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蛋白联合醋酸钠林格注射液作为置换液在儿童血浆置换治疗中的安全性观察
1
作者 钱亚莉 范铭兴 +1 位作者 缪红军 葛许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50-1556,共7页
目的:观察白蛋白联合醋酸钠林格注射液作为置换液在儿童患者中行治疗性血浆置换(therapeutic plasma ex-change,TPE)的安全性。方法:纳入2019年4月—2023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因病需要进行TPE的患儿共20例,按... 目的:观察白蛋白联合醋酸钠林格注射液作为置换液在儿童患者中行治疗性血浆置换(therapeutic plasma ex-change,TPE)的安全性。方法:纳入2019年4月—2023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因病需要进行TPE的患儿共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例和对照组10例。观察组的置换液使用20%人血白蛋白联合醋酸钠林格注射液(按照1∶5的比例配制),对照组的置换液使用新鲜冰冻血浆。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治疗结束后1周凝血指标、生化指标及基础疾病情况,两组治疗前后的凝血指标、生化指标。结果:治疗过程中两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稳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球蛋白(globulin,GLB)、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血磷(P)、血钙(Ca^(2+))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白蛋白(albumin,ALB)、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P、Ca^(2+)、血镁(Mg^(2+))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变态反应及低钙血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结束后1周的凝血指标、生化指标及基础疾病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患者中应用20%白蛋白联合醋酸钠林格注射液(1∶5)作为置换液行TPE是安全的,可有效节约血液资源,但治疗过程中需监测患儿凝血及生化相关指标,及时补充新鲜冰冻血浆等血制品纠正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 醋酸钠林格注射液 血浆置换 安全性 儿童
下载PDF
RHOBTB2基因突变诱发的癫痫性脑病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
作者 宋语桐 陈静 +4 位作者 郝晶 程志强 潘晨 缪红军 葛许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7-292,共6页
癫痫性脑病(epileptic encephalopathy,EE)是以顽固性癫痫发作和脑电活动严重异常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综合征。儿童期间起病的EE通常还伴有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或倒退。2017年国际抗癫痫联盟(International League Against Epilepsy,ILAE... 癫痫性脑病(epileptic encephalopathy,EE)是以顽固性癫痫发作和脑电活动严重异常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综合征。儿童期间起病的EE通常还伴有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或倒退。2017年国际抗癫痫联盟(International League Against Epilepsy,ILAE)对癫痫分类进行更新,强调使用发育性和癫痫性脑病这一术语,EE用于在癫痫发生前没有发育落后,而且基因突变本身也不会导致发育迟缓的情况,发育性和癫痫性是发挥作用的两个因素[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BTB2基因 癫痫 癫痫性脑病 儿童
下载PDF
脓毒症心肌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心瑶 陈俊 李灼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1期44-47,61,共5页
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而导致威胁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脓毒症心肌病是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并发症,死亡率高,预后不良,但目前脓毒症心肌病的病理生理机制暂不明确,尚无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现总结目前关于脓毒症引起心肌功能... 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而导致威胁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脓毒症心肌病是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并发症,死亡率高,预后不良,但目前脓毒症心肌病的病理生理机制暂不明确,尚无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现总结目前关于脓毒症引起心肌功能障碍相关机制的研究现状,为未来的研究和干预方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心肌病 损伤相关分子模式 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 线粒体功能障碍 铁死亡 细胞焦亡
下载PDF
2021国际共识推荐:儿童NMDA受体抗体脑炎的治疗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童童(翻译) 葛许华(审核)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年第3期1-15,共15页
NMDA受体抗体脑炎(NMDARE)具有特征性的神经和精神病学症状,NMDA受体抗体阳性,目前被认为是儿科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脑炎之一。NMDARE的治疗策略,尤其是对于二线治疗的时机、长期免疫治疗方法等,仍具有较大的差异。来自北美、欧洲、亚洲... NMDA受体抗体脑炎(NMDARE)具有特征性的神经和精神病学症状,NMDA受体抗体阳性,目前被认为是儿科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脑炎之一。NMDARE的治疗策略,尤其是对于二线治疗的时机、长期免疫治疗方法等,仍具有较大的差异。来自北美、欧洲、亚洲等国家或地区的27位儿童神经科、风湿科等专业的专家代表,采用2-stepDelphi方法,就儿童NMDARE相关疾病的严重性、治疗方案及声明,以及改善和复发等,达成了关于儿童NMDARE治疗的国际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DA受体抗体脑炎 国际共识 儿童 治疗 利妥昔单抗
下载PDF
关于儿童NMDA受体抗体脑炎治疗国际共识的评述
5
作者 张童童 葛许华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年第3期16-18,共3页
NMDA受体抗体脑炎(NMDARE)是儿科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脑炎之一,其临床表现因其抗体相关类型而异。NMDARE的治疗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治疗策略存在较多争议。本文旨在根据《2021国际共识推荐:儿童NMDA受体抗体脑炎的治疗》中相关推荐,对NMDAR... NMDA受体抗体脑炎(NMDARE)是儿科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脑炎之一,其临床表现因其抗体相关类型而异。NMDARE的治疗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治疗策略存在较多争议。本文旨在根据《2021国际共识推荐:儿童NMDA受体抗体脑炎的治疗》中相关推荐,对NMDARE治疗作一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DA受体抗体脑炎 国际共识 儿童 治疗 利妥昔单抗
下载PDF
儿童重症细菌感染死亡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查皓宇 谭睿 +9 位作者 王浩楠 梅雪剑 范铭兴 潘美玲 陈婷婷 陈俊 刘瑶 赵劭懂 李灼 缪红军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9-496,共8页
目的构建儿童重症细菌感染死亡风险模型并同儿科早期预警评分(pediatric early warning score,PEWS)、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ediatric critical illness score,PCIS)和小儿死亡风险评分Ⅲ(pediatric risk of mortalityⅢ,PRISMⅢ)进行比较... 目的构建儿童重症细菌感染死亡风险模型并同儿科早期预警评分(pediatric early warning score,PEWS)、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ediatric critical illness score,PCIS)和小儿死亡风险评分Ⅲ(pediatric risk of mortalityⅢ,PRISMⅢ)进行比较。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PICU2017年5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78名危重患儿。在获得父母/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后,收集患儿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以及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等指标。在患儿进入PICU 24 h后进行评分,根据入院后28 d生存状态将患儿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构建死亡风险模型,并绘制列线图。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并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估和比较死亡风险模型、PEWS、PCIS和PRISMⅢ预测死亡风险的价值。结果178例危重患儿中11例因资料严重缺失、住院未超过24 h被排除。共167例患儿纳入分析,其中28 d存活组134例,死亡组33例。用瞳孔改变、意识状态、皮肤颜色、是否行机械通气、总胆固醇、凝血酶原时间构建了儿童重症细菌感染死亡风险预测模型。ROC曲线分析表明,死亡风险模型预测重症细菌感染儿童死亡AUC是0.888(P<0.05),PEWS、PCIS和PRISMⅢ预测重症细菌感染儿童死亡的AUC分别为0.769(P<0.05)、0.575(P<0.05)和0.759(P<0.05)。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死亡风险模型和PEWS预测病死率与实际病死率的一致性最好(χ^(2)=5.180,P=0.738;χ^(2)=4.939,P=0.764),PCIS和PRISMⅢ预测病死率与实际病死率的拟合效果尚可(χ^(2)=9.110,P=0333;χ^(2)=8.943,P=0.347)。结论死亡风险模型对重症细菌感染患儿的预后价值较PEWS、PCIS和PRISMⅢ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细菌感染 模型 预后 逻辑回归分析 列线图
原文传递
急诊肺炎患儿进展为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曹园园 赵丽 缪红军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8-532,共5页
目的确定5岁以下肺炎患儿发展为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急诊就诊的出生2~59个月的肺炎患儿共246例,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标准筛选重症肺炎患儿。回顾患儿的... 目的确定5岁以下肺炎患儿发展为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急诊就诊的出生2~59个月的肺炎患儿共246例,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标准筛选重症肺炎患儿。回顾患儿的病例信息,以获取有关社会人口、营养状况和潜在风险因素。分别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246例肺炎患儿纳入分析,其中男性125例,女性121例;平均年龄(21.0±2.9)个月;重症肺炎患儿84例。人口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显示,重症肺炎组与肺炎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及居住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是否早产儿、是否低出生体质量、是否有先天畸形、是否贫血、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营养支持、有无治疗延迟、是否营养不良、有无侵入性治疗、有无呼吸道感染史均是发生重症肺炎的相关因素(重症肺炎组比肺炎组:早产儿比例为9.52%比1.23%,低出生体质量为19.05%比6.79%,先天畸形为22.62%比9.26%,贫血为27.38%比16.05%,ICU住院时间>48 h为63.10%比38.89%,肠内营养支持为34.52%比20.99%,治疗延迟为42.86%比29.63%,营养不良为27.38%比8.64%,侵入性治疗为9.52%比1.85%,呼吸道感染史为67.86%比40.74%,均P<0.05),而是否母乳喂养、感染类型、是否雾化吸入、是否使用激素、是否使用抗菌药物等不是影响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产史、低出生体质量、先天畸形、治疗延迟、营养不良、侵入性治疗、呼吸道感染史是重症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早产史:优势比(OR)=2.346,95%可信区间(95%CI)为1.452~3.785;低出生体质量:OR=15.784,95%CI为5.201~47.946;先天畸形:OR=7.135,95%CI为1.519~33.681;治疗延迟:OR=11.541,95%CI为2.734~48.742;营养不良:OR=14.453,95%CI为4.264~49.018;侵入性治疗:OR=6.373,95%CI为1.542~26.343;呼吸道感染史:OR=5.512,95%CI为1.891~16.101,均P<0.05〕。结论早产史、低出生体质量、先天畸形、治疗延迟、营养不良、侵入性治疗、呼吸道感染史是5岁以下肺炎患儿发展为重症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儿童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呼吸道廓清技术在儿童重症的应用
8
作者 顾洁 缪红军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256-260,共5页
呼吸道管理是重症患儿护理与治疗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呼吸道廓清技术种类较多,熟练掌握可以辅助治疗多种儿童重症疾病,减少由黏液淤积引起的气道阻塞,减轻感染和炎症等对气道和肺实质的破坏。本文阐述呼吸道廓清技术的病理生理机制、药物... 呼吸道管理是重症患儿护理与治疗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呼吸道廓清技术种类较多,熟练掌握可以辅助治疗多种儿童重症疾病,减少由黏液淤积引起的气道阻塞,减轻感染和炎症等对气道和肺实质的破坏。本文阐述呼吸道廓清技术的病理生理机制、药物应用、非药物性治疗技术在不同种类疾病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廓清 儿童 呼吸道管理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的影像学分析技术在儿童感染性肺炎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陶赟熙 葛许华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155,共5页
儿童支气管管腔相对狭窄、肺部间质发育优于弹性组织、纤毛清除能力弱的生理结构使儿童更易发生肺部感染形成肺炎。人工智能(AI)的发展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正在改变传统的疾病诊断、评估及治疗模式。以深度学习为核心的AI越来越多应用... 儿童支气管管腔相对狭窄、肺部间质发育优于弹性组织、纤毛清除能力弱的生理结构使儿童更易发生肺部感染形成肺炎。人工智能(AI)的发展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正在改变传统的疾病诊断、评估及治疗模式。以深度学习为核心的AI越来越多应用于儿童肺炎的诊断以及病情预后评估,有利于对患儿进行早期诊断、准确评估病情。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外,研究者很少关注其他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真菌性肺炎,同时目前仍存在数据集少、样本量少、算法不完备等问题,且对于区分肺炎类型、亚型给予的关注度不够,有待改进。未来应建立儿童肺部感染的大样本数据集,开展医学生、医务人员对AI的学习,探索AI在儿童肺部感染中的更多价值,以推动其在诊疗相关临床决策时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肺炎 人工智能 影像分析 深度学习
原文传递
动态监测降钙素原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抗感染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瑶 吴金桓 +3 位作者 范铭兴 陈俊 赵劭懂 缪红军 《中华全科医学》 2023年第2期186-189,共4页
目的 评估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对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抗感染治疗方案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治疗的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共150例,根据是否进行血清降钙素原动... 目的 评估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对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抗感染治疗方案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治疗的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共150例,根据是否进行血清降钙素原动态监测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8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结合PCT动态监测结果调整用药方案。比较2组患儿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疗程、累计抗菌药物消耗数、药物选择、退热时间、ICU滞留时间、出院转归等。结果 对照组人均累计抗菌药物消耗数为3.50(1.92,6.20),而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仅为2.13(1.25,4.95),P<0.05;观察组的抗菌药物疗程较对照组约缩短1 d[7.0(5.0,10.0)d vs. 8.0(5.0,11.0) d,P<0.05];对照组的抗菌药物总费用为1 659.0(1 036.3,3 263.2)元,显著高于观察组[762.2(243.3,1 423.8)元,P<0.01];观察组的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率低于对照组[27.3%(18/66) vs. 51.8%(44/85),P<0.01]。观察组退热时间、ICU滞留时间、出院转归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动态监测降钙素原有助于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尤其对于特殊级抗菌药物的使用、降级和停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儿童 抗感染
原文传递
婴幼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毛细支气管炎严重程度关系及其对肺泡上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唐慧雅 葛许华 +2 位作者 李灼 赵婧 刘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7-392,共6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维生素D(vitamin D,VitD)缺乏与毛细支气管炎发病及其严重性的相关性,并通过体外细胞实验,探讨VitD水平与肺泡上皮细胞的应答关系。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确诊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观察... 目的:探讨婴幼儿维生素D(vitamin D,VitD)缺乏与毛细支气管炎发病及其严重性的相关性,并通过体外细胞实验,探讨VitD水平与肺泡上皮细胞的应答关系。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确诊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观察组80例,按标准给予严重度评分,另选取40例健康婴儿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探讨其与毛细支气管炎严重度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并检测两组患儿血清组胺、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探讨其与体内VitD水平的关系。体外培养人肺泡上皮细胞A549,分A、B、C 3组,A组作为对照组始终原培养液培养,B、C组细胞予以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24 h,C组同时予以骨化三醇处理,24 h后比较3组培养液上清中组胺、TNF-α水平及3组细胞Vit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25-(OH)D-1α羟化酶(CYP27B1)mRNA表达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体内25-(OH)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毛细支气管炎严重度评分与其体内25-(OH)D水平呈负相关(R2=0.539 8)。观察组患儿血清组胺(P<0.01)、TNF-α(P<0.05)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RSV感染体外培养的细胞后,B组培养液上清中组胺、TNF-α水平明显上升(P均<0.001),C组细胞VDR、CYP27B1 mRNA表达明显上升(P均<0.001)。结论:提高婴幼儿体内VitD水平可降低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发病及减轻其严重程度,可能与高VitD水平抑制Ⅱ型肺泡上皮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及促进VitD活化及利用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维生素D 肺上皮细胞 组胺 VDR CYP27B1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吴珍 富智 缪红军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65-368,373,共5页
目的 :通观察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术后早期阶段院内营养支持对病儿体重增加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调查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45例行姑息性手术的新生儿分别在手术时,从心脏外科监护室(CICU)转入普通病房时以及出院时的年龄别体重Z评分(WAZ评... 目的 :通观察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术后早期阶段院内营养支持对病儿体重增加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调查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45例行姑息性手术的新生儿分别在手术时,从心脏外科监护室(CICU)转入普通病房时以及出院时的年龄别体重Z评分(WAZ评分)以及各个时间点的热卡摄入量(cal/kg/d)和总液体摄入量(ml/kg/d),我们同时调查了病儿开始肠内营养的时间及CICU住院时间(天数)。结果 :从接受姑息性分流手术时到出院时为止,总WAZ评分的中位数下降了-1.3[四分位数间距(IQR)-1.7到-0.7]。CICU住院时间>5 d,开始肠内营养时间超过术后5天的病儿和病儿术后严重程度较高的病儿的WAZ评分变化差异明显(P<0.001;P<0.001;P=0.003)。结论 :现有的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策略并不能满足病儿的能量需求;WAZ评分变化的关键影响因素为CICU住院时间,开始肠内营养的时间和病儿疾病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营养 分流术 热卡摄入 生长障碍
下载PDF
足细胞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涵 葛许华 缪红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91-295,共5页
足细胞是维持肾小球滤过屏障的重要部分。遗传、免疫、感染等因素常导致足细胞结构完整性破坏及细胞代谢失调,导致足细胞足突融合,足细胞从肾小球基底膜脱离,引起蛋白尿,甚至肾小球硬化等肾脏疾病。而足细胞与神经细胞、肌肉细胞等永久... 足细胞是维持肾小球滤过屏障的重要部分。遗传、免疫、感染等因素常导致足细胞结构完整性破坏及细胞代谢失调,导致足细胞足突融合,足细胞从肾小球基底膜脱离,引起蛋白尿,甚至肾小球硬化等肾脏疾病。而足细胞与神经细胞、肌肉细胞等永久细胞类似,是一种没有增殖潜能的细胞。因此,足细胞损伤在肾脏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至关重要。足细胞损伤引起的生理和功能改变并不是简单的被动过程,而是构成足细胞解剖结构的蛋白质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文章从足细胞骨架损伤、细胞核内转录因子异常、胞浆线粒体能量代谢异常、细胞内钙离子动态稳定性改变等方面对足细胞损伤的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细胞 足细胞损伤 机制
下载PDF
腱糖蛋白C在脓毒症小鼠模型及细胞模型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4
作者 顾洁 殷江文 +2 位作者 张梦洁 缪红军 李军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6期536-539,I0005,共5页
目的探讨腱糖蛋白C(TNC)在脓毒症盲肠结扎穿孔模型(CLP)小鼠及脓毒症小鼠RAW264.7单核巨噬细胞中表达的意义。方法30只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即对照组(Sham组)和盲肠结扎穿孔组(CLP组,构建脓毒症CLP模型),每组15只;取小鼠... 目的探讨腱糖蛋白C(TNC)在脓毒症盲肠结扎穿孔模型(CLP)小鼠及脓毒症小鼠RAW264.7单核巨噬细胞中表达的意义。方法30只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即对照组(Sham组)和盲肠结扎穿孔组(CLP组,构建脓毒症CLP模型),每组15只;取小鼠肺组织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从心脏大血管中取血并检测血清TNC水平,取小鼠肝、心、肺、肾组织样本并检测重要脏器组织TNC mRNA相对表达量。体外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设空白对照组(Con组)、脂多糖组(LPS组,加入浓度100ng/ml的LPS进行处理,分别在0、2、4、8、12、24h收集细胞及上清液);检测并比较各时点细胞上清液TNC水平及细胞中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Sham组小鼠术后一般情况尚可,可正常活动,无死亡;CLP组小鼠术后精神萎靡,心率、呼吸增快,可见口唇发绀,共死亡5只。CLP组小鼠肺组织损伤较Sham组严重,肺组织TNC特异性表达增多。与Sham组比较,CLP组小鼠血清TNC水平及心、肺、肾组织TNC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增高(P<0.05),肝组织TNC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LPS处理RAW264.7细胞后,各时点细胞上清液TNC水平及细胞中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呈一定的时间依赖,8h达峰值。结论在脓毒症炎症发展过程中,TNC呈现一定的组织及时间特异性,可作为早期诊断脓毒症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腱糖蛋白C 小鼠 脂多糖
下载PDF
环状RNA在免疫应答及肺部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梦洁 缪红军 《医学综述》 2019年第7期1287-1291,共5页
环状RNA作为非编码RNA家族中的新成员,具有作为微RNA海绵、调控亲本基因的表达、结合RNA结合蛋白、编码蛋白质等重要功能。近年来,随着对环状RNA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诸多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被不断揭示,大多集中在肿瘤... 环状RNA作为非编码RNA家族中的新成员,具有作为微RNA海绵、调控亲本基因的表达、结合RNA结合蛋白、编码蛋白质等重要功能。近年来,随着对环状RNA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诸多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被不断揭示,大多集中在肿瘤、神经系统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和糖尿病等方面。目前发现环状RNA在与包括肺结核、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毒性肺炎在内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中差异表达,可能与环状RNA作为微RNA海绵来调节免疫反应、巨噬细胞极化以及诱导先天免疫基因表达等机制有关。这提示环状RNA在肺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干预方面提供了新的潜力并且可以作为诊断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免疫应答 肺部感染性疾病 巨噬细胞 抗病毒免疫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抗601合剂的抗病毒抗炎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曾静霞 周维 +1 位作者 姜彧腾 薛春玲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77-583,共7页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中药复方制剂抗601合剂抗病毒抗炎的潜在作用机制。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检索抗601合剂中的黄芪、黄柏、大黄、板蓝根、金银花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UniProt数据库查询靶点...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中药复方制剂抗601合剂抗病毒抗炎的潜在作用机制。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检索抗601合剂中的黄芪、黄柏、大黄、板蓝根、金银花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UniProt数据库查询靶点对应的基因,进而运用Cytoscape 3.7.2建立药材-化合物-靶点(基因)网络,再通过Webgestalt行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其抗病毒、抗炎作用机制。药材-化合物-靶点(基因)网络包含药材5个、化合物100个、靶点207个。功能富集分析得到基因本体(GO)条目717个(P≤0.05),其中生物过程(BP)条目240个,细胞组成(CC)条目240个,分子功能(MF)条目237个。KEGG通路富集筛选得到209条信号通路(P≤0.05)。分子对接技术显示抗601合剂的活性成分豆甾醇、槲皮素、木犀草素、刺槐黄素、β-谷甾醇、山柰酚等与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靶点的亲和力较强,可能通过PTGS2靶点调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AGE-RAGE)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等多种通路,从而发挥抗病毒、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601合剂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抗病毒 抗炎
下载PDF
HMGB1抑制剂对脓毒症小鼠T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作用机制
17
作者 赵旭 陈昭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2-197,共6页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dility groupbox 1,HMGB1)抑制剂对脓毒症T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依次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抑制剂组。模型组、抑制剂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手...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dility groupbox 1,HMGB1)抑制剂对脓毒症T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依次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抑制剂组。模型组、抑制剂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手术构建脓毒症小鼠模型,假手术组小鼠仅暴露盲肠后即进行伤口缝合,不结扎。抑制剂组小鼠术后腹腔注射HMGB1特异性抑制剂甘草酸(10 mg/kg),每6 h注射1次,连续4次,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处死小鼠后,无菌分离小鼠的胸腺组织,常规提取胸腺中的T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MTT法与流式细胞术测定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和凋亡情况,Transwell趋化实验与ELISA法测定单核细胞的趋化活性以及分泌炎性因子TNF-α、IL-6及IL-10的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胸腺组织中HMGB1和第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chromosometen,PTEN)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胸腺组织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和凋亡率、单核细胞的趋化活性和TNF-α、IL-6、IL-10蛋白的表达、HMGB1和PTEN的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抑制剂组小鼠胸腺组织T淋巴细胞凋亡率、TNF-α、IL-6蛋白的表达、HMGB1和PTEN的表达明显降低,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单核细胞的趋化活性、IL-10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HMGB1抑制剂可降低脓毒症小鼠胸腺T细胞的凋亡率,增强T细胞的增殖活性和单核细胞的趋化活性,提高单核细胞抗炎因子IL-10的分泌,抑制促炎因子TNF-α、IL-6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第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 脓毒症 T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小鼠
下载PDF
载脂蛋白A-I联合血清淀粉样蛋白A判断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的病情及预后价值
18
作者 谭睿 杨鹏磊 +3 位作者 王晶 郑瑞强 缪红军 於江泉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3-650,共8页
目的通过研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 protein,SAA)和载脂蛋白A-Ⅰ(apolipoproteinA-Ⅰ,ApoA-Ⅰ)的水平与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为脓毒症寻找新的临床预后标志物。方法研究前瞻性纳入2021年9月至2022年2月收... 目的通过研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 protein,SAA)和载脂蛋白A-Ⅰ(apolipoproteinA-Ⅰ,ApoA-Ⅰ)的水平与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为脓毒症寻找新的临床预后标志物。方法研究前瞻性纳入2021年9月至2022年2月收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患者,需符合Sepsis-3确诊为脓毒症且18岁≤年龄≤80岁。纳入研究后于0 h、24 h、72 h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ApoA-Ⅰ和SAA水平,计算72 hΔSAA和72 hΔApoA-Ⅰ。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实验室指标、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等。患者根据生存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根据是否合并休克分为休克组和非休克组。用Logistic回归方法将ApoA-Ⅰ和SAA结合建立联测指标。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SAA、ApoA-Ⅰ、72 hΔApoA-Ⅰ、72 hΔSAA以及SAA联合ApoA-Ⅰ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108例患者纳入分析,非休克组48例,休克组60例;存活组77例,死亡组31例。休克组和非休克组、死亡组和存活组间各时间点SAA和ApoA-Ⅰ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时间点SAA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均P<0.001),ApoA-Ⅰ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均P<0.01)。SAA可以预测脓毒症死亡风险,其中24 h SAA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最大(AUC=0.713,P=0.001),敏感度为65.3%,特异度为72.7%。ApoA-Ⅰ可以预测脓毒症死亡风险,其中72 h ApoA-Ⅰ的AUC最大(AUC=0.743,P<0.001),敏感度为69.4%,特异度为77.1%。24 h SAA和72 h ApoA-Ⅰ联合检测的AUC绝对值较单一指标增大(AUC=0.758,P<0.05),Z检验提示其对脓毒症患者死亡风险预测较单一指标无显著提升(P>0.05)。结论血清SAA、APOA-Ⅰ水平能反映脓毒症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可作为脓毒症患者判断预后的独立指标。SAA和APOA-Ⅰ联合后的总体诊断效能较单一指标无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脓毒性休克 载脂蛋白A-Ⅰ 血清淀粉样蛋白A 预后
原文传递
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Delta分型)临床特征与核酸转阴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俊 李心瑶 +5 位作者 胡志亮 范铭兴 胡晓晨 郝晶 李灼 缪红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3161-3165,共5页
目的总结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德尔塔临床发病特征,探究核酸转阴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2021年8月南京市公共卫生中心定点集中收治的66例COVID-19(德尔塔分型)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资料、临床症状、实验室... 目的总结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德尔塔临床发病特征,探究核酸转阴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2021年8月南京市公共卫生中心定点集中收治的66例COVID-19(德尔塔分型)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资料、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临床分型和诊治情况,总结临床发病特征及核酸转阴的影响因素。结果66例COVID-19患儿中男30例,女36例,男女比例为0.83∶1.00,年龄范围4个月~18岁,中位年龄9岁6个月,轻型37例,普通型29例。1岁以下2例,>1~3岁9例,>3~7岁15例,>7岁40例。3例患儿存在基础疾病。平均住院天数(21.58±6.58)天,抗体形成时间(13.15±5.29)天。常见症状前三位分别为发热(46.97%,31/66)、咳嗽(46.97%,31/66)、咽痛(28.79%,19/66);轻型和普通型患儿抗体形成时间分别为(14.52±5.79)和(11.30±3.95)天、出现咳嗽分别为(35.14%,13/37)和(62.07%,1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患儿淋巴细胞绝对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血降钙素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计数和新冠核酸抗体形成时间是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转阴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Delta分型)临床总体发病较轻,无重型和危重型病例,常见症状为发热、咳嗽、咽痛;普通型儿童新冠病毒抗体形成时间较短,平均11.30天。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和新型冠状病毒抗体形成时间与核酸转阴的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德尔塔变异株 临床特征 核酸转阴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腱糖蛋白C与儿童脓毒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顾洁(综述) 李军(审校)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0年第10期690-692,共3页
儿童脓毒症发病率高,是儿童临床危重症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多种炎症途径参与脓毒症的发生发展过程。腱糖蛋白C(TNC)作为一种细胞外基质蛋白,不仅在炎症反应中高度表达,而且可通过Toll样受体4(TLR4)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影响炎症因子的... 儿童脓毒症发病率高,是儿童临床危重症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多种炎症途径参与脓毒症的发生发展过程。腱糖蛋白C(TNC)作为一种细胞外基质蛋白,不仅在炎症反应中高度表达,而且可通过Toll样受体4(TLR4)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影响炎症因子的释放,共同参与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过程。但目前其在脓毒症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深入探究TNC在脓毒症中的特异性表达及疾病发生机制研究,可能为儿童脓毒症的早期发现提供生物标志物,以及为脓毒症干预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腱糖蛋白C 脓毒症 TOLL样受体4 生物标志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