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8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陈振强 秦星 +3 位作者 郭子黄 赵扬 何晓红 张幼祥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09-411,共3页
目的:总结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初步经验。方法:全组8例,年龄6~59岁,手术前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ASD)直径平均为17~35mm。所有病例均在TEE指引下经输送器置入封堵伞... 目的:总结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初步经验。方法:全组8例,年龄6~59岁,手术前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ASD)直径平均为17~35mm。所有病例均在TEE指引下经输送器置入封堵伞。1例ASD为双孔型,置入2个封堵伞。术后分别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心电图、X线评价治疗效果。结果:8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术中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经4~7个月随访,TTE示无残余漏发生。X线检查全部显示肺血减少,右心房、室缩小。结论: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ASD具有安全、高效、微创的优点,适合各年龄组继发孔型ASD。其临床应用的中远期疗效和手术适应证有待继续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微创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内源性一氧化碳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秀华 徐标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 探讨内源性一氧化碳 (CO)对血管紧张素Ⅱ (AT -Ⅱ )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新生SD大鼠的心肌细胞 ,用3 H -亮氨酸 (3 H -Leu)掺入法观察AT -Ⅱ对其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用CO合成的关键酶即血红素氧合酶 (HO)的诱导... 目的 探讨内源性一氧化碳 (CO)对血管紧张素Ⅱ (AT -Ⅱ )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新生SD大鼠的心肌细胞 ,用3 H -亮氨酸 (3 H -Leu)掺入法观察AT -Ⅱ对其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用CO合成的关键酶即血红素氧合酶 (HO)的诱导剂———氯化血红素诱导心肌细胞生成CO ,观察它对AT -Ⅱ作用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AT -Ⅱ可使培养的新生SD大鼠心肌细胞对3 H -Leu的摄取明显增多 (P <0 .0 5 ) ,用氯化血红素干预后 ,AT -Ⅱ上述作用被明显抑制 (P <0 .0 5 )。结论 内源性CO对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 血管紧张素Ⅱ 心肌细胞 心肌肥厚
下载PDF
硝普钠经肺动脉直接输注对肺动脉高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李秀华 张少华 +3 位作者 穆心苇 周康兴 章淬 陶和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9期528-530,共3页
目的 观察硝普钠对二尖瓣置换术后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 对二尖瓣置换术后具有肺动脉高压的患者 ,由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放置Swan -Ganz导管监测其血液动力学指标 ,采用硝普钠经肺动脉端直接输注进行治疗 ,观察硝普钠治疗前后上述... 目的 观察硝普钠对二尖瓣置换术后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 对二尖瓣置换术后具有肺动脉高压的患者 ,由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放置Swan -Ganz导管监测其血液动力学指标 ,采用硝普钠经肺动脉端直接输注进行治疗 ,观察硝普钠治疗前后上述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采用硝普钠进行治疗后 ,患者的平均动脉血压 (MAP)、平均肺动脉压 (MPAP)、外周血管阻力指数 (SVRI)及肺血管阻力指数 (PVRI)较用药前明显下降 (P <0 0 5 ) ,而每搏输出量 (SV)、心输出量(CO)及心脏指数 (CI)较用药前明显增高 (P <0 0 5 )。结论 由肺动脉直接输注硝普钠可有效降低二尖瓣置换术后的肺动脉高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普钠 肺动脉直接输注 肺动脉高压 血液动力学 二尖瓣置换术
下载PDF
乳内动脉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九例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陈鑫 郭子黄 +4 位作者 吴澄安 高岩 徐明 缪劲 蒋英硕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5期434-436,共3页
为探索乳内动脉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可行性,采用乳内动脉联合大隐静脉作为旁路材料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治疗冠心病9例。其中,冠状动脉3支病变5例。9例共搭桥28支,人均旁路3.1支,9支为左乳内动脉,余为大隐静脉。全组无手... 为探索乳内动脉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可行性,采用乳内动脉联合大隐静脉作为旁路材料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治疗冠心病9例。其中,冠状动脉3支病变5例。9例共搭桥28支,人均旁路3.1支,9支为左乳内动脉,余为大隐静脉。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心肌缺血均得到明显改善。结果显示,良好的乳内动脉取材、防止内膜损伤、可靠的乳内动脉与冠状动脉吻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国人乳内动脉是冠状动脉搭桥的良好旁路材料,可提高冠状动脉搭桥的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乳内动脉 外科手术 旁路移植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对高血压大鼠心脏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小波 陈绍良 +2 位作者 刘志忠 吴俊 苏小叶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高血压大鼠心脏重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结扎SD大鼠腹主动脉造成高血压模型,以NAC(75mg/d)干预4周,测大鼠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血压、左室质量,观察心脏组织谷胱甘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9的分... 目的探讨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高血压大鼠心脏重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结扎SD大鼠腹主动脉造成高血压模型,以NAC(75mg/d)干预4周,测大鼠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血压、左室质量,观察心脏组织谷胱甘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9的分布,并观察心脏组织胶原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手术组相比,试验组大鼠收缩压明显降低[(161±6)vs(198±10)mmHg,P<0.05],左室收缩功能明显改善[EF(77.2±6.4)%vs(90.6±2.7)%,P<0.05],谷胱甘肽在心肌组织中的含量显著增加,而左室质量及基质金属蛋白酶在心肌组织中的分布均有显著降低,心肌胶原含量明显减少。结论NAC通过增加心肌组织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改善心肌组织氧化还原状态,从而减缓高血压大鼠心脏的进一步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半胱氨酸 谷胱甘肽 高血压 大鼠 心脏重构
下载PDF
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炎性反应和心肌损伤的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施乾坤 陈鑫 +1 位作者 王书奎 穆心苇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8-179,共2页
目的 对比观察体外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 (CABG)后炎性细胞因子和心肌损伤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  35例CABG患者 ,分成常规体外循环下CABG(CABG组 ,15例 )和非体外循环下CABG(OPCAB组 ,2 0例 ) ,分别于麻醉诱导后和术后 0、2、... 目的 对比观察体外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 (CABG)后炎性细胞因子和心肌损伤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  35例CABG患者 ,分成常规体外循环下CABG(CABG组 ,15例 )和非体外循环下CABG(OPCAB组 ,2 0例 ) ,分别于麻醉诱导后和术后 0、2、6、12、2 4小时抽取桡动脉血样检测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 6 (IL 6 )、白细胞介素 8(IL 8)、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 1(sICAM 1)、心脏肌钙蛋白I(cTnI) ,并记录术后早期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术后IL 8、TNF α、cTnI在CABG组较OPCAB组明显升高 ,sICAM 1、IL 6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和常规CABG相比 ,非体外循环 (CPB)下的CABG可以减轻术后炎性反应和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炎性反应 心肌损伤 麻醉诱导 细胞因子
下载PDF
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功能低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秀华 张辉 +3 位作者 章淬 穆心苇 陈鑫 牛永胜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6-276,共1页
目的 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功能低下的疗效。方法 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功能低下的患者 ,由股动脉途径置入主动脉球囊反搏导管 ,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 ,测定连续心输出量 (CCO)、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 (SvO2 )... 目的 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功能低下的疗效。方法 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功能低下的患者 ,由股动脉途径置入主动脉球囊反搏导管 ,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 ,测定连续心输出量 (CCO)、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 (SvO2 )、有创动脉收缩压 (SABP)、有创平均动脉压 (MAP)、心指数 (CI)及肺毛细血管楔压 (PCWP)。结果 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后 ,SABP、MABP、CCO、CI及SvO2 较术前明显升高 (P <0 0 5 ) ,而PCWP较术前明显降低 (P <0 0 5 )。结论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可有效地改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低下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效观察 主动脉球囊反搏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功能
下载PDF
体外循环中除颤复跳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秀华 穆心苇 +2 位作者 张辉 陈鑫 史宏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1-271,共1页
目前对心脏开胸直视手术中采用除颤复跳后,对房颤患者恢复窦性心律的疗效研究不多,现对我们所观察的这些患者术后房颤的变化情况报道如下.
关键词 体外循环 电复律 心房颤动 治疗
下载PDF
心脏移植病人的康复护理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玉红 徐兢 刘萍 《海南医学》 CAS 2004年第3期92-92,共1页
关键词 心脏移植 康复护理 生活质量 康复措施 健康教育
下载PDF
乌拉地尔治疗体外循环条件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高血压对心排血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秀华 张辉 +1 位作者 陶和 穆心苇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52-53,共2页
目的 探讨乌拉地尔在治疗体外循环条件下进行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高血压时对心排血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乌拉地尔在治疗 5例体外循环条件下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高血压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  5例患者的心... 目的 探讨乌拉地尔在治疗体外循环条件下进行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高血压时对心排血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乌拉地尔在治疗 5例体外循环条件下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高血压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  5例患者的心率及中心静脉压较用药前无明显变化 ,收缩压、外周血管阻力指数、肺血管阻力指数较用药前明显下降 (P <0 .0 5 ) ,连续心排血量也较用药前降低 (P <0 .0 5 )。结论 乌拉地尔在治疗体外循环条件下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高血压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地尔 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高血压 心排血量 治疗
下载PDF
再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培生 陈鑫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96-199,共4页
介绍国内外再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Re CABG)的现状 ,手术原因、适应证和禁忌证 ,常用手术方法等。近年来 ,北美及欧洲地区接受 Re CABG的患者人数在逐年递增 ,对 Re CABG的方法 ,原移植血管的处理等问题正在不断地探讨和完善。目前... 介绍国内外再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Re CABG)的现状 ,手术原因、适应证和禁忌证 ,常用手术方法等。近年来 ,北美及欧洲地区接受 Re CABG的患者人数在逐年递增 ,对 Re CABG的方法 ,原移植血管的处理等问题正在不断地探讨和完善。目前国内对 Re CABG仅有个案报道 ,但随着手术方法的成熟 ,麻醉和体外循环 (CPB)相关技术的改进 ,Re CABG围手术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将会大为下降 ,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同样 ,Re CABG在我国也将会迅速得到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体外循环 手术原因 手术适应证 手术禁忌证 冠心病
下载PDF
米力农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排血量低下的影响
12
作者 李秀华 穆心苇 +1 位作者 施乾坤 张辉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319-320,共2页
目的 观察米力农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排血量低下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 2年来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排血量低下的患者由中心静脉给予米力农 0 .375~ 0 .50 μg·kg-1 ·min-1 持续输注 ,分别在给药前及给药后 1 5... 目的 观察米力农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排血量低下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 2年来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排血量低下的患者由中心静脉给予米力农 0 .375~ 0 .50 μg·kg-1 ·min-1 持续输注 ,分别在给药前及给药后 1 5、30、60、1 2 0min监测心率 (HR)、平均动脉血压 (MAP) ,并采用Swan -Ganz漂浮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 :连续心排血量 (CCO)、心脏指数 (CI)、中心静脉压 (CVP)、周围血管阻力指数 (SVRI)、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等。结果 CCO、CI在 1 5min后开始上升 ,30min后明显升高 (P <0 .0 5) ,而其他 30例观察指标较术前无明显改变 (P >0 .0 5)。结论 米力农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排血量低下的患者有明显的疗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力农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排血量 影响 心力衰竭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浆OX-LDL、α-颗粒膜蛋白水平变化分析
13
作者 杜同信 王自正 罗骏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1999年第2期96-97,共2页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冠心病的首发因素,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为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许多学者对AS的发生机制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尚未明确的定论。本文通过对101例冠心病患者...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冠心病的首发因素,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为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许多学者对AS的发生机制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尚未明确的定论。本文通过对101例冠心病患者和30例正常人血浆中的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水平变化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索AS的形成机制,为冠心病的预防、早期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低密度脂蛋白 α颗粒 膜蛋白
下载PDF
心源性肝硬化的病例分析及诊疗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文玉 刘志忠 陈绍良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9期308-310,共3页
本文报道我院住院一慢性心力衰竭伴心源性肝硬化患者,分析其多次住院期间的辅助检查指标与疾病转归的情况,结果提示多项检测指标与心源性肝硬化的疾病进程呈正相关,同时回顾了心源性肝硬化的诊疗进展。
关键词 心功能衰竭 心源性肝硬化 难治性腹水
下载PDF
冠心病病变程度与血清胆红素的关系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来宝 吴润桂 +1 位作者 李志雄 单守杰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5年第4期292-293,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冠心病血清胆红素浓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冠心病患者60例及健康对照组30例,测定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HDL-C及LDL-C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较对照组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且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血清胆红素...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冠心病血清胆红素浓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冠心病患者60例及健康对照组30例,测定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HDL-C及LDL-C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较对照组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且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血清胆红素水平也下降(P<0.05或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胆红素与血浆HDL-C呈正相关,与LDL-C呈负相关。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低胆红素水平对脂质代谢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 胆红素 脂质
下载PDF
辛伐他汀联合苯那普利干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来宝 吴润桂 +1 位作者 李志雄 单守杰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5年第10期1054-1056,共3页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联合苯那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作用。方法选择CHF患者60例,随机分为二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苯那普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治疗4周,比较二组治疗前后的血一氧化氮(NO),白细胞...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联合苯那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作用。方法选择CHF患者60例,随机分为二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苯那普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治疗4周,比较二组治疗前后的血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二组内IL-6,TNF-α,AngⅡ,LVEF及观察组内N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组间IL-6,TNF-α及N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AngⅡ和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苯那普利对抑制细胞因子有协同作用,但改善心功能与苯那普利组比较无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干预治疗 辛伐他汀 苯那普利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心源性肝病40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文玉 陈绍良 《陕西中医》 2013年第7期820-821,共2页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结合西药治疗心源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使用黄芪注射液结合西药治疗,并与单纯使用西药的患者比较,连续治疗12d后患者心肌酶改变及肝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乳酸脱氢酶、肌...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结合西药治疗心源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使用黄芪注射液结合西药治疗,并与单纯使用西药的患者比较,连续治疗12d后患者心肌酶改变及肝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白蛋白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球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且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传统西医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小剂量黄芪,能更快提高心源性肝病患者心功能并延缓患者肝病进展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中西医结合疗法 黄芪注射液/治疗应用
下载PDF
氟伐他汀对不同病变程度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和血脂的影响
18
作者 杨来宝 吴润桂 +1 位作者 李志雄 陈绍良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6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不同病变程度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血脂的影响。方法收集冠心病患者60例及健康对照组30例,测定治疗前和服用氟伐他汀8周后的血脂和CRP,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氟伐他汀对稳定型心绞痛(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不同病变程度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血脂的影响。方法收集冠心病患者60例及健康对照组30例,测定治疗前和服用氟伐他汀8周后的血脂和CRP,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氟伐他汀对稳定型心绞痛(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CRP均有明显降低作用,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升高,治疗前后TC,LDL-C,HDL-C变化值均与CRP无关。结论他汀类药可能具有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的抑制炎性活动,以及稳定动脉粥样斑块的非调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伐他汀 C-反应蛋白 血脂 冠状动脉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