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路径化管控对消化内科抗菌药物使用的干预成效 被引量:2
1
作者 任林 宋惠珠 +3 位作者 黄元 李静 亓志刚 占强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2年第5期339-343,共5页
目的:建立消化内科抗菌药物使用的药学临床路径,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践依据。方法:针对消化内科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多学科参与药事查房,药师与医师联合制定内镜治疗围操作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及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抗感... 目的:建立消化内科抗菌药物使用的药学临床路径,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践依据。方法:针对消化内科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多学科参与药事查房,药师与医师联合制定内镜治疗围操作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及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抗感染治疗的药学临床路径。建立追踪反馈机制,比较路径化管理前后用药合理率及运行指标,评估干预效果。结果:路径化管理后,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率显著下降、用药疗程缩短,给药时机、药物选择、用法用量合理率均明显改善(P<0.05),抗菌药物使用总体合理率由37.44%(73/195)上升至68.65%(127/185)(P<0.01),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72.29DDD降至32.52DDD,抗菌药物每月使用金额由29.11万元下降至12.25万元。结论:路径化管理可有效促进消化内科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及医疗成本,可作为临床合理用药的长效管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科 抗菌药物 临床路径 合理用药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SNHG16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井苗雨 夏敏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8期1539-1544,共6页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我国恶性肿瘤中位居前列,造成了巨大医疗及社会负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可通过转录干扰、转录后调控和表观遗传修饰等调控基因表达,有作为肿瘤标志物的巨大潜力。lnc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16(SNHG...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我国恶性肿瘤中位居前列,造成了巨大医疗及社会负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可通过转录干扰、转录后调控和表观遗传修饰等调控基因表达,有作为肿瘤标志物的巨大潜力。lnc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16(SNHG16)在胃癌、结直肠癌、肝癌、胰腺癌、食管癌等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高表达,且具有致癌特性,可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等生物学过程,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lncRNA SNHG16可能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临床诊断和预后预测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长链非编码RNA 小核仁RNA宿主基因16
下载PDF
心理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在行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消化道早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王晶欣 朱樱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30期128-130,共3页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在行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ESD)的消化道早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行ESD的80例消化道早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奇偶数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在行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ESD)的消化道早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行ESD的80例消化道早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奇偶数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联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一般感受、物质生活评分高于对照组,消化系统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自主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在行ESD的消化道早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并改善其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优质护理 消化道早癌 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
下载PDF
儿童原发性十二指肠胃反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炎和抗生素耐药性的影响
4
作者 王旭阳 林琼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3-498,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十二指肠胃反流(duodenogastric reflux,DGR)伴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对胃炎和抗生素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2月在无锡市儿童医院接受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十二指肠胃反流(duodenogastric reflux,DGR)伴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对胃炎和抗生素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2月在无锡市儿童医院接受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患儿的临床资料,308例经内镜诊断为原发性DGR,根据是否伴HP感染,分为原发性DGR伴HP感染组(53例)和不伴HP感染组(255例),分析影响原发性DGR伴HP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对胃炎发病率和严重程度的影响。331例HP感染患儿根据是否伴原发性DGR,分为HP感染伴原发性DGR组(29例)和不伴原发性DGR组(302例),分析原发性DGR伴HP感染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影响。结果原发性DGR伴HP感染组患儿年龄高于不伴HP感染组(P<0.05),且两组患儿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胃炎比例及胃炎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是原发性DGR伴HP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药敏试验显示HP感染伴原发性DGR组和不伴原发性DGR组甲硝唑、克拉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单一及联合耐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大与原发性DGR伴HP感染密切相关。原发性DGR伴HP感染对儿童胃炎和抗生素耐药性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十二指肠胃反流 胃炎 幽门螺杆菌 耐药性 儿童
下载PDF
消化内镜特殊光学处理成像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钱之欣 占强 《医学综述》 2010年第18期2829-2832,共4页
以窄带成像技术、智能电子分光比色技术、I-Scan为代表的一组特殊光学处理成像技术,突现消化道黏膜表层的毛细血管和腺管开口等微细形态,从而发现传统内镜下无法显示的病灶及组织特征,为内镜下精确的诊断和活检提供可靠的依据,以提高异... 以窄带成像技术、智能电子分光比色技术、I-Scan为代表的一组特殊光学处理成像技术,突现消化道黏膜表层的毛细血管和腺管开口等微细形态,从而发现传统内镜下无法显示的病灶及组织特征,为内镜下精确的诊断和活检提供可靠的依据,以提高异型增生和癌组织的检出率。现就具有特殊光学处理成像技术的上述三种内镜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消化道疾病诊疗方面的发展情况和研究应用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带成像技术 智能电子分光比色技术 I-Scan 特殊光学处理成像技术
下载PDF
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占位性病变诊断价值 被引量:6
6
作者 纪璘 严苏 《临床荟萃》 CAS 2014年第6期666-669,720,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对上消化道占位性病变诊断的价值。方法以122例在电子胃镜及电子线阵式超声内镜检查后接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mucosa...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对上消化道占位性病变诊断的价值。方法以122例在电子胃镜及电子线阵式超声内镜检查后接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mucosal dissection,ESD)或外科手术(后统称为手术)的上消化道占位性病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3例患者行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fine-needle aspiration,FNA)。将电子胃镜与EUS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进行比较。结果 122例EUS(部分结合FNA)与术后病理的符合率为91.8%(112/122),33例EUS-FNA与术后病理的符合率为96.9%(32/33),电子胃镜检查与术后病理的符合率为77.2%(71/92)。与电子内镜诊断符合率相比,EUS有明显优势。结论 EUS能满意的对上消化道占位性病变进行初步定性诊断,结合FNA检查能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肿瘤 腔内超声检查 活组织检查 针吸 病理状态 体征和症状
下载PDF
预见性及针对性护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杨飞亚 江华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20期3340-3341,共2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对观察组102例肝硬化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和针对性护理。结果采用此护理的102例患者并发症减少、死亡率明显降低。结论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工作中,预见性护理和针对...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对观察组102例肝硬化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和针对性护理。结果采用此护理的102例患者并发症减少、死亡率明显降低。结论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工作中,预见性护理和针对性护理的成功应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 针对性 肝硬化 护理
下载PDF
内镜超声引导下消化道肿瘤介入治疗 被引量:1
8
作者 居峰 占强 《医学综述》 2010年第5期758-760,共3页
内镜超声是医学内镜技术和高频超声技术结合的产物,其应用已从最初单纯的诊断工具,演化为一种很有前途的介入治疗工具,内镜超声引导下针对肿瘤的介入性治疗技术是目前消化道内镜超声临床应用发展的热点之一,包括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注射... 内镜超声是医学内镜技术和高频超声技术结合的产物,其应用已从最初单纯的诊断工具,演化为一种很有前途的介入治疗工具,内镜超声引导下针对肿瘤的介入性治疗技术是目前消化道内镜超声临床应用发展的热点之一,包括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注射治疗、内镜超声引导消融治疗、内镜超声引导下光动力学治疗、内镜超声引导下基因治疗、内镜超声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超声 介入治疗 消化道肿瘤
下载PDF
基于队列研究的胃肠上皮化生非幽门螺杆菌危险因素及血清学筛查研究进展
9
作者 赵嘉敏 占强 安方梅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9期1086-1090,共5页
胃肠上皮化生(GIM)作为重要的胃癌癌前病变,研究其危险因素及筛查方法对于胃癌的早期预防和干预意义重大。幽门螺杆菌(Hp)被认为是诱发GIM的第一大原因,此外,越来越多的非Hp因素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且不断有新的影响因素被发现,但目前诱... 胃肠上皮化生(GIM)作为重要的胃癌癌前病变,研究其危险因素及筛查方法对于胃癌的早期预防和干预意义重大。幽门螺杆菌(Hp)被认为是诱发GIM的第一大原因,此外,越来越多的非Hp因素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且不断有新的影响因素被发现,但目前诱发GIM的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尚缺乏统一定论。近年用于诊断GIM的血清学生物标志物不断被探索发现,但更多便于社区推广的、低成本的、高灵敏度和高特异度的标志物或检测手段仍有待开发。因此,未来深入了解GIM的血清学标志物,将为探索GIM的非创伤性筛查策略提供可参考的方法,以便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上皮化生 胃癌 幽门螺杆菌 危险因素 血清学标志物 队列研究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药物联合治疗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吴越 孙静 +4 位作者 周群燕 陈思远 吴屹豪 杜虎 占强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3期185-188,88,共5页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作为一种慢性复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近年来发生率逐年升高。随着病程的延长、多种治疗药物的暴露以及更严格的临床终点的要求,IBD患者的治疗难度不断增高。虽然目前IBD治疗的新型药物种类...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作为一种慢性复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近年来发生率逐年升高。随着病程的延长、多种治疗药物的暴露以及更严格的临床终点的要求,IBD患者的治疗难度不断增高。虽然目前IBD治疗的新型药物种类不断增多,但据统计,药物治疗1年后的临床缓解率仅为30%~50%,对于失效的这些患者,IBD的单一药物治疗疗效可能已到达上限。此外,单一治疗不能完全兼顾IBD合并的并发症及肠外表现。因此,对于难治性IBD、高并发症风险或合并肠外表现的患者而言,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制剂或联合一种生物制剂和一种小分子药物的新治疗模式可能是一种更加理想的治疗策略。本文将综合介绍IBD药物联合治疗的研究进展及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联合治疗 生物制剂 小分子药物
下载PDF
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评分模型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清淋 张国强 +2 位作者 占强 聂贺 唐良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3期4217-4222,共6页
背景消化性溃疡出血(PUB)是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常见的病因之一,而住院时间在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疾病诊疗和管理质量中起着重要作用,但PUB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相关的研究报道较少见。目的分析PUB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预测... 背景消化性溃疡出血(PUB)是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常见的病因之一,而住院时间在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疾病诊疗和管理质量中起着重要作用,但PUB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相关的研究报道较少见。目的分析PUB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预测评分模型,为临床干预及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2019年从无锡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出院的PUB住院患者485例,采用随机化方法进行分组,其中2/3的病例纳入训练集,1/3的病例纳入测试集。以住院时间的第75百分位数为分界点(>8 d),将全部患者分为超长组和正常组。采用回退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PUB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并依据回归系数对危险因素进行赋分,制定预测评分模型。分别绘制预测评分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预测PUB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485例患者中训练集323例,其中超长组75例,正常组248例;测试集162例,其中超长组34例,正常组128例。回退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2.810,95%CI(1.567,5.040)〕、白细胞计数(WBC)和/或中性粒细胞分数(NE)升高〔OR=2.491,95%CI(1.310,4.738)〕、Forrest Ⅲ级以上溃疡〔OR=1.960,95%CI(1.098,3.498)〕、输血〔OR=3.367,95%CI(1.664,6.812)〕、合并肾功能不全〔OR=4.809,95%CI(1.456,15.884)〕是PUB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预测评分模型在训练集中预测PUB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的AUC为0.77〔95%CI(0.71,0.84)〕,在测试集中预测PUB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的AUC为0.76〔95%CI(0.66,0.86)〕,最佳界值均为2.45分。结论年龄≥60岁、WBC和/或NE升高、Forrest Ⅲ级以上溃疡、输血、合并肾功能不全是PUB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依据危险因素制定了一种具有较高辨别力的简单易行的预测评分模型,具有为优化PUB患者住院评估及管理提供参考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出血 住院时间 危险因素 预测评分模型
下载PDF
内镜介入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性溃疡活动性出血的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蔡晓刚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36期27-28,共2页
目的探究运用内镜介入与质子泵抑制剂(PPI)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活动性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消化性溃疡伴有活动性出血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接受内镜下介入与PPI联合治疗(联合组),另外40例单纯行PPI治疗(对照组)。分... 目的探究运用内镜介入与质子泵抑制剂(PPI)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活动性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消化性溃疡伴有活动性出血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接受内镜下介入与PPI联合治疗(联合组),另外40例单纯行PPI治疗(对照组)。分析两组止血时间、再出血率及住院治疗时间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联合组止血时间、再出血率、住院治疗时间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介入与PPI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活动性出血,能有效降低止血时间、再出血风险和住院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介入 PPI 消化性溃疡活动性出血
下载PDF
着丝粒结合蛋白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李惠 李艳 夏敏 《医学综述》 CAS 2022年第22期4415-4420,共6页
着丝粒结合蛋白(CENPs)指被募集至着丝粒DNA上的蛋白质,目前已经发现多种CENPs,包括CENP-A、CENP-O、CENP-F等。CENPs参与动粒组成及DNA损伤修复,并可保障染色体的正确分离,保证基因的稳定性和完整性。CENPs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着丝粒结合蛋白(CENPs)指被募集至着丝粒DNA上的蛋白质,目前已经发现多种CENPs,包括CENP-A、CENP-O、CENP-F等。CENPs参与动粒组成及DNA损伤修复,并可保障染色体的正确分离,保证基因的稳定性和完整性。CENPs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多种消化道恶性肿瘤中表达失调,并与肿瘤预后相关。CENPs可通过调节细胞周期、调控癌基因及肿瘤相关通路等影响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深入探索CENPs的表达及作用机制,可为消化道肿瘤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恶性肿瘤 着丝粒结合蛋白 动粒
下载PDF
结肠镜检查困难程度的患者相关因素分析
14
作者 陈栩槿 杨成 +6 位作者 朱先兰 韦冰妮 纪璘 谢竹君 居峰 章乐尧 占强 《胃肠病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55-461,共7页
背景:完整的结肠镜检查是诊断和治疗结直肠疾病的关键,其在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方面的作用已得到公认。目的:分析影响结肠镜检查困难程度的患者相关因素。方法:通过专家咨询,对可能影响结肠镜检查困难程度的患者相关因素以Liker... 背景:完整的结肠镜检查是诊断和治疗结直肠疾病的关键,其在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方面的作用已得到公认。目的:分析影响结肠镜检查困难程度的患者相关因素。方法:通过专家咨询,对可能影响结肠镜检查困难程度的患者相关因素以Likert量表进行排序。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连续纳入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门诊行无痛结肠镜检查且符合条件的患者1621例,收集人口学、临床和内镜相关资料,主要结局指标包括盲肠插入时间(CIT)和腺瘤/息肉检出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困难结肠镜检查(CIT≥10 mi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621例结肠镜检查患者中45.8%为男性,平均年龄(47.45±13.27)岁,平均体质指数(23.32±3.11)kg/m^(2)。将2轮专家咨询筛选出的排名前5的可能影响结肠镜检查困难程度的患者因素纳入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妇科手术史(OR=14.895,95%CI:9.741~22.776,P<0.001)、女性(OR=3.086,95%CI:2.066~4.608,P<0.001)、年龄≥60岁(OR=2.890,95%CI:1.957~4.269,P<0.001)和便秘20~30年(OR=1.804,95%CI:1.021~3.185,P<0.05)是困难结肠镜检查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些因素对腺瘤/息肉检出率也有显著影响。结论:既往妇科手术史、女性、高龄、长期便秘是困难结肠镜检查的患者相关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实践中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有助于预判结肠镜检查困难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困难结肠镜检查 患者相关因素 危险因素 盲肠插入时间 腺瘤检出率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胃黏膜癌变过程中LncRNAs的表达变化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15
作者 张玉南 陈科 +7 位作者 蔡晓刚 陈嘉伟 纪璘 王云飞 张小雪 董盛蓉 占强 安方梅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5期741-751,共11页
目的:探讨胃黏膜癌变过程中lncRNAs的表达谱变化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探索胃黏膜癌变的分子机制,为胃癌早期阻断和干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及靶点分子。方法:通过高通量测序(HiSeq)方法对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慢性萎缩性胃炎(C... 目的:探讨胃黏膜癌变过程中lncRNAs的表达谱变化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探索胃黏膜癌变的分子机制,为胃癌早期阻断和干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及靶点分子。方法:通过高通量测序(HiSeq)方法对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肠上皮化生(IM)、异型增生(Dys)以及胃癌(GC)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表达谱进行检测。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差异表达的LncRNAs所调控的功能及信号通路分别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分析。通过RT-qPCR验证Lnc-XR_940570(XR_940570)和Lnc-XR_001746081(XR_001746081)在胃黏膜癌病变临床标本中的表达及Hp不同感染状态时的表达。结果:与CSG组相比,CAG组中表达上调的LncRNAs有79个(上调倍数≥2,P<0.05),表达下调的LncRNAs有25个(下调倍数≤-2,P<0.05),IM组中表达上调的LncRNAs有403个(上调倍数≥2,P<0.05),表达下调的LncRNAs有283个(下调倍数≤-2,P<0.05),Dys组中表达上调的LncRNAs有219个(上调倍数≥2,P<0.05),表达下调的LncRNAs有159个(下调倍数≤-2,P<0.05),GC组中表达上调的LncRNAs有1276个(上调倍数≥2,P<0.05),表达下调的LncRNAs有904个(下调倍数≤-2,P<0.05),在4个组中表达均有变化的LncRNAs有27个。对变化的27个LncRNAs进行生物信息学GO和KEGG分析发现,上调的LncRNAs主要调控代谢通路、消化吸收等,下调的LncRNAs主要调控肿瘤、胃酸分泌、cAMP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等。qRT-PCR验证显示,XR_001746081和XR_940570在CAG组中表达较CSG组上调,且在合并Hp感染的CAG组中差异更为显著。结论:胃黏膜从慢性炎症到癌变过程中LncRNAs的表达谱发生显著变化。异常表达的LncRNAs调控肿瘤、胃酸分泌、代谢通路等。XR_001746081和XR_940570可能在Hp感染后胃黏膜由浅表性胃炎发展为萎缩性胃炎中起到关键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萎缩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胃癌前病变
下载PDF
m6A修饰阅读蛋白YTH在结直肠癌中的机制研究进展
16
作者 陈丽名(综述) 夏敏(审校)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70-174,共5页
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是真核生物m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中最丰富的内部化学修饰,其过程由甲基转移酶、去甲基化酶和阅读蛋白参与完成,并依赖三者进行动态调控。其中YT521-B同源域(YT521-B homology,YTH)蛋白是一... 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是真核生物m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中最丰富的内部化学修饰,其过程由甲基转移酶、去甲基化酶和阅读蛋白参与完成,并依赖三者进行动态调控。其中YT521-B同源域(YT521-B homology,YTH)蛋白是一类成熟的m6A阅读蛋白,它可以特异性地识别含有m6A的RNA并介导其行使功能,与多种肿瘤发生发展有关。然而,关于YTH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知之甚少。本文综述了YTH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相关通路机制,为结直肠癌个性化治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T521-B同源域蛋白 m6A阅读蛋白 结直肠癌
下载PDF
内镜下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1
17
作者 司淑平 占强 +1 位作者 王辉 许玉花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不同的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效果。方法肝硬化EVB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药物治疗A组、内镜下聚桂醇硬化剂治疗B组和内镜下德国1%乙氧硬化醇硬化剂治疗C组,观察成功止血情况,静脉曲张疗效,以及随访患者出... 目的探讨内镜下不同的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效果。方法肝硬化EVB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药物治疗A组、内镜下聚桂醇硬化剂治疗B组和内镜下德国1%乙氧硬化醇硬化剂治疗C组,观察成功止血情况,静脉曲张疗效,以及随访患者出血、发热等不良情况的发生。结果 B组和C组患者止血成功率较A组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静脉曲张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早期再出血、迟发性再出血方面较C组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发热、溃疡、疼痛情况较C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治疗EVB是一种安全、迅速、及时、有效且可重复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硬化剂治疗 聚桂醇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疗效
下载PDF
改良Ranson评分评估胆源性胰腺炎严重度及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丽芬 周群燕 +1 位作者 陆国民 占强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比较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及改良Ranson评分对胆源性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其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328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APACHEⅡ评分、改良Ranson评分及Ranson评分。应用ROC曲线分析比较3种... 目的比较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及改良Ranson评分对胆源性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其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328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APACHEⅡ评分、改良Ranson评分及Ranson评分。应用ROC曲线分析比较3种评分系统预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其评估预后的能力。结果 328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中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72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256例,SAP和MAP组的年龄、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评分系统的分值数据两两相关;改良Ranson评分预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较APACHEⅡ评分及Ranson评分有优势,在SAP中预测胰腺坏死的发生较APACHEⅡ评分有优势。改良Ranson评分预测胆源性SAP的最佳cut-off值为2,其敏感性为81.94%、特异性为75.78%、阳性预测值为48.8%、阴性预测值为93.7%。结论改良Ranson评分较APACHEII及Ranson评分系统对胆源性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预测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预后 疾病严重程度指数 APACHE Ⅱ评分 RANSON评分 改良Ranson评分
下载PDF
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水平糖尿病并发肺炎克雷伯杆菌肝脓肿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波 丁炎 +3 位作者 王爱花 周群燕 邬匡杰 程海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2840-284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控制水平糖尿病并发肺炎克雷伯杆菌肝脓肿(KPLA)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5年9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收治的146例糖尿病并发KPLA患者,根据HbA_(1c)水平分成3组:A组31... 目的探讨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控制水平糖尿病并发肺炎克雷伯杆菌肝脓肿(KPLA)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5年9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收治的146例糖尿病并发KPLA患者,根据HbA_(1c)水平分成3组:A组31例,HbA_(1c)水平控制好,HbA_(1c)≤7.0%;B组52例,HbA_(1c)水平控制较好,7.0%<HbA_(1c)≤9.0%;C组63例,HbA_(1c)水平控制差,HbA_(1c)>9.0%。收集并比较3组患者基本资料、基础疾病、症状和体征、穿刺引流术前影像学表现、并发症、脓肿转移、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B组患者住院时间较A组延长(P<0.05);C组患者年龄较A组和B组小、住院时间较A组和B组延长(P<0.05)。B组患者高脂血症、慢性肾功能不全、超声检查胆管系统积气、CT检查脓腔内积气及胸膜增厚、胸腔积液发生率较A组升高,C组患者高脂血症、慢性肾功能不全、超声检查胆管系统积气、CT检查脓腔内积气及胸膜增厚、胸腔积液、膈下脓肿发生率较A组和B组升高(P<0.01)。患者入院后均采用超声引导定位下肝脓肿穿刺引流,C组患者1例因全身多发感染并发多器官衰竭死亡,其余患者均恢复出院。结论糖尿病并发KPLA患者HbA_(1c)水平控制差者年龄偏小、住院时间较长,高脂血症、慢性肾功能不全发生率高,超声检查胆管系统积气、CT检查脓腔内积气、胸膜增厚发生率高,胸腔积液和膈下脓肿发生率较高,重症者可发生死亡,临床治疗中应警惕此类患者,预防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肝脓肿 肺炎克雷伯菌 血红蛋白A 糖基化
下载PDF
改良法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飞亚 江华 +2 位作者 周梁云 黄凤 俞亚萍 《安徽医药》 CAS 2014年第1期89-91,共3页
目的观察改良法保留灌肠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科溃疡性结肠炎需接受保留灌肠治疗的患者63例,随机分为常规组、改良组A组和改良组B组,分别应用常规法、部分改良法及改良法进行保留灌肠;部分改良法应用滴注法替换... 目的观察改良法保留灌肠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科溃疡性结肠炎需接受保留灌肠治疗的患者63例,随机分为常规组、改良组A组和改良组B组,分别应用常规法、部分改良法及改良法进行保留灌肠;部分改良法应用滴注法替换常规推注法,改良法除采用滴注法,同时在输液器末端套夹输液恒温器;观察三组患者的保留灌肠时间。结果改良组B组患者的保留灌肠时间较常规组及改良组A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7)。改良组A组较常规组无统计学差异(P=0.477>0.017)。结论通过输液器末端套夹输液恒温器、应用滴注法,对保留灌肠方法进行改良,较常规法保留灌肠能有效延长药物在肠道内的保留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肠 溃疡性结肠炎 输液恒温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