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2-2016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妇幼保健院抗菌药物使用量与葡萄球菌耐药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陶文婷 沈建峰 +1 位作者 张克良 奚彩萍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8年第2期251-254,共4页
目的:了解2012-2016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我院")抗菌药物使用量与葡萄球菌耐药率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12-2016年我院病区各类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 目的:了解2012-2016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我院")抗菌药物使用量与葡萄球菌耐药率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12-2016年我院病区各类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葡萄球菌检出情况和葡萄球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探讨抗菌药物使用量与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耐药率变化的相关性。结果:2012年,我院病区各类抗菌药物的DDDs相对较高,2013年基本呈降低趋势,2013年后,部分药物的DDDs有一定的起伏。2012-2016年,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DDDs排序始终居首位;2012年,第2、3代头孢菌素的DDDs占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DDDs的比例均高于第1代头孢菌素,2013-2016年,第1代头孢菌素的DDDs构成比达50%左右,第2、3代头孢菌素DDDs的构成比下降。我院检出的葡萄球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2012-2016年葡萄球菌除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100%敏感外,对其他抗菌药物均呈现不同程度耐药。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的耐药率受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及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使用量的影响较大。结论:抗菌药物用量与葡萄球菌耐药率存在一定相关性,随着专项整治活动的开展,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及品种选择更趋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葡萄球菌 耐药率 相关性
下载PDF
常州市妇幼保健院11858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2
作者 蒯烨滨 孙燕 +3 位作者 冷燕芳 邵炳焕 陶可伟 郭晓莉 《中国医疗设备》 2017年第S1期78-79,共2页
目的了解常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率及相关高危因素,探索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与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ABR)在新生儿听力复筛时的联合应用,完善新生儿听力筛查管理网络。方法对2014年10月1日-2015年9月30日,本院出生的11... 目的了解常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率及相关高危因素,探索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与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ABR)在新生儿听力复筛时的联合应用,完善新生儿听力筛查管理网络。方法对2014年10月1日-2015年9月30日,本院出生的11858例新生儿进行TEOAE听力初筛,复筛取家长自主选择分成两组。组一:采用TEOAE复筛,共1643例;组二:采用TEOAE+AABR串联联合复筛,共284例。复筛未通过者,月龄满3月时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确诊。结果新生儿听力初筛率99.5%,初筛通过率82.0%,复筛率90.7%,组一复筛通过率76.7%,组二复筛通过率82.7%。正常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病率为0.13%,高危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率0.84%。结论新生儿听力复筛采用TEOAE+AABR串联筛查,可以明显提高听力筛查特异度,降低误诊率。做好孕期保健,减少高危新生儿娩出,加强高危新生儿的听力筛查工作,对降低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筛查 联合应用 听力障碍 高危因素
下载PDF
专项整治对我院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陶文婷 张克良 +1 位作者 奚彩萍 李敏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4年第3期277-279,共3页
比较我院2011-2014年(专项整治前后)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结果表明,整治前存在用药时机不合理、用药疗程过长、用药品种选用起点高、无指征联合用药等问题;整治后各种问题逐步改善,对我院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 比较我院2011-2014年(专项整治前后)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结果表明,整治前存在用药时机不合理、用药疗程过长、用药品种选用起点高、无指征联合用药等问题;整治后各种问题逐步改善,对我院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具有重大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专项整治 抗菌药物 预防用药
下载PDF
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技术(NIPT)在常州地区的临床应用经验总结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玢 刘建兵 +4 位作者 张晓青 周琴 陈英苹 史烨 虞斌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3期25-30,共6页
目的探讨孕妇血浆中游离胎儿DNA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NIPT)在常州地区产前筛查中的临床应用经验总结及推广。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6年3月在常州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6505例单胎孕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抽取孕妇外周血10ml,4... 目的探讨孕妇血浆中游离胎儿DNA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NIPT)在常州地区产前筛查中的临床应用经验总结及推广。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6年3月在常州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6505例单胎孕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抽取孕妇外周血10ml,4小时内分离血浆中游离DNA建立文库,采用Illumina Nextseq CN500测序平台对其进行测序分析,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分析,提示染色体异常患者再行羊膜腔穿刺,羊水细胞培养后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对确诊患者建议终止妊娠。结果 6505例检测样本中NIPT结果提示有97例胎儿染色体异常,其中81例孕妇自愿接受羊水穿刺。(1)胎儿常染色体非整倍体49例(T21 43例,T18 5例,T13 1例),羊水培养核型分析后发现:T21阳性预测值达95.1%,T18 4例确诊(4/5),T13 1例确诊(1/1);(2)32例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其阳性预测值达53.1%,包括:14例45,XO高风险中仅确诊4例,假阳性10例;12例47,XXY高风险,进一步确诊发现8例,4例假阳性;最后确诊2例47,XXX和2例47,XXY。结论 NIPT技术在唐氏综合征筛查上准确性高、假阳性率低;T18,T13样本少无统计学上意义。在性染色体数目筛查方面,结果准确性偏低,特别体现在Turner综合征,故对45,XO筛查结果在遗传咨询须谨慎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氏综合征 无创性产前诊断(NIPT) 胎儿游离DNA 性染色体异常 产前诊断
下载PDF
常州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基因亚型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史烨 孔静 +2 位作者 韩小亚 周蓓蓓 虞斌 《基层医学论坛》 2013年第31期4099-4100,共2页
目的了解常州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基因亚型分布及年龄特点。方法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对来我院就诊的4600例女性进行生殖道HPV基因亚型分析。结果HPV总感染率为22.52%,其中高危亚型感染占总感染的78-34%;多重感染占总感... 目的了解常州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基因亚型分布及年龄特点。方法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对来我院就诊的4600例女性进行生殖道HPV基因亚型分析。结果HPV总感染率为22.52%,其中高危亚型感染占总感染的78-34%;多重感染占总感染的32.72%,以双重感染多见。常见的5种高危亚型为HPVl6,52,58,51,39型,常见的2种低危亚型为HPV54,6型。51岁-60岁感染率较高。结论常州地区女性HPV感染率较高,且多重感染率高,年龄以50岁-60岁高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女性感染 基因亚型 基因芯片 分布特点
下载PDF
某院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3年变迁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顾春燕 朱荣平 王金秀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22期69-71,共3页
目的分析我院近3年间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14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临床资料。记录患儿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常见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变化情况。结果 114例患儿共培养出病原菌株122株,其... 目的分析我院近3年间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14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临床资料。记录患儿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常见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变化情况。结果 114例患儿共培养出病原菌株122株,其中G+菌占比最高,G^-其次,真菌占比最小。患儿G+菌及真菌占比逐年递增,G^-菌占比下降。我院新生儿败血症常见G+菌、G^-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变化均未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我院近3年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及病原菌耐药情况均未见明显变化,建议医师根据患儿血培养及药敏检查结果选择最佳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病原菌分布 耐药性 3年变迁
下载PDF
常州地区5302例育龄妇女脊髓肌萎缩症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贾陈波 袁小松 +1 位作者 张玢 陈文仪 《右江医学》 2022年第5期359-363,共5页
目的 评估常州地区脊髓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 SMA)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SMN1)缺失的携带率及筛查效率。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对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5302例育龄妇女进行SMN1基因E7和E8的拷贝数检测。结果 113例育龄妇女SMN... 目的 评估常州地区脊髓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 SMA)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SMN1)缺失的携带率及筛查效率。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对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5302例育龄妇女进行SMN1基因E7和E8的拷贝数检测。结果 113例育龄妇女SMN1基因存在杂合缺失(113/5302,2.13%),其中87例E7和E8同时缺失(87/5302,1.64%),24例E8单独缺失(24/5302,0.45%),2例E7单独缺失(2/5302,0.04%);85名伴侣被召回检测,发现2对夫妇均存在E7杂合缺失,2例孕妇接受产前诊断,最终确诊1例SMA胎儿。结论 常州地区SMN1基因杂合缺失发生率与已报道的汉族人群相近,荧光定量PCR可以用于SMA携带者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肌萎缩症 SMN1蛋白 出生缺陷防治 携带频率
下载PDF
0~3岁儿童屈光状态与屈光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8
作者 肖海燕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2期30-32,共3页
目的分析0~3岁儿童屈光状态与屈光参数的相关性。方法抽取2021年3月—2023年5月于本院眼科进行检查的儿童175例为研究对象,入组儿童年龄均在0~3岁,对所有儿童进行专业的屈光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其分为正视、远视、近视,并依据屈光状态... 目的分析0~3岁儿童屈光状态与屈光参数的相关性。方法抽取2021年3月—2023年5月于本院眼科进行检查的儿童175例为研究对象,入组儿童年龄均在0~3岁,对所有儿童进行专业的屈光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其分为正视、远视、近视,并依据屈光状态、儿童年龄与屈光参数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儿童的近视情况会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多,而远视情况会减少,屈光参数在不同年龄段与不同屈光状态下的数值均有较明显差异(P<0.05)。结论0~3岁儿童正是视力发育阶段,要在这个时期增加对儿童视力的检测,并做好日常护理,控制好屈光发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3岁儿童 屈光状态 屈光参数
下载PDF
妊娠期高血压危象母婴结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丁爱萍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10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母儿结局的影响及发生高血压危象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为研究对象,依据有无发生高血压危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发生高血压危象,对照组未发生高血压危象,比较...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母儿结局的影响及发生高血压危象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为研究对象,依据有无发生高血压危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发生高血压危象,对照组未发生高血压危象,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母婴结局及发生高血压危象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胎儿宫内窘迫率、早产率、新生儿黄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产后24h阴道出血量、终止妊娠孕周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脑钠肽(BNP)前体、乳酸脱氢酶(LDH)、肌酐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文化程度、孕次、产次、产检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35岁、建档BMI≥28kg/m^(2)、产次≤1次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发生高血压危象的独立危险因素,文化程度为大学及以上、产检≥9次则为其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危象孕妇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高,适龄怀孕、重视产检、积极降压和控制并发症可以改善母婴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高血压危象 妊娠结局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及胎儿胰岛素与游离脂肪酸分析 被引量:29
10
作者 朱自强 曹芳 +5 位作者 黄瑞萍 虞斌 王慧艳 王新红 张铭 王秋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874-1876,共3页
目的了解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及胎儿的胰岛素、血糖与血脂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定期产检并住院分娩的GDM孕妇,并经饮食控制至正常血糖水平的81例作为GDM组,对照组健康孕妇86例;以及对应的GDM母亲胎儿脐血65例及正常孕妇胎儿脐血47例。... 目的了解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及胎儿的胰岛素、血糖与血脂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定期产检并住院分娩的GDM孕妇,并经饮食控制至正常血糖水平的81例作为GDM组,对照组健康孕妇86例;以及对应的GDM母亲胎儿脐血65例及正常孕妇胎儿脐血47例。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母血清及脐血的血糖、游离脂肪酸(NEFA)、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母血清及脐血胰岛素。结果 (1)GDM孕妇与正常孕妇相比,血糖、TG、TC与NEFA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胰岛素水平〔(25±15)mU/L比(15±8)m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GDM孕妇胎儿和正常孕妇胎儿相比,脐血血糖、TG与T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NEFA〔(0.19±0.08)mmol/L比(0.15±0.05)mmol/L〕、胰岛素〔(15±13)mU/L比(8±4)mU/L〕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血糖控制的GDM孕妇,虽然血糖与血脂均正常,但仍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并且其胎儿的胰岛素与NEFA水平升高,这可能是GDM孕妇子代易发生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胰岛素 脂肪酸类 非酯化 胎儿
下载PDF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风险预测 被引量:21
11
作者 王瑛 王金秀 +3 位作者 江华 张琳 刘滢 丁雪晶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8-241,共4页
目的探讨一种无创性、按每小时计的经皮胆红素(TcB)百分位列线图,以预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风险。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3月出生、胎龄≥35周且出生体质量≥2 000 g的健康新生儿679例,测定其出生后152 h内的TcB值。将出生后6... 目的探讨一种无创性、按每小时计的经皮胆红素(TcB)百分位列线图,以预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风险。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3月出生、胎龄≥35周且出生体质量≥2 000 g的健康新生儿679例,测定其出生后152 h内的TcB值。将出生后68 h内对应最高危区域的胆红素测定值作为预测指标,利用以小时为单位的胆红素曲线图评估其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度,利用诊断试验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胆红素百分位列线图预测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风险。结果将679例新生儿7 482个对应不同小时龄的TcB值纳入分析。42例新生儿出生后68 h内的胆红素水平处于高危区,预测高胆红素血症的灵敏度为34.52%,特异度为97.82%;212例新生儿胆红素水平处于高危区和中高危区,预测高胆红素血症的灵敏度为80.95%,特异度为75.80%;213例新生儿胆红素水平处于低危区,预测高胆红素血症的灵敏度为98.81%,特异度为35.63%。以TcB百分位列线图危险区域表示的出院前胆红素水平预测高胆红素血症发生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46;胎龄与出生68 h内的胆红素水平结合预测高胆红素血症发生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7;出生后前3 d的生理性体质量下降与出院前胆红素水平结合预测高胆红素血症发生风险的AUC为0.859。结论根据新生儿出院前胆红素水平结合胎龄、出生后前3天的生理性体质量下降能简单而准确地预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经皮胆红素 风险评估 新生儿
下载PDF
早期应用不同剂量氨基酸与早产儿营养的关系 被引量:17
12
作者 王金秀 丁雪晶 +2 位作者 蒋曙红 张进军 张一鸣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23-1026,共4页
目的评价早期使用不同剂量氨基酸对早产儿营养的作用。方法将接受静脉营养的83例早产儿(胎龄≤32周,出生体质量≤2 000 g)随机分成3组,大剂量组于生后24h内静脉给予氨基酸2.0g/(kg.d),每日递增1.0g/kg;中剂量组于生后24h内给予氨基酸1.0... 目的评价早期使用不同剂量氨基酸对早产儿营养的作用。方法将接受静脉营养的83例早产儿(胎龄≤32周,出生体质量≤2 000 g)随机分成3组,大剂量组于生后24h内静脉给予氨基酸2.0g/(kg.d),每日递增1.0g/kg;中剂量组于生后24h内给予氨基酸1.0g/(kg.d)的,每日递增0.5g/kg;小剂量组生后24h内给予氨基酸0.5g/(kg.d),每日递增0.5g/kg;三组最大剂量为均3.5 g/(kg.d)。结果大剂量组恢复至出生体质量的时间较中剂量组和小剂量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与小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生2周内体质量增长速度随氨基酸剂量增加而增快,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第7天的血清前白蛋白浓度,大剂量组较中剂量和小剂量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与小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第14天的血清前白蛋白浓度,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大剂量氨基酸可以改善早产儿的营养状况,促进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前白蛋白 静脉营养 早产儿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脐血Visfatin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9
13
作者 彭久君 王淮燕 +4 位作者 张铭 王春婷 丁雪晶 陈庆 袁佩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6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脐血血清Visfatin(VF)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GDM孕妇(GDM组)43例、正常糖耐量孕妇(对照组)36例,记录体质量、身高,计算BMI。采集产时脐静脉血3~5 m L,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ELISE法...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脐血血清Visfatin(VF)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GDM孕妇(GDM组)43例、正常糖耐量孕妇(对照组)36例,记录体质量、身高,计算BMI。采集产时脐静脉血3~5 m L,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ELISE法测定血清VF水平。结果 GDM组BMI、脐血血清V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相关分析发现,VF水平与BMI及血清Fins水平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468、0.524,P均<0.05)。结论 GDM患者脐血血清VF水平升高,在GDM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VISFATIN 脂肪细胞因子 脐血 胰岛素 体质量指数
下载PDF
自体淋巴细胞宫腔灌注对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曹芳 黄晓阳 +5 位作者 于春梅 杨海燕 王宇峰 周伟 吴娟芬 陈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5期4317-4319,4329,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宫腔内灌注治疗对胚胎反复着床失败(RIF)患者的冷冻胚胎移植(FET)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行FET的RIF患者74例,将再次FET周期移植前3 ...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宫腔内灌注治疗对胚胎反复着床失败(RIF)患者的冷冻胚胎移植(FET)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行FET的RIF患者74例,将再次FET周期移植前3 d要求接受淋巴细胞宫腔灌注治疗的患者作为治疗组(38例),未接受淋巴细胞宫腔灌注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36例)。治疗组患者在行FET前3 d,抽取静脉血20 ml,应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制备自体淋巴细胞后行宫腔灌注治疗。观察两组内膜准备方案、FET周期移植胚胎数以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年龄、不孕年限、基础卵泡刺激素(FSH)、体质指数(BMI)、移植优质胚胎数、不孕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人工周期33例(86.8%),自然周期5例(13.2%),平均内膜厚度(9.5±1.2)mm,平均移植胚胎数(2.11±0.45)枚,平均移植优质胚胎数(1.51±0.50)枚;对照组人工周期30例(83.3%),自然周期6例(16.7%),平均内膜厚度(9.0±1.7)mm,平均移植胚胎数(2.17±0.44)枚,平均移植优质胚胎数(1.64±0.76)枚。两组内膜准备方案(χ2=0.18,P=0.67)、平均内膜厚度(t=1.35,P=0.18)、平均移植胚胎数(t=-0.58,P=0.55)、平均移植优质胚胎数(t=-0.83,P=0.4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胚胎种植率为22.5%(18/80),临床妊娠率为34.2%(13/38);对照组胚胎种植率为7.0%(5/71),临床妊娠率为8.3%(3/36)。治疗组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88,P=0.007;χ2=7.791,P=0.010)。结论通过自体淋巴细胞宫腔内灌注免疫治疗,可以有效改善RIF患者FET周期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反复种植失败 淋巴细胞 宫腔灌注
下载PDF
Pax8在女性生殖道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 被引量:9
15
作者 邢宝玲 葛素梅 +2 位作者 刘孟璐 强贤 李婷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94-1197,共4页
目的探讨Pax8蛋白在女性生殖道肿瘤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作用。方法收集Mǔllerian管各种类型上皮48例和肿瘤152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ax8蛋白表达。结果 Pax8在输卵管上皮阳性率为100.0%(10/10)、子宫内膜上皮为100.0%(10/10)、子宫... 目的探讨Pax8蛋白在女性生殖道肿瘤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作用。方法收集Mǔllerian管各种类型上皮48例和肿瘤152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ax8蛋白表达。结果 Pax8在输卵管上皮阳性率为100.0%(10/10)、子宫内膜上皮为100.0%(10/10)、子宫颈黏液腺上皮为35.7%(5/14)、子宫颈鳞状上皮为0(0/14);在卵巢输卵管、宫体、子宫颈的浆液性腺癌、交界性浆液性肿瘤、子宫内膜样腺癌、透明细胞腺癌均为100.0%;在卵巢输卵管黏液性肿瘤为70.0%(7/10)、子宫颈黏液腺癌为41.7%(5/12);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卵巢无性细胞瘤、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子宫内膜鳞状细胞癌、卵巢类癌、卵巢或子宫颈的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消化道转移性癌均为0;在盆腔腺癌为100.0%(3/3)。结论 Pax8是Mǔllerian管腺上皮敏感且特异性的标志物,对女性生殖道上皮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生殖道肿瘤 Pax8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下载PDF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CT表现及其分型 被引量:14
16
作者 陶可伟 郭晓利 +2 位作者 李杰 靳激扬 徐中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3311-3313,共3页
目的:提高对各种类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T表现的认识,以期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起到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资料及其CT表现,并根据其不同的CT表现进行分型。结果:32例诊断为植入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 目的:提高对各种类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T表现的认识,以期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起到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资料及其CT表现,并根据其不同的CT表现进行分型。结果:32例诊断为植入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其中腔内型23例,壁间型8例,壁外型1例。10例诊断为单纯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根据CT分型及评估制定治疗方案32例,所有患者均取得较好疗效,治疗过程中出血量较少,未发生大出血。根据超声及临床经验制定治疗方案10例,术中出血量较多,其中5例发生大出血。结论:CT是超声筛查后进一步诊断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有效手段,根据不同的CT表现进行分型可以为临床提供较多的诊断信息,从而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起到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瘢痕部位妊娠 异位妊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干细胞标志物SALL4在宫颈癌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铭 张一鸣 +2 位作者 左伟 钱晖 许文荣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5-287,共3页
目的研究SALL4基因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6例宫颈癌组织和3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SALL4的表达,并分析SALL4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织中SALL4mRNA表达水平(2... 目的研究SALL4基因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6例宫颈癌组织和3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SALL4的表达,并分析SALL4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织中SALL4mRNA表达水平(2.56±0.22)高于正常宫颈组织(0.38±0.0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1,P<0.01);SALL4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80.4%,45/56)高于宫颈正常组织(11.4%,4/3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77,P<0.01)。宫颈癌组织中SALL4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状态相关,中、高分化组低于低分化组(χ2=4.226,P=0.039),与年龄、国际妇产科学联盟(FIGO)分期、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淋巴结是否转移无关(χ2=0.004、3.403、1.223、0.827、0.011,P>0.05)。结论 SALL4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与宫颈癌的分化相关,SALL4的表达可能对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LL4基因 宫颈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子痫前期患者甲状腺功能变化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袁佩 王秋伟 +5 位作者 黄瑞萍 陆蓓亦 曹芳 朱自强 彭久君 周红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6期14-16,共3页
目的观察子痫前期(PE)孕妇甲状腺功能的变化。方法 174例子痫前期患者,其中轻度PE 83例,重度PE 91例,另选择301例正常妊娠晚期妇女为正常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技术(ECL)检测血清TSH、FT4、TPO-Ab水平。结果 PE组TSH为2.69(0.58~12.88... 目的观察子痫前期(PE)孕妇甲状腺功能的变化。方法 174例子痫前期患者,其中轻度PE 83例,重度PE 91例,另选择301例正常妊娠晚期妇女为正常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技术(ECL)检测血清TSH、FT4、TPO-Ab水平。结果 PE组TSH为2.69(0.58~12.88)mIU/L、FT4为12.13(8.65~17.06)pmol/L、TPOAb为12.55(5.0~98.36)IU/mL,正常对照组分别为2.14(0.56~6.89)mIU/L、12.52(9.30~17.14)pmol/L、8.03(5~21.96)IU/mL,两组患者TSH、FT4、TPOAb相比P均<0.05。PE组轻度PE患者TSH为2.41(0.66~7.77)mIU/L、FT4为12.80(9.27~17.95)pmol/L、TPOAb为13.30(5.0~102.79)IU/mL,重度PE患者分别为3.17(0.14~15.95)mIU/L、11.47(8.53~16.37)pmol/L、11.20(5.0~150.02)IU/mL,轻重度PE患者TSH、FT4、TPOAb相比P均<0.05。子痫前期孕妇血清TSH、TPOAb明显升高、FT4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与轻度PE相比,重度PE孕妇血清TSH明显升高、FT4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PE孕妇TPOAb阳性率达12.1%(21/174),与同期筛查组相比P>0.05;子痫前期患者合并各种甲状腺疾病,低T4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同期筛查组(P均<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血清TSH、TPOAb升高、FT4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子痫前期 甲状腺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素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常州市近十年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许国锋 王秋伟 +4 位作者 王淮燕 蒋健 虞斌 周蓓蓓 江丽华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2450-2452,共3页
目的分析常州地区近十年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方法 2001年-2010年期间,采用时间荧光分辨技术对常州地区175 876例活产新生儿进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苯丙酮尿症(PKU)和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三种遗传代谢性疾病的筛查,对阳性... 目的分析常州地区近十年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方法 2001年-2010年期间,采用时间荧光分辨技术对常州地区175 876例活产新生儿进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苯丙酮尿症(PKU)和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三种遗传代谢性疾病的筛查,对阳性患儿及时召回确诊。确诊后,所有阳性患儿均建立治疗随访档案。结果十年间,常州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75.84%;发现并确诊CH患儿83例,发病率为1/2119;PKU患儿16例,发病率为1/10992;CAH患儿13例,发病率为1/13529;大多患儿在中心接受了及时治疗。结论新生儿疾病筛查对提高常州地区出生人口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苯丙酮尿症 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原文传递
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在FET周期不同内膜准备方案中黄体支持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许科 陈莉 +1 位作者 陈洋 黄晓阳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32-236,共5页
目的分析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在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不同内膜准备方案中黄体支持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5月本院生殖中心260例激素替代FET周期患者(A组)及300例自然周期FET患者(B组)临床资料,并根据不同黄体支持方... 目的分析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在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不同内膜准备方案中黄体支持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5月本院生殖中心260例激素替代FET周期患者(A组)及300例自然周期FET患者(B组)临床资料,并根据不同黄体支持方式将患者分为A1组(黄体酮针剂+地屈孕酮,186例)、A2组(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地屈孕酮,74例)、B1组(黄体酮针剂+地屈孕酮,234例)、B2组(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地屈孕酮,66例)。比较同一周期不同黄体支持方式黄体支持效果及妊娠情况。结果两种不同内膜准备方案组内不同黄体支持方式亚组(A1组与A2组、B1组与B2组)患者间年龄、体重指数(BMI)、不孕年限、移植日内膜厚度、移植优胚数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2组的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均显著高于A1组(分别为58.11%vs.40.86%,50.00%vs.36.02%)(P<0.05),而B2组与B1组比较,临床妊娠率及持续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分别为42.42%vs.40.60%,39.39%vs.37.18%)(P>0.05)。结论激素替代周期FET患者使用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进行黄体支持,有利于改善临床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胚胎移植 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 激素替代 黄体支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