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SARS病人及疑似SARS患者T细胞亚群变化规律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汉 张铮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02-302,共1页
关键词 SARS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T细胞亚群 疑似SARS患者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如何避免急诊病房运行中潜在护理纠纷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燕 陈左芳 《现代护理》 2005年第19期1669-1670,共2页
目的如何避免急诊病房运行中潜在的医疗纠纷,并结合实际医疗护理工作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通过严格执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的各项规定,在实际护理中落实诊疗护理操作常规,总结潜在性医疗隐患,并对各项隐患结合《条例》中各条规定,提... 目的如何避免急诊病房运行中潜在的医疗纠纷,并结合实际医疗护理工作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通过严格执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的各项规定,在实际护理中落实诊疗护理操作常规,总结潜在性医疗隐患,并对各项隐患结合《条例》中各条规定,提出相应对策,避免风险。结果病房运行过程中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加强责任心,提高服务质量及技术水平,重视护理记录单书写预防医院内感染等措施,均有效防范了临床护理中潜在性医疗纠纷。结论严格执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增强法制观念能最大限度减低医疗风险,预防医疗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 医疗护理纠纷 对策
下载PDF
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在短程抗菌治疗策略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0
3
作者 马明洲 张铮 +2 位作者 秦海东 徐英 沈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68-1170,共3页
目的:评价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PCT)在短程抗菌治疗策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的35例患者,根据应用抗生素的最终临床指标分为对抗生素有反应组(A组)和对抗生素无反应组(B组),入院第1、3、5、7天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清PC... 目的:评价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PCT)在短程抗菌治疗策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的35例患者,根据应用抗生素的最终临床指标分为对抗生素有反应组(A组)和对抗生素无反应组(B组),入院第1、3、5、7天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清PCT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血清PCT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而第3、5、7天A组患者血清PCT水平逐渐下降,而B组患者PCT水平则明显升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采用ROC曲线下面积评估PCT对感染诊断的临床价值大小,第1、3、5、7天PCT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4046、0.7138、0.9868、0.9885,其中第3、5、7天PCT的ROC曲线下面积与第1天PCT的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短程抗菌治疗策略中,动态监测PCT水平可作为优化抗生素治疗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降钙素 抗菌药 短程抗菌治疗
下载PDF
我国临床护理路径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03
4
作者 孙玲红 孙琦 +2 位作者 龚有红 王娟 汤雁晓 《护理管理杂志》 2008年第3期24-25,28,共3页
目的了解我国护理人员开展临床路径的现状,探索临床路径在新的护理领域中的研究应用。方法通过计算机文献检索对文献进行归纳和综合。结果临床路径在我国医院护理管理中的研究应用尚属起步阶段,已取得一定成效:提高病人满意度、促进整... 目的了解我国护理人员开展临床路径的现状,探索临床路径在新的护理领域中的研究应用。方法通过计算机文献检索对文献进行归纳和综合。结果临床路径在我国医院护理管理中的研究应用尚属起步阶段,已取得一定成效:提高病人满意度、促进整体护理的开展、提高临床教学和护理质量。结论护理路径的开展是顺应医疗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全面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应用 现状
下载PDF
危重颅脑疾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高血糖与预后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铮 刘汉 +2 位作者 倪海滨 徐英 戴国强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27-529,共3页
目的危重颅脑疾病患者高血糖程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强化胰岛素治疗与危重颅脑疾病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等预后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64例危重颅脑疾病患者分为常规组(n=32)... 目的危重颅脑疾病患者高血糖程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强化胰岛素治疗与危重颅脑疾病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等预后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64例危重颅脑疾病患者分为常规组(n=32)和胰岛素强化治疗组(n=32)。常规治疗是指当患者血糖≥11.1mmol/L时,控制其血糖水平<11.1mmol/L;强化治疗组则控制患者血糖接近正常水平(3.9~6.1mmol/L),直至患者转出ICU或死亡。分析两组病例预后指标之间的差异性。结果两组存活病例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在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发生率、血培养阳性率、病死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危重颅脑疾病患者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将血糖控制于正常范围有助于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颅脑疾病 高血糖 胰岛素强化治疗 预后
下载PDF
早期谷氨酰胺强化肠外营养对危重病患者体内热休克蛋白70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铮 秦海东 +4 位作者 倪海滨 徐英 吴海荣 程惠 王书奎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81-484,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给予谷氨酰胺(Gln)强化肠外营养对危重病患者脏器功能的影响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急诊及神经外科重症加强治疗病房(NICU)收治的44例危重病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常规治疗组和Gin治疗组,每组22例。两组患者均... 目的探讨早期给予谷氨酰胺(Gln)强化肠外营养对危重病患者脏器功能的影响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急诊及神经外科重症加强治疗病房(NICU)收治的44例危重病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常规治疗组和Gin治疗组,每组22例。两组患者均行肠内、外营养,同时Gin治疗组静脉注射Gin 0.4g·kg^-1·d^-1,连用7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内热休克蛋白70(HSP70)、Gln含量,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及肝、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结果常规治疗组和Gln治疗组治疗前Gln、HSP70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后Gln、HSP70水平较治疗前稍有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而Gln治疗组治疗后Gln、HSP70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且两组治疗后Gln、HSP70水平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Gln治疗组体内Gln浓度和HSP70含量的变化存在显著正相关(r=0.6505,P=0.001)。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和肝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人住ICU的时间和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则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给危重病患者早期肠外补充Gln能有效曲善患者的予面后,降低脏器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患者体内HSP70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 谷氨酰胺 热休克蛋白70 肠外营养
下载PDF
ICU危重病致高钠血症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 被引量:13
7
作者 洪慧丽 刘汉 +1 位作者 张铮 戴国强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896-897,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监护病房 (EICU)危重病患者高钠血症发生危险因素 ,寻找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用单因素相关分析筛选出高钠血症的危险因素 ,应用 χ2 检验判定不同干预方法的疗效及病死率。结果EICU严重颅脑疾病患者高钠血症发生率为 2 ... 目的探讨急诊监护病房 (EICU)危重病患者高钠血症发生危险因素 ,寻找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用单因素相关分析筛选出高钠血症的危险因素 ,应用 χ2 检验判定不同干预方法的疗效及病死率。结果EICU严重颅脑疾病患者高钠血症发生率为 2 8 6 % ,其病死率高于非高钠血症者 ,高钠血症的发生主要与意识障碍程度、多尿、APACHEⅡ评分有关。结论高钠血症是严重颅脑疾病常见并发症之一 ,不同干预方法均可起到降低血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危重病 高钠血症 危险因素 护理 APACHEⅡ评分 发病机制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对ICU危重患者感染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1
8
作者 沈华 马明洲 +1 位作者 秦海东 张铮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10期1118-1120,共3页
关键词 降钙素原 感染 危重患者 早期诊断
下载PDF
危重症肠内加肠外营养支持的护理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洪慧丽 张铮 +1 位作者 戴国强 刘汉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876-877,共2页
目的 探讨肠内加肠外营养支持在危重病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方法 对186例收住ICU的危重病患者随机分成肠外营养组(PN)87例,肠内加肠外营养组(EN+PN)99例,观察两组不同营养支持方法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 目的 探讨肠内加肠外营养支持在危重病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方法 对186例收住ICU的危重病患者随机分成肠外营养组(PN)87例,肠内加肠外营养组(EN+PN)99例,观察两组不同营养支持方法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单纯PN组并发症高,易发生高血糖及肝功能损害,维持营养状态效果差,最终导致胃肠功能衰竭。而EN+PN组并发症少,疗效高,降低了MODS发生率。结论 对危重病人早期实施EN+PN营养支持,不仅可有效防治胃肠功能衰竭,同时在降低危重病人的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和促进患者康复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 肠内外营养 护理
下载PDF
危重颅脑疾病病人高血糖及胰岛素抵抗与其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8
10
作者 倪海滨 刘汉 +1 位作者 张铮 王长来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6-207,共2页
关键词 颅脑疾病 高血糖 胰岛素抵抗 并发症
下载PDF
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血浆热休克蛋白-70、IL-6、IL-10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1
作者 秦海东 张铮 +3 位作者 徐英 吴海荣 倪海滨 马明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2期3550-3552,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血浆热休克蛋白-70(HSP70)、IL-6、IL-10早期的水平变化趋势以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22例重症急性颅脑外伤患者,入院后进行格拉斯哥评分(GCS)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APACHEⅡ评分),并在入...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血浆热休克蛋白-70(HSP70)、IL-6、IL-10早期的水平变化趋势以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22例重症急性颅脑外伤患者,入院后进行格拉斯哥评分(GCS)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APACHEⅡ评分),并在入科第1、2、3、4天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中HSP70、IL-6、IL-10含量,记录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的情况及患者的预后。正常健康人22例作为对照组。结果:重症急性颅脑外伤患者血浆HSP70、IL-6、IL-10含量在入科第1、2、3、4天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HSP70、IL-10在入科第3天表达达到高峰,而IL-6的表达则在入科第2天达到高峰。其中生存和死亡组HSP70、IL-6、IL-10的含量在入科第2、3天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1周的SIRS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MODS的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HSP70、IL-6、IL-10参与了重症急性颅脑外伤的病理生理过程,IL-6的持续升高可作为患者病情恶化的危险因素,而早期的HSP70、IL-10的表达则对机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作为早期对病情进行评估,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热休克蛋白质70 白细胞介素类 多器官功能衰竭 全身炎性反应综合症
下载PDF
危重颅脑疾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营养状况及感染发生率的变化 被引量:11
12
作者 倪海滨 张铮 刘汉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06-808,共3页
目的探讨强化胰岛素治疗控制患者血糖与危重颅脑疾病患者的营养状况、感染发生率等预后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64例危重颅脑疾病患者分别给予常规(n=32)和强化(n=32)胰岛素治疗。常规治疗是指当患者血糖... 目的探讨强化胰岛素治疗控制患者血糖与危重颅脑疾病患者的营养状况、感染发生率等预后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64例危重颅脑疾病患者分别给予常规(n=32)和强化(n=32)胰岛素治疗。常规治疗是指当患者血糖≥11.1 mmol/L时,给予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11.1 mmol/L以下即可;强化治疗是指患者血糖水平超过正常时,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控制血糖接近于正常水平(3.9~6.1 mmol/L),直至患者出院或死亡。分析两组病例在血白蛋白、前白蛋白、血尿素氮等营养指标及感染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性。结果治疗7 d后,两组血浆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白蛋白水平强化组高于常规组(P<0.05),血尿素氮浓度强化组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病例在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发生率及血培养阳性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颅脑疾病患者采取胰岛素强化治疗高血糖,控制血糖于正常范围,可相应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感染发生率,有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颅脑疾病 高血糖 胰岛素强化治疗 预后
下载PDF
早期丙氨酰谷氨酰胺强化营养对危重病患者热休克蛋白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铮 秦海东 +2 位作者 倪海滨 徐英 吴海荣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5-116,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丙氨酰谷氨酰胺(Gln)肠外营养对危重病患者热休克蛋白70(HSP70)、白细胞介素6、10(IL-6、IL-10)变化的影响及对机体的保护作用。方法危重病患者44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Gln组各22例,Gln组给常规营养加Gln0.4g.kg-1.d-1,共... 目的探讨早期丙氨酰谷氨酰胺(Gln)肠外营养对危重病患者热休克蛋白70(HSP70)、白细胞介素6、10(IL-6、IL-10)变化的影响及对机体的保护作用。方法危重病患者44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Gln组各22例,Gln组给常规营养加Gln0.4g.kg-1.d-1,共7d,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体内HSP70、IL-6、IL-10、IL-6/IL-10及APACHEⅡ评分的变化。结果Gln组治疗后HSP70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IL-6、IL-6/IL-10水平明显下降(P<0.01或P<0.05),APACHEⅡ评分显著降低(P<0.05)。而常规治疗组则无上述改变。结论早期予以危重病患者Gln,可明显提高其体内HSP70的水平,降低IL-6的表达,比常规肠外营养更有利于降低机体应激水平,促进脏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热休克蛋白70 肠外营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肺组织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程惠 王长来 +5 位作者 张铮 秦海东 黄悦 王自正 立彦 吴海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1491-1494,共4页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shenfu injection,SF)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lung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LIRI)中肺组织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组)、肺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参附...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shenfu injection,SF)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lung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LIRI)中肺组织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组)、肺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参附注射液组(SF组),建立在体单侧肺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45min后再灌注3、6h。SF组于阻断肺门前30min腹腔注射SF10mL/kg。于实验结束点取肺组织,分别以Annexin-V-PI双染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caspase-3表达,同时测定丙二醛(MDA)浓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光镜和电镜检查。结果:与Sh组比,IR组肺组织细胞凋亡率、caspase-3表达、MDA浓度升高,SOD活性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SF组较IR组细胞凋亡率、caspase-3表达、MDA浓度下降,SOD活性升高,差异亦均有显著性(P<0.01)。形态学观察发现SF组肺组织损伤明显轻于IR组。结论:SF可能通过下调caspase-3表达而阻止细胞凋亡,从而减轻LIRI中肺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大鼠 CASPASE-3 参附注射液
下载PDF
缺血预适应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中NF-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秦海东 严煜 +2 位作者 赵海华 张铮 唐鉴坤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5年第3期144-146,共3页
目的研究缺血预适应(IP)对缺血再灌注(I/R)后在体鼠肺脏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IP减轻肺脏I/R损伤的可能机制及NFκB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预适应(IP)组。I/R组开胸后,建立在体肺... 目的研究缺血预适应(IP)对缺血再灌注(I/R)后在体鼠肺脏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IP减轻肺脏I/R损伤的可能机制及NFκB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预适应(IP)组。I/R组开胸后,建立在体肺脏I/R损伤模型。在此基础上,IP组于缺血开始前,应用3个循环的5min缺血+5min灌注进行IP处理。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肺脏NFκB的表达,同时测定肺脏湿重/干重(W/D)比值,电镜下观察肺脏超微结构的改变,光镜下HE染色观察肺脏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IP组和I/R组相比肺脏NFκB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肺脏超微结构损害和肺水肿程度明显减轻。结论IP可抑制I/R损伤时肺组织中NFκB的表达,从而减轻肺脏超微结构损害和肺水肿程度,减轻肺I/R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缺血预处理 核因子ΚB
下载PDF
甲基强的松龙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海荣 王长来 +5 位作者 张铮 秦海东 黄悦 王书奎 立彦 程惠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498-501,I0005,共5页
目的:研究甲基强的松龙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LIRI)中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肺缺血-再灌注(I/R)组、甲基强的松龙(MP)组,每组在3 h和6 h取标本,用Annexin-V-PI双染法通过流式... 目的:研究甲基强的松龙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LIRI)中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肺缺血-再灌注(I/R)组、甲基强的松龙(MP)组,每组在3 h和6 h取标本,用Annexin-V-PI双染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观察肺抑制蛋白κB-α(IκB-α)的表达,计算肺湿质量/干质量比值(W/D)、肺组织损伤定量评价(IQA),观察肺病理形态及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I/R组与假手术组相比,3、6 h点肺组织凋亡率明显增加,肺组织IκB-α的表达明显下降,W/D、IQA显著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在I/R组3 h点,肺组织凋亡率和IκB-α呈显著负相关(r=-0.8929,P=0.0068),和IQA呈显著正相关(r=0.9714,P=0.0003)。MP组与I/R组相比,3、6 h点肺组织凋亡率明显减少,W/D、IQA呈不同程度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6 h点肺组织IκB-α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肺组织的病理形态及超微结构损害明显减轻。结论:细胞凋亡参与了LIRI的病理生理过程,早期随着炎症反应的增加,凋亡明显增加。MP早期减少肺组织IκB-α的活化,抑制在I/R中凋亡的发生,从而减轻了肺组织的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甲基强的松龙 抑制蛋白kB-α 凋亡
下载PDF
急危重症病人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2
17
作者 洪慧丽 张铮 +1 位作者 戴国强 刘汉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11期807-808,共2页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在急危重症病人中的合理应用 ,以提高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将 16 9例收住ICU的急危重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 (82例 )和观察组 (87例 ) ,对照组实施肠外营养支持 ,观察组实施肠内加肠外营养支持 ,观察两组并发...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在急危重症病人中的合理应用 ,以提高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将 16 9例收住ICU的急危重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 (82例 )和观察组 (87例 ) ,对照组实施肠外营养支持 ,观察组实施肠内加肠外营养支持 ,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均达到营养支持效果 ,但对照组胃肠道出血、二重感染、肠麻痹、肝功能异常以及腹胀、高血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 (P <0 .0 1,P <0 .0 5 )。结论对急危重症病人实施肠外加肠内营养支持 ,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促进病人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危重症病人 营养支持 护理 并发症
下载PDF
动态监测降钙素原对脑出血患者感染及预后判断的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沈华 马明洲 +1 位作者 秦海东 张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0期3497-3499,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PCT)对脑出血患者感染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重度脑出血患者42例在入院第1、2、3、5、7天分别采集静脉血标本检测血清PCT值,以判断PCT水平变化与脑出血患者感染及预后之间的...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PCT)对脑出血患者感染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重度脑出血患者42例在入院第1、2、3、5、7天分别采集静脉血标本检测血清PCT值,以判断PCT水平变化与脑出血患者感染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合并感染组与非感染组相比各时段血清PCT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以入院第10天为界将合并感染患者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其中存活组与死亡组各时段PCT水平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动态监测血清PCT的水平变化可以作为判断脑出血患者感染及预后的有效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感染 预后 降钙素原
下载PDF
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推注阿托品在抢救有机磷中毒的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马明洲 张铮 +3 位作者 徐英 戴国强 秦海东 朱进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7期758-758,共1页
关键词 微量注射泵 持续静脉推注 阿托品 抢救 有机磷中毒 应用
下载PDF
胰腺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家祥 时开网 杨士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2-104,108,共4页
目的探索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安全方法。比较胰岛素两种疗法对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治疗效果。方法对40例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8例采用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给药方式,2... 目的探索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安全方法。比较胰岛素两种疗法对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治疗效果。方法对40例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8例采用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给药方式,22例应用胰岛素泵(CSII)连续皮下给药。结果两种疗法均能有效控制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胰岛素泵连续注射比多次注射血糖达标时间短[CSI(I5.20±1.20)dvsMSI(I9.02±3.16)d,P<0.05)],低血糖发生率低(CSII13.18%vsMSII22.22%,P<0.05),术中及术后未进食阶段血糖波动小[CSI(I5.67±1.36)vsMSI(I7.52±4.18),P<0.05)],术后并发感染和切口愈合不良并发症少(CSII4.55%vsMSII16.67%,P<0.05)。结论两种疗法均能有效控制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CSII比MSII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并减少低血糖和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泵 围手术期处理 胰腺癌 糖尿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