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种细胞因子监测对严重感染患者的意义 被引量:64
1
作者 卞建民 王书奎 +1 位作者 江滨 戴莲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53-355,共3页
目的 :观察严重感染患者早期血液细胞因子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研究 ,对入院 2 4小时内的严重感染患者进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APACHE )评分 ,收集入院后 2日的血液 ,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肿... 目的 :观察严重感染患者早期血液细胞因子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研究 ,对入院 2 4小时内的严重感染患者进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APACHE )评分 ,收集入院后 2日的血液 ,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S TNF R)、白介素 6 (IL 6 )和 IL 8,以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指标。所得结果按治疗结果存活与否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5 9例患者死亡 15例。 15例死亡者的 APACHE 评分为 (2 1.3± 6 .2 )分 ,存活组为 (9.3± 5 .4 )分 ,P<0 .0 5。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类、血小板计数在 2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入院当日存活组血液 TNFα水平明显较死亡组为高 ,血液 S TNF R浓度在 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死亡组血清 IL 6和 IL 8平均值也明显高于存活组。入院第 2日 ,死亡组 TNFα水平较前一日明显升高 ,存活组变化不大 ;2组 S TNF R则较前一日变化不大 ;死亡组 IL 6水平较前一日明显降低 ,存活组变化不大 ;2组 IL 8水平则均较前一日大为降低。 15例死亡组中入院当日血清 IL 8高于 10 0μg/ L者有 11例 ,而存活组中仅 3例高于 10 0μg/ L。结论 :血清 IL 6、IL 8水平与感染程度相关 ,其中 ,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脓毒症 细胞因子 监测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5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时开网 杨坤兴 +2 位作者 倪绍忠 卞建民 曹红勇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9-30,共2页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适应证、手术范围、消化道重建方式、并发症及合理性选择术式。方法 经典胰十二指肠切除 (PD) 4 6例 ,肝、胰十二指肠切除 (HLPD) 5例 ,扩大胰十二指肠并PV/SMV切除 7例 ,胰十二指肠并横结肠切除 1例。消...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适应证、手术范围、消化道重建方式、并发症及合理性选择术式。方法 经典胰十二指肠切除 (PD) 4 6例 ,肝、胰十二指肠切除 (HLPD) 5例 ,扩大胰十二指肠并PV/SMV切除 7例 ,胰十二指肠并横结肠切除 1例。消化道重建Child法 (PE) 3 2例 ,胰胃吻合(PG) 2 7例。结果 临床治愈 5 5例 ,死亡 4例。并发胰瘘 3例 ,出血 3例 ,腹腔内感染 2例 ,肝肾衰竭1例 ,切口裂开 6例。随访 5 5例 ,中位生存期 <1年 18 1% ,1年 40 % ,2年 16 3 % ,3年 14 5 % ,5年10 9%。结论 扩大范围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只要严格掌握手术指证 ,结合本单位医疗技术水平和设备条件 ,是可以开展的一种术式 ,消化道重建方法PG优于PE。合理的术式选择 ,规范的手术操作 ,严格的专业训练是减少并发症 ,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 手术切除 治疗
下载PDF
肠梗阻的病因分析及其演变原因探讨 被引量:16
3
作者 杨寅熙 曹红勇 《现代医学》 2011年第3期312-315,共4页
目的:探讨肠梗阻病因的演变及导致其变化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收治以"肠梗阻"为入院诊断的108例病例资料。结果:本组肠梗阻的病因居前3位的是肠粘连,占59.3%;便秘、粪石梗阻,占19.4%;肿瘤,占5.6%。108例患者中,... 目的:探讨肠梗阻病因的演变及导致其变化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收治以"肠梗阻"为入院诊断的108例病例资料。结果:本组肠梗阻的病因居前3位的是肠粘连,占59.3%;便秘、粪石梗阻,占19.4%;肿瘤,占5.6%。108例患者中,手术治疗15例,术后出现并发症2例,死亡3例,病死率2.8%。结论:2009年我地区肠梗阻病因谱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基本接近,肠粘连与粪石梗阻成为最主要的原因,但肿瘤与嵌顿疝仍占有一定比例。术前明确诊断、积极合适的治疗方法是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关键。肿瘤发病率升高、人口老龄化、医疗水平提高是造成病因谱演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病因 因果律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死亡23例原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姚平 时开网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死亡 原因分析
下载PDF
乙酰肝素酶与肿瘤转移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文澜 时开网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2005年第1期6-10,共5页
乙酰肝素酶是一种糖苷内切酶 ,能特异性的水解位于细胞表面 ,细胞外基质及基底膜的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为小分子片段。乙酰肝素酶普遍存在于恶性转移性肿瘤细胞中。乙酰肝素酶参与肿瘤血管生成 ,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本文对此... 乙酰肝素酶是一种糖苷内切酶 ,能特异性的水解位于细胞表面 ,细胞外基质及基底膜的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为小分子片段。乙酰肝素酶普遍存在于恶性转移性肿瘤细胞中。乙酰肝素酶参与肿瘤血管生成 ,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本文对此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肝素酶 肿瘤 转移 糖苷内切酶 肿瘤血管生成
下载PDF
肝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6
作者 刘子君 陈易人 +2 位作者 时开网 井清源 罗新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11期811-813,I011,共4页
目的 :探讨肝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比较对照组、门腔静脉分流 (PC)组、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ANP)组及PC后立即制作ANP(PC +ANP)组大鼠生存时间、血浆和腹水中内毒素、血清和腹水中白细胞介素 6 (IL 6 )及血浆... 目的 :探讨肝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比较对照组、门腔静脉分流 (PC)组、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ANP)组及PC后立即制作ANP(PC +ANP)组大鼠生存时间、血浆和腹水中内毒素、血清和腹水中白细胞介素 6 (IL 6 )及血浆血小板α 颗粒膜蛋白 (GMP 14 0 )水平 ,并对各组动物肺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用ANP大鼠腹水经下腔静脉给PC及不分流组进行注射 ,测定血清IL 6水平 ,并与用等渗盐水的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 :PC后立即制作ANP组生存时间明显减少 ,其血浆内毒素、血清IL 6及血浆GMP 14 0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 <0 .0 1) ,且其肺组织病变严重。腹水中内毒素、IL 6水平均高于血浆中内毒素、血清IL 6。腹水注射组和PC后腹水注射组血清IL 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ANP组 ,而前二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结论 :肝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早期对机体起保护作用 ,对ANP腹水进入体循环引起的炎症反应无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内毒素 白细胞介素-6 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门腔静脉分流 腹水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化为胰岛β细胞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禹亚彬 储建 +1 位作者 章世海 卞建民 《医学综述》 2011年第17期2594-2596,共3页
间充质干细胞(MSC)来源于发育早期的中胚层和外胚层。MSC与胚胎干细胞相比,具有免疫调节优势,并且没有伦理学和免疫排斥问题,也不会导致肿瘤产生。MSC在体外特定的条件下可以分化为脂肪、骨、软骨、肌肉、神经、肝脏、心肌等多种组织,... 间充质干细胞(MSC)来源于发育早期的中胚层和外胚层。MSC与胚胎干细胞相比,具有免疫调节优势,并且没有伦理学和免疫排斥问题,也不会导致肿瘤产生。MSC在体外特定的条件下可以分化为脂肪、骨、软骨、肌肉、神经、肝脏、心肌等多种组织,同样它也可以成为胰岛β细胞理想的来源。MSC体外分化为胰岛β细胞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细胞间接触、葡萄糖浓度、pH、细胞因子、基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胰岛Β细胞 体外分化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门静脉损伤的修复及预防
8
作者 杨坤兴 时开网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5-65,共1页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门静脉损伤 修复 预防
下载PDF
原发性胆囊癌的临床诊治探讨
9
作者 吴向阳 时开网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50-550,共1页
关键词 原发性胆囊癌 诊断 治疗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医源性胆道损伤38例分析
10
作者 杨坤兴 时开网 王晓颖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92-93,共2页
关键词 胆道损伤 医源性疾病 原因分析
下载PDF
外伤后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
11
作者 钱晓峰 时开网 《镇江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607-609,共3页
目的 :研究外伤后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发病情况、发病机制的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了 16例外伤后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发病及诊治过程。结果 :治愈 13例 ,死亡 3例 ,并发胆漏 2例 ,切口感染 2例。胆囊均送病检 ,其中坏... 目的 :研究外伤后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发病情况、发病机制的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了 16例外伤后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发病及诊治过程。结果 :治愈 13例 ,死亡 3例 ,并发胆漏 2例 ,切口感染 2例。胆囊均送病检 ,其中坏疽穿孔 5例 ,化脓 6例。结论 :外伤后非结石性胆囊炎发病不典型 ,易误诊漏诊 ,且发病后进展快、病死率高。B超检查对外伤后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是最有效和实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石性胆囊炎 外伤 急性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不同时机耳穴贴压对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陈林萍 雍梅 吕成余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69-171,共3页
我国胃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位居恶性肿瘤病死率前三位[1],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胃癌发病隐匿,出现明显症状时大多患者已经发展到中期甚至晚期[2],绝大多数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以延长生命,手术治疗过后,因术中创伤,... 我国胃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位居恶性肿瘤病死率前三位[1],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胃癌发病隐匿,出现明显症状时大多患者已经发展到中期甚至晚期[2],绝大多数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以延长生命,手术治疗过后,因术中创伤,可引起瘀气瘀血[3]。本研究针对胃癌术后排气不畅,利用耳贴进行辅助治疗,探究耳穴贴压时机选择对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患者 对照组 耳穴贴压 胃癌发展 术后胃肠功能 肛门排气时间 生长抑素
下载PDF
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手术期中医综合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林萍 雍梅 吕成余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20期2491-2493,共3页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临床医疗仪器的快速发展,利用腹腔镜和胆道镜与保胆取石术进行联合治疗的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手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临床 [1] 。本次研究结合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手术,联合中医综合护理的方法,探究术前术后...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临床医疗仪器的快速发展,利用腹腔镜和胆道镜与保胆取石术进行联合治疗的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手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临床 [1] 。本次研究结合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手术,联合中医综合护理的方法,探究术前术后施以中药护理能否降低手术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加快术后愈合,加快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胆取石术 中医综合护理 手术期 双镜 临床医疗仪器 取石手术 联合治疗 术后愈合
下载PDF
胆心综合征61例临床分析
14
作者 马蓉 时开网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胆心综合征 临床分析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急性重症胰腺炎保守治疗的护理及体会 被引量:1
15
作者 莫园 《医学信息》 2010年第15期3028-3029,共2页
目的总结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护理经验,探讨保守治疗的护理方法,提高危重病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对6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及对症护理,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治愈58例,治愈率96.6%。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发病急,病情重,临床表... 目的总结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护理经验,探讨保守治疗的护理方法,提高危重病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对6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及对症护理,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治愈58例,治愈率96.6%。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发病急,病情重,临床表现复杂。在保守治疗基础上配合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正确的心理和饮食指导等良好的非手术治疗及护理措施大大的降低了病人的死亡率,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重症 保守治疗 护理
下载PDF
核转录因子κB激活对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汉晋 武正炎 +1 位作者 范萍 卞建民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1014-1016,共3页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R)阴性乳腺癌细胞株中核转录因子κB的激活途径及其促进肿瘤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以蛋白印迹法和流式细胞技术研究不同受体类型乳腺癌细胞株IκB激酶α表达、不同处理因素对雌激素受体阴性细胞株MDA-MB-435S细胞周...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R)阴性乳腺癌细胞株中核转录因子κB的激活途径及其促进肿瘤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以蛋白印迹法和流式细胞技术研究不同受体类型乳腺癌细胞株IκB激酶α表达、不同处理因素对雌激素受体阴性细胞株MDA-MB-435S细胞周期的影响,以及抑制核转录因子κB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雌激素受体阴性细胞株中的IκB激酶α表达高于受体阳性细胞株,而在MDA-MB-435S中促进细胞增殖因素的研究中,表皮生长因子作用最显著,它能提高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较对照组增加83%,促细胞增殖指数由0.22提高至0.31(P<0.01),而应用蛋白激酶C抑制剂Go6976抑制核转录因子κB激活,可显著抑制表皮生长因子的促细胞增殖作用。结论表皮生长因子的促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信号可通过激活核转录因子κB提高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促进了肿瘤细胞增殖。核转录因子κB起了增殖信号递呈作用,针对核转录因子κB激活的治疗可提供乳腺癌全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转录因子ΚB 雌激素受体 乳腺癌 细胞增殖 激活途径
原文传递
表皮生长因子对ER阴性乳腺癌细胞株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汉晋 武正炎 +1 位作者 卞建民 范萍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 研究表皮生长因子 (epidermalgrowthfactor,EGF)对雌激素受体 (ER)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 MB 4 35S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Westernblot检测MDA MB 4 35S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 )的表达 ,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 目的 研究表皮生长因子 (epidermalgrowthfactor,EGF)对雌激素受体 (ER)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 MB 4 35S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Westernblot检测MDA MB 4 35S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 )的表达 ,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EGF促cyclinD1 表达作用显著 ,蛋白激酶C抑制剂Go6 .976能抑制核转录因子κB(NF κB)的激活 ,并能抑制EGF的促cyclinD1 表达作用 ;EGF组G0/ G1 期 6 9 .36 %,S期 2 2 . 77%,细胞增殖指数 (PI) 0 . 31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加用Go6 976后 ,G0 /G1 期明显上升达 91. 5 4 %,S期比例降至 7. 81 %,PI0. 0 9,与EG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EGF促进MDA MB 4 35S的cyclinD1 表达 ,使肿瘤细胞进入DNA合成期。Go6 976可以抑制NF κB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ER阴性 乳腺癌 癌细胞株 细胞周期
原文传递
全腹膜外补片不固定腹腔镜疝修补术19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向阳 曹红勇 卞建民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2期42-44,共3页
目的总结补片不固定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non-stapling totally extra peritoneal prosthesis,n-TEP)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采集2008年12月-2009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市第一医院在全麻下行n-TEP治疗的19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 目的总结补片不固定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non-stapling totally extra peritoneal prosthesis,n-TEP)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采集2008年12月-2009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市第一医院在全麻下行n-TEP治疗的19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时间60~155min,术中出血10~50ml,术后阴囊及皮下气肿2例,术后3~5d出院。随访3~12个月,无复发。结论 n-TEP手术安全、可靠,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腹腔镜 补片
原文传递
阑尾粘液囊肿6例报告
19
作者 张跃华 《临床医学》 CAS 1997年第6期39-39,共1页
阑尾粘液囊肿临床并非少见。但术前明确诊断困难。本院自1985年至1995年,共遇阑尾粘液囊肿6例,占同期外科收治阑尾炎0.89%(6/6890),均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6例,男性3例,女性3例,年龄30~53... 阑尾粘液囊肿临床并非少见。但术前明确诊断困难。本院自1985年至1995年,共遇阑尾粘液囊肿6例,占同期外科收治阑尾炎0.89%(6/6890),均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6例,男性3例,女性3例,年龄30~53岁,起病至就诊最长14个月,最短17小时。 1.2 临床表现:转移性右下腹痛3例,右下腹持续性隐痛1年伴血便1例,右下腹无痛性包块1例,另1例为反复右侧腹痛伴包块1年。体温>37.5℃1例,右下腹麦氏点压痛4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粘液囊肿 阑尾肿瘤 病因 诊断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二维电泳及质谱法分离和鉴定胰腺癌差异表达蛋白质 被引量:2
20
作者 丁丹 蒋奎荣 +3 位作者 陈晶 周作民 徐泽宽 苗毅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7期443-446,共4页
目的 通过分离并鉴定胰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胰腺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发现可能用于早期诊断的胰腺癌肿瘤标志物。方法 用双向电泳分离胰腺癌、癌旁和人正常胰腺组织的总蛋白质。对胰腺癌组织中明显差异表达的蛋白点,行质谱鉴定... 目的 通过分离并鉴定胰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胰腺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发现可能用于早期诊断的胰腺癌肿瘤标志物。方法 用双向电泳分离胰腺癌、癌旁和人正常胰腺组织的总蛋白质。对胰腺癌组织中明显差异表达的蛋白点,行质谱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鉴定出的部分蛋白质行免疫印迹验证。结果 建立了稳定、重复性好的凝胶蛋白图谱。对分离出的在胰腺癌组织中明显差异表达的20个蛋白点,成功鉴定出11个蛋白点,其中高表达的有6个,包括:galectin-1、SI,P-2、sorcin、3BP-2、BB1和NCC27。Galectin-1和SLP-2在胰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通过免疫印迹得到验证。结论 胰腺癌组织相对于癌旁、正常胰腺组织蛋白存在明显的表达差异。胰腺癌差异表达蛋白质可能成为用于早期诊断和评价预后的胰腺癌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蛋白质组 二维凝胶电泳 肿瘤标志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