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生素D及其受体在子宫肌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徐洁 许争峰 朱巧英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4期427-432,共6页
子宫肌瘤起源于子宫平滑肌,是最常见的育龄女性良性肿瘤。约半数子宫肌瘤患者会出现异常子宫出血、骨盆疼痛、排尿问题甚至不孕,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因此,天然和安全的子宫肌瘤治疗方法受到关注。维生素D与维生素D受体(VDR)结合调控... 子宫肌瘤起源于子宫平滑肌,是最常见的育龄女性良性肿瘤。约半数子宫肌瘤患者会出现异常子宫出血、骨盆疼痛、排尿问题甚至不孕,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因此,天然和安全的子宫肌瘤治疗方法受到关注。维生素D与维生素D受体(VDR)结合调控基因转录并影响表观遗传。近年发现,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可能与维生素D相关。维生素D通过靶向调控多种生物过程(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沉积、DNA修复、信号转导等)抑制子宫肌瘤的生长,但补充维生素D对预防和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以及维生素D与VDR在子宫肌瘤发生发展中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维生素D 维生素D受体
下载PDF
75例原发性闭经的病因诊断分析
2
作者 秦鹏菲 陈捷 +2 位作者 孙艳丽 柏立琴 顾林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11-815,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经的病因,分析其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于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内分泌门诊就诊的75例原发性闭经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病因诊断。结果:①染色体核型分析示,异常染色体核...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经的病因,分析其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于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内分泌门诊就诊的75例原发性闭经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病因诊断。结果:①染色体核型分析示,异常染色体核型14例(18.67%),其中常染色体异常2例,性染色体异常7例,性分化异常5例。②按性激素划分,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15例(20.00%),高促性腺激素性闭经18例(24.00%)。③按病因部位划分,子宫-下生殖道性闭经最常见23例(30.67%),其中苗勒管发育不全综合征(MRKH综合征)20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AIS)3例;其次卵巢性闭经18例(24.00%),包括Turner综合征6例、46,XX单纯性腺发育不全10例和46,XY性腺发育不全(Swyer综合征)2例;下丘脑-垂体性闭经17例(22.67%),其中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IHH)9例,Kallmann综合征4例,高催乳素血症4例;另外高雄激素表现的闭经17例(22.67%),其中较多的是可疑多囊卵巢综合征(16例)。结论:原发性闭经病因多样,临床特点各异,需要自下生殖道开始向上至中枢神经系统结合性激素及盆腔超声等检查寻找病因部位、优化诊断过程;对于高促性腺激素性闭经,需结合染色体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经 病因诊断 苗勒管发育不全综合征 性激素 染色体核型
下载PDF
HPV与宿主基因整合在宫颈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3
作者 姜声媛 朱巧英 许争峰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1期43-49,共7页
宫颈癌病死率较高,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其主要致病原因,其中HPV与宿主基因整合在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目前,以三代测序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已用于HPV整合位点及基因改变等的相关检测。HPV整合后可能通过基... 宫颈癌病死率较高,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其主要致病原因,其中HPV与宿主基因整合在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目前,以三代测序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已用于HPV整合位点及基因改变等的相关检测。HPV整合后可能通过基因扩增、染色体结构改变、改变DNA序列甲基化状态、形成染色体外DNA、导致宿主致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以及影响微RNA的表达等发挥促癌作用。因此,深入研究HPV与宿主基因整合在宫颈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可以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整合 宫颈上皮内瘤变
下载PDF
孕激素抵抗机制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杨雨璇 孙艳丽 +1 位作者 陶虹江 陈捷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8期38-42,共5页
孕激素抵抗是指孕激素受体表达水平下降、亚型比例失调、功能异常和(或)孕激素相关基因突变、信号通路功能异常时靶组织对孕激素反应降低或丧失。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增生/癌变、复发性流产等妇科疾... 孕激素抵抗是指孕激素受体表达水平下降、亚型比例失调、功能异常和(或)孕激素相关基因突变、信号通路功能异常时靶组织对孕激素反应降低或丧失。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增生/癌变、复发性流产等妇科疾病均被证实存在孕激素抵抗现象。孕激素抵抗促进了疾病的发生发展,影响孕激素制剂临床治疗效果。本文对常见妇科疾病中孕激素抵抗现状及发生发展的相关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孕激素抵抗患者改善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激素 孕激素抵抗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腺肌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 子宫内膜
下载PDF
非哺乳期乳腺炎中药与西药治疗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
5
作者 高静飞 阮婷婷 杨小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0期9-13,共5页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法比较中药与西药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NP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查找中...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法比较中药与西药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NP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查找中药与西药治疗NPM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1年12月。纳入符合标准的RCTs,按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通过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纳入相关文献14篇,共纳入NPM患者878例。中药组采用中药治疗,西药组采用西药治疗。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组治疗NPM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OR=4.82,95%CI(3.15,7.38),P<0.000 01];中药组治疗痊愈率高于西药组[OR=2.67,95%CI(1.98,3.61),P<0.000 01];中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西药组[OR=0.27,95%CI(0.10,0.74),P=0.01];中药组的复发率低于西药组[OR=0.22,95%CI(0.08,0.58),P=0.002]。结论 中药治疗NPM的临床疗效优于西药治疗,安全性高,且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哺乳期乳腺炎 中药 西药 META分析
下载PDF
甲硝唑联合保妇康栓治疗阴道炎的效果分析
6
作者 丁兰芳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10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阴道炎采用保妇康栓联合甲硝唑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阴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9例。参照组给予甲硝唑治疗,试验组给予甲硝唑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比较两组生活质量、不良情绪及... 目的探讨阴道炎采用保妇康栓联合甲硝唑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阴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9例。参照组给予甲硝唑治疗,试验组给予甲硝唑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比较两组生活质量、不良情绪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阴道炎采用甲硝唑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效果较好,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其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炎 甲硝唑 保妇康栓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琥珀酸亚铁联合维生素C纠正宫颈癌伴贫血患者的疗效评价及安全性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梦雨 尹萍 +2 位作者 李阳 李惠欣 徐寒子 《广东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145-150,共6页
目的探究琥珀酸亚铁联合维生素C纠正宫颈癌患者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问题。方法筛选放疗科100例宫颈癌伴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规范使用琥珀酸亚铁联合维生素C分为两组,实验组(n=50)采用口服琥珀酸亚铁和维生素C片进行常规治... 目的探究琥珀酸亚铁联合维生素C纠正宫颈癌患者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问题。方法筛选放疗科100例宫颈癌伴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规范使用琥珀酸亚铁联合维生素C分为两组,实验组(n=50)采用口服琥珀酸亚铁和维生素C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n=50)未规范行抗贫血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Hb)水平,规定Hb升高≥20 g/L或至正常值为治疗有效;同时统计两组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贫血治疗的总有效率达48%,其中行术后辅助放化疗的患者总有效率为56%,行根治性放化疗的患者为4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两组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琥珀酸亚铁联合维生素C用于治疗宫颈癌患者贫血的疗效显著,安全性可靠,临床上应在此类患者中常规、规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性贫血 宫颈癌 琥珀酸亚铁
下载PDF
内源性多肽ECDP4对子宫内膜癌肿瘤微环境中淋巴细胞分群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布沙来木·木哈买 寸云花 +3 位作者 季春雅 王露瑶 付子毅 阮红杰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577-584,共8页
目的探讨内源性多肽ECDP4在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和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共培养体系下对PBMCs中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9月至2020年11月手术切除的3例子宫内膜癌和3例配对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标本。使用在线数据库Un... 目的探讨内源性多肽ECDP4在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和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共培养体系下对PBMCs中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9月至2020年11月手术切除的3例子宫内膜癌和3例配对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标本。使用在线数据库UniProt、ProteomicsDB、MaxQB、UniProt和The Human Protein Atlas分析多肽ECDP4的前体蛋白及其生物学功能。建立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株和新鲜人PBMCs共培养模型,分为对照组(含5%胎牛血清培养基)和实验组(含5%胎牛血清培养基中加100 ng/L内源性多肽ECDP4),共培养96 h,收集PBMCs。用流式细胞术分析PBMCs中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变化。结果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ECDP4表达量为7.33×10-4±1.13×10-4,而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量为7.30×10^(-5)±8.47×10^(-6)(P=0.0016)。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NOVA2是ECDP4的前体蛋白,但其并不是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因素。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相较于单纯培养PBMCs,共培养体系中CD4^(+)T淋巴细胞比例下调(51.31±11.05)%(P<0.001),CD8^(+)T淋巴细胞比例下调(52.98±5.86)%(P<0.001)。相较于对照组,在共培养体系中加入ECDP4后,CD4^(+)T淋巴细胞比例上调(15.58±2.34)%(P<0.001),Ki-67的比例上调(54.60±24.5)%(P=0.0043),干扰素γ(INF-γ)的比例上调(27.92±17.25)%(P=0.0486);CD8^(+)T淋巴细胞比例上调(20.04±6.70)%(P<0.001),Ki-67的比例上调(26.57±6.42)%(P<0.001),INF-γ比例上调(87.48±40.70)%(P=0.01)。结论多肽ECDP4作为NOVA2的降解产物在子宫内膜癌中显著低表达,其能够增加PBMCs中CD4^(+)T淋巴细胞及CD8^(+)T淋巴细胞的比例,促进CD4^(+)及CD8^(+)T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同时增加INF-γ的分泌量。内源性多肽ECDP4具有进一步应用于临床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内源性多肽ECDP4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共培养
下载PDF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诊断价值
9
作者 李近瑶 杨英 +1 位作者 费春香 姜晓红 《当代医学》 2023年第33期149-151,共3页
目的评价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因宫颈液基细胞学和/或人乳头瘤病毒检查结果异常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提示CIN,并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 目的评价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因宫颈液基细胞学和/或人乳头瘤病毒检查结果异常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提示CIN,并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LEEP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对CIN诊断的准确性。结果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LEEP术后病理诊断总符合率为61.00%,其中CINⅠ、Ⅱ、Ⅲ级符合率分别为68.97%、56.67%、66.67%。结论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在宫颈癌前病变中的诊断效果显著,对于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可充分考虑与LEEP术后病例诊断联合诊断,临床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阴道镜检查 宫颈活检 宫颈环形电切术
下载PDF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10
作者 周倩倩 乔成平 +4 位作者 宫恺元 汤聪 樊雪梅 张爱霞 姜晨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4年第3期94-98,共5页
目的总结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营养管理证据,为临床实施此类患者术后营养管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按照“6S”证据模型自上而下检索数据库中有关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营养管理的临床决策、指南、专业共识、系统评价、原始研究等证据。由4... 目的总结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营养管理证据,为临床实施此类患者术后营养管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按照“6S”证据模型自上而下检索数据库中有关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营养管理的临床决策、指南、专业共识、系统评价、原始研究等证据。由4名研究者对文献方法学质量进行独立评价,根据主题提取、汇总证据。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从营养评估、营养支持途径、时机、食物种类、体重控制及能量摄入标准、多学科营养管理团队总结6个方面共21条证据。结论现有证据较为丰富,有利于临床开展营养管理并科学地制定临床决策,提高患者抗肿瘤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 术后 营养管理 循证护理 证据总结
原文传递
生殖道微生物群与子宫内膜癌相关性研究
11
作者 胡缓缓 贡震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305-309,共5页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威胁女性身体健康。随着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的飞速进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女性生殖道微生物群的改变可能导致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或加重其进展。文章对女性生殖道微生物...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威胁女性身体健康。随着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的飞速进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女性生殖道微生物群的改变可能导致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或加重其进展。文章对女性生殖道微生物群的鉴定及其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进行综述,对未来把微生物作为靶标应用于子宫内膜癌防治的可能性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生殖道微生物群 子宫内膜癌 16S rRNA 微生物移
下载PDF
宫腔镜下子宫完全纵隔电切术93例患者的妊娠结局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2
作者 曹剑 杨静 +3 位作者 顾小燕 许锋 王素敏 杨大震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68-871,共4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监护宫腔镜下子宫纵隔电切术治疗93例子宫完全纵隔患者的生殖预后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7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收治的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93例子宫完全纵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电话... 目的:分析腹腔镜监护宫腔镜下子宫纵隔电切术治疗93例子宫完全纵隔患者的生殖预后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7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收治的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93例子宫完全纵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电话追踪及门诊随访妊娠情况,统计分析妊娠情况及影响术后妊娠的相关因素。结果:对93例患者的术后生育情况进行跟踪记录,随访12~24个月,随访中位数20个月。①术后76例(81.72%)获得妊娠,累计妊娠次数83次,其中流产累计24人次,活产累计59例;59例活产中,47例(79.66%)剖宫产,12例(20.34%)顺产。与手术前比,手术后妊娠人次和活产人次增加,人均妊娠次数和流产人次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宫腔镜二次探查后1个月妊娠13例(17.11%),2个月妊娠14例(18.42%),半年内共计妊娠46例(60.53%),术后1年共计妊娠61例(80.26%)。③妊娠患者的年龄、阴道纵隔、宫腔粘连与未妊娠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盆腔粘连、有流产史和输卵管通畅的患者妊娠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盆腔粘连(OR 8.802,95%CI 6.035~10.635)、流产史(OR 5.053,95%CI 3.256~12.369)为术后妊娠的危险因素,输卵管畅通(OR 0.051,95%CI 0.016~0.436)为术后妊娠的保护因素。结论:腹腔镜监护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可以显著降低子宫完全纵隔患者的自然流产率,提高妊娠率和活产率,改善妊娠结局。盆腔粘连、流产史、输卵管是否畅通是影响子宫纵隔切除术后患者妊娠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完全纵隔 子宫纵隔电切术 妊娠结局
下载PDF
低危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初始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烨 李娟 +2 位作者 雷月 苏亦平 齐丹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1011-1015,共5页
目的探讨单药化疗方案和联合化疗方案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低危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初始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伴有至少一个高危因素的低危型GTN患者78例,其中单药化疗组39例,包括接受甲氨蝶呤(... 目的探讨单药化疗方案和联合化疗方案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低危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初始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伴有至少一个高危因素的低危型GTN患者78例,其中单药化疗组39例,包括接受甲氨蝶呤(MTX)化疗34例和放线菌素D(Act-D)化疗5例;联合化疗组39例,采用依托泊苷+MTX+Act-D/环磷酰胺+长春新碱(EMA-CO)联合化疗方案,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单药化疗组达到完全缓解所需化疗周期数为(3.33±1.68)个,总周期数为(4.29±1.42)个,与联合化疗组的(4.52±1.81)个和(5.67±1.20)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P=0.056)。单药化疗组获完全缓解30例(76.9%),联合化疗组获完全缓解39例(1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脱发、肝功能损害和口腔黏膜炎。单药化疗组不良反应多为1级,联合化疗组多为2~3级。至随访截止日期,单药化疗组复发2例,联合化疗组复发1例。结论对于低危型GTN患者,应进行分层管理,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可将EMA-CO联合方案作为首选化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低危型 高危因素 化学治疗 初始治疗
下载PDF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子宫腺肌病中长期疗效 被引量:6
14
作者 鲁景元 刘旸 徐文健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83-686,共4页
目的通过症状控制及生活质量改善评估子宫动脉栓塞(UAE)治疗症状性子宫腺肌病(AD)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接受UAE治疗的症状性AD患者的临床及5年随访资料,以痛经和月经量过多作为评价症状控制的主要指标,观察UAE前及后1~5年... 目的通过症状控制及生活质量改善评估子宫动脉栓塞(UAE)治疗症状性子宫腺肌病(AD)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接受UAE治疗的症状性AD患者的临床及5年随访资料,以痛经和月经量过多作为评价症状控制的主要指标,观察UAE前及后1~5年患者痛经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月经量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评分、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及子宫体积的变化;以Kaplan-Meier曲线法分析UAE治疗症状性AD及控制主要症状的有效率。结果UAE后1~4年,痛经VAS评分、月经量PBAC评分、子宫体积、血清CA125及HRQOL评分均较术前有所改善(P均<0.05);UAE后5年,痛经VAS评分及HRQOL评分与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UAE后1~5年,痛经有效控制率分别为92.86%、87.50%、80.36%、71.43%及55.36%,月经量过多有效控制率分别为98.21%、98.21%、94.64%、89.29%及76.79%。UAE对月经量过多的有效控制时间为(56.53±1.24)个月[95%CI(54.09,58.97)个月],对痛经的有效控制时间为(50.44±2.10)个月[95%CI(46.32,54.5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UAE治疗症状性AD的中长期疗效佳,且控制月经量过多优于痛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子宫动脉 栓塞 治疗性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不同方法处理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疗效比较
15
作者 胡凯 葛莉莉 +2 位作者 张咪 刘光泉 贾雪梅 《中国药业》 CAS 2018年第A02期107-108,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处理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CS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医院收治的CSP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予介入后阴式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介入后清宫方法治疗。结果两组总有...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处理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CS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医院收治的CSP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予介入后阴式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介入后清宫方法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和β-HCG水平恢复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介入后阴式手术比较,介入后清宫手术治疗子宫疤痕妊娠可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 介入后清宫 介入后阴式手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内源性多肽PDAEP-1体外抗肿瘤活性分析
16
作者 徐寒子 刘梦雨 +4 位作者 袁盛龙 李惠欣 李阳 尹萍 贡震 《广东医学》 CAS 2022年第12期1453-1459,共7页
目的通过多肽组学分析,从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筛选获得具有潜在生物学活性的内源性多肽。方法收集3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标本(以3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女性子宫内膜样本为对照),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 目的通过多肽组学分析,从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筛选获得具有潜在生物学活性的内源性多肽。方法收集3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标本(以3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女性子宫内膜样本为对照),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获得子宫内膜癌特异性内源性多肽,借助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具有潜在活性的功能多肽,使用CCK-8实验、Transwell及划痕实验验证多肽对子宫内膜癌细胞株HEC-1-A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并以PCR、Western Blot方法选择性观察多肽对Wnt/β-catenin/EMT通路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鉴定获得序列为TAGNVLMH的多肽(PDAEP-1)对应前体为SLC38A10,其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患者5年生存率相关;该多肽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作用后Vimentin、β-catenin两者的mRNA及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而E-cadherin则上调。结论通过调变Wnt/β-catenin/EMT通路相关分子,内源性多肽PDAEP-1在体外有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抗肿瘤活性,具有潜在的诊疗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内源性多肽
下载PDF
PTEN发挥生物学功能的信号传导途径及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承倩 张慧林 朱巧英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24期100-103,共4页
第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TEN)是一种可以调节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的抑癌基因,通过调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 第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TEN)是一种可以调节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的抑癌基因,通过调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IκB激酶(IKK)/核因子-κB(NF-κB)途径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MAPK/ERK途径不仅调控了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过程,而且参与了细胞外基质降解和血管生成的过程;PI3K/AKT/mTOR途径促进细胞增殖和抗凋亡能力,并调节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介导的血管生成;IKK/NF-κB途径可通过影响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使盆腔微环境失衡。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具有恶性行为的良性疾病,目前仍无有效的治疗手段,仅可通过药物或手术治疗缓解症状;异位内膜细胞中PTEN表达显著降低,促进了异位内膜的增殖和抗凋亡能力,并因其盆腔微环境失衡而使异位内膜细胞易于种植与存活;PTEN对血管生成的调节作用在异位内膜细胞的存活中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 子宫内膜异位症 信号传导途径 MAPK/ERK途径 PI3K/AKT/mTOR途径 IKK/NF-κB途径
下载PDF
β-HCG、PROG、E2及CA125在先兆流产中的临床检测意义 被引量:23
18
作者 朱云 贾雪梅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441-444,共4页
目的:观察先兆流产孕妇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ROG)、雌二醇(E2)及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探讨其对先兆流产诊断以及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120例先兆流产孕妇(观察组)和100例健康孕早期孕妇(对照组)为研究对... 目的:观察先兆流产孕妇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ROG)、雌二醇(E2)及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探讨其对先兆流产诊断以及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120例先兆流产孕妇(观察组)和100例健康孕早期孕妇(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随访观察组妊娠结局,根据妊娠结局将观察组分为继续妊娠组和妊娠失败组,所有受试者均检测血清β-HCG、PROG、E2、CA125水平。ROC分析血清β-HCG、PROG、E2、CA125对先兆流产诊断和预后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β-hCG、PROG和E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CA125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继续妊娠组β-hCG、PROG、E2水平高于妊娠失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β-HCG、PROG、E2、CA125均具有较高诊断和预测先兆流产的预后价值,其中β-hCG、PROG诊断先兆流产的效能较高,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2(95%CI:0.768~0.976, P =0.001)、0.869(95%CI:0.765~0.973, P =0.001);β-hCG、E2预测先兆流产妊娠结局的效能较高,AUC分别为0.922(95%CI:0.853~0.991, P =0.001)、0.872(95%CI:0.768~0.977, P =0.001)。结论:血清β-hCG、PROG、E2、CA125水平可用于诊断先兆流产,并有效预测先兆流产患者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孕酮 雌二醇 糖类抗原-125 先兆流产
下载PDF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夏政怡 朱巧英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12期103-107,共5页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STT)是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的一种罕见类型,发生率约为1/10万次妊娠。PSTT起源于胎盘种植部位的中间滋养层细胞,相关分子或免疫因素的介导可破坏滋养层正常的侵袭过程,进而导致PSTT的发生,但具体发病机制尚不...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STT)是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的一种罕见类型,发生率约为1/10万次妊娠。PSTT起源于胎盘种植部位的中间滋养层细胞,相关分子或免疫因素的介导可破坏滋养层正常的侵袭过程,进而导致PSTT的发生,但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停经和阴道流血是PSTT最常见的临床表现。PSTT患者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轻度升高,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最初步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同时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进一步评估原发灶或转移灶的大小、位置、囊实性和浸润深度等,可以明确临床分期,或尽早发现复发病灶;病理学检查是诊断PSTT的金标准;大多数患者细胞核分裂数低,半数可累及子宫深肌层,免疫组化常表现为人胎盘泌乳素强阳性,HCG仅为弱阳性或局灶阳性,Ki-67为8%~20%。子宫切除术是PSTT首选的治疗方式,病灶局限且无不良预后影响因素的患者在充分评估后可行保留生育能力的治疗;FIGOⅡ~Ⅳ期及伴有高危病理特征的Ⅰ期患者术后应加行辅助性化疗;近年来,PD-1/PD-L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已成为耐药性或难治性PSTT新的治疗策略。FIGO分期尤其Ⅳ期是PSTT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存活率在90%以上,伴有转移病灶者治愈率相对低(50%~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滋养细胞肿瘤 胎盘 停经 阴道流血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彩色多普勒超声 病理学检查 子宫切除术 帕博利珠单抗 FIGO分期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及其来源的外泌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侯户杨 石晓燕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14-917,共4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是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其具体发病机制至今仍存在争议。子宫内膜中发现的间充质干细胞(MSC)是近年来在EMT中研究的热点,MSC以旁分泌方式发挥作用的观点逐渐被接受。外泌体是细胞产生的囊泡,作为MSC旁分泌所产生的生物...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是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其具体发病机制至今仍存在争议。子宫内膜中发现的间充质干细胞(MSC)是近年来在EMT中研究的热点,MSC以旁分泌方式发挥作用的观点逐渐被接受。外泌体是细胞产生的囊泡,作为MSC旁分泌所产生的生物因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细胞交流间发挥重要作用。多项研究发现在EMT中会发生MSC的募集现象,而MSC来源的外泌体(MSC-EXO)可发挥类似于MSC的功能,二者在EMT的雌孕激素失衡、调节EMT血管生成、免疫活动及异位细胞增殖和转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有望应用于疾病诊断及靶向药物治疗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