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二氧化碳测量在腹膜后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准确性:一项前瞻性观察性研究
1
作者 孔秋月 刘洋 +6 位作者 李楠 黄少康 杨春 刘存明 丁正年 王娴 刘世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8-825,共8页
目的:比较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nd-tidal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P_(ET)CO_(2))和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ranscutane-ous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P_(a)CO_(2))预测泌尿外科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 目的:比较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nd-tidal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P_(ET)CO_(2))和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ranscutane-ous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P_(a)CO_(2))预测泌尿外科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carbon dioxide pressure,P_(a)CO_(2))的准确性。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腹膜后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患者50例,于气腹前及气腹后30、60、90 min分别测定P_(a)CO_(2)、P_(ET)CO_(2)、P_(TC)CO_(2)。计算P_(a)CO_(2)-PETCO_(2)和P_(a)CO_(2)-P_(TC)CO_(2)的差值。对P_(a)CO_(2)与PETCO_(2)、P_(a)CO_(2)与P_(TC)CO_(2)进行相关性和回归分析。采用Bland-Altman分析评价P_(a)CO_(2)与其他两个指标的一致性。结果:P_(a)CO_(2)-P_(ET)CO_(2)和PaCO_(2)-P_(TC)CO_(2)的绝对差值分别为(13.20±4.43)mmHg和(4.35±2.56)mmHg(P<0.05)。P_(a)CO_(2)与P_(ET)CO_(2)的相关系数为0.79(r2=0.62,P<0.001),与P_(TC)CO_(2)的相关系数为0.91(r2=0.83,P<0.001)。P_(a)CO_(2)与P_(ET)CO_(2)的95%一致性界限为4.53~21.88 mmHg,与P_(TC)CO_(2)的95%一致性界限为-3.18~10.48 mmHg。结论:P_(TC)CO_(2)监测可提高评估患者腹膜后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中PaCO_(2)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二氧化碳 腹膜后腹腔镜 泌尿外科手术 血气监测 呼气末二氧化碳
下载PDF
硬膜外相关产时发热可能机制及预防措施
2
作者 陈旭林 徐世琴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4年第3期232-236,共5页
产时发热影响分娩结局,如增加产妇阴道助产和剖宫产率,影响新生儿转归,包括降低新生儿Apgar评分、胎儿呼吸窘迫和损害胎儿神经系统等。硬膜外分娩镇痛是引起产时发热的可能因素之一,硬膜外相关产时发热内在机制仍不清楚。多种可能机制包... 产时发热影响分娩结局,如增加产妇阴道助产和剖宫产率,影响新生儿转归,包括降低新生儿Apgar评分、胎儿呼吸窘迫和损害胎儿神经系统等。硬膜外分娩镇痛是引起产时发热的可能因素之一,硬膜外相关产时发热内在机制仍不清楚。多种可能机制包括:交感神经阻滞引起的体温调节紊乱以及无菌性炎症理论。针对其可能的致病机制以及相关因素,在不影响安全有效镇痛的同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及治疗干预措施,如减少局麻药用量、使用氢吗啡酮代替罗哌卡因、替代硬膜外镇痛方法、预防性使用右美托咪定和中医疗法等,以助于优化临床决策及改善母婴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相关产时发热 分娩镇痛 预防措施 炎症
下载PDF
预保温联合术中保温模式在妇科腹腔镜根治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娟 崔晓花 侯丽莉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1年第18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预保温联合术中保温模式在妇科腹腔镜根治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行腹腔镜根治性手术的妇科肿瘤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采用预保温联合术中保温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两组... 目的探讨预保温联合术中保温模式在妇科腹腔镜根治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行腹腔镜根治性手术的妇科肿瘤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采用预保温联合术中保温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均连续护理至手术结束,并连续观察7 d。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围术期体温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后麻醉消散时间、肛门排气与首次活动时间、术后出血量)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两组患者入手术室时体温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的围术期体温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0%)显著低于对照组(30%)(P<0.05)。结论预保温联合术中保温模式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根治性手术中,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体温的升高与维持,同时在改善手术指标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预保温 术中保温 腹腔镜根治性手术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预防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悦 冯善武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35-438,共4页
术后谵妄(POD)是老年患者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此外,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和既往认知障碍患者也属于POD高危人群。然而,由于其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措施。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右美托咪定可有效预防和减少老年患者POD的发生。本文... 术后谵妄(POD)是老年患者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此外,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和既往认知障碍患者也属于POD高危人群。然而,由于其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措施。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右美托咪定可有效预防和减少老年患者POD的发生。本文综述了POD的概述、右美托咪定预防POD的相关机制及其预防老年患者POD的研究进展,以进一步优化围术期管理,减少PO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谵妄 右美托咪定 围术期 老年
下载PDF
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早期疼痛信念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袁亚苹 魏娇娇 +1 位作者 张盼盼 崔晓花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第7期1001-1005,共5页
目的调查分析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早期疼痛信念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5月医院收治的初产妇108例为调查对象,采用疼痛信念与感知量表、简明疼痛量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及疼痛自我效能感量表调... 目的调查分析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早期疼痛信念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5月医院收治的初产妇108例为调查对象,采用疼痛信念与感知量表、简明疼痛量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及疼痛自我效能感量表调查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早期疼痛信念现状,采用单因素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疼痛信念的相关因素。结果108例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早期疼痛信念总分5.42±1.47分,简明疼痛得分45.68±16.89分,爱丁堡产后抑郁得分21.23±3.41分,状态特质焦虑得分86.33±9.98分,疼痛自我效能感得分37.41±12.95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疼痛程度、抑郁、焦虑与早期疼痛信念呈正相关(P<0.05),自我效能感与早期疼痛信念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疼痛程度和自我效能感是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早期疼痛信念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早期疼痛程度较高,自我效能感越低更容易发生早期疼痛负性信念,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产妇镇痛并增强其自我效能,减轻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早期疼痛程度,改善产妇健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剖宫产术 负性情绪 疼痛信念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阿芬太尼在老年女性病人全麻手术中的应用
6
作者 雷黎明 钱青青 +2 位作者 王朝辉 冯善武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1147-1148,1152,共3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逐步加剧,老年病人的全麻手术比例也在大幅增加。老年病人常伴发基础疾病,心血管储备功能较差,麻醉诱导时易出现生命体征剧烈波动,增加老年病人围术期并发症风险。阿芬太尼是一种国内近期才成功研制和上市的阿片类药物...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逐步加剧,老年病人的全麻手术比例也在大幅增加。老年病人常伴发基础疾病,心血管储备功能较差,麻醉诱导时易出现生命体征剧烈波动,增加老年病人围术期并发症风险。阿芬太尼是一种国内近期才成功研制和上市的阿片类药物,主要作用于μ阿片受体,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不良反应小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芬太尼 流动力学 不良反应 全麻手术 麻醉诱导 老年女性
下载PDF
复合丙泊酚时阿芬太尼抑制稽留流产清宫术扩宫痛的半数有效剂量 被引量:6
7
作者 彭瑞 徐晨阳 +2 位作者 周蓉蓉 冯善武 袁红梅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0-253,共4页
目的评估复合丙泊酚时阿芬太尼抑制稽留流产清宫术扩宫痛的半数有效剂量(ED_(50))。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稽留流产清宫术患者29例,年龄24~45岁,孕期8~14周,BMI 18~28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改良序贯法进行研究。阿芬太尼初始用量... 目的评估复合丙泊酚时阿芬太尼抑制稽留流产清宫术扩宫痛的半数有效剂量(ED_(50))。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稽留流产清宫术患者29例,年龄24~45岁,孕期8~14周,BMI 18~28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改良序贯法进行研究。阿芬太尼初始用量为10μg/kg,静注时间不短于30 s,再给予丙泊酚1.5 mg/kg。判断患者意识与睫毛反射情况,待消失后进行稽留流产清宫术。手术期间,有体动则继续推注丙泊酚1 mg/kg。若扩宫痛阳性,下一例增加阿芬太尼用量;反之,则减少用量。增减梯度比为1∶1.2。扩宫痛阳性标准:扩宫时发生体动或出现痛苦表情。计算阿芬太尼抑制扩宫痛的ED_(50)、ED_(95)和95%可信区间(CI)。记录术中轻度低氧、中度低氧、重度低氧、心动过缓、低血压、呛咳,术后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阿芬太尼抑制稽留流产清宫术疼痛的ED_(50)为7.4μg/kg(95%CI 4.0~9.3μg/kg),ED_(95)为11.5μg/kg(95%CI 9.5~37.5μg/kg)。29例患者术中无一例重度低氧、心动过缓、呛咳、呕吐,轻度低氧1例,中度低氧4例,给予托下颌后及时缓解。术后头晕2例,恶心3例。结论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时,阿芬太尼抑制稽留流产清宫术扩宫痛的ED_(50)为7.4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芬太尼 丙泊酚 稽留流产清宫术 改良序贯法 半数有效剂量
下载PDF
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在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剖宫产术的应用
8
作者 王朝辉 张盼盼 +2 位作者 李彩娟 袁红梅 冯善武 《江苏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259-262,共4页
目的观察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在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剖宫产术的应用效果。方法160例瘢痕子宫产妇随机分为艾司氯胺酮(E)组和生理盐水(C)组,每组80例。两组产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待胎儿娩出断脐后,E组静脉给予亚麻醉剂量艾司氯... 目的观察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在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剖宫产术的应用效果。方法160例瘢痕子宫产妇随机分为艾司氯胺酮(E)组和生理盐水(C)组,每组80例。两组产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待胎儿娩出断脐后,E组静脉给予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0.3 mg/kg,C组静脉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记录两组产妇术中牵拉反应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估Ramsay镇静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和产妇满意度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E组牵拉反应0级发生率较高,1级和2级发生率较低(P<0.05)。给药后30 min和1 h,E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C组,寒战、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C组(P<0.05)。E组产妇满意度评分高于C组(P<0.05)。两组产妇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剖宫产术中应用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能有效减轻牵拉反应,镇静效果较好,术后不良反应少,产妇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亚麻醉剂量 瘢痕子宫 剖宫产
原文传递
氢吗啡酮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时发热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周子瑜 徐世琴 沈晓凤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探究氢吗啡酮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妇产时发热、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无椎管内麻醉禁忌证并要求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单胎、足月、头位初产妇425例,年龄20~40岁,BMI 20~30 kg/m^(2),ASAⅠ或Ⅱ级,孕期37~42周。采用随机... 目的探究氢吗啡酮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妇产时发热、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无椎管内麻醉禁忌证并要求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单胎、足月、头位初产妇425例,年龄20~40岁,BMI 20~30 kg/m^(2),ASAⅠ或Ⅱ级,孕期37~42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三组:罗哌卡因组(R组,n=145)、氢吗啡酮组(H组,n=142)和罗哌卡因+氢吗啡酮组(RH组,n=138)。采用患者硬膜外镇痛(PCEA)行分娩镇痛,R组、H组和RH组镇痛泵药物浓度分别为0.1%罗哌卡因、氢吗啡酮40μg/ml和0.1%罗哌卡因+氢吗啡酮15μg/ml。记录镇痛前、镇痛后1、2、3、4、5 h、胎儿娩出即刻及产后1 h的VAS疼痛评分。记录产时发热例数、阴道检查次数、产程时间、破膜到胎儿娩出的时间、镇痛时间、麻醉药用量、PCEA有效按压次数和总按压次数、新生儿体重、新生儿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取脐动脉血1 ml行血气分析,记录pH、BE值、Lac浓度。记录恶心、呕吐、头晕、寒战、瘙痒、嗜睡、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R组比较,H组和RH组镇痛后2、3、4、5 h和胎儿娩出即刻VAS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H组产时发热率、脐动脉血pH值、寒战发生率明显降低,PCEA有效按压次数、PCEA总按压次数明显减少,恶心、呕吐、头晕、瘙痒、嗜睡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RH组破膜到胎儿娩出的时间、镇痛时间明显延长,脐动脉血pH值明显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与H组比较,RH组产时发热率、寒战发生率明显升高,破膜到胎儿娩出的时间明显延长,氢吗啡酮用量明显减少,头晕、嗜睡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氢吗啡酮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产时发热率低,镇痛效果良好,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吗啡酮 罗哌卡因 硬膜外分娩镇痛 产时发热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疤痕子宫产妇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效果 被引量:19
10
作者 夏凡 徐世琴 李彩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在疤痕子宫产妇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剖宫产的疤痕子宫经产妇84例,年龄20~45岁,体重60~80 kg,BMI≤30 kg/m^(2),ASAⅡ级,孕期37~42周。将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布托啡诺PCIA组(P组)...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在疤痕子宫产妇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剖宫产的疤痕子宫经产妇84例,年龄20~45岁,体重60~80 kg,BMI≤30 kg/m^(2),ASAⅡ级,孕期37~42周。将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布托啡诺PCIA组(P组)和布托啡诺PCIA联合TAPB组(PT组),每组42例。术中两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术后两组均予布托啡诺PCIA,PT组在此基础上行超声引导下TAPB。术后VAS疼痛评分≥4分时,静脉追加布托啡诺1 mg补救镇痛。记录术后0~6 h、6~12 h、12~18 h、18~24 h镇痛泵布托啡诺用量。记录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及补救镇痛例数。于术前及术后6 h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P物质浓度。记录术后24 h镇痛满意例数及恶心、呕吐、头晕等阿片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P组比较,PT组术后0~6 h镇痛泵布托啡诺用量及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明显延迟(P<0.05),补救镇痛率明显降低(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6 h两组血清P物质浓度明显升高(P<0.05)。术后24 h两组镇痛满意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布托啡诺PCIA联合TAPB能够有效减少剖宫产术后6 h内布托啡诺用量,改善镇痛效果,适用于疤痕子宫剖宫产术后多模式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托啡诺 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腹横肌平面阻滞 疤痕子宫 术后镇痛
下载PDF
不同饮食对低风险产妇硬膜外分娩镇痛及胃排空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瑶 袁红梅 +3 位作者 秦香 夏凡 沈晓凤 徐世琴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37-940,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饮食对低风险产妇在硬膜外分娩镇痛状态下分娩相关指标及胃排空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单胎头位孕足月低风险初产妇113例,年龄18~35岁,BMI<35 kg/m^(2),ASAⅠ或Ⅱ级,孕期>37周。入产房前4 h以上无进食,接受硬膜外分娩... 目的比较不同饮食对低风险产妇在硬膜外分娩镇痛状态下分娩相关指标及胃排空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单胎头位孕足月低风险初产妇113例,年龄18~35岁,BMI<35 kg/m^(2),ASAⅠ或Ⅱ级,孕期>37周。入产房前4 h以上无进食,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时宫口扩张≤2 cm。产妇纳入研究后先进行B超下基础胃窦横截面积(CSA)测量,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后随机分为三组:清水组(W组,n=39)、高能碳水化合物饮料组(C组,n=39)和半固体饮食组(M组,n=35)。W组饮用250 ml清水,C组饮用250 ml术能多维饮料,M组进食面条250 g。记录产妇基础状态、进食后即刻、进食后1、2、3、4、5、6 h的CSA。记录产妇第一和第二产程时间、出血量、剖宫产发生情况。记录新生儿出生后1、5 min 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pH、血糖、乳酸、进入新生儿ICU发生情况。结果三组产妇第一和第二产程时间、失血量、剖宫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新生儿出生后1、5 min 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pH、血糖、乳酸、进入新生儿ICU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中转剖宫产产妇中有5例转剖宫产时胃未排空,其中W组1例、C和M组各2例,各组转剖宫产产妇均未发生呕吐和反流误吸。W组、C组和M组胃排空时间分别为(85.8±75.3)min、(116.2±86.8)min和(254.7±103.5)min,M组胃排空时间明显长于W组和C组(P<0.05),C组胃排空时间明显长于W组(P<0.05)。结论低风险产妇分娩期间只饮用清水或高能碳水化合物饮料或者进食半固体食物对分娩和新生儿出生后相关结局指标均无明显影响,但分娩镇痛状态下进食半固体食物的产妇胃排空时间最长,分娩过程中仍应限制产妇摄入半固体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分娩 进食 胃窦横截面积 胃排空时间
下载PDF
不同材质硬膜外导管用于程控硬膜外脉冲注射对分娩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朝辉 张盼盼 +4 位作者 李彩娟 徐世琴 沈晓凤 冯善武 钱锐锋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94-697,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材质硬膜外导管用于程控硬膜外脉冲注射(PIEB)对分娩镇痛效果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硬膜外分娩镇痛初产妇200例,年龄24~30岁,BMI<3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两组:钢丝加强型硬膜外... 目的观察不同材质硬膜外导管用于程控硬膜外脉冲注射(PIEB)对分娩镇痛效果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硬膜外分娩镇痛初产妇200例,年龄24~30岁,BMI<3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两组:钢丝加强型硬膜外导管组(S组)和普通塑料硬膜外导管组(N组),每组100例。两组均连接程控硬膜外脉冲注射泵行硬膜外分娩镇痛,PIEB参数一致。记录给药后2、4、8 h的VAS疼痛评分,记录单侧阻滞的发生情况及中转剖宫产的例数,记录不良事件及产妇满意度。结果给药后4、8 h,S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N组(P<0.05)。两组单侧阻滞和中转剖宫产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N组比较,S组置管阻塞、置入血管、重新穿刺比例、置管时一过性麻木比例、注药受阻比例、导管打折和拉长比例以及固定导管处渗血、拔管后出血比例明显降低(P<0.05)。S组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N组(P<0.05)。结论加强型钢丝硬膜外导管用于PIEB能改善分娩镇痛的效果,减少分娩镇痛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产妇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导管 分娩镇痛 程控硬膜外注射 不良事件
下载PDF
综合镇痛在子宫腺肌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鲁景元 薛松 +2 位作者 孔晶 王伟 徐文健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45-949,共5页
目的:对比综合镇痛方案与常规镇痛方案在子宫腺肌病(AM)介入治疗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收治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介入科,有典型AM临床症状以及明确超声和(或)核磁共振AM影像学征象的60例患者临床资料。入组患者被... 目的:对比综合镇痛方案与常规镇痛方案在子宫腺肌病(AM)介入治疗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收治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介入科,有典型AM临床症状以及明确超声和(或)核磁共振AM影像学征象的60例患者临床资料。入组患者被随机分入综合镇痛组(30例)和常规镇痛组(30例)。综合镇痛组使用氟比洛芬酯+盐酸哌替啶+盐酸利多卡因+地塞米松磷酸钠,常规镇痛组使用吲哚美辛栓+盐酸哌替啶。采用疼痛数字评定量表(NRS)和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PS)两种疼痛评估工具,分别对两组患者术中、术后6小时及术后3天进行疼痛评分,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刻的疼痛程度,观察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术前痛经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综合镇痛组患者术中、术后6小时及术后3天的NRS和FP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镇痛组患者(P<0.05),且未观察到严重副反应的发生。结论:在AM的介入治疗中,由于氟比洛芬酯、盐酸哌替啶、盐酸利多卡因和地塞米松磷酸钠的镇痛机制互补,因此由上述药物组成的综合镇痛方案比由吲哚美辛栓和盐酸哌替啶组成的常规镇痛方案有更好的镇痛效果,且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在各级医疗机构中均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介入治疗 子宫动脉栓塞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或氯胺酮用于剖宫产全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伟 赵晓棋 +4 位作者 沈洁 冯善武 刘昱升 徐世琴 沈晓凤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8期970-971,共2页
目的观察比较丙泊酚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或氯胺酮用于剖宫产全麻的麻醉效果和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胎儿正常,ASAⅠ~Ⅱ级需全麻剖宫产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R组和K组两组,每组各50例。R组用小剂量瑞... 目的观察比较丙泊酚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或氯胺酮用于剖宫产全麻的麻醉效果和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胎儿正常,ASAⅠ~Ⅱ级需全麻剖宫产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R组和K组两组,每组各50例。R组用小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K组用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均用琥珀胆碱肌松,静注麻醉诱导。观察在麻醉前、切皮和取胎时各组的心率和MAP;根据麻醉诱导到胎儿娩出时间≤5 min或>5 min各组均被分为两个亚组:R1和R2、K1和K2组,观察各亚组1 min、5 min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所有新生儿Apgar评分均≥8分,R2组1 min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低于5 min和其他各亚组的1 min、5 min新生儿Apgar评分(P<0.05)。结论小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剖宫产全麻麻醉效果满意,但随着对胎儿的暴露时间延长,可对新生儿产生短暂轻度抑制;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效果满意,对新生儿无明显抑制,是较理想的剖宫产全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丙泊酚 瑞芬太尼 氯胺酮 新生儿
下载PDF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剖宫产术产妇蛛网膜下腔阻滞后低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悦 冯善武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01-905,共5页
目的评价经胸壁超声(TTE)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降低剖宫产术产妇蛛网膜下腔阻滞后低血压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于蛛网膜下腔阻滞下行择期剖宫产术产妇128例,年龄18~35岁,BMI≤30 kg/m 2,ASAⅡ级。将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目的评价经胸壁超声(TTE)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降低剖宫产术产妇蛛网膜下腔阻滞后低血压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于蛛网膜下腔阻滞下行择期剖宫产术产妇128例,年龄18~35岁,BMI≤30 kg/m 2,ASAⅡ级。将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GDFT组(T组),每组64例。C组在胎儿娩出前输注复方乳酸钠20 ml·kg^(-1)·h^(-1),胎儿娩出后减至5 ml·kg^(-1)·h^(-1)。T组产妇在蛛网膜下腔阻滞后3 min内输注复方乳酸钠3 ml/kg,在TTE指导下使每搏变异度(ΔSV)≤10%,行GDFT前后输注复方乳酸钠5 ml·kg^(-1)·h^(-1)。记录输液量、术中低血压的发生情况、去氧肾上腺素用量、术后24 h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记录麻醉前(t_(0))、蛛网膜下腔阻滞注药完成后5 min(t_(1))、胎儿娩出时(t 2)和蛛网膜下腔阻滞注药完成后15 min(t_(3))的HR、SBP、DBP、SV和CO。结果与C组比较,T组输液量明显减少、术中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去氧肾上腺素用量明显减少(P<0.05)。与t_(0)时比较,两组t_(1)、t_(2)、t_(3)时SBP均明显降低(P<0.05),C组t_(1)时SV明显减少、t_(2)时SV明显增加、t_(2)、t_(3)时CO明显增加(P<0.05),T组t_(2)时CO明显增加(P<0.05)。两组术后24 h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TTE指导的以SV为导向的GDFT可降低择期剖宫产术产妇蛛网膜下腔阻滞后低血压的发生率,有利于维持蛛网膜下腔阻滞后CO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蛛网膜下腔阻滞 低血压 经胸壁超声
下载PDF
血管活性药物防治剖宫产腰麻后低血压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张悦 冯善武 《医学综述》 CAS 2022年第17期3462-3466,共5页
剖宫产术中腰麻后交感神经阻滞、血管扩张引起的低血压非常常见,除了导致母体胸闷、恶心等不良体验,还可能造成胎盘血流减少、胎儿缺氧,最终导致新生儿不良酸碱结局,因此有效防治低血压十分必要。术中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是临床防治低血压... 剖宫产术中腰麻后交感神经阻滞、血管扩张引起的低血压非常常见,除了导致母体胸闷、恶心等不良体验,还可能造成胎盘血流减少、胎儿缺氧,最终导致新生儿不良酸碱结局,因此有效防治低血压十分必要。术中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是临床防治低血压的常用方式,既往指南推荐的一线药物麻黄碱和去氧肾上腺素均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因此探索更为安全的血管活性药物有助于改善母婴结局。高危产妇人群在血管活性药物的选择上应更加个体化,根据并发症和合并症调整用药,保障母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麻后低血压 剖宫产术 血管活性药物 高危产妇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宫腔镜检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0
17
作者 钱夏丽 夏凡 +1 位作者 沈晓凤 徐世琴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06-708,共3页
目的观察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检查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无痛宫腔镜检查术的患者80例,年龄20~60岁,BMI 18~28 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A组)和单纯丙泊酚组(B组),每组40例。A组静... 目的观察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检查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无痛宫腔镜检查术的患者80例,年龄20~60岁,BMI 18~28 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A组)和单纯丙泊酚组(B组),每组40例。A组静脉缓慢推注艾司氯胺酮0.5 mg/kg、丙泊酚1 mg/kg,B组缓慢推注丙泊酚2.5 mg/kg。记录苏醒时间、术中丙泊酚追加例数,采用数字模拟评分法(NRS)评价苏醒后5、15、30 min的宫缩痛程度。记录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麻醉苏醒时间明显短于B组,丙泊酚追加例数明显少于B组(P<0.05)。A组苏醒后5、15、30 min的NR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术中丙泊酚注射痛、托下颌、体动、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术后头晕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25例(62%)vs 7例(18%),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可以提高宫腔镜检查术患者的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减少术中丙泊酚用量,且不良反应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宫腔镜 丙泊酚
下载PDF
改良序贯法测定氢吗啡酮用于潜伏期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半数有效剂量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素素 毛毛 +2 位作者 李彩娟 沈晓凤 徐世琴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52-554,共3页
目的测定氢吗啡酮用于潜伏期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和90%有效剂量(ED90)。方法选择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单胎初产妇28例,年龄25~45岁,BMI 19~29 kg/m2,ASAⅠ或Ⅱ级,宫口扩张≤3 cm。所有产妇于L2-L3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并置... 目的测定氢吗啡酮用于潜伏期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和90%有效剂量(ED90)。方法选择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单胎初产妇28例,年龄25~45岁,BMI 19~29 kg/m2,ASAⅠ或Ⅱ级,宫口扩张≤3 cm。所有产妇于L2-L3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并置管,推注氢吗啡酮10 ml。每例产妇所接受的氢吗啡酮剂量按序贯法确定,相邻药物剂量比值为1∶1.2。首例产妇硬膜外注射氢吗啡酮0.4 mg,若VAS疼痛评分≤3分,则下一例产妇接受的氢吗啡酮降低一个剂量梯度;若VAS疼痛评分>3分,则下一例产妇上升一个剂量梯度。记录给药前(T0)及给药后10 min(T1)、20 min(T2)、30 min(T3)时的VAS疼痛评分。计算氢吗啡酮用于潜伏期硬膜外分娩镇痛的ED50和ED90及其95%可信区间(CI)。记录循环抑制、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寒颤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氢吗啡酮用于潜伏期硬膜外分娩镇痛的ED50为0.237 mg(95%CI 0.206~0.271 mg),ED90为0.479 mg(95%CI 0.320~0.717 mg)。1例产妇出现皮肤轻度瘙痒,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氢吗啡酮用于潜伏期硬膜外分娩镇痛的ED50为0.237 mg(95%CI 0.206~0.271 mg),ED90为0.479 mg(95%CI 0.320~0.717 mg),不良反应少,起效时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氢吗啡酮 硬膜外 半数有效剂量 90%有效剂量
下载PDF
硬膜外分娩镇痛相关产时发热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子瑜 徐世琴 沈晓凤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78-880,共3页
产时发热是产妇在分娩期间出现体温过高的异常表现。目前产时发热的具体机制仍不明确,可能原因包括感染性炎症及非感染性炎症等。其中硬膜外镇痛是诱导产时发热的可能因素之一,硬膜外相关产时发热可能与麻醉药物、硬膜外穿刺技术及体温... 产时发热是产妇在分娩期间出现体温过高的异常表现。目前产时发热的具体机制仍不明确,可能原因包括感染性炎症及非感染性炎症等。其中硬膜外镇痛是诱导产时发热的可能因素之一,硬膜外相关产时发热可能与麻醉药物、硬膜外穿刺技术及体温中枢调节等相关。产时发热会引发母婴不良的结局,如器械助产及剖宫产率增高、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降低等。因此,加强对产时发热的认知与研究,针对性地对产妇进行诊治,可改善母婴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时发热 分娩镇痛 新生儿 产妇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多模式镇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颜齐齐 徐世琴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01-1106,共6页
剖宫产术后疼痛程度可达中到重度,术后疼痛管理不到位可能对母儿造成多种短期和/或长期的不良后果,目前提倡采用多模式、个体化的镇痛管理方案,围绕产妇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多方面,以保证剖宫产术后良好的镇痛效果,同时减少阿片类药物... 剖宫产术后疼痛程度可达中到重度,术后疼痛管理不到位可能对母儿造成多种短期和/或长期的不良后果,目前提倡采用多模式、个体化的镇痛管理方案,围绕产妇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多方面,以保证剖宫产术后良好的镇痛效果,同时减少阿片类药物的应用,减轻阿片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旨在加速产妇的康复,提高产妇总体满意度。本文对剖宫产术后疼痛评估及术后多模式镇痛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多模式镇痛 加速康复外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