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炎支原体肺炎与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黄霞 赵德育 +2 位作者 王全 刘峰 梁慧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19-722,共4页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urfactant protein-A,SP-A)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肺炎患儿共51例:...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urfactant protein-A,SP-A)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肺炎患儿共51例:其中MPP患儿41例,分别为MPP组15例,MPP伴肺不张组26例,同时设立同期入院非支原体感染的普通肺炎1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患儿血清和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SP-A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RT-PCR)检测血清SP-A m RNA相对表达情况。结果:(1)MPP组、MPP伴肺不张组血清、BALF中SP-A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PP组、MPP伴肺不张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MPP组及MPP伴肺不张组血清SP-A含量及m RNA水平与BALF中SP-A蛋白含量均呈正相关(r=0.42,P=0.01;r=0.41,P=0.04)。(3)MPP伴肺不张组血清、BALF中SP-A含量及血清SP-A m RNA水平与肺复张时间无明显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MPP患儿血清、BALF中SP-A蛋白含量明显下降,MPP中可能存在肺泡Ⅱ型细胞损伤,SP-A的替代治疗或促进SP-A生成的治疗对MPP的恢复将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 肺炎支原体 肺不张 儿童
下载PDF
血浆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及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联合维生素D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21
2
作者 鞠婧婧 李亚南 +2 位作者 赵宇蕾 秦涌 唐珩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1期93-97,共5页
目的分析血浆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及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联合维生素D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哮喘患儿100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儿童100例作为健康组;... 目的分析血浆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及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联合维生素D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哮喘患儿100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儿童100例作为健康组;将哮喘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患儿给予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联合维生素D滴剂治疗;对照组与研究组患儿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健康组和病例组儿童血浆维生素D、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及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FVC比值、2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MEF25)及50%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MEF50)],并比较对照组和研究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炎性因子[包括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及治疗期间哮喘控制良好率、再入院率;血浆维生素D水平与哮喘患儿血浆IgE水平、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1)病例组患儿血浆维生素D水平及FEV1/FVC比值、MEF25、MEF50低于健康组,血浆IgE水平高于健康组,FEV,和FVC小于健康组(P<0.05)。(2)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浆维生素D水平与哮喘患儿FEV1、FVC及FEV1/FVC比值无直线相关关系(P>0.05);但血浆维生素D水平与哮喘患儿血浆IgE水平呈负相关(r=-0.268,P=0.024),与MEF25(r=0.679)、MEF50(r=0.457)呈正相关(P<0.05)。(3)对照组与研究组患儿治疗前FEV1、FVC、FEV1/FVC比值、MEF25及MEF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FEV1、FVC大于对照组,FEV1/FVC比值、MEF25及MEF50高于对照组(P<0.05)。(4)对照组与研究组患儿治疗前血浆IL-2、IL-4、IL-6、IFN-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血浆IL-2、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浆IL-4、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5)治疗期间研究组患儿哮喘控制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浆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哮喘及其小气道阻塞有关,而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联合维生素D可有效改善哮喘患儿肺功能,减轻炎性反应,提高哮喘控制良好率并降低再入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儿童 维生素D 布地奈德 异丙托溴铵 治疗结果 肺功能 炎性反应
下载PDF
儿童难治性哮喘的识别与处理 被引量:16
3
作者 赵茜叶 赵德育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204-1207,共4页
哮喘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大部分哮喘儿童经规范化治疗后可获得良好控制.但临床上还有部分难治性哮喘患儿,虽经高剂量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等规范治疗,临床症状仍控制不良.这些难治性哮喘患儿不但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同时... 哮喘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大部分哮喘儿童经规范化治疗后可获得良好控制.但临床上还有部分难治性哮喘患儿,虽经高剂量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等规范治疗,临床症状仍控制不良.这些难治性哮喘患儿不但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同时随着病程进展,患儿可出现不可逆的肺功能受损,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儿科医师需要识别难治性哮喘,了解其病因,并给予恰当的处理,以改善患儿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哮喘 识别 治疗
原文传递
儿童螨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临床疗效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段庆宁 严敏 +3 位作者 刘峰 陈鸣霞 杨玲慧 赵德育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49-854,共6页
目的研究接受螨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儿童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脱敏中心接受螨SCIT满3年的儿童资料,应用每日药物评分(daily medication score,DMS)评估用药情况(评分越高,用药品... 目的研究接受螨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儿童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脱敏中心接受螨SCIT满3年的儿童资料,应用每日药物评分(daily medication score,DMS)评估用药情况(评分越高,用药品种越多,原发病控制越不理想),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临床症状(分数越高,症状越重)。分别在首次SCIT治疗,治疗3个月、4个月、12个月和3年时进行评估。根据3年后是否停用原发病药物分为停药和未停药两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DMS、VAS及其下降率,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共711名儿童入组,初诊时年龄平均8.38岁。男性442例,女性269例。皮肤点刺试验单一螨虫过敏445例,螨虫合并其他过敏266例。有360例在3年后停止了原发病的用药,351例症状缓解,但依然需要用药。SCIT治疗开始时,停药组的DMS和VAS低于未停药组(P<0.05);3个月~3年,DMS和VAS均较开始时持续降低,3年时停药组的DMS和VAS下降率均高于未停药组(P<0.05)。SCIT 3个月时,停药组鼻部和眼部症状阳性率低于未停药组(P<0.05);3年后,停药组鼻部、眼部、胸部症状阳性率均低于未停药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初始DMS>4分、初始VAS>3.5分是3年SCIT结束后停用原发病用药的保护因素;女性、治疗12个月时DMS下降率>50%是停药的危险因素。结论螨SCIT可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对症治疗的用药。SCIT 3个月后症状即可出现改善,以鼻部和眼部症状改善最快。不建议在治疗1年时过多地停用原发病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疗效 药物 症状
原文传递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防治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婉莹 田曼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01-107,共7页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一种单股负链RNA病毒,是全球范围内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最主要的病原体之一。RSV感染初期通常是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但若不及时控制感染,疾病将迅速进展为严重下呼吸道感染,同时...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一种单股负链RNA病毒,是全球范围内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最主要的病原体之一。RSV感染初期通常是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但若不及时控制感染,疾病将迅速进展为严重下呼吸道感染,同时还可能会引发后续的毛细支气管炎和哮喘。特别是在早产儿和患有其他慢性病的儿童中,RSV感染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会更高。因此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是控制RSV感染的关键。目前为止,全球尚无专门针对RSV的有效治疗方法,主要以对症支持疗法为主。近年国内外研究人员针对RSV新型预防治疗药物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只有帕利珠单抗(Palivizumab)被批准在美国高危婴幼儿群体中预防使用,单克隆抗体、融合抑制剂、免疫球蛋白、核蛋白抑制剂、病毒聚合酶抑制剂、小分子抑制剂等仍处于开发及临床实验阶段。本篇综述重点讨论了国内外RSV防治药物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治疗 预防 单克隆抗体 免疫球蛋白 抑制剂
原文传递
社会心理压力对儿童哮喘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5
6
作者 朱贝贝(综述) 赵德育(审校)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2年第5期338-342,共5页
随着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认识的深入以及诊疗经验的累积,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的身心疾病。社会心理压力可以增加儿童哮喘发作频率,加重家庭及社会负担。来自个人、家庭等层面的社会心理压力在大脑进行信号传导,信号传... 随着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认识的深入以及诊疗经验的累积,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的身心疾病。社会心理压力可以增加儿童哮喘发作频率,加重家庭及社会负担。来自个人、家庭等层面的社会心理压力在大脑进行信号传导,信号传递至下游效应器,产生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效应因子,增强Th2、Th17型细胞反应,抑制Treg细胞反应,并影响哮喘相关遗传学。该文综述了社会心理压力影响哮喘的机制,以期更好的控制和治疗哮喘,提高哮喘患儿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哮喘 社会心理压力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基因学
原文传递
活性氧作用于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婷 赵德育 《国际呼吸杂志》 2019年第24期1890-1894,共5页
急性肺损伤(ALI)及其严重阶段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具有发病机制复杂、诊治手段有限、发病率及病死率高等临床特点。在ALI/ARDS的发病机制中,肺组织中的中性粒细胞、肺泡巨噬细胞、微血管内皮细胞... 急性肺损伤(ALI)及其严重阶段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具有发病机制复杂、诊治手段有限、发病率及病死率高等临床特点。在ALI/ARDS的发病机制中,肺组织中的中性粒细胞、肺泡巨噬细胞、微血管内皮细胞以及微血管上皮细胞等会产生大量的活性氧,从而引起氧化应激反应,诱导炎症风暴,增加血管通透性,促进细胞凋亡,加速疾病进展。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索活性氧对于ALI/ARDS患儿的影响。本文旨在介绍活性氧在ALI/ARDS中的作用机制,为明确ALI/ARDS的发病机制及制定相关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 急性肺损伤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住院影响的临床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天玥 尚云晓 +22 位作者 董琳 郝创利 王美娟 张艳秋 王菲 刘俊峰 杨俊 应林燕 朱春梅 李敏 樊映红 唐珩 张秀秀 吴小玲 王秀芳 温志红 史瑞明 张赟 李敏 何志慧 林荣军 王雪艳 刘军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3年第6期397-402,共6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住院的影响,以提高临床医生对于COVID-19流行期间毛细支气管炎特点的认识。方法该研究为多中心临床研究,病例资料来自全国23个儿童研究中心。回顾...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住院的影响,以提高临床医生对于COVID-19流行期间毛细支气管炎特点的认识。方法该研究为多中心临床研究,病例资料来自全国23个儿童研究中心。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各研究中心住院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住院时月龄、住院天数、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检测结果、病情严重分度、是否住ICU治疗以及同期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总数。对COVID-19流行前的2019年和流行期间的2020、2021年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根据23个儿童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汇总,2019年毛细支气管炎病例共4909例,2020年共2654例,2021年共3500例。与2019年相比,2020年和2021年毛细支气管炎病例数量分别下降了45.94%和28.70%。2019年、2020年和2021年患儿性别比例、住院时月龄、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2019年相比,2020年和2021年毛细支气管炎占呼吸道感染住院总人数的比率均显著下降(χ^(2)=12.762,P<0.05;χ^(2)=84.845,P<0.05)。2020年和2021年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的比例均低于2019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4,P<0.05;χ^(2)=8.109,P<0.05)。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入ICU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14,P>0.05)。2019年共有52.60%(2582/4909)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RSV病原检测,其中RSV阳性708例,阳性占比为28.00%;2020年有54.14%(1437/2654)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RSV病原检测,RSV阳性403例,阳性占比为28.04%;2021年有66.80%(2238/3500)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RSV病原检测,RSV阳性935例,阳性占比为41.78%。与2019年和2020年相比,2021年RSV检出阳性率显著升高(χ^(2)=99.673,P<0.05;χ^(2)=71.292,P<0.05)。结论在COVID-19疫情期间,疫情防控措施降低了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住院率和严重程度,但未降低住院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RSV检出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毛细支气管炎 呼吸道合胞病毒
原文传递
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和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关系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赵月 赵德育 《国际呼吸杂志》 2022年第1期17-22,共6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感染导致的传染性较强的急性呼吸道疾病。该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 轻症可仅表现为轻度的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严重者可蔓延至下呼吸道, 甚至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如急性呼...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感染导致的传染性较强的急性呼吸道疾病。该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 轻症可仅表现为轻度的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严重者可蔓延至下呼吸道, 甚至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败血症性休克、多脏器衰竭等。目前, COVID-19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 但是有病理研究显示在COVID-19患者肺、肾、肝组织中有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NETs), 因此猜测NETs可能参与到COVID-19的病情进展中。本文就NETs在重症COVID-19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