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中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高擎 刘春梅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8期551-556,共6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行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桥接治疗)患者中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且行桥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121例...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行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桥接治疗)患者中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且行桥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121例。其中取栓术中及术后使用替罗非班治疗的患者(替罗非班组)45例,取栓术中及术后未使用替罗非班治疗的患者(标准治疗组)76例。分析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后24 h及术后7 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30 d及90 d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术后改良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分级、术后血管再闭塞率、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术后消化道出血发生率、3个月内死亡率等,评估2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术后替罗非班组的血流再通率、7d NIHSS评分、30 d及90 dmRS评分、血管再闭塞率均明显优于标准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消化道出血发生率、3个月内死亡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桥接术中及术后使用替罗非班,可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预后,降低血管再闭塞率,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 桥接术 替罗非班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健康教育路径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林俊 秦素萍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期140-141,共2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0例脑卒中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教育,即由责任护士根据康复指导内容对患者作一次性宣教,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教育基础上按照...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0例脑卒中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教育,即由责任护士根据康复指导内容对患者作一次性宣教,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教育基础上按照制订的健康教育路径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宣教。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观察组ADL评分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满意度调查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过程中,能够有计划、系统地指导患者康复训练,有益于患者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遵医行为,对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路径 脑卒中 康复训练
下载PDF
卒中相关性肺炎诊疗进展 被引量:21
3
作者 潘希丁 周俊山 《医学综述》 2018年第3期538-542,共5页
脑卒中是我国第1位的死亡原因,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给国家和个人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是卒中的常见并发症,是患者死亡以及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是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的重要原因。SAP目前有明确的... 脑卒中是我国第1位的死亡原因,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给国家和个人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是卒中的常见并发症,是患者死亡以及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是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的重要原因。SAP目前有明确的定义和诊断标准,其病理生理机制复杂,危险因素众多,结合多种危险因素制作SAP风险预测模型可用于预测SAP风险。SAP有其自身的病原学特点,在治疗上应根据病原学合理选择抗生素、给药途径和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卒中相关性肺炎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血糖波动对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的影响与机制 被引量:23
4
作者 王继政 刘尚全 +1 位作者 江旭 黄婷 《医学综述》 2019年第22期4493-4497,4508,共5页
糖尿病血糖波动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生关系密切,相关机制复杂,可能是通过增强氧化应激、抗氧化应激受损、炎症反应等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以及平滑肌细胞异常增殖与凋亡、止血凝血机制紊乱等因素相互作用下,最终引起大血管相关并发症... 糖尿病血糖波动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生关系密切,相关机制复杂,可能是通过增强氧化应激、抗氧化应激受损、炎症反应等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以及平滑肌细胞异常增殖与凋亡、止血凝血机制紊乱等因素相互作用下,最终引起大血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控制血糖波动对延缓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进展至关重要。糖尿病治疗目标不仅是纠正平均血糖,还包括控制任何异常的血糖波动,这对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糖波动 大血管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康复护理干预在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方面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翟倩 陆旭婷 詹慧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9期275-276,共2页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在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南京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4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1组和2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在此基础上,...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在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南京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4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1组和2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在此基础上,对2组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治护前后其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的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的评分。结果:接受治护后,2组患者FMA量表及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的平均评分均高于1组患者(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护理干预 脑卒中后偏瘫 肢体的运动功能 生活能力
下载PDF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Lp-PLA2、SAA水平的变化及病情进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徐梦怡 周俊山 +2 位作者 王蒙 刘宇恺 史艳艳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1年第4期728-732,共5页
目的:研究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的变化及病情进展的影响因素。方法:将我院从2017年5月2020年3月收治的81例LAA型ACI患者纳入研究,记作研究组。另取同期于我... 目的:研究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的变化及病情进展的影响因素。方法:将我院从2017年5月2020年3月收治的81例LAA型ACI患者纳入研究,记作研究组。另取同期于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Lp-PLA2及SAA水平,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Lp-PLA2及SAA诊断LAA型ACI患者的效能。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AA型ACI患者病情进展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血清Lp-PLA2及SA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可得:血清Lp-PLA2联合SAA诊断LAA型ACI患者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上述两项血清学指标单独检测。经单因素分析可得:进展组入院时收缩压、纤维蛋白原、入院时NIHSS评分、颅内外血管重度狭窄/闭塞人数占比、Lp-PLA2、SAA水平均高于非进展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入院时收缩压、入院时NIHSS评分、Lp-PLA2、SAA以及颅内外血管重度狭窄/闭塞均是LAA型ACI患者病情进展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LAA型ACI患者血清Lp-PLA2及SAA水平均明显升高,且LAA型ACI患者病情进展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工作中应结合相关因素对患者进行治疗或干预,以防止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大动脉粥样硬化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淀粉样蛋白A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后出血性转化及有症状颅内出血的预测因素 被引量:7
7
作者 史艳艳 周俊山 +3 位作者 王伟 周峰 候健康 施洪超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10期721-727,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herapy,EVT)后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及有症状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sICH)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南京...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herapy,EVT)后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及有症状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sICH)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神经内科接受EVT的急性大动脉闭塞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复查头颅CT确定是否存在HT,sICH定义为存在脑实质血肿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acle,NIHSS)评分较基线增加≥4分或死亡。在术后90 d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估患者临床转归,0~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EVT后HT以及sICH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443例患者,94例(21.2%)发生HT,其中24例(5.2%)为sICH。HT组年龄、空腹血糖水平、国际标准化比率、基线NIHSS评分以及心房颤动、心源性栓塞和重度卒中的患者构成比显著高于非HT组,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非HT组(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NIHSS评分较高是EVT后HT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dds ratio,OR)1.076,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40~1.113;P<0.001]。sICH组与非sICH组饮酒、发病前使用抗血小板药、卒中病因学分型的患者构成比以及基线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NIHSS评分较高(OR 1.080,95%CI 1.025~1.137;P=0.004)以及心源性栓塞(OR 3.579,95%CI 1.101~11.631;P=0.034)是EVT后发生sICH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HT组及sICH组转归不良率和病死率均显著更高。结论高基线NIHSS评分为临床预测EVT后发生HT和sICH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导致转归不良并增高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血管内手术 血栓切除术 颅内出血 疾病严重程度指数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膀胱温度监测在不同术式心脏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陈京缦 秦素萍 +2 位作者 韩小红 周燕 李文静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年第11期1264-1266,共3页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中患者膀胱温度监测的价值,为临床心脏手术围术期体温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3年10月行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和非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各30例,在手术过程中9个...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中患者膀胱温度监测的价值,为临床心脏手术围术期体温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3年10月行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和非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各30例,在手术过程中9个不同时间点分别监测膀胱、直肠、鼻咽、食管远端及腋窝温度,并与Swan—Ganz导管置入后血液温度进行对比研究分析。结果非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中,不同时间点膀胱温度、直肠温度、鼻咽温度、食管温度与血液温度变化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腋窝温度低于血液温度。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恒温期,膀胱温度、食管温度、直肠温度与血液温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体温快速降低期和复温期末,不同部位体温与血液温进行Bland—Altman绘图,食管与血液温差异的分别为(-7.23±2.70),(0.25±1.05)oC,直肠与血液温差异分别为(-1.384-1.19),(0.96±2.11)℃,膀胱温与血液温的差异分别为(0.37±1.24),(0.52±1.28)℃。结论膀胱测温在心脏围术期可有效动态监测核心温度,尤其在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体温降低期和复温期具有明显优势,对指导临床体温护理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温度 动态监测 心脏手术
原文传递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 被引量:1
9
作者 赵艳霞 陆敏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5-216,共2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38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确诊MCI患者48例(MCI组)。选择同时期认知功能正常的脑梗死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测定颈...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38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确诊MCI患者48例(MCI组)。选择同时期认知功能正常的脑梗死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测定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颈动脉软斑块数,收集人口学及痴呆危险因素等方面的指标。结果 MCI组高血压病及糖尿病比例、IMT、软斑块数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高血脂、吸烟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校正了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既往病史、吸烟等因素后,颈动脉IMT的增加与MoCA分数的下降呈显著线性相关(P<0.05)。结论颈动脉IMT增加与MCI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颈动脉IMT增加是引起早期认知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 认知功能损害
原文传递
扩张型心肌病并发脑梗死的抗栓治疗一例
10
作者 杭景 宋柏力 +2 位作者 邹建军 田有勇 杨杰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331-332,共2页
患者,男,31岁,因“右侧肢体无力3小时”于2016年12月4日入院。患者入院前3h无明显诱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左上肢抬举费力,左下肢不能行走,无肢体麻木,无头晕、饮水呛咳,无头痛、意识障碍、肢体抽搐及恶心呕吐,来我院急诊科就诊... 患者,男,31岁,因“右侧肢体无力3小时”于2016年12月4日入院。患者入院前3h无明显诱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左上肢抬举费力,左下肢不能行走,无肢体麻木,无头晕、饮水呛咳,无头痛、意识障碍、肢体抽搐及恶心呕吐,来我院急诊科就诊,行头颅CT检查示:未见明显异常,排除脑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脑梗死 静脉溶栓 抗凝治疗
原文传递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血压管理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成芳 王蒙 周俊山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3期201-205,共5页
高血压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机制及疾病转归中都发挥着独特作用。因此,血压管理,尤其是急性期血压调控,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尚无统一的卒中急性期降压方案。文章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血压管理的相关研究进展... 高血压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机制及疾病转归中都发挥着独特作用。因此,血压管理,尤其是急性期血压调控,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尚无统一的卒中急性期降压方案。文章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血压管理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高血压 血压 抗高血压药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下肢按摩对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静 蔡艳玲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3年第17期2707-2708,共2页
目的观察按摩对脑梗死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因脑梗死而长期卧床的患者126例(观察组),每天行双下肢按摩2次,每次10-15min;与未行常规双下肢按摩的脑梗死卧床患者12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比较两组... 目的观察按摩对脑梗死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因脑梗死而长期卧床的患者126例(观察组),每天行双下肢按摩2次,每次10-15min;与未行常规双下肢按摩的脑梗死卧床患者12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126例患者中,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发生率为1.6%;对照组120例患者中,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9例,发生率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5.03,P〈0.05)。结论脑梗死长期卧床患者行常规双下肢按摩可显著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脑梗死 按摩 下肢
原文传递
^18F-FDOPA的自动化标记合成与动物实验
13
作者 赵震宇 张思伟 +3 位作者 张朋俊 金志铭 张颖冬 王峰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08-411,共4页
目的制备L-6-^18F-多巴(18F-FDOPA)并探讨其在小鼠体内生物分布及药代动力学,评价其探测胰岛素瘤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亲核反应三步法合成^18F-FDOPA,测定其标记率、放化纯及体外稳定性。注射后2、5、15、30、60和120 min分别处死正... 目的制备L-6-^18F-多巴(18F-FDOPA)并探讨其在小鼠体内生物分布及药代动力学,评价其探测胰岛素瘤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亲核反应三步法合成^18F-FDOPA,测定其标记率、放化纯及体外稳定性。注射后2、5、15、30、60和120 min分别处死正常小鼠(每时间点3只)获得主要脏器的放射性计数,行microPET动态观察18F-FDOPA在正常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建立胰岛素瘤INS-1细胞株荷瘤裸鼠模型,行microPET动态扫描;勾画感兴趣区(ROI),获得正常小鼠主要脏器及荷瘤裸鼠肿瘤时间-放射性曲线(TAC)。结果18F-FDOPA标记合成产率为(11.0±0.4)%,放化纯为(99.3±0.2)%,室温放置120 min放化纯仍〉99%。^18F-FDOPA主要经肾脏排泄,血液内清除较快;注射后20~50 min胰腺摄取相对稳定,2个时间点摄取分别为(5.98±0.71)和(4.62±0.47)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INS-1肿瘤早期相(2 min)有显著放射性摄取[(11.42±0.70) %ID/g]。结论^18F-FDOPA标记合成方法简单、放化纯高、稳定性好;早期显像有利于胰岛素瘤的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多巴 同位素标记 氟放射性同位素 胰岛素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小鼠
原文传递
血糖波动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加的糖尿病患者形成斑块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继政 刘尚全 +3 位作者 黄婷 江旭 张梦夏 许莉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0年第3期150-153,168,共5页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增加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形成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CIMT增加(>0.9 mm)的T2DM住院患者810例,其中CIMT增加已形成斑块的患者521例(有斑块组),未形成斑...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增加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形成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CIMT增加(>0.9 mm)的T2DM住院患者810例,其中CIMT增加已形成斑块的患者521例(有斑块组),未形成斑块的患者289例(无斑块组)。通过多普勒超声测定CIMT颈动脉斑块;采用床旁快速血糖监测的结果,计算入院前3 d内血糖水平标准差的平均值来评估血糖波动水平。记录所有受试者血脂、血压、血糖、HbA1c、吸烟及饮酒史、病程、年龄、性别、家族史、双侧颈动脉血管超声等情况,利用单因素分析研究对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采用二分类 logistic回归评估血糖波动水平对CIMT增加的T2DM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 结果:与无斑块组相比,有斑块组年龄更大、收缩压更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更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更高、病程长/短比更大,而舒张压更低( χ^2/ Z/ t=-7.977、-2.870、-2.217、-2.378、22.346、-2.192, P均<0.05);血糖水平的标准差(SDBG)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血糖波动水平与CIMT增加进展至斑块之间具有相关性( χ^2=9.263, P<0.05)。二分类 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年龄( OR=1.062,95% CI:1.043~1.080, P<0.05)、性别( OR=1.602,95% CI:1.085~2.366, P<0.05)、病程( OR=1.609,95% CI:1.098~2.357, P<0.05)是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糖波动较大组(5 mmol/L≤SDBG<8 mmol/L)相对于血糖波动正常组斑块形成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IMT增加的T2DM患者其血糖波动水平与斑块形成明显相关( OR=1.835,95% CI:1.102~3.055, P<0.05)。 结论:血糖波动水平升高是CIMT增加的T2DM患者形成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较大的血糖波动参与大血管病变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糖波动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颈动脉斑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