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检查在评估慢性肾病患者肾功能受损程度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乔静静 石岩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22期150-151,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评估慢性肾病(CKD)患者肾功能受损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1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80例CKD患者及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30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RF)将这80例...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评估慢性肾病(CKD)患者肾功能受损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1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80例CKD患者及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30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RF)将这80例CKD患者分为A组(n=27,GFR≥90 ml/min)、B组(n=29,GFR为60~89 ml/min)和C组(n=24,GFR为30~59 ml/min)。将这30例健康人设为健康组。在四组受检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超声检查。然后比较四组受检者进行超声检查的结果。结果:检查的结果显示,A组患者肾髓质的厚度小于健康组受检者(P <0.05)。B组患者和C组患者肾脏的长径均短于健康组受检者(P <0.05),其肾髓质的厚度均小于健康组受检者(P <0.05)。C组患者肾皮质的厚度小于健康组受检者(P <0.05)。结论:对CKD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可以测量其肾脏的长径、肾皮质的厚度及肾髓质的厚度,进而可评估其肾功能受损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病 超声检查 肾功能受损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后出血风险预测模型的临床价值
2
作者 贺然 郝祥玉 卢晓莉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0期863-867,共5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PRB)术后出血的影响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和滁州市来安家宁医院接受PRB术的72例患者作为建模组,并根据是否发生术后出血分为出血组(32例)和未...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PRB)术后出血的影响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和滁州市来安家宁医院接受PRB术的72例患者作为建模组,并根据是否发生术后出血分为出血组(32例)和未出血组(40例),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实验室检查和超声检查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PRB术后出血的影响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另选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患者作为验证组,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该模型的预测效能;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估该模型的拟合程度。结果出血组与未出血组肾皮髓质分界、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IgA肾病(IgA N)及高血压肾病(HTN)占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肾皮髓质分界、Hb、PLT、IgA N及HTN均为预测PRB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由此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在建模组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81、81.25%、92.50%,在验证组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37、71.87%、90.00%;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该模型在建模组、验证组的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拟合均较好(χ^(2)=4.3015、7.1549,P=0.6359、0.2094)。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PRB术后出血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可为临床高风险人群的筛选和防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经皮肾穿刺活检 出血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测不同大小可疑甲状腺癌结节的阳性率及准确率 被引量:34
3
作者 赵美丽 杨炜 +2 位作者 李金凤 王自正 邵国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93-697,共5页
目的对不同大小可疑甲状腺癌结节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US-FNA)细胞学检测的结果进行阳性率、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统计分析,为临床医生选择US-FNA目标结节提供参考。方法对591个患者的594个甲状腺可疑恶性结节进行US-FNA细... 目的对不同大小可疑甲状腺癌结节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US-FNA)细胞学检测的结果进行阳性率、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统计分析,为临床医生选择US-FNA目标结节提供参考。方法对591个患者的594个甲状腺可疑恶性结节进行US-FNA细胞学检测,按结节大小将其分为4~5 mm组(Ⅰ组),6~10 mm组(Ⅱ组),>10 mm组(Ⅲ组),以术后病理为标准,统计出3组FNA细胞学检测结果阳性率(结果为甲状腺癌表示为阳性)、准确率、FNA取材病理诊断不能确诊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其组间统计学差异。结果Ⅰ组、Ⅱ组、Ⅲ组阳性率分别是39.2%(40/102),48.2%(172/357),65.2%(88/135),Ⅰ组与Ⅱ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107),Ⅰ组与Ⅲ组、Ⅱ组与Ⅲ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分别0.000,0.001);Ⅰ、Ⅱ、Ⅲ组准确率、病理不能确诊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5%(21/22),97.1%(100/103),94.4%(51/54);2.9%(3/102),2.8%(10/357),1.5%(2/135);100%,100%,98%;66.7%,57.1%,33.3%,组间两两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超声引导下FNA细胞学诊断甲状腺癌,结节大小对阳性率有一定影响,但对准确性、FNA取材细胞学不能确诊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超声 细针 细胞学
下载PDF
US-FNAB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特征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培杰 黄岩 +1 位作者 郑璇 陈松旺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9期2323-232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US-FNAB)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0月该院收治的9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及US-FNAB检查。记录超声及US-FNAB...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US-FNAB)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0月该院收治的9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及US-FNAB检查。记录超声及US-FNAB检查结果,并与术后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超声检查共检出92枚目标淋巴结,其中92枚淋巴结可见淋巴门结构消失,18枚淋巴结内可见液化性坏死,24枚淋巴结内可见钙化灶,23枚淋巴结可见纵横比失衡,21枚淋巴结可见杂乱血流信号;US-FNAB检查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4.00%、93.33%及100.00%。结论 US-FNAB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高,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 甲状腺乳头状癌 颈部转移性淋巴结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甲状腺超声图像辅助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邹奕轩 赵紫婷 +3 位作者 周蕾蕾 韩煜东 田书畅 蒋红兵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9年第12期98-102,105,共6页
介绍了超声成像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优劣势,简述了深度学习辅助诊断与传统计算机辅助诊断的主要差异,分析了深度学习在甲状腺超声图像感兴趣区域检测与分割、结节分类2个方面的应用现状。提出了深度学习模型用于甲状腺超声诊断的难点,... 介绍了超声成像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优劣势,简述了深度学习辅助诊断与传统计算机辅助诊断的主要差异,分析了深度学习在甲状腺超声图像感兴趣区域检测与分割、结节分类2个方面的应用现状。提出了深度学习模型用于甲状腺超声诊断的难点,指出了跨模式多维度的迁移学习可能是未来甲状腺超声图像分析的一个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甲状腺 计算机辅助诊断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心电图Tp-Te、Tp-Tec变化在诊断AMI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价值 被引量:11
6
作者 徐玉妹 胡锐 +2 位作者 贺亚玲 祁玉珍 朱春宏 《现代医学》 2017年第11期1616-1619,共4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Tp-Te)、经心率校正的Tp-Te间期(Tp-Tec)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发生急性期室性心律失常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治疗的AMI患... 目的:探讨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Tp-Te)、经心率校正的Tp-Te间期(Tp-Tec)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发生急性期室性心律失常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治疗的AMI患者367例,其中急性期发生室性心律失常198例(室性心律失常组),无室性心律失常169例(无室性心律失常组)。检测所有患者的Tp-Te、Tp-Tec。结果:室性心律失常组急性期和恢复期Tp-Te、Tp-Tec分别为(135.22±18.86)、(113.81±12.80)ms及(126.10±18.06)、(110.16±9.89)ms,明显高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P<0.05);室性心律失常组和无室性心律失常组恢复期Tp-Te、Tp-Tec均较急性期降低(P<0.05);前壁、下后壁及多部位AMI患者Tp-Te、Tp-Te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性心律失常组和无室性心律失常组分别死亡14例(7.08%)、4例(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5,P=0.038)。其余患者生存并恢复出院。结论:心电图Tp-Te、Tp-Tec变化在诊断AMI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须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T波峰-末间期 急性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 应用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