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联合放射学在新生儿胎粪性腹膜炎治疗方式评估中的价值
1
作者 方玉香 花立春 +4 位作者 陈俊 刘慧 黄亚青 谢华 唐颖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4,144,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放射学检查在新生儿胎粪性腹膜炎诊断及治疗方式选择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2月共83例确诊胎粪性腹膜炎的新生儿临床、超声以及放射学表现和治疗结果。将所有患儿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对超声和...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放射学检查在新生儿胎粪性腹膜炎诊断及治疗方式选择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2月共83例确诊胎粪性腹膜炎的新生儿临床、超声以及放射学表现和治疗结果。将所有患儿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对超声和X线片出现的腹腔钙化、胎粪假性囊肿、肠梗阻、肠扭转、腹水和气腹等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83例新生儿(男48例,女35例)确诊为胎粪性腹膜炎,所有病例入院后均行超声及X线检查,其中61例(73.5%)需手术治疗,22例(26.5%)未手术,经对症保守治疗好转出院。手术组肠梗阻(超声24/61,放射32/61)、腹水(超声27/61)、肠扭转(超声13/61)3种影像表现出现比例均高于非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气腹征象也高于非手术组,但数量较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组的弥漫性腹腔钙化、胎粪性假性囊肿占比与非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影像学表现中肠梗阻、腹水、肠扭转和气腹等征象高度提示需要手术治疗,仅存在腹腔多发钙化灶影像表现的新生儿可保守治疗,胎粪性假性囊肿患儿如不合并上述几种表现不需要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胎粪性腹膜炎 超声 放射学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在新生儿肠旋转不良微创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路长贵 刘丰丽 +5 位作者 刘翔 耿其明 张杰 陈焕 徐小群 唐维兵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95-498,共4页
目的:评估应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处理模式在新生儿肠旋转不良微创治疗中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出生1~28 d的肠旋转不良患儿75例,明确诊断后根据家长意愿,有45例在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外科处理模... 目的:评估应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处理模式在新生儿肠旋转不良微创治疗中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出生1~28 d的肠旋转不良患儿75例,明确诊断后根据家长意愿,有45例在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外科处理模式(ERAS组),30例应用传统处理模式(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总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应激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ERAS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费用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时间ERAS组长于对照组[(111.67±15.61)min vs.(63.00±6.75)min,P<0.05];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总住院时间ERAS组显著短于对照组[(36.33±6.86)h vs.(60.67±12.15)h,P<0.05;(8.89±1.05)d vs.(12.44±1.59)d,P<0.05];术后主要并发症比较:肠扭转复发率ERAS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切口感染率、应激反应阳性率和呼吸道感染率ERAS组均低于对照组(0%vs.6.66%,33.33%vs.70%,26.67%vs.66.67%,P均<0.05)。术后随访30 d,ERAS组及对照组均没有再入院患儿。结论:加速康复外科处理模式可以应用于新生儿肠旋转不良的微创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微创 肠旋转不良 新生儿
下载PDF
新生儿外科腹腔镜手术前后的护理 被引量:1
3
作者 盛玉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43-544,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 腹腔镜 手术 护理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在新生儿先天性环状胰腺微创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潘诗文 肖建明 路长贵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86-1691,共6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应用于新生儿先天性环状胰腺微创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1年1月—2017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共收治了66例先天性环状胰腺新生儿,分为两组。对照组:2011年...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应用于新生儿先天性环状胰腺微创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1年1月—2017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共收治了66例先天性环状胰腺新生儿,分为两组。对照组:2011年1月—2014年12月共收治35例,男20例,女15例,围手术期采用传统处理模式,手术方法采用开腹先天性环状胰腺矫治术;ERAS组:2015年1月后将ERAS理念引入环状胰腺治疗,共收治31例,男18例,女13例,围手术期采用ERAS处理模式,手术方式采用腹腔镜下先天性环状胰腺矫正术。比较两组术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肠内营养时间、完全肠内营养时间、总住院时间,同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瘘、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腹泻、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及术后1周的营养状况(体重、血清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结果:ERAS组和对照组患儿手术年龄、体重、性别、术前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术后12 h CRP水平低于对照组[9(7,11)mg/L vs.20(18,25)mg/L,P<0.05];ERAS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肠内营养时间及完全肠内营养时间早于对照组[1.8(1.0,2.4)d vs.3.0(2.6,3.4)d,P<0.05;4.8(4.0,5.4)d vs.8.8(7.2,10.3)d,P<0.05;11.3(10.2,12.5)d vs.14.0(13.1,15.2)d,P<0.05];ERAS组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13.0(12.5~14.0)d vs.18.4(17.0~20.0)d,P<0.05]。术后主要并发症比较:两组均无吻合口瘘发生;术后肠内营养后腹泻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6%vs.9.7%,P>0.05);ERAS组呼吸道感染及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6.5%vs.25.7%,P<0.05;3.2%vs.22.9%,P<0.05);术后30 d两组均无再入院病例;随访6个月,ERAS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2%vs.25.7%,P<0.05);ERAS组术后1周白蛋白水平稍高于对照组[35.0(34.5~35.5)g/L vs.34.2(34.0~35.0)g/L,P<0.05];术后1周体重和前白蛋白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AS处理模式应用于新生儿先天性环状胰腺的微创治疗安全有效,与传统围术期处理模式相比有一定优势,可以减少应激反应,加速患儿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环状胰腺 加速康复外科 微创治疗
下载PDF
肠液回输对新生儿小肠造瘘术后的加速康复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陈焕 蒋维维 +2 位作者 路长贵 耿其明 唐维兵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72-875,共4页
目的:探讨肠液回输对新生儿肠造瘘术后加速康复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76例小肠造瘘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据术后有无进行肠液回输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体重变化、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 目的:探讨肠液回输对新生儿肠造瘘术后加速康复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76例小肠造瘘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据术后有无进行肠液回输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体重变化、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首次再住院时间和远端肠管形态。结果:术后2周高、中、低位造瘘各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体重及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高位造瘘研究组体重增长明显优于对照组[(1.2±0.3)vs.(0.8±0.4),P=0.03],高位造瘘研究组总蛋白、白蛋白比对照组稍增加[(57.1±7.6)vs.(54.3±9.3),P=0.71;(8.2±8.5)vs.(36.3±6.2),P=0.65],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比对照组显著增高[(92.0±23.1)vs.(81.2±21.7),P<0.05;(21.6±8.1)vs.(16.5±5.5),P<0.05);术后3个月中位造瘘研究组体重增长明显优于对照组[(1.7±0.4 vs.1.3±0.6,P=0.04),总蛋白、白蛋白比对照组稍增加[(60.3±10.3)vs.58.1±9.0,P=0.78;40.5±9.9 vs.39.4±7.8,P=0.86],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比对照组显著增高[(110.3±25.3)vs.92.0±21.2,P<0.05;23.8±11.0 vs.18.3±8.9,P<0.05];术后3个月低位造瘘研究组体重、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均比对照组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高位造瘘研究组首次再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延迟[(18.6±7.9)vs.14.2±5.2,P<0.05;11.2±4.1vs.7.1±3.8,P<0.05],灌肠造影显示肠液回输后远端肠管形态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肠液回输能改善中高位肠造瘘术后新生儿的营养状况和远端肠管形态,加速患儿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肠外瘘 肠液回输 加速康复外科
下载PDF
新生儿消化道畸形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方法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红星 唐维兵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9期820-826,共7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消化道畸形的主要临床特点,探讨有效的早期检查方法,以促进消化道畸形的早期诊断与早期干预,改善患儿预后。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手术证实为消化道畸形的新生儿资料(包括性别、入院... 目的分析新生儿消化道畸形的主要临床特点,探讨有效的早期检查方法,以促进消化道畸形的早期诊断与早期干预,改善患儿预后。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手术证实为消化道畸形的新生儿资料(包括性别、入院日龄、首发症状时间、出生体重、住院天数),消化道畸形疾病构成及主要临床特点,术前相关检查及诊断准确率。本研究共收集到资料完整病例507例,包括肛门直肠畸形(166例)、肠闭锁和肠狭窄(93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84例)、肠旋转不良(72例)、环状胰腺(43例)、胃肠重复畸形(11例)、肠神经发育异常症(11例)、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9例)、脐肠瘘(7例)、胎粪性腹膜炎(7例)、梅克尔憩室(2例)、先天性肠系膜畸形(2例),其中男376例,女131例,足月儿433例,出生体重为(3157.53±596.50)g。肛门直肠畸形病例共166例,其中27例因原始影像结果测量数据缺失未纳入统计,其余139例肛门直肠畸形患儿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会阴肛门成形术组(76例)和结肠造口术组(63例)。比较两组腹部倒立侧位X线检查直肠盲端至肛隐窝的距离,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直肠盲端至肛隐窝距离对手术方式选择的指导价值。结果消化道畸形患儿总体入院日龄为生后2.0(1.0,8.0)d,首发症状时间为生后1.0(1.0,4.5)d,住院时间为13.0(8.0,19.0)d。新生儿消化道畸形以肛门直肠畸形、肠闭锁和肠狭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常见,临床表现主要为呕吐(311/507,61.34%)、腹胀(239/507,47.14%)及胎便异常(159/507,31.36%)。术前X线检查阳性479例,总体阳性率达94.48%;腹部超声检查阳性186例,阳性率36.69%;产前超声检查异常116例,阳性率22.88%。ROC分析结果表明,直肠盲端至肛隐窝距离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准确率为73.2%,最佳阈值20.5 mm,敏感性为74.6%,特异性为64.5%。结论新生儿消化道畸形中不同疾病发病时间及临床表现各有特点,临床表现主要为呕吐、腹胀及胎便异常;X线检查准确率高,但产前、产后超声检查对消化道畸形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提倡在消化道畸形早期诊断中应用超声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形 严重畸胎样/外科学 消化系统/病理生理学 消化系统/影像诊断
下载PDF
新生儿无气腹胃壁肌层缺损(附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7
作者 陆巍峰 耿其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44-646,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无气腹胃壁肌层缺损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收治的3例无气腹胃壁肌层缺损的新生儿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就诊年龄72~157 h,例1仅表现为腹胀;另2例有胆汁性呕吐,并分别伴有发热、腹胀。腹... 目的:探讨新生儿无气腹胃壁肌层缺损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收治的3例无气腹胃壁肌层缺损的新生儿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就诊年龄72~157 h,例1仅表现为腹胀;另2例有胆汁性呕吐,并分别伴有发热、腹胀。腹部立位平片均见胃泡影增大,肠腔充气少或密实,未见腹腔游离气体。上消化道造影无胃部造影剂外溢,胃蠕动缓慢:例1胃大弯下缘见一囊状空腔;例2十二指肠远端呈"鼠尾征",空肠近段位于中下腹;例3十二指肠水平段偏脊柱右侧通过不畅,近端空肠位于右侧腹。手术见病变胃壁均菲薄呈膜状:例1胃大弯与左下腹壁及肠管粘连,胃大弯侧胃壁广泛病变并坏死破溃;例2胃前壁至贲门病变约6 cm×4 cm,未见穿孔;例3胃大弯被网膜包裹,游离后见胃前壁坏死穿孔最大径6 cm;例2和例3中肠分别顺时针扭转180°和360°,复位后盲肠分别位于左上腹和右上腹。3例均行病变胃壁切除胃修补术,例2和例3同时行Ladd’s术。病理检查证实病变胃壁未见肌层。3例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新生儿无气腹胃壁肌层缺损均于生后7 d内就诊,临床表现无特异性,X线见胃泡影增大,造影常见胃腔扩大和胃蠕动缓慢,或伴不规则胃形改变和十二指肠不全性梗阻。肠旋转不良伴中肠扭转是其常见合并症,术中明确胃壁肌层缺损者需常规探查小肠。手术需彻底切除病变胃壁组织并矫治合并畸形,预后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气腹 胃壁肌层缺损 消化道畸形 外科手术
下载PDF
新生儿肛门直肠畸形并发穿孔临床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陆巍峰 耿其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97-1699,共3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肛门直肠畸形并发穿孔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和预后,以期为合理的临床诊疗提供资料。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16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新生儿肛门直肠畸形并发穿孔患儿11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发...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肛门直肠畸形并发穿孔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和预后,以期为合理的临床诊疗提供资料。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16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新生儿肛门直肠畸形并发穿孔患儿11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发病特征、诊治经过及转归。结果:本组中7例低位畸形,4例中高位畸形;男10例,女1例;男女间低位和中高位发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院时伴发感染性休克3例的就诊年龄均>48 h。发病时均主要表现为腹胀并呈进行性加重,其中3例会阴肛门成形术后或结肠造口术后突发腹胀,4例有胆汁或粪汁样呕吐,10例腹部立位平片见膈下游离气体。3例放弃手术后自动出院。手术治疗的8例中直肠穿孔5例,结肠穿孔3例,手术均予彻底切除病变组织后行穿孔近端肠造口。3例于肠造口术后1 d内自动出院,余5例根治术后除2例高位畸形排便功能不佳外,无其他消化道不适症状。结论:新生儿肛门直肠畸形并发穿孔以进行性加重的腹胀或伴胆汁性粪汁性呕吐为表现,有气腹可明确诊断穿孔。就诊年龄>48 h的延迟诊断患儿可伴发严重感染。穿孔可发生于术前或手术解除梗阻以后。其穿孔多位于结肠或直肠,结肠和直肠应作为手术时探查的重点区域,彻底切除病变组织并行穿孔近端肠造口是救治患儿的合理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肛门直肠畸形 肠穿孔
下载PDF
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术后肛门直肠功能随访 被引量:4
9
作者 严萍 徐亚娟 +1 位作者 路长贵 唐维兵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评估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术后的肛门直肠功能。方法对2008年2月至2014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手术治疗的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患儿进行肛门直肠功能随访。记录资料包括:入院时年龄、症状和体征、手术方式、Altman... 目的评估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术后的肛门直肠功能。方法对2008年2月至2014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手术治疗的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患儿进行肛门直肠功能随访。记录资料包括:入院时年龄、症状和体征、手术方式、Altman分型和组织病理学分类。依据Krickenbeck分类法评估肛门直肠功能:有无自主排便、粪污等级和便秘等级。结果共计92例患儿(男/女=21/71)纳入本次研究,平均入院年龄(18.5±6.6)d(1~25 d),Altman分型Ⅰ型57例(62.0%),Ⅱ型25例(27.1%),Ⅲ型10例(10.9%)。全部患者均手术切除肿瘤及尾骨。依据Krickenbeck分类法共28例(30.4%)患儿存在肛门直肠功能障碍,其中21例(22.8%)便秘(Ⅰ型13例,Ⅱ型6例,Ⅲ型2例),7例(7.6%)污粪(Ⅰ型4例,Ⅱ型2例,Ⅲ型1例)。不同性别、组织病理学分类、手术方式患儿术后肛门直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存在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95,P=0.051;χ~2=3.341,P=0.188;χ~2=1.737,P=0.187)。Ⅰ型、Ⅱ型和Ⅲ型患儿肛门直肠功能障碍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040,P=0.980)。Ⅱ型和Ⅲ型患儿术后出现肛门直肠功能障碍和未发生肛门直肠功能障碍者肿瘤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03,P=0.025;t=2.796,P=0.017)。结论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患儿术后可能并发肛门直肠功能障碍,其中便秘最常见,小部分患儿存在污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尾部 畸胎瘤 外科手术 功能恢复 随访研究 婴儿 新生
下载PDF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早期诊断与手术时机选择
10
作者 李薇 唐维兵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0-334,共5页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新生儿期特有的肠道坏死性炎症,多见于早产儿,病死率高。因其发病初期临床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临床上除依靠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传统方式进行诊断外,联合多种...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新生儿期特有的肠道坏死性炎症,多见于早产儿,病死率高。因其发病初期临床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临床上除依靠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传统方式进行诊断外,联合多种生物学标志物检测提高NEC早期诊断的准确性成为研究的重要方向。临床医生需要寻找与肠坏死密切相关的指标,尽可能在尚未出现穿孔或病情恶化前手术干预,以降低NEC患儿的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早期诊断 生物学标志物 外科手术 手术指征
原文传递
高校教师和大学生对学业形成性评价的认知差异——基于全国十九所高校问卷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薛仁杰 周小冬 唐维兵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97-100,共4页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研全国19所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对形成性评价实施的看法和建议。结果显示,学生理想中的平时成绩显著高于教师理想中的平时成绩[(30.0±14.9)分vs.(26.3±14.7)分,P<0.001]。学生理想平时分构成和教师...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研全国19所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对形成性评价实施的看法和建议。结果显示,学生理想中的平时成绩显著高于教师理想中的平时成绩[(30.0±14.9)分vs.(26.3±14.7)分,P<0.001]。学生理想平时分构成和教师现行平时分构成存在差异,学生认为作业、平时小测、课堂展示和课后讨论更应纳入平时分构成,而教师则认为课堂提问更应纳入平时成绩构成(P<0.05)。学生认为目前形成性评价存在的困难主要在于评价手段有限和评价不规范,而教师认为形成性评价中的困难是学生不了解所导致的(P<0.05)。相对于学生,教师更加支持将形成性评价计入学业成绩和在教学中使用形成性评价(P<0.05)。高校教师和大学生对学业形成性评价的看法存在明显差异,求同存异才能促进学业形成性评价的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业评价 形成性评价 平时成绩 本科教育
下载PDF
肠闭锁的快速康复策略
12
作者 蒋维维 唐维兵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9期801-806,共6页
肠闭锁是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近年来其治愈率已明显提高,但术后发生肠功能恢复迟缓甚至恢复障碍的情况并不少见,需要更为优化的治疗方案加速肠功能恢复,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国内外近年来对此开展了多项研究,包括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肠闭锁是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近年来其治愈率已明显提高,但术后发生肠功能恢复迟缓甚至恢复障碍的情况并不少见,需要更为优化的治疗方案加速肠功能恢复,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国内外近年来对此开展了多项研究,包括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微创手术、改进手术方案、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以及促进肠蠕动药物的应用等,以期寻找肠闭锁的最优治疗方案,实现患儿的尽早康复。本文对目前肠闭锁快速康复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闭锁 术后加速康复 外科手术 儿童
下载PDF
儿科疾病诊疗思维慕课建设与应用初探
13
作者 薛仁杰 周小冬 唐维兵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3年第10期799-804,共6页
目的探索建设全新的《儿科疾病诊疗思维》慕课,应用于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高儿科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能力。方法建设《儿科疾病诊疗思维》课程,调研该课程及其他儿科课程2021年12月前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的运行情况,同时对该课程学... 目的探索建设全新的《儿科疾病诊疗思维》慕课,应用于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高儿科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能力。方法建设《儿科疾病诊疗思维》课程,调研该课程及其他儿科课程2021年12月前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的运行情况,同时对该课程学习者进行调查,评价课程应用效果,为后期课程改进提供依据。结果中国大学慕课平台现有的儿科课程包括3类,第一类是《儿科学》等传统课程,第二类是以本课程为代表的儿科临床思维相关课程,第三类是一些重点阐述儿童某个特定生长阶段或器官系统疾病的课程。《儿科疾病诊疗思维》课程运行至今已有3个周期,累计1670人选课,最终113人通过考核,多为住院医师。住院医师对课程整体评价较高,对于课程中诊疗知识的认可度和理解度明显高于学习前从其他途径获取的诊疗知识(P<0.001)。结论《儿科疾病诊疗思维》课程建设符合新时代医学人才培养要求,需进一步拓展开课形式,改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以提高学习者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临床思维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慕课 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学习者黏性
下载PDF
瘘管直肠原位游离后移直肠肛门成形术治疗无肛前庭瘘 被引量:4
14
作者 吕小逢 徐小群 +6 位作者 耿其明 张杰 陈焕 路长贵 蒋维维 李薇 唐维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2136-2141,共6页
目的评价瘘管直肠原位游离后移直肠肛门成形术治疗先天性无肛前庭瘘的效果。方法分析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采取一期瘘管直肠原位游离后移直肠肛门成形术治疗先天性无肛前庭瘘患儿的临床资料,评价该术式的并发症、会阴体外观和控... 目的评价瘘管直肠原位游离后移直肠肛门成形术治疗先天性无肛前庭瘘的效果。方法分析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采取一期瘘管直肠原位游离后移直肠肛门成形术治疗先天性无肛前庭瘘患儿的临床资料,评价该术式的并发症、会阴体外观和控便功能。结果1992-2017年共治疗先天性无肛前庭瘘患儿483例。①手术年龄为(108±35)d,手术时间为(59±16)min,所有患儿痊愈出院。②术后短期并发症情况:新成形肛门感染5例,前庭瘘口修补处感染12例,直肠回缩3例,无瘘管复发和新瘘形成,肛门狭窄2例,直肠穿孔1例。③术后会阴体外观及肛门功能评价:共获得随访的251例患儿中有2级及以上便秘10例,2级及以上污粪3例。其中3岁及以上获得随访患儿达166例,无黏膜脱垂病例,获得较好控便功能评分,会阴体长度较为理想;完成直肠测压检查者102例,其中直肠肛门抑制反射阳性率50%,肛管高压区长度:(15.2±4.2)mm,术后肛管静息压:(46±22)mmHg;完成钡剂灌肠造影检查者95例,均显示直肠肛管角存在,直肠肛管角(108.7±8.3)^。。3岁以内获得随访患儿85例,有2例患儿黏膜脱垂,暂未行手术切除;随访时行肛门指检可及对称性收缩和裹指感。结论瘘管直肠原位游离后移直肠肛门成形术治疗先天性无肛前庭瘘,无内外括约肌、肛提肌及会阴体分离切开,最大限度减少括约肌损伤,会阴部外观及控便功能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肛门闭锁 前庭瘘 无肛 直肠肛门成形术
下载PDF
系膜成形联合经鼻置空肠营养管治疗新生儿高位空肠Ⅲb型闭锁 被引量:6
15
作者 路长贵 耿其明 +5 位作者 陈焕 李薇 蒋维维 吕小逢 张杰 唐维兵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84-1089,共6页
目的评估系膜成形联合经鼻置空肠营养管治疗新生儿高位空肠Ⅲb型闭锁的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21例先天性高位空肠Ⅲb型闭锁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其中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收治10例,手术采用肠切除肠吻合术... 目的评估系膜成形联合经鼻置空肠营养管治疗新生儿高位空肠Ⅲb型闭锁的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21例先天性高位空肠Ⅲb型闭锁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其中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收治10例,手术采用肠切除肠吻合术,术中未经鼻留置空肠营养管(对照组);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共收治11例,手术方法采用系膜成形,同时术中经鼻留置空肠营养管(系膜成形组)。比较两组患儿术后首次经肛门排便时间、经口喂养时间、静脉营养时间;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系膜成形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经口喂养时间及静脉营养时间均较对照组提前[2.8(1.7,3.5)d与5.0(5.0,6.0)d,P<0.05;14.0(13.0,15.3)d与19.5(18.3,20.8)d,P<0.05;30.0(29.5,56.3)d与57.5(56.3,66.3)d,P<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生吻合口瘘,但系膜成形组肠梗阻发生率及术后再手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与75%,P=0.009;0与62.5%,P=0.007],直接胆红素最高值明显低于对照组[24.3(12.1,44.3)μmol/L与60.3(21.5,69.0)μmol/L,P<0.05]。随访12~72个月,两组患儿生长发育位于正常儿童生长发育中位数以下、-2个标准差以内。结论系膜成形联合经鼻留置空肠营养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新生儿高位空肠ⅢB型闭锁可促进术后肠功能恢复、减少静脉营养使用、减少术后并发症,远期随访患儿生长发育基本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闭锁 系膜成形 空肠营养管
原文传递
新生儿梅克尔憩室并发肠穿孔七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耿其明 唐维兵 +6 位作者 陈焕 张杰 路长贵 吕小逢 蒋维维 李薇 徐小群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60-861,共2页
梅克尔憩室(Meckel's diverticulum,M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儿童期MD以下消化道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症状性MD是罕见的新生儿急腹症,多表现为气腹或肠梗阻[1,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2006年1月至2017年12... 梅克尔憩室(Meckel's diverticulum,M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儿童期MD以下消化道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症状性MD是罕见的新生儿急腹症,多表现为气腹或肠梗阻[1,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2006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收治新生儿MD并发肠穿孔7例,现对其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和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外科 肠穿孔 梅克尔憩室 并发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下消化道出血 临床表现 儿童医院
原文传递
新生儿先天性幽门闭锁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4
17
作者 耿其明 唐维兵 +6 位作者 张杰 陈焕 路长贵 吕小逢 蒋维维 李薇 徐小群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8-350,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幽门闭锁的诊断、手术方式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新生儿幽门闭锁6例,包括幽门瓣膜完全闭锁4例,有孔瓣膜闭锁和实质性闭锁各1例。其中合并大疱表皮松解症、多发性肠闭锁和环状胰腺...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幽门闭锁的诊断、手术方式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新生儿幽门闭锁6例,包括幽门瓣膜完全闭锁4例,有孔瓣膜闭锁和实质性闭锁各1例。其中合并大疱表皮松解症、多发性肠闭锁和环状胰腺各1例。结果6例患儿主要症状为非胆汁性呕吐。腹部X线平片5例可见单一扩张的胃泡,5例远端无肠气。B超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显示5例胃出口梗阻,1例十二指肠球后部梗阻。对瓣膜闭锁者行瓣膜切除+幽门成形术。实质性闭锁者行扩大的幽门成形术。1例合并肠闭锁者自动出院,随访5例患儿术后生长发育良好.无胃肠道症状。结论腹部X线平片、B超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有助于新生儿先天性幽门闭锁的诊断,合理的术式可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 婴儿 新生
原文传递
新生儿非肥厚性幽门梗阻畸形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耿其明 唐维兵 +6 位作者 张杰 陈焕 路长贵 吕小逢 蒋维维 李薇 徐小群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2-104,共3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非肥厚性幽门梗阻畸形的诊断、术式选择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研究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7例新生儿非肥厚性幽门梗阻畸形,包括幽门瓣膜5例、幽门实质性闭锁和幽门重复畸形各1例;其中幽门实质性闭锁合并大疱表... 目的 探讨新生儿非肥厚性幽门梗阻畸形的诊断、术式选择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研究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7例新生儿非肥厚性幽门梗阻畸形,包括幽门瓣膜5例、幽门实质性闭锁和幽门重复畸形各1例;其中幽门实质性闭锁合并大疱表皮松解症(EB)1例,幽门瓣膜合并回结肠闭锁伴环状胰腺各1例。总结其临床特点,并对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7例患儿主要症状为非胆汁性呕吐。上消化道造影5例显示胃出口完全梗阻,1例见十二指肠球后部梗阻,1例幽门管呈"线样征"且超声幽门部见一低回声圆形团块。5例瓣膜闭锁患儿均行瓣膜切除加幽门成形术,其中1例合并回结肠闭锁患儿切除多发性闭锁肠管并行回结肠双腔造口,1例合并环状胰腺患儿同时行十二指肠菱形吻合;1例重复畸形患儿行畸形切除加胃十二指肠端端吻合术;1例实质性闭锁患儿予纵切横缝术。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出血量9 (5- 15) ml。1例合并回结肠闭锁者术后即自动出院;另6例于术后9~ 11 d痊愈出院,随访2~ 8年,生长发育良好,无胃肠不适。结论 新生儿非肥厚性幽门梗阻畸形症状无特异性,术前病因诊断困难,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有一定帮助。合理术式有助于提高生存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幽门重复畸形和孤立的幽门闭锁预后良好,严重的合并畸形可影响预后,幽门闭锁合并EB者也应积极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梗阻 幽门 胃肠吻合术
原文传递
1型糖尿病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发生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袁雪雯 王旭 +2 位作者 唐宁 谢航 顾威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58-862,共5页
目的评估1型糖尿病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患儿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情况,探讨导致DKA患儿发生AKI的可能潜在因素。方法回顾性将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目的评估1型糖尿病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患儿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情况,探讨导致DKA患儿发生AKI的可能潜在因素。方法回顾性将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45例1型糖尿病伴DKA患儿,按照入院时是否合并AKI分为无AKI组(n=37)和合并AKI组(n=8)。收集两组患儿社会人口学资料,入院时的体检数据,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和心率等,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免疫分析法测定患儿入院及出院时血肌酐和尿素氮等指标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1型糖尿病伴DKA患儿发生AKI的影响因素。结果45例患儿确诊中位年龄为9.2岁,8例(18%)入院时合并AKI的患儿中,6例为1期AKI,2例为3期AKI。血校正钠水平升高与1型糖尿病伴DKA患儿发生AKI密切相关(P<0.05),而入院时较高的胰岛素水平则不易发生AKI(P<0.05)。结论1型糖尿病伴DKA患儿AKI的发生率较高,临床上应积极纠正DKA,尽快控制血糖,并定期对这部分儿童病例进行肾功能复查和随访。[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2,24(8):858-8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急性肾损伤 儿童
下载PDF
基于家庭赋权的护理模式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母乳喂养的影响 被引量:46
20
作者 李梅 胡家杰 严萍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年第23期3117-3121,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家庭赋权的护理模式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选取2018年1—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NICU收治早产儿145例,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将2018年1—6月收治的72例早产儿及其家属纳... 目的:探讨基于家庭赋权的护理模式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选取2018年1—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NICU收治早产儿145例,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将2018年1—6月收治的72例早产儿及其家属纳入对照组,2018年7—12月收治的73例早产儿及其家属纳入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家庭赋权的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知识评分、早产儿营养状况的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母乳喂养率、喂养知识评分、早产儿营养状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家庭赋权的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率,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喂养 早产儿 基于家庭赋权的护理模式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