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AP方法在儿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思维培养中的作用
1
作者 单鸣凤 周凯 +7 位作者 高红 李素梅 唐维兵 田野 黄瑞欧 陈鸿健 石小华 曹黎明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期342-348,共7页
目的探讨SOAP(Subjective-Objective-Assessment-Plan)方法对儿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思维的作用以及学生满意度状况。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73名儿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SOAP组(n=36)与传统组(n=37),分别给予SOAP方法... 目的探讨SOAP(Subjective-Objective-Assessment-Plan)方法对儿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思维的作用以及学生满意度状况。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73名儿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SOAP组(n=36)与传统组(n=37),分别给予SOAP方法和传统方法培训后,比较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最后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满意度状况。结果培训后学生的病历书写成绩,SOAP组与传统组相比,主观资料(完整性和条理性)、客观资料(完整性)、评估(完整性和条理性)、计划(完整性和条理性),以及反思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t=7.71、4.75、4.07、7.71、5.56、7.72、5.14、2.02,P<0.05);病例汇报成绩,SOAP组在多个方面(主观资料、客观资料、评估、计划、反思、面谈技巧、专业素养,以及整体能力)的成绩均明显高于传统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08、2.34、5.93、6.54、3.78、5.16、4.93、6.19,P<0.05);SOAP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更高。对于教学过程中的教师态度、教学水平、教学针对性、教学方法,以及自我满意方面的满意度,SOAP组亦更胜一筹(χ^(2)=4.13、6.82、9.97、8.13、5.68,P<0.05);在学习时长、实践机会和临床适应情况方面,两组学生的满意度无明显差异。结论SOAP方法为医学生提供更规范的临床思维模式,可提升学生临床思维的深度、广度和规范性。在儿科临床教学上的应用必然会迎来新的曙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AP方法 儿科学 临床思维 满意度
下载PDF
南京地区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病原菌特征和近期预后危险因素 被引量:7
2
作者 刘雪梅 吴鹏 +4 位作者 周晋 谈华 常林 于汉卿 徐飞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5-119,共5页
了解南京地区儿童细菌性脑膜炎(BM)病原菌种类、分布、体外耐药模式及近期预后危险因素,为临床BM诊治提供参考.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诊治的病原菌明确的BM患儿资料.根据Glasgow临床结局评分将患儿分成预后良好组(n=160)和预后不良组... 了解南京地区儿童细菌性脑膜炎(BM)病原菌种类、分布、体外耐药模式及近期预后危险因素,为临床BM诊治提供参考.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诊治的病原菌明确的BM患儿资料.根据Glasgow临床结局评分将患儿分成预后良好组(n=160)和预后不良组(n=45),比较两组间BM病原菌特征和分析近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205例病原菌中革兰氏阳性(G^+)菌125株(61.0%),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肺炎链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革兰氏阴性(G^-)菌80株(39.0%),以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为主.近3年,G^+菌和G^-菌年度构成比分别呈下降和上升趋势(χ2=6.100,P=0.047). G^+菌对利福平较敏感,超过50.0%对克林霉素、庆大霉素和复方新诺明等耐药,超过80.0%对青霉素G、苯唑西林和红霉素等耐药,但未发现耐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的G^+菌株; G-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和左氧氟沙星较敏感,超过50.0%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安曲南和复方新诺明等耐药,超过80.0%对氨苄西林和头孢呋辛等耐药. BM近期预后不良与患儿年龄偏小、瞳孔大小不一、并发症以及血红蛋白、CSF-WBC、CSF-蛋白质、CSF-葡萄糖、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颅脑CT/MRI或脑电图等指标异常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瞳孔大小不一和CSF-WBC>500×106/L的95%CI分别为1.397~184.122和1.013~8.319(P均<0.05).近3年南京地区儿童BM病原菌种类较多、耐药性严重.病原菌以G^+菌为主,但G-菌年度构成比有上升趋势,瞳孔大小不一和CSF-WBC>500×106/L是近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脑膜炎 病原菌 临床特点 耐药性 预后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儿童原发性EB病毒感染发病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25
3
作者 刘立飞 周凯 胡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71-147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儿童原发性EB病毒感染(EBI)发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30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分为婴儿、幼儿、学龄前期、学龄期4组。结果:婴儿组24例(7.27%)、幼儿组172例(52.12%)、学龄前期组88例(26.67%)、学龄期组46例...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儿童原发性EB病毒感染(EBI)发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30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分为婴儿、幼儿、学龄前期、学龄期4组。结果:婴儿组24例(7.27%)、幼儿组172例(52.12%)、学龄前期组88例(26.67%)、学龄期组46例(13.94%)。季节分布幼儿组秋季高发,其余各组春季高发。各年龄段临床表现中均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发生率最高(43.6%),呼吸道感染(41.2%)次之,其中婴儿组咳嗽、皮疹发生率最高(P<0.05),学龄前期组肝脾大发生率最高,分别为68.2%、59.1%;检验方面血CD4+/CD8+随着年龄增加逐渐降低(P<0.05),婴儿组肝损最大ALT(241±101.85)IU/L,婴儿组血清EBV-DNA阳性率为87%,EBV-CA-Ig M阳性率为13%,相差最大。结论:不同年龄组EBI在发病高峰、季节分布、临床表现、检验方面不完全相同,血清EBV-DNA有助于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EB病毒感染 小儿 临床特征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合并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10
4
作者 程珊 周凯 单鸣凤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0-246,共7页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合并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6—2018年某儿童医院感染科收治的IM患儿病例资料,按照是否合并MP感染分为单纯IM组和IM+MP感染组,人口学特征按患儿年龄分为婴儿期(<1岁)...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合并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6—2018年某儿童医院感染科收治的IM患儿病例资料,按照是否合并MP感染分为单纯IM组和IM+MP感染组,人口学特征按患儿年龄分为婴儿期(<1岁)、幼儿期(1~3岁)、学龄前期(4~6岁)、学龄期(7~13岁)。分析两组患儿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数据。结果750例IM患儿中,单纯IM组410例(54.7%),IM+MP组340例(45.3%),幼儿期儿童占44.8%(336例),学龄前期占34.4%(258例)。婴儿期IM+MP组患儿在春、夏季所占比率较高(各为41.7%),在秋、冬季所占比率较低(各为8.3%);学龄期IM+MP组患儿在秋季所占比率较高(42.3%)。与单纯IM组相比:IM+MP组患儿婴儿期易引起血液系统并发症,幼儿期易并发呼吸系统疾病,学龄前期易并发循环系统疾病;婴儿期IM+MP组患儿眼睑浮肿发生率,幼儿期IM+MP组患儿咽部分泌物及肝大发生率,学龄前期IM+MP组患儿高热及眼睑浮肿发生率,学龄期IM+MP组患儿高热及脾大发生率更高;IM+MP组患儿婴儿期血ALT,幼儿期患儿血WBC,学龄前期患儿血CK-MB,以及学龄期患儿血WBC、ALT、血浆EB-DNA均高于单纯IM组;两组患儿CD4+/CD8+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在学龄前期及学龄期IM+MP组患儿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M+MP组不同年龄段患儿各季节发病所占比例有所不同。与单纯IM患儿相比,IM+MP组患儿在并发症、临床特点、实验室指标方面存在差异,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发病特点,有利于早期诊断、合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支原体感染 儿童 临床特点
下载PDF
儿童蜱虫叮咬致感染三例诊治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5
作者 黄瑞欧 周凯 +2 位作者 曹黎明 刘浩 单鸣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2期4011-4014,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蜱虫叮咬后的继发危害、处理及预防。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对2018-07-06、2018-07-19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3例蜱虫叮咬致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处理等)进行分析。结果 3例患儿中,... 目的探讨儿童蜱虫叮咬后的继发危害、处理及预防。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对2018-07-06、2018-07-19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3例蜱虫叮咬致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处理等)进行分析。结果 3例患儿中,男1例,女2例;年龄分别为1岁7个月、5岁3个月、15岁6个月;病程中均有发热,体温最高均超过38.5℃。患儿1经外科清除蜱虫,同时局部行清创缝合,治疗效果最好,病程最短,费用最少。患儿2和患儿3为姐弟俩,均未找到明确蜱虫叮咬部位,均因"发热"就诊,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血液检验确诊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其中弟弟常规对症治疗后好转,姐姐病情较重,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利巴韦林和丙种球蛋白2 g/kg后好转。结论蜱虫叮咬后及时有效清除虫体效果好,对找不到叮咬部位者,如出现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降低,应及时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送检血液,尽早明确病因,早期治疗,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伤和蛰伤 感染 病例报告 历史文献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6
6
作者 张蕾 鲍莹 孟慧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3期354-357,共4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所致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神经系统损害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60例EV71感染所致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神经系统损害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给予循证护...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所致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神经系统损害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60例EV71感染所致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神经系统损害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表现改善情况、生命征及生化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情况及家长满意度。结果干预72 h后,观察组患儿总病程、发热持续时间、神经系统受累持续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体温、心率、呼吸频率、DBP、WBC、血糖水平均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重症脑炎、肺水肿、循环衰竭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缩短EV71感染所致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神经系统损害患儿的病程,改善临床症状及预后,提高家长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型 神经系统损害 循证护理 并发症
下载PDF
儿童严重脓毒症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陈鸿健 周凯 梅小丽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5期854-857,共4页
目的:分析脓毒症与严重脓毒症患儿的生化和细胞免疫指标,探索严重脓毒症的危险因素,为治疗严重脓毒症提供经验。方法:选择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5月31日严重脓毒症患儿60例(观察组)和脓毒症患儿110例(对照组),分析严重脓毒症的相关危险因... 目的:分析脓毒症与严重脓毒症患儿的生化和细胞免疫指标,探索严重脓毒症的危险因素,为治疗严重脓毒症提供经验。方法:选择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5月31日严重脓毒症患儿60例(观察组)和脓毒症患儿110例(对照组),分析严重脓毒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和细胞免疫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P=0. 00)、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P=0. 001)、谷氨酰转移酶(P=0. 00)、乳酸脱氢酶(P=0. 00)、肌酸酶同工酶(P=0. 009)、三酰甘油(P=0. 018)、肌酐(P=0. 00)升高,血钙(P=0. 0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 00)降低,T淋巴细胞减少(P=0. 002),B淋巴细胞增多(P=0. 003),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B=0. 016,P=0. 001)、三酰甘油升高(B=0. 944,P=0. 003)、低血钙(B=-7. 324,P=0. 001)、血肌酐升高(B=0. 024,P=0. 031)、T淋巴细胞减少(B=-0. 051,P=0. 039)是严重脓毒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三酰甘油升高、低血钙、血肌酐升高、T淋巴细胞减少是严重脓毒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细胞免疫 肝功能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小儿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特点及耐药率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吴鹏 周凯 +1 位作者 胡静 徐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11-1614,共4页
目的:分析小儿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特点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经血培养确诊为肺炎克雷伯菌感染87例患儿临床资料。结果:出生1个月以内的患儿占31.03%,49例发热,大部分患儿外周白细... 目的:分析小儿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特点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经血培养确诊为肺炎克雷伯菌感染87例患儿临床资料。结果:出生1个月以内的患儿占31.03%,49例发热,大部分患儿外周白细胞总数和C反应蛋白升高,42.52%发生严重脓毒症,64.37%存在基础性疾病,其中以先天性心脏病和血液病常见;体外药敏试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完全耐药,对阿米卡星(1.15%)和庆大霉素(5.75%)耐药率低;影响患儿预后的不良因素为耐亚胺培南菌感染、严重脓毒症,而耐亚胺培南菌感染易发生严重脓毒症。临床治愈好转71例,死亡16例。结论:新生儿及存在基础病如先天性心脏病、血液病等患儿的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发病率高,病情重且病死率高,耐亚胺培南菌感染及严重脓毒症患儿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血流感染 临床分布 耐药率 儿童
下载PDF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捂热综合征患儿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梅小丽 刘钋宁 +4 位作者 李军 肖岳 王晓榕 缪红军 陈俊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8期3919-3921,共3页
目的探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中捂热综合征(MS)病死患儿的死亡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MS病死患儿(死亡组)和存活患儿(存活组)进行分析比较,对可能与MS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检验,再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 目的探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中捂热综合征(MS)病死患儿的死亡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MS病死患儿(死亡组)和存活患儿(存活组)进行分析比较,对可能与MS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检验,再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94例MS患儿中,病死63例,存活231例,病死率21.4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温、存在脓毒症、缺氧、抽搐、休克、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清蛋白、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氮、肌酐、心肌酶同工酶、钠离子、凝血酶原时间(PT)、白细胞、血小板、氢离子浓度指数和功能不全器官数对MS患儿病死有显著影响(P<0.05);Logistic模型分析显示入住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时PT、PCIS和存在脓毒症可作为MS病死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MS是一种高病死率疾病,入院时PCIS、脓毒症和PT是小儿MS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捂热综合征 死亡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穿骺髓内固定大龄儿童难复性桡骨远端骨干-干骺端交界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10
作者 吴利伟 王儒法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6-420,共5页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穿骺髓内固定治疗大龄儿童难复性桡骨远端骨干-干骺端交界性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收治的17例难复性桡骨远端骨干-干骺端交界性骨折患儿资...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穿骺髓内固定治疗大龄儿童难复性桡骨远端骨干-干骺端交界性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收治的17例难复性桡骨远端骨干-干骺端交界性骨折患儿资料。均为男性;左侧10例,右侧7例;致伤原因均为间接暴力摔伤;受伤至手术时间(3.1±0.8)d。以骨折端为中心有限切开2~4 cm,采用1枚克氏针穿骺髓内固定。记录术后影像学结果、切口、前臂软组织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24个月采用Price等提出的分级系统评估前臂功能。结果17例患儿术后获(25.8±2.3)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手术时间为25(20,50)min。切口长度为(2.4±0.6)cm。术后桡骨成角畸形0°(0°,0°),术后桡骨移位(1.5±1.1)mm。术后2周切口愈合良好,无血管、神经并发症。1例出现针尾皮肤激惹。骨折愈合时间5.0(4.0,5.5)周。术后24个月Price等分级系统评估前臂功能:优15例,良2例。结论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穿骺髓内固定治疗大龄儿童难复性桡骨远端骨干-干骺端交界性骨折,疗效确切,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骨折固定术 髓内 桡骨骨折 前臂功能
原文传递
预警护理在EV71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儿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7
11
作者 张蕾 鲍莹 孟慧 《护理管理杂志》 2017年第6期427-429,共3页
目的探讨预警护理在EV71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60例EV71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枢神经系统、呼吸... 目的探讨预警护理在EV71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60例EV71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症状及高热、血糖及白细胞监测等方面的预警护理,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总病程、发热持续时间、神经系统受累持续时间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缩短(P<0.01);观察组患儿体温、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家长满意度提高(P<0.01或P<0.05)。结论预警护理策略可有效缩短EV71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儿的病程,改善症状,降低并发症风险,促进患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重症 肠道病毒71型 神经系统损害 预警护理
下载PDF
基于网络的虚拟仿真平台在基础医学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军 袁艺标 +1 位作者 吴晓燕 单鸣凤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51期63-64,共2页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现代远程教育在医学教育领域中正不断深入和有序地推进。本文介绍了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采用虚拟技术和开放式教育方式,结合多种辅助手段,搭建基础医学远程教育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该平台强化了实验教学实训部分...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现代远程教育在医学教育领域中正不断深入和有序地推进。本文介绍了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采用虚拟技术和开放式教育方式,结合多种辅助手段,搭建基础医学远程教育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该平台强化了实验教学实训部分,提出了远程教育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医学 虚拟仿真实验 远程教育
下载PDF
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5
13
作者 柏惠 李皓 +1 位作者 许慧慧 单鸣凤 《基础医学教育》 2021年第6期397-399,共3页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递进式病理生理学实验课程内容体系,结合碎片化学习理念,建立适合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复合教学模式,引入虚拟仿真实验,加强信息化网络课程平台建设。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实现...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递进式病理生理学实验课程内容体系,结合碎片化学习理念,建立适合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复合教学模式,引入虚拟仿真实验,加强信息化网络课程平台建设。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实现了素质、能力、知识三者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肺炎链球菌诱发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4
作者 单鸣凤 周凯 田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99-601,共3页
目的探讨肺炎链球菌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HPS)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肺炎链球菌感染相关性HPS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患儿,男,12个月。以发热、咳嗽、气促、肝脏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伴血细胞减少,铁蛋白... 目的探讨肺炎链球菌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HPS)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肺炎链球菌感染相关性HPS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患儿,男,12个月。以发热、咳嗽、气促、肝脏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伴血细胞减少,铁蛋白、可溶性IL-2受体和C反应蛋白异常升高;骨髓见噬血现象;影像学提示肺部感染。病原为多重耐药肺炎链球菌。予抗感染、免疫球蛋白、地塞米松、对症治疗后好转。文献复习共检索到4例相似病例,男3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3、8、25、37岁。均伴发热,以肝脏肿大、血细胞减少、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及噬血现象多见;肺部感染2例,耳部感染1例,脓毒症1例;2例伴有严重基础疾病者预后差,另2例预后较好。结论当发生肺炎链球菌感染,尤其是多重耐药菌,经有效抗感染治疗后仍高热不退、肝脾肿大、血细胞减少、C反应蛋白异常升高时,应高度怀疑HPS,尽早行相关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血细胞综合征 肺炎链球菌 多重耐药菌 临床特点
下载PDF
王氏保赤丸、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和茵栀黄口服液佐治婴儿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15
作者 郑玉灿 林谦 夏晨 《上海医药》 CAS 2020年第7期28-30,45,共4页
目的:观察王氏保赤丸相较双歧杆菌和茵栀黄口服液在佐治婴儿母乳性黄疸中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母乳性黄疸的患儿92例,停母乳72 h的同时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n=32)、茵栀黄口服液(n=31)和王氏保赤丸(n=29)药... 目的:观察王氏保赤丸相较双歧杆菌和茵栀黄口服液在佐治婴儿母乳性黄疸中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母乳性黄疸的患儿92例,停母乳72 h的同时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n=32)、茵栀黄口服液(n=31)和王氏保赤丸(n=29)药物干预,72 h后恢复母乳喂养继续口服不同药物。观察各组患儿治疗前后胆红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3组患儿胆红素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治疗3 d后,3组患儿胆红素水平均可见明显下降;恢复母乳喂养72 h后,胆红素水平均有明显上升,但茵栀黄组和王氏保赤丸组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双歧杆菌组,而茵栀黄组患儿腹泻及红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较双歧杆菌及王氏保赤丸组。结论:王氏保赤丸佐治婴儿母乳性黄疸可以达到与茵栀黄相似的退黄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明显减少,有较为可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性黄疸 王氏保赤丸 双歧杆菌 茵栀黄口服液
下载PDF
48例婴儿百日咳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单鸣凤 谈华 +4 位作者 梁宏露 张书兰 史彧 陆玲玲 周凯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7期1250-1254,共5页
目的 探讨婴儿百日咳的临床特征,为更好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3月20日至2022年2月28日收治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48例百日咳婴儿和110例类百日咳综合征婴儿的临床特点(包括;人口学资料、病史、临床表现(发热、青... 目的 探讨婴儿百日咳的临床特征,为更好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3月20日至2022年2月28日收治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48例百日咳婴儿和110例类百日咳综合征婴儿的临床特点(包括;人口学资料、病史、临床表现(发热、青紫、咳憋、呕吐等)、病程)、辅助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降钙素原、胸部影像学等)、治疗措施等),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91.7%(44例)百日咳婴儿<6月龄。两组在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及接种剂次、发热、咳嗽后呕吐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接种疫苗与未接种疫苗患儿百日咳的发生率分别为36.0%、2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鸡鸣样回声、咳憋、痉咳后青紫、痰量、痰黏稠度、重症肺炎、特殊级抗菌药物及免疫球蛋白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10.96、13.09、56.81、16.14、4.59、16.86、32.05,P均<0.05)。白细胞在百日咳组中显著升高,最高达65.38×109/L。两组在白细胞、淋巴细胞比例及血小板计数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t=-6.54、-3.78、3.78,P均<0.05)。<3月龄组与≥3月龄组在痉咳后青紫、混合感染、重症肺炎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7、7.20、5.94,P均<0.05)。混合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有:巨细胞病毒、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鲍曼不动杆菌等。33.3%(3/9例)重症肺炎存在混合感染。结论 婴儿百日咳以6月龄以下为主,易出现鸡鸣样回声、青紫、重症肺炎、高白细胞血症,小于3月龄者病情更重。除了婴儿接种疫苗以外,关注预防的其他因素和积极寻找替代抗生素可能是婴儿百日咳的防治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百日咳 类百日咳综合征 临床特征
下载PDF
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I)辅助治疗重症手足口病9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静 田野 +5 位作者 陈鸿健 邱卫娟 游贤慧 李立群 于毅 叶宁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1年第5期158-158,共1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I)辅助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5例根据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08年版)〉常规治疗,治疗组9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 目的:观察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I)辅助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5例根据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08年版)〉常规治疗,治疗组9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I) (马鞍山丰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结果:治疗组口腔疱疹消失时间、皮肤疱疹干燥结痂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退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治疗组中未见1例院内感染,而对照组有3例出现院内感染.结论: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I) (马鞍山丰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辅助治疗重症手足口病能迅速缓解口腔疱疹,加快皮肤疱疹干燥结痂时间,缩短住院时间而且能够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I) 重症手足口病 疗效观察
下载PDF
EV71型病毒疫苗接种后住院患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学变化 被引量:38
18
作者 吉连福 杨恩辉 +2 位作者 单鸣凤 周凯 金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46-552,共7页
目的了解EV71型病毒疫苗接种对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的影响,为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8年某院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病例资料,应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比较EV71型病毒疫苗接种前后(2014年—2016年10... 目的了解EV71型病毒疫苗接种对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的影响,为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8年某院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病例资料,应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比较EV71型病毒疫苗接种前后(2014年—2016年10月VS 2016年11月—2018年)住院患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学变化。结果共收治手足口病住院患儿7099例,其中普通型6339例,重症1570例。与EV71型病毒疫苗接种前比较,接种后手足口病住院患儿数减少,重症病例所占比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7,P<0.001)。男童患病率高于女童,发病年龄仍然以5岁以下婴幼儿为主,但每个年龄段重症病例均有下降;全年发病呈现两个高峰,分别在5—7月、9—11月;普通型病例以非EV71/CoxA16肠道病毒感染为主,重症病例仍以EV71型病毒感染为主。结论EV71型病毒疫苗接种后手足口病优势病原体较前发生了明显变化,且重症病例所占比率明显下降,EV71型病毒疫苗值得推广应用。需进一步开展非EV71/CoxA16肠道病毒的分型检测,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更加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EV71型病毒疫苗 肠道病毒71型 非EV71/CoxA16肠道病毒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1b辅助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效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44
19
作者 戴莎莎 周凯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53-957,共5页
目的探究重组人干扰素α1b辅助阿昔洛韦治疗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免疫功能、炎症因子及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12月收治入院的182例IM患儿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91)及对照组(n=91)。对照组接受静脉滴注阿昔... 目的探究重组人干扰素α1b辅助阿昔洛韦治疗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免疫功能、炎症因子及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12月收治入院的182例IM患儿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91)及对照组(n=91)。对照组接受静脉滴注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免疫功能、炎症反应、心肌酶谱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咽峡炎消失、颈部淋巴结肿大消失、肝大消失、脾大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CD4^+、CD4^+/CD8^+、CD19^+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CD8+、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辅助阿昔洛韦治疗能有效改善IM患儿免疫功能,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减轻心肌损伤,进而缓解患儿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重组人干扰素Α1B 免疫功能 炎症反应 心肌酶谱 儿童
下载PDF
重症手足口病致死机制及其防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杨恩辉 单鸣凤 周凯 《医学综述》 2020年第3期514-518,524,共6页
近年来重症手足口病病死率虽有明显下降,但仍时有报道。其致死原因主要为病毒感染触发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导致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紊乱,从而发生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循环衰竭。治疗方法除抗病毒、对症、生命支持等外,对出现危重表现的患儿... 近年来重症手足口病病死率虽有明显下降,但仍时有报道。其致死原因主要为病毒感染触发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导致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紊乱,从而发生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循环衰竭。治疗方法除抗病毒、对症、生命支持等外,对出现危重表现的患儿可早期给予免疫球蛋白和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尝试血液滤过疗法,对治疗无反应的患儿可借助体外膜肺技术来挽救患儿生命。手足口病流行地区的易感儿童可提前进行肠道病毒71型疫苗的预防接种,减少重症及死亡病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手足口病 致死机制 治疗 预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