鲁峻 降建新 +3 位作者 王小林 娄高杰 丁鸭锁 高广忠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EX)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在神经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1年6月泰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78位非神经外科专业住培学员,在入科和出科时对学员各进行一次基于Mini-CE... 目的探讨基于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EX)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在神经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1年6月泰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78位非神经外科专业住培学员,在入科和出科时对学员各进行一次基于Mini-CEX量表的考核,通过对考核成绩、教师和学生对评估结果的满意度进行分析,评价基于Mini-CEX量表的神经外科形成性评价体系。结果规培学员基于Mini-CEX量表的神经外科形成性评价体系考核显示,学员末次成绩(44.55±7.76)分高于初次成绩(32.52±5.80)分。(P<0.05)。末次考核教师和学员的满意度均高于首次考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Mini-CEX的神经外科形成性评价体系应用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i-CEX量表 形成性评价体系 规范化培训 神经外科
下载PDF
多重技术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大腺瘤切除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黄进 孙骏 +4 位作者 计巍 程超 焦建同 黄维一 邵君飞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影像融合、假包膜外分离和术中个体化颅底修复技术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大腺瘤切除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垂体大腺瘤的病例资料。术前行鞍区薄层CT、垂体MRI+MRA导航序列,利用神经导航影像融合重建技术...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影像融合、假包膜外分离和术中个体化颅底修复技术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大腺瘤切除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垂体大腺瘤的病例资料。术前行鞍区薄层CT、垂体MRI+MRA导航序列,利用神经导航影像融合重建技术进行术前评估。均行神经内镜下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切开鞍底硬膜后,识别腺瘤周围的膜性结构,尽量沿假包膜外界面钝性分离,将假包膜与腺瘤一并切除。病人术中无脑脊液漏36例;低流量脑脊液漏4例,采用鞍底硬膜缝合、鼻外纱条支撑;术中有明显脑脊液漏2例,采用自体脂肪、阔筋膜、鞍底硬膜缝合;术中1例高流量脑脊液漏者,应用自体脂肪,可吸收人工脑膜,自体阔筋膜,带蒂鼻中隔黏膜瓣分层修补,间断缝合硬膜术后填塞瘤腔,最后予纱条支撑填塞鼻腔。结果所有病例未出现术后脑脊液鼻漏,出现一过性尿崩9例,颅内感染3例,均对症治疗后好转。肿瘤全切除39例,次全切除4例。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复查MRI,39例全切病例未见复发,4例次全切病例中,3例无明显进展,1例接受再次手术,恢复良好。结论神经导航影像融合技术有助于手术医师评估肿瘤与周边结构位置关系,内镜下辨别腺瘤周围的膜性结构,颅底个体化修复技术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神经内镜 假包膜 颅底重建
下载PDF
多模态神经导航联合电生理技术在颅底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黄进 张岩松 +9 位作者 周志敏 吴德权 孙骏 张晓路 程超 姜晨 王诚 吴志峰 戴敏超 邵君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84-1686,1689,共4页
目的 :探讨多模态神经导航融合技术与电生理技术在颅底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1例颅底肿瘤患者进行术前CT、MRI、MRA等影像多模态融合,对病灶进行三维重建,术中实时导航指导手术切除范围;15例颅底附近贴附5个MARK,分别在开骨瓣前... 目的 :探讨多模态神经导航融合技术与电生理技术在颅底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1例颅底肿瘤患者进行术前CT、MRI、MRA等影像多模态融合,对病灶进行三维重建,术中实时导航指导手术切除范围;15例颅底附近贴附5个MARK,分别在开骨瓣前及切除病灶后检查是否发生移位,探讨术中持续导航的精确性;对后组颅神经进行全程电生理监测,保护相关颅神经。结果:神经导航具有良好的持续精确性,肿瘤及其周围结构定位准确,在综合的电生理监测下,手术全切除16例(76.2%);次全切3例(14.3%),大部分切除2例(9.5%),术后所有病例全部获得随访,时间6-32个月,远期生活质量KPS评分80-100分,2例复发。结论:颅底肿瘤与颅底组织结构位置相对固定,术中脑移位不明显,对于导航的定位精确性影响较小;术中联合电生理监测技术,及时反馈肿瘤的切除深度,增加手术的安全性的同时加快手术进程,避免脑重要结构的副损伤,两者的联合应用在颅底肿瘤手术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神经导航 电生理 颅底肿瘤
下载PDF
多模态神经导航联合术中荧光导向技术在脑功能区高级别胶质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黄进 张晓路 +6 位作者 张岩松 冯素银 黄维一 程超 焦建同 兰青 邵君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19,共6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神经导航联合术中荧光导向技术在脑功能区高级别胶质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统计完整脑功能区胶质瘤60例患者资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常规开颅手术组,观察组利用多模态神经导航系统联合荧光导向技术,术中在不同... 目的:探讨多模态神经导航联合术中荧光导向技术在脑功能区高级别胶质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统计完整脑功能区胶质瘤60例患者资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常规开颅手术组,观察组利用多模态神经导航系统联合荧光导向技术,术中在不同距离处和不同染色区域收集肿瘤标本,做相应病理分型和免疫组化分析,并比较两组肿瘤全切率和术后功能神经障碍情况,分析两者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均顺利实现功能技术融合和术中导航,术中荧光可见明显不同染色区域,两组胶质瘤病理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高级别胶质瘤全切率、术后功能神经障碍情况、术后前3个月肿瘤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距离处肿瘤标本免疫组化分析各指标表达可见明显变化趋势,荧光染色区域与术后病理特征相符。结论:多模态神经导航联合术中荧光导向技术可提高脑功能区高级别胶质瘤全切率,改善神经术后功能情况和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区胶质瘤 神经导航 荧光技术 预后
下载PDF
NIHSS评分法运用于脑出血分组护理中对患者临床疗效、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生存质量的改善效果 被引量:4
6
作者 周丹 王丽 《临床护理杂志》 2018年第5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NIHSS评分法运用于脑出血分组护理中对患者临床疗效、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生存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00例,采用NIHSS评分法进行评估,NIHSS评分<10分的脑出血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NIHSS评分法运用于脑出血分组护理中对患者临床疗效、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生存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00例,采用NIHSS评分法进行评估,NIHSS评分<10分的脑出血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NIHSS评分≥10分的脑出血患者52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恢复及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两组护理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前、护理5d后NI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10d及1个月后NIHS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前活动能力、家庭角色、思维、情绪、社会角色及肢体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1个月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上升(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NIHSS评分法运用于脑出血分组护理中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术后神经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HSS评分 脑出血/护理
下载PDF
基于多序列MRI影像组学与深度迁移学习特征的脑胶质瘤分级预测研究
7
作者 刘志鹏 降建新 +3 位作者 吴琪炜 周炎 卞雪峰 朱银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2-379,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多序列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手工影像组学(hand⁃crafted radiomic,HCR)和深度迁移学习(deep transfer learning,DTL)特征的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模型在术前预测脑胶质瘤分级的效能。方法:... 目的:探讨基于多序列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手工影像组学(hand⁃crafted radiomic,HCR)和深度迁移学习(deep transfer learning,DTL)特征的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模型在术前预测脑胶质瘤分级的效能。方法:选取BraTS2019数据集中332例患者的影像数据[高级别胶质瘤(high⁃grade glioma,HGG)258例,低级别胶质瘤(low⁃grade glioma,LGG)74例],随机抽取30例HGG和8例LGG作为测试数据集,其余294例作为训练集和验证集。从T1、T2、T1c和Flair序列中提取病灶的HCR特征和DTL特征,并筛选出影响力前10的特征子集,基于HCR特征、DTL特征和两者组合的深度学习影像组学(deep learning radiomics,DLR)特征,分别建立7种ML模型,评估模型预测HGG和LGG的效能。选择最佳模型后,使用SHAP法对模型特征重要性进行量化及归因分析。结果:基于HCR和DTL组合的DLR特征构建的ML模型预测效能最高,当使用支持向量机的递归特征消除(support vector machine⁃recursive feature elimination,SVM⁃RFE)筛选特征后,使用T2+T1c+Flair序列组合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器的预测模型效果最佳。在验证集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达到0.996(95%CI:0.991~1.000),约登指数、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20、0.976、0.988和0.932,在测试集上同样具有较高的分级预测效能。SHAP特征权重分析显示Flair序列的特征贡献较大,其次为T2及T1c序列,HCR和DTL特征均有重要贡献。结论:基于多序列MRI的DLR特征构建的ML模型可有效预测脑胶质瘤的肿瘤分级,其中经过SVM⁃RFE筛选后的T2+T1c+Flair序列组合的SVM分类器模型效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手工影像组学 深度迁移学习 深度学习影像组学 预测模型
下载PDF
炎症标志物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卒中后肺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海梅 符慧颖 +2 位作者 白扬 刘颖 降建新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9-14,共6页
目的基于列线图模型探讨炎症标志物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发生卒中后肺炎(SAP)的预测价值。方法根据是否发生肺炎将259例AIS患者分为SAP组81例与非SAP组17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公式计算出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全... 目的基于列线图模型探讨炎症标志物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发生卒中后肺炎(SAP)的预测价值。方法根据是否发生肺炎将259例AIS患者分为SAP组81例与非SAP组17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公式计算出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AIS患者发生SAP的独立危险因素。将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进一步从区分度、校准度、临床实用性及等方面比较仅纳入传统因素和同时纳入炎症指标两个模型的预测能力。采用重分类分析评价列线图模型对AIS患者发生SAP风险预测价值的改善程度。结果与非SAP组比较,SAP组吸烟、糖尿病、吞咽困难比率及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三酰甘油水平、入院时NIHSS评分、SIRI、SII、NLR显著升高,高血压比率显著降低(均P<0.05)。糖尿病(OR=2.505,95%CI:1.070~5.850,P=0.034)、吞咽困难(OR=3.492,95%CI:1.501~8.119,P=0.004)、入院NIHSS评分(OR=1.310,95%CI:1.188~1.446,P<0.001)、SIRI(OR=2.417,95%CI:1.327~4.401,P=0.008)、NLR(OR=1.434,95%CI:1.101~1.860,P=0.007)是AIS患者发生SAP的独立危险因素。纳入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不含炎症因子的预测模型与纳入炎症因子的列线图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8(95%CI:0.725~0.852,P<0.001)和0.884(95%CI:0.838~0.930,P<0.001)。校正曲线显示预测风险与观察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显示该模型对预测SAP具有显著的净收益。此外,通过计算净重新分类指数和综合判别改善指数发现列线图模型预测AIS患者发生SAP风险方面有显著改善。内部验证也证明了列线图模型的可靠性。结论入院时SIRI、NLR是AIS患者发生SAP的独立预测因素。在传统模型中加入SIRI及NLR可显著提高对AIS患者SAP发生风险的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指数 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 缺血性脑卒中 卒中后肺炎 列线图
下载PDF
硬脊膜动静脉瘘1例诊治体会
9
作者 王铮 王小林 +3 位作者 降建新 娄高杰 孙兵 鲁峻 《感染、炎症、修复》 2024年第2期146-148,F0002,共4页
目的:报告1例曾误诊接受全椎板减压手术的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1例SDAVF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因误诊为椎间盘突出行椎板减压手术,术后症状无明显缓解。结果:患者行脊... 目的:报告1例曾误诊接受全椎板减压手术的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1例SDAVF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因误诊为椎间盘突出行椎板减压手术,术后症状无明显缓解。结果:患者行脊髓CT血管造影成像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后确诊为SDAVF,手术治疗并随访,症状逐渐好转。结论:患者在运动诱发电位监测下手术夹闭回流静脉,取得了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脊膜动静脉瘘 血管造影 电生理监测 荧光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翻译后修饰在Hippo通路激酶级联中的调控作用
10
作者 沈轶钒 黄慧 +1 位作者 焦建同 邵君飞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760-766,共7页
Hippo通路由MST、SAV1、MOB和LATS等激酶级联而成,在众多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Hippo通路的失调常推动肿瘤的发生发展。磷酸化、泛素化、苏木化、乙酰化等翻译后修饰在调控信号蛋白的激活、失活和亚细胞定位方面起关键... Hippo通路由MST、SAV1、MOB和LATS等激酶级联而成,在众多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Hippo通路的失调常推动肿瘤的发生发展。磷酸化、泛素化、苏木化、乙酰化等翻译后修饰在调控信号蛋白的激活、失活和亚细胞定位方面起关键作用。翻译后修饰还有助于信号的启动、放大和转导。研究表明,Hippo通路中的几个关键激酶受到翻译后修饰的严格调控。笔者总结了目前翻译后修饰对Hippo信号转导的影响,并讨论了基于翻译后修饰和Hippo通路的潜在靶向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ppo通路 翻译后修饰 磷酸化 泛素化 苏木化
下载PDF
年龄对儿童髓母细胞瘤预后的影响及其肿瘤微环境分析
11
作者 董文艳 黄进 吴硕雄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65-71,共7页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段髓母细胞瘤患者生存率,探讨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浸润对预后的影响及其与年龄的相关性,并筛选年龄相关免疫调节分子。方法 对公共数据库中的队列进行研究,使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根据年龄不同,利用MCPcou...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段髓母细胞瘤患者生存率,探讨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浸润对预后的影响及其与年龄的相关性,并筛选年龄相关免疫调节分子。方法 对公共数据库中的队列进行研究,使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根据年龄不同,利用MCPcounter对免疫细胞绝对丰度进行量化,同时筛选年龄相关免疫调节分子,寻找影响低龄髓母细胞瘤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髓母细胞瘤患者的生存率随年龄的减少而降低,0~3岁的婴幼儿期髓母细胞瘤患者生存率在队列所有病例中最低。婴幼儿期患儿肿瘤微环境中的效应免疫细胞CD8^(+)T细胞、细胞毒性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显著低于其他年龄段患儿,肿瘤相关纤维母细胞、单核细胞、内皮细胞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患儿。CXCR4的高表达与效应免疫细胞浸润呈负相关,与肿瘤相关细胞呈正相关,这些免疫细胞与髓母细胞瘤预后密切相关。结论 低龄引起髓母细胞瘤不良预后与CXCR4高表达介导的肿瘤微环境重塑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髓母细胞瘤 肿瘤微环境 CXCR4 免疫治疗 GEO
下载PDF
吞咽障碍早期识别指导下的营养支持治疗对后颅窝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12
作者 王洪干 马建芬 +4 位作者 廖招娣 於舒 强荧艳 蒋丽 李廷廷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4年第2期58-62,共5页
目的探讨吞咽障碍早期识别指导下的营养支持治疗对后颅窝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外科2020年2月-2021年11月收治90例的行后颅窝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分组,将2020年2月-12月收治的45例行后颅窝手... 目的探讨吞咽障碍早期识别指导下的营养支持治疗对后颅窝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外科2020年2月-2021年11月收治90例的行后颅窝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分组,将2020年2月-12月收治的45例行后颅窝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2021年1月-11月收治的45例行后颅窝手术患者作为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干预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吞咽障碍早期识别指导下的营养支持治疗,早期实施吞咽功能评定,根据评定结果,识别吞咽障碍患者,制订营养支持治疗方案。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营养状态及电解质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口渴程度及口腔舒适度优于对照组,显性误吸、吸入性肺炎及腹泻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实施吞咽功能评定、早期识别吞咽障碍、营养支持治疗方案,经口进食的安全护理,可提高后颅窝术后患者进食的安全性,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及电解质指标,改善患者口渴程度及口腔舒适度,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颅窝手术 早期吞咽功能评定 营养支持治疗 吸入性肺炎
下载PDF
选择性音乐疗法对脑外伤意识障碍患者的康复促醒疗效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戴敏超 杨红专 +2 位作者 孙骏 邵君飞 张晓路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音乐治疗对脑外伤意识障碍患者的康复促醒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对脑外伤意识障碍患者进行分组干预,并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呼唤反应、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对计数资料结果进行χ2检验。结... 目的:探讨选择性音乐治疗对脑外伤意识障碍患者的康复促醒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对脑外伤意识障碍患者进行分组干预,并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呼唤反应、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对计数资料结果进行χ2检验。结果音乐疗法有助于提高脑外伤患者GCS评分,增强呼唤反应,改善BAEP结果,选择性音乐治疗效果更佳。结论选择性音乐疗法能更好地发挥脑外伤意识障碍患者的康复促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疗法 脑外伤 康复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第Ⅲ、Ⅳ脑室铸型的个性化置管治疗 被引量:7
14
作者 吴德权 邵君飞 +3 位作者 姚建社 孙骏 唐永峰 喻永涛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48-49,共2页
目的总结高血压脑出血第Ⅲ、Ⅳ脑室铸型患者的治疗特点和经验。方法对30例高血压脑出血伴有Ⅲ、Ⅳ脑室铸型的患者,采用个性化置管排空血肿。对10例双侧脑室血肿为主,少量流入第Ⅲ、Ⅳ脑室患者行双侧脑室额角置管;对13例丘脑基底节出... 目的总结高血压脑出血第Ⅲ、Ⅳ脑室铸型患者的治疗特点和经验。方法对30例高血压脑出血伴有Ⅲ、Ⅳ脑室铸型的患者,采用个性化置管排空血肿。对10例双侧脑室血肿为主,少量流入第Ⅲ、Ⅳ脑室患者行双侧脑室额角置管;对13例丘脑基底节出血大量血肿破入第Ⅲ脑室患者行一侧额角+贯穿血肿腔并达第Ⅲ脑室置管;对7例小脑出血大量血肿破入第Ⅳ脑室患者行一侧额角+后颅窝开颅第Ⅳ脑室置管。结果30例中血肿经过充分引流,奎根试验,夹管试验等措施确认可以拔管后有8例再次置外引流管救急,6例因不能拔管行V—P术。死亡2例。存活28例中随访一年GOSⅠ级7例,Ⅱ级16例,Ⅲ-Ⅳ级5例。结论第Ⅲ、Ⅳ脑室血肿铸型患者应该根据出血部位不同采用个性化置管方式,强调拔管指征,夹管时间时间应适当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出血 置管 引流术
下载PDF
颞下经小脑幕锁孔入路解剖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程超 黄进 +9 位作者 张岩松 孙骏 吴德权 张晓路 周志敏 吴志峰 姜晨 王诚 戴敏超 邵君飞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339-343,共5页
目的:通过神经导航下颞下经小脑幕锁孔入路的解剖和手术方案研究,探讨该入路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成人头颅标本12例(24侧),模拟颞下经小脑幕锁孔入路,观察暴露的岩斜区解剖结构;利用神经导航技术定位标本岩骨内部结构,最大限... 目的:通过神经导航下颞下经小脑幕锁孔入路的解剖和手术方案研究,探讨该入路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成人头颅标本12例(24侧),模拟颞下经小脑幕锁孔入路,观察暴露的岩斜区解剖结构;利用神经导航技术定位标本岩骨内部结构,最大限度磨除岩尖,观察斜坡鞍后区,上、中斜坡区等结构;利用该入路切除11例临床颅底肿瘤,探讨该入路的安全性和实用性。结果颞下经小脑幕锁孔入路可完全暴露鞍旁区,通过海绵窦外侧壁的手术三角可对累及海绵窦内外病变进行直视手术;神经导航辅助下耳蜗、内听道等结构定位准确,头颅标本岩尖磨除后耳蜗内侧缘岩尖剩余最大骨质平均厚度(0.8±0.19) mm,内侧视角较非导航入路增加(8±2.5)°,后外侧视野增加了(25±3.2)°,获得(3.3±0.4) cm^2硬膜显露,明显扩大了后颅窝的暴露范围。临床病例资料肿瘤全切除6例,次全切3例,大部分切除2例,手术时间与既往相比缩短1-1.5 h,术后新增脑神经损害症状或原有脑神经损害症状加重3例,无长期昏迷及手术相关死亡病例。结论神经导航辅助下颞下经小脑幕锁孔入路,能最大程度暴露蝶岩斜区病变,有利于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和术后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导航 颞下经小脑幕 锁孔入路 岩斜区 显微外科
下载PDF
椎管内外病变手术治疗分析(附8例报告) 被引量:1
16
作者 姚建社 俞向荣 +1 位作者 孙骏 吴德权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01-101,共1页
关键词 手术治疗 椎管内外 病变 一期切除
下载PDF
临床预后与影像相悖的脑积水分流术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戴敏超 吴祥奎 +3 位作者 黄进 张磊 孙骏 邵君飞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445-448,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预后与影像相悖的脑积水分流术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来脑积水分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后影像学上脑积水缓解的患者多种可能的危险因素与临床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年龄大、术后生活自理能力差与临... 目的探讨临床预后与影像相悖的脑积水分流术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来脑积水分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后影像学上脑积水缓解的患者多种可能的危险因素与临床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年龄大、术后生活自理能力差与临床预后差之间有显著关系,去骨瓣减压则部分有关系。结论年龄大、术后生活自理能力差是导致脑积水分流术患者临床预后与影像相悖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积水 分流术 临床 影像
下载PDF
神经外科病人拔除导尿管后防止尿潴留的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志芳 张群燕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年第27期3272-3272,共1页
神经外科病人病情重,病程长,由于脑部受伤或手术的原因,临床上脑部压迫症状明显,部分功能的恢复也较缓慢,特别是排尿功能的恢复需相当长的时间.因此长期留置导尿管后,拔管前虽经不同程度的导尿管夹放过程,但是因排尿不畅,又重新留置导... 神经外科病人病情重,病程长,由于脑部受伤或手术的原因,临床上脑部压迫症状明显,部分功能的恢复也较缓慢,特别是排尿功能的恢复需相当长的时间.因此长期留置导尿管后,拔管前虽经不同程度的导尿管夹放过程,但是因排尿不畅,又重新留置导尿管的病例也屡有发生.我科自2009年1月始对留置导尿(导尿时间在15~35 d)的病人采取新的拔管方法后,无一例尿潴留发生,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病人 拔除导尿管 尿潴留 留置导尿管 防止 拔管方法 2009年 压迫症状
原文传递
肌电图监测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进 吴祥奎 +1 位作者 张岩松 邵君飞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6年第3期164-166,共3页
目的探讨面肌肌电图监测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MV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MVD治疗的72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仔细辨别并处理责任血管,通过实时记录面肌的肌电反应了解减压效果。结果 60例有明确责任血管压迫,6例单纯... 目的探讨面肌肌电图监测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MV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MVD治疗的72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仔细辨别并处理责任血管,通过实时记录面肌的肌电反应了解减压效果。结果 60例有明确责任血管压迫,6例单纯性蛛网膜粘连或增厚,6例存在隐匿性责任血管。术后异常肌电图波形完全消失54例,基本消失16例,无明显变化2例。术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57例,部分消失14例,无改善1例;总有效率为98.6%(71/72)。结论面肌肌电图监测可实时了解术中减压效果,对面肌痉挛的MVD,尤其是隐匿性责任血管所致面肌痉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微血管减压术 肌电图监测 疗效
下载PDF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对兔脑血管痉挛的作用
20
作者 张怡村 吴有志 +4 位作者 江晓春 李真保 方兴根 王宣之 徐善水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9年第8期419-424,共6页
目的观察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的影响及NF-κB p65、ICAM-1在基底动脉的表达。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8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SAH组(20只)及PDTC组(20只)。SAH组和PDTC组义分为SAH... 目的观察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的影响及NF-κB p65、ICAM-1在基底动脉的表达。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8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SAH组(20只)及PDTC组(20只)。SAH组和PDTC组义分为SAH后1、3、5、7、14d亚组,每组4只。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作SAH模型。PDTC组在第2次注血后即脑池内注射PDTC,0.25ml/次,2次/d,连续2d。观察基底动脉管径和厚度、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NF-κB p65、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结果①SAH组在第3天开始出现基底动脉管径变细、管壁增厚,第7天最明显,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DTC组仅第7天与第1天比较有差异(P<0.05)。在第3、5、7天时,SAH组与对照组及PDTC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DTC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PDTC组与SAH组同时间点比较,病理形态损害、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减轻。③SAH组在第3天开始出现NF-κB p6、ICAM-1表达,第7天达高峰。第3、5、7 d(ICAM-1包括第14 d),SAH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PDTC组(P<0.01)。PDTC组与对照组比较亦增高,P<0.05。结论 PDTC对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通过抑制NF-κB p65、ICAM-1的表达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管痉挛 颅内 NF—κB 细胞黏附分子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