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器学习法优化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治疗策略
1
作者 费俊梁 马成 +5 位作者 王黎明 蒋纯志 李旭祥 王思娜 赵杨 曾逸文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229-236,共8页
目的:基于机器学习法建立预测模型,探讨其对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输血和进入ICU的预测价值。方法:分析南京市第一医院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的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患者500例的临床资料,建立髋关节置换术后输血的预测... 目的:基于机器学习法建立预测模型,探讨其对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输血和进入ICU的预测价值。方法:分析南京市第一医院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的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患者500例的临床资料,建立髋关节置换术后输血的预测模型和进入ICU的预测模型,并且评估不同模型的预测效能。探讨影响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治疗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使用ROC曲线下面积(AUC)、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和F1得分来评价模型的预测性能,获得预测性能最佳的模型预测变量的重要性评分。结果:以输血为结局变量,平衡数据前随机森林的AUC值、准确率及特异度均是4个模型中最高的;平衡数据后支持向量机的AUC值、准确率、特异度以及F1得分均是最高的。以是否进ICU为结局变量,平衡数据前随机森林算法的AUC值最高,随机森林算法表现较好;平衡数据后支持向量机算法的AUC值和F1得分最高,表现最好。以是否输血为结局变量,预测变量重要性评分结果显示,术前血红蛋白和术前肌酐具有较高的重要性。以是否进ICU为结局变量,预测变量重要性评分结果显示,平衡数据前术前血红蛋白、年龄和术前肌酐具有较高的重要性;而平衡数据后术前肌酐和术前白蛋白具有较高的重要性。结论:围手术期重点关注患者的年龄、术前血红蛋白、术前肌酐、术前白蛋白,加强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管理,有助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恢复,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置换术 输血 ICU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基于根因分析指导的预见性护理对单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2
作者 范晶晶 谢佳 +1 位作者 陈媛 李佳怡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0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根因分析指导的预见性护理对单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开展单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20例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按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目的探讨基于根因分析指导的预见性护理对单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开展单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20例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按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组接受基于根因分析指导的预见性护理,均护理1个月。比较两组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7 d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护理1 d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1个月后,两组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表评分、中文版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评分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院护理期间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基于根因分析指导的预见性护理用于单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利于改善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 膝关节功能 生活质量 并发症 疼痛程度 肿胀度
下载PDF
健康赋权理论下的干预措施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影响
3
作者 张萍霞 袁甜 +3 位作者 倪艳 吴文婷 李佳怡 张玲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3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讨健康赋权理论下的干预措施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2021年12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0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50例,常规... 目的探讨健康赋权理论下的干预措施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2021年12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0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50例,常规护理干预联合健康赋权理论下的干预措施),两组均持续干预至出院,并院外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恢复情况;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出院前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比较两组干预前及随访6个月时腕关节活动度。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两组ESCA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时,两组腕关节背伸、掌屈、尺偏、桡偏活动度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健康赋权理论下的干预措施可缩短其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可促进腕关节活动度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赋权理论 桡骨远端骨折 自我护理能力 腕关节功能
下载PDF
对接受骨科手术后的患者进行疼痛护理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范晶晶 徐静 +2 位作者 谢佳 陈馨 汤美莲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5期236-237,共2页
目的:探讨对接受骨科手术后的患者进行疼痛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接受骨科手术的104例患者随机分为Observation组(n=52)和Conventional组(n=52)。对Conventional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 目的:探讨对接受骨科手术后的患者进行疼痛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接受骨科手术的104例患者随机分为Observation组(n=52)和Conventional组(n=52)。对Conventional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Observation组患者进行疼痛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NRS评分和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接受护理后,Observation组患者的NRS评分〔(3.24±0.77)分〕低于Conventional组患者的NRS评分〔(5.04±0.87)分〕,P<0.05;Observation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94.23%(49/52)〕高于Conventional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80.77%(42/52)〕,P<0.05。结论:对接受骨科手术后的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可显著减轻其疼痛的症状,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护理 骨科手术 疼痛
下载PDF
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在尺桡骨双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梓 周燕萍 王红玉 《当代临床医刊》 2023年第2期106-107,共2页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在尺桡骨双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治疗尺桡骨双骨折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应用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后及患肢功能恢...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在尺桡骨双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治疗尺桡骨双骨折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应用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后及患肢功能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前臂旋转角度及腕部关节活动角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应用于尺桡骨双骨折治疗可明显促进患者患肢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训练护理 尺桡骨双骨折 临床疗效 功能恢复
下载PDF
三联预康复护理策略在择期手术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运动功能影响
6
作者 袁甜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19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三联预康复护理策略在择期手术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运动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1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8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择期手术者,根据随机数表... 目的探讨三联预康复护理策略在择期手术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运动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1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8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择期手术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3)。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三联预康复护理策略,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效果、运动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康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功能、疼痛、关节活动、畸形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述各项评分以及总分均明显上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压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以及便秘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联预康复护理策略可提高择期手术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康复效果,改善患者关节运动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联预康复护理策略 股骨粗隆间骨折 效果 运动功能
下载PDF
关节镜下Brostr?m法结合Gould技术治疗距腓前韧带损伤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杨 蒋逸秋 +3 位作者 潘竹 李王 陶天奇 桂鉴超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24-627,631,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Brostr?m法结合Gould技术治疗踝关节距腓前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3月~2015年10月,我科对17例距腓前韧带损伤采用关节镜下Brostr?m法结合Gould技术,利用带线锚钉加强缝合修复距腓前韧带,同时微创紧缩缝合伸肌...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Brostr?m法结合Gould技术治疗踝关节距腓前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3月~2015年10月,我科对17例距腓前韧带损伤采用关节镜下Brostr?m法结合Gould技术,利用带线锚钉加强缝合修复距腓前韧带,同时微创紧缩缝合伸肌支持带,加强踝关节外侧稳定性,通过疼痛及不稳症状改善情况,距骨倾斜角变化,美国足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Ankle Society,AOFAS)评分,行走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17例随访10~18个月(平均12个月)。术前AOFAS总评分(44.2±3.7)分,术后1、3、6、10个月AOFAS总评分分别为(49.4±4.1)、(70.7±5.4)、(82.1±4.1)、(92.0±5.0)分,与术前比较均显著升高(P=0.015,P=0.000,P=0.000,P=0.000)。术前VAS评分为(7.1±1.4)分,术后1、3、6、10个月分别为(7.2±1.5)、(4.8±1.1)、(2.1±0.9)、(1.3±0.7)分,除术后1个月以外,其余与术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01,P=0.000,P=0.000)。术前距骨倾斜角为8.8°±0.6°,术后1、3、6、10个月分别为4.1°±0.4°、3.5°±0.8°、3.2°±0.6°、3.2°±0.7°,与术前比较均显著变小(P=0.000,P=0.000,P=0.000,P=0.000)。结论关节镜下Brostr?m法结合Gould技术治疗踝关节距腓前韧带损伤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韧带损伤 Brostrom法 Gould技术
下载PDF
髋部骨折患者恐动症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孔静静 王红玉 汤云云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2年第3期175-177,共3页
目的 探究髋部骨折患者恐动症发生现状,并对其恐动症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就诊的96例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恐动症Tampa(TSK)量表、简易慢性疼痛接受问卷(... 目的 探究髋部骨折患者恐动症发生现状,并对其恐动症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就诊的96例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恐动症Tampa(TSK)量表、简易慢性疼痛接受问卷(CPAQ-8)、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进行调查。根据TSK得分,将≥38分者纳入恐动症组(34例),<38分者纳入非恐动症组(62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髋部骨折患者恐动症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96例患者的TSK平均得分为(46.08±10.32)分,恐动症发生率为35.42%(34/96)。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发生恐动症与家庭人均月收入、CPAQ-8评分、SAS评分、婚姻状况、SDS评分均有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CPAQ-8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为髋部骨折患者恐动症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髋部骨折患者恐动症的发生率较高,家庭月收入水平、疼痛接受程度、焦虑和抑郁程度是影响患者恐动程度的重要因素,建议临床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恐动程度,必要时为髋部骨折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降低其恐动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恐动症 横断面研究 心理护理
下载PDF
左拇指巨指症并同侧腕管综合征误诊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9
作者 尹昭伟 蒋纯志 +4 位作者 吴晓曙 杨大伟 吴磊 董鸿俊 杨蓊勃 《临床误诊误治》 2015年第12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巨指症的临床特征,分析误诊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方法对误诊为痛风性关节炎的左拇指巨指畸形并同侧腕管综合征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因左拇指增大增粗30余年,左手拇、示、中指麻木伴腕部不适1... 目的探讨巨指症的临床特征,分析误诊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方法对误诊为痛风性关节炎的左拇指巨指畸形并同侧腕管综合征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因左拇指增大增粗30余年,左手拇、示、中指麻木伴腕部不适1年余入院。曾多次就诊外院,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予相应治疗效果不佳。入我科后结合临床表现、专科查体及左手X线片检查诊断为左拇指巨指症并左腕管综合征。行腕管切开、正中神经探查松解术,术后麻木症状明显缓解。随访8个月,左手手指麻木症状基本消失。结论巨指症临床少见,合并腕管综合征者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误治。全面详细了解病史并进行细致查体是避免或减少误诊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指症 腕管综合征 误诊 关节炎 痛风性
下载PDF
D-二聚体监测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DVT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夏冰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11期2231-2232,共2页
目的探讨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方法。方法将74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即将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的患者归为对照组(37例),2013年7月至2013年12月的患者纳入观察组... 目的探讨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方法。方法将74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即将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的患者归为对照组(37例),2013年7月至2013年12月的患者纳入观察组(37例)。对照组按照常规骨科DVT护理预防实施,观察组以D‐二聚体作为诊断早期DVT中的特异性指标及时监测D‐二聚体变化,并采取及时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术后1个月,对照组发生DVT7例(18.9%),肺栓塞1例(2.7%),无死亡,观察组发生DVT1例(2.7%),无肺栓塞和死亡病例出现,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以此制定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辅以合理的护理措施和护理管理保证各项措施的落实,减少了DVT和肺栓塞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物/分析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髋/副作用 静脉血栓形成/病因学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并发症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媛 范晶晶 田婕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2年第12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后应用加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取得的效果,评估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肢体运动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行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92例膝关...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后应用加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取得的效果,评估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肢体运动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行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9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应用ERAS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膝关节功能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出院时和护理后6个月,2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术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具有明显优势(P均<0.05)。出院时、护理后3个月和护理后6个月,2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RAS护理可有效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术后肢体运动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置换术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术后并发症 运动功能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护理干预预防置换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群 《中国医药导刊》 2012年第11期1977-1977,1976,共2页
目的:观察对行THR(人工髋关节的置换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以预防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11月~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120例髋部病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对对照... 目的:观察对行THR(人工髋关节的置换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以预防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11月~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120例髋部病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对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护理方法,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制定实施系统化护理。结果:全部患者术后3个月对髋关节依据Harris进行评分,观察组42例优(占70.0%),18例较好(占30.0%),而对照组24例优(占40.0%),36例较好(占60.0%)。观察组疗效较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依据Harris对髋关节进行评分为(97.65±3.11),而对照组为(74.85±2.93),两组相较,差异呈显著性(P<0.05)。结论:对行THR(人工髋关节的置换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其所置换关节发生脱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脱位 护理干预 髋关节置换
下载PDF
两种方式吻合动静脉内瘘的比较研究
13
作者 管延蒙 楼季庄 +6 位作者 杨蓊勃 周玥 袁红波 杨江生 黄宁昌 陈晓霞 陈建军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2年第11期501-503,共3页
目的比较新发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应用钛轮钉机械吻合与手工缝线吻合动静脉内瘘(AVF)的使用寿命、影响因素及术后并发症状况,总结两种吻合内瘘方法的优缺点,旨在为患者提供合适的吻合方式及内瘘保护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 目的比较新发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应用钛轮钉机械吻合与手工缝线吻合动静脉内瘘(AVF)的使用寿命、影响因素及术后并发症状况,总结两种吻合内瘘方法的优缺点,旨在为患者提供合适的吻合方式及内瘘保护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于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之间的所有新发ESRD需行血液透析患者47例,其中27例采用钛轮钉吻合器行桡动脉一头静脉内瘘吻合,2()例采用传统血管端端吻合,随访24月,比较两组的内瘘通畅时间,并分别计算6、12及24个月的内瘘通畅率,并分析影响内瘘通畅时间的相关因素及其随访24月的长期并发症状况。结果随访24月钛轮钉组内瘘通畅时间为(19.85士6.876)个月,手工缝线组为(22.95士3.268)个月。钛轮钉组内瘘6、12、24个月通畅率分别为92.6%、81.5%、66.7%,而手工吻合组为100%、95%、9()%,原发病、低蛋白血症、房颤及吸烟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AVF的使用寿命,尤其是应用钛轮钉吻合AVF的患者。手工缝线组在心衰、静脉过度曲张及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方面较钛轮钉组患者多。结论虽然钛轮钉机械吻合AVF在手术方法上简单容易操作,但对患者自身血管要求较高,手工缝线吻合组内瘘通畅时间明显比钛轮钉组延长,但其长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钛轮钉组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轮钉 动静脉内瘘 终末期.肾脏病 缝线吻合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骨关节炎合并股骨远端畸形短缩
14
作者 费俊梁 王黎明 +1 位作者 蒋纯志 梁斌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5期95-95,共1页
目的:探讨RT-PLUS MODULAR组配式人工膝关节假体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合并股骨远端严重畸形短缩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2010年3月~2013年2月对9例膝关节骨关节炎合并股骨远端严重畸形短缩患者一期行 RT-PLUS MODULAR组配式人工膝关节假体... 目的:探讨RT-PLUS MODULAR组配式人工膝关节假体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合并股骨远端严重畸形短缩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2010年3月~2013年2月对9例膝关节骨关节炎合并股骨远端严重畸形短缩患者一期行 RT-PLUS MODULAR组配式人工膝关节假体全膝关节置换,男3例,女6例;年龄(5l±6.8)岁。关节外截骨髓腔延长杆纠正下肢力线和长度,金属垫块修复股骨远端缺损。采用HSS评分标准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无下肢深静脉血栓,肢体短缩内外翻畸形纠正。1例腓总神经出现不完全麻痹,给予神经营养药物对症治疗后症状逐渐缓解。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7~16个月,1例患者骨折延迟愈合。末次随访时,本组患者未见假体松动、下沉、再骨折等迹象,关节稳定性好,关节活动度为(102.1±20.6)°,HSS评分为(85.3±8.8)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PLUS MODULAR组配式膝关节假体系统提供了金属垫块和髓腔延长杆等简便、可靠的工具,提高了膝关节骨关节炎合并股骨远端严重畸形短缩全膝关节置换的手术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畸形 短缩 关节置换
下载PDF
改良跟腱内侧J形切口结合阔筋膜移植修复KuwadaⅡ和Ⅲ型跟腱缺损 被引量:3
15
作者 祁义民 杨蓊勃 +2 位作者 蒋纯志 曾逸文 吴磊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2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跟腱内侧“J”形切口结合阔筋膜移植在治疗KuwadaⅡ和Ⅲ型跟腱缺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采用改良跟腱内侧“J”形切口结合I期阔筋膜移植治疗的15例KuwadaⅡ和Ⅲ型跟腱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 目的:探讨改良跟腱内侧“J”形切口结合阔筋膜移植在治疗KuwadaⅡ和Ⅲ型跟腱缺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采用改良跟腱内侧“J”形切口结合I期阔筋膜移植治疗的15例KuwadaⅡ和Ⅲ型跟腱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1例;年龄24~43岁,平均31.7岁;KuwadaⅡ型9例,Ⅲ型6例。观察切口并发症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Arner-Lindholm评分标准评价患足功能。结果:1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3~16个月,平均9.2个月。术后无切口皮肤坏死及感染发生,无跟腱再断裂发生。根据Arner-Lindholm评分标准评定,优13例,良2例。结论:采用改良跟腱内侧“J”形切口结合Ⅰ期阔筋膜移植治疗KuwadaⅡ和Ⅲ型跟腱缺损可避免术后切口并发症,可以双重加固跟腱强度,使患者可以早期康复功能锻炼,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腱 阔筋膜 手术切口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时段使用止血带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失血量及术后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丁超 马成才 +1 位作者 唐成 张琪琪 《中国医药》 2022年第11期1684-1688,共5页
目的 探讨不同时段使用止血带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失血量和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于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住院拟行TKA手术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分为全程组、半程组和中间组,各30例。全程组手... 目的 探讨不同时段使用止血带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失血量和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于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住院拟行TKA手术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分为全程组、半程组和中间组,各30例。全程组手术全程使用止血带;半程组手术开始到假体安装完毕时段使用止血带;中间组截骨完成到假体安装完毕时段使用止血带。比较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和总失血量,观察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和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间组术中出血量大于、术后引流量小于全程组和半程组,隐性失血量小于全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术后3、14、30、90 d,中间组膝关节活动度、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明显大于全程组和半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中间组术后3 d大腿周径、肿胀率小于全程组和半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中间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全程组和半程组[0(0/30)比23.3%(7/30)、6.7%(2/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安装骨水泥型假体时段有限使用止血带能减少术后出血、减轻下肢软组织损伤、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同时减少膝关节置换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止血带 不同时段 疗效评价
下载PDF
早期系统训练干预对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DVT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夏冰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9期843-845,共3页
目的探讨实施早期系统训练干预方法来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DVT形成风险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科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观察两组入院时、术后1天、术后1周的患肢肿胀、患肢皮温和疼痛感受情况。... 目的探讨实施早期系统训练干预方法来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DVT形成风险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科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观察两组入院时、术后1天、术后1周的患肢肿胀、患肢皮温和疼痛感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时患肢肿胀、患肢皮温和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术后第1天和术后1周测量结果表明,治疗组三项观察项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行早期系统训练,可有效降低术后DVT发生的危险性,也大大降低了患者疼痛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系统训练 深静脉血栓 预防 护理
下载PDF
目标管理对髋关节置换老年患者围术期的效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田婕 史承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22期165-166,共2页
髋关节置换术是髋关节各种基本终末阶段采取的治疗方式,可有效恢复患者的活动能力,其围术期的管理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环节.本院通过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实施目标管理,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目标管理 髋关节置换 围术期
下载PDF
功能锻炼对行神经根封闭联合椎间孔镜治疗肥胖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萍霞 倪艳 《河北医学》 CAS 2018年第12期1978-1981,共4页
目的:探究功能锻炼对神经根封闭联合椎间孔镜治疗肥胖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干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脊柱外科收治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神经根封闭联合椎间孔镜方式治疗。按照... 目的:探究功能锻炼对神经根封闭联合椎间孔镜治疗肥胖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干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脊柱外科收治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神经根封闭联合椎间孔镜方式治疗。按照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给予传统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功能锻炼干预,两个疗程后,并在患者出院半年内随访,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下腰腿功能、脊椎的稳定性(包括腰椎曲度。前凸指数、骶骨倾斜角、平均椎间隙高度)和腰椎功能(包括残留腰腿疼痛、直腿抬高、肌力、皮肤感觉和神经反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腰腿功能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腰椎曲度(1.45±0.53) cm低于对照组(1.81±0.59) cm,前凸指数(2.24±0.66) cm和骶骨倾斜角(30.28±5.59)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1±0.72) cm和(26.64±5.36)度,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平均椎间隙高度上,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残留腰腿疼痛、直腿抬高,肌力、皮肤感觉和神经反射以及总分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锻炼干预对神经根封闭联合椎间孔镜治疗肥胖型腰间盘突出患者的疗效显著,有效的改善了患者下腰腿运动功能,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封闭 椎间孔镜 肥胖型腰间盘突出 功能锻炼
下载PDF
护理干预结合站姿训练对椎间孔镜术后疼痛的效果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晶晶 倪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20期79-81,84,共4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结合站姿训练对椎间孔镜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9例,随机分成对照组18例,术后行常规护理治疗;实验组21例,术后行护理干预治疗联合站姿训练。治疗2周后,对比2组患者模拟视觉评分(VAS)评分、Oswestr...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结合站姿训练对椎间孔镜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9例,随机分成对照组18例,术后行常规护理治疗;实验组21例,术后行护理干预治疗联合站姿训练。治疗2周后,对比2组患者模拟视觉评分(VAS)评分、Oswestry功能指数表(ODI)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72.22%;2组患者VAS评分及ODI指数评分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患者VAS评分及ODI指数评分较低,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增加,且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椎间孔镜治疗后,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联合站姿训练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椎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椎间孔镜术后 站姿训练 疼痛评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