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神经旁浸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涛 吕成余 +3 位作者 姚建洪 张一帆 陈维 袁爱华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569-573,共5页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肿瘤神经旁浸润(PNI)的概念、可能分子机制及临床意义,以寻找新的肿瘤治疗途径。方法对有关PNI的定义、分子机制及临床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并分析。结果目前对于PNI被广泛接受的定义是肿瘤接近并包绕至少33%神经周径或者...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肿瘤神经旁浸润(PNI)的概念、可能分子机制及临床意义,以寻找新的肿瘤治疗途径。方法对有关PNI的定义、分子机制及临床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并分析。结果目前对于PNI被广泛接受的定义是肿瘤接近并包绕至少33%神经周径或者穿透三层神经鞘中的任意一层。PNI不仅仅是简单的扩散,更像是浸润和侵犯。目前主要有"低阻力通道"和"信号交互传递"两种学说用以解释其发生机制。近期的研究表明"信号交互传递"更能合理解释PNI的发生机制。而包括成纤维细胞在内的基质成分,在促进PNI发生的复杂信号通路中起着关键作用;神经营养素和轴突导向分子在PNI的进程中起调节作用。临床研究发现,PNI在头颈部肿瘤、胃癌、胰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中是判断预后的指标,阳性提示预后较差,5年存活率较低。结论PNI的发生机理极为复杂,关于其详细的机理仍无明确的定论,故继续这方面的研究将为揭开肿瘤PNI的机理提供理论基础,也可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神经旁浸润 定义 分子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