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队列研究的胃肠上皮化生非幽门螺杆菌危险因素及血清学筛查研究进展
1
作者 赵嘉敏 占强 安方梅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9期1086-1090,共5页
胃肠上皮化生(GIM)作为重要的胃癌癌前病变,研究其危险因素及筛查方法对于胃癌的早期预防和干预意义重大。幽门螺杆菌(Hp)被认为是诱发GIM的第一大原因,此外,越来越多的非Hp因素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且不断有新的影响因素被发现,但目前诱... 胃肠上皮化生(GIM)作为重要的胃癌癌前病变,研究其危险因素及筛查方法对于胃癌的早期预防和干预意义重大。幽门螺杆菌(Hp)被认为是诱发GIM的第一大原因,此外,越来越多的非Hp因素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且不断有新的影响因素被发现,但目前诱发GIM的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尚缺乏统一定论。近年用于诊断GIM的血清学生物标志物不断被探索发现,但更多便于社区推广的、低成本的、高灵敏度和高特异度的标志物或检测手段仍有待开发。因此,未来深入了解GIM的血清学标志物,将为探索GIM的非创伤性筛查策略提供可参考的方法,以便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上皮化生 胃癌 幽门螺杆菌 危险因素 血清学标志物 队列研究
下载PDF
胃黏膜癌变过程中LncRNAs的表达变化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玉南 陈科 +7 位作者 蔡晓刚 陈嘉伟 纪璘 王云飞 张小雪 董盛蓉 占强 安方梅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5期741-751,共11页
目的:探讨胃黏膜癌变过程中lncRNAs的表达谱变化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探索胃黏膜癌变的分子机制,为胃癌早期阻断和干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及靶点分子。方法:通过高通量测序(HiSeq)方法对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慢性萎缩性胃炎(C... 目的:探讨胃黏膜癌变过程中lncRNAs的表达谱变化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探索胃黏膜癌变的分子机制,为胃癌早期阻断和干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及靶点分子。方法:通过高通量测序(HiSeq)方法对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肠上皮化生(IM)、异型增生(Dys)以及胃癌(GC)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表达谱进行检测。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差异表达的LncRNAs所调控的功能及信号通路分别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分析。通过RT-qPCR验证Lnc-XR_940570(XR_940570)和Lnc-XR_001746081(XR_001746081)在胃黏膜癌病变临床标本中的表达及Hp不同感染状态时的表达。结果:与CSG组相比,CAG组中表达上调的LncRNAs有79个(上调倍数≥2,P<0.05),表达下调的LncRNAs有25个(下调倍数≤-2,P<0.05),IM组中表达上调的LncRNAs有403个(上调倍数≥2,P<0.05),表达下调的LncRNAs有283个(下调倍数≤-2,P<0.05),Dys组中表达上调的LncRNAs有219个(上调倍数≥2,P<0.05),表达下调的LncRNAs有159个(下调倍数≤-2,P<0.05),GC组中表达上调的LncRNAs有1276个(上调倍数≥2,P<0.05),表达下调的LncRNAs有904个(下调倍数≤-2,P<0.05),在4个组中表达均有变化的LncRNAs有27个。对变化的27个LncRNAs进行生物信息学GO和KEGG分析发现,上调的LncRNAs主要调控代谢通路、消化吸收等,下调的LncRNAs主要调控肿瘤、胃酸分泌、cAMP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等。qRT-PCR验证显示,XR_001746081和XR_940570在CAG组中表达较CSG组上调,且在合并Hp感染的CAG组中差异更为显著。结论:胃黏膜从慢性炎症到癌变过程中LncRNAs的表达谱发生显著变化。异常表达的LncRNAs调控肿瘤、胃酸分泌、代谢通路等。XR_001746081和XR_940570可能在Hp感染后胃黏膜由浅表性胃炎发展为萎缩性胃炎中起到关键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萎缩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胃癌前病变
下载PDF
结肠镜检查困难程度的患者相关因素分析
3
作者 陈栩槿 杨成 +6 位作者 朱先兰 韦冰妮 纪璘 谢竹君 居峰 章乐尧 占强 《胃肠病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55-461,共7页
背景:完整的结肠镜检查是诊断和治疗结直肠疾病的关键,其在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方面的作用已得到公认。目的:分析影响结肠镜检查困难程度的患者相关因素。方法:通过专家咨询,对可能影响结肠镜检查困难程度的患者相关因素以Liker... 背景:完整的结肠镜检查是诊断和治疗结直肠疾病的关键,其在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方面的作用已得到公认。目的:分析影响结肠镜检查困难程度的患者相关因素。方法:通过专家咨询,对可能影响结肠镜检查困难程度的患者相关因素以Likert量表进行排序。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连续纳入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门诊行无痛结肠镜检查且符合条件的患者1621例,收集人口学、临床和内镜相关资料,主要结局指标包括盲肠插入时间(CIT)和腺瘤/息肉检出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困难结肠镜检查(CIT≥10 mi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621例结肠镜检查患者中45.8%为男性,平均年龄(47.45±13.27)岁,平均体质指数(23.32±3.11)kg/m^(2)。将2轮专家咨询筛选出的排名前5的可能影响结肠镜检查困难程度的患者因素纳入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妇科手术史(OR=14.895,95%CI:9.741~22.776,P<0.001)、女性(OR=3.086,95%CI:2.066~4.608,P<0.001)、年龄≥60岁(OR=2.890,95%CI:1.957~4.269,P<0.001)和便秘20~30年(OR=1.804,95%CI:1.021~3.185,P<0.05)是困难结肠镜检查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些因素对腺瘤/息肉检出率也有显著影响。结论:既往妇科手术史、女性、高龄、长期便秘是困难结肠镜检查的患者相关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实践中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有助于预判结肠镜检查困难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困难结肠镜检查 患者相关因素 危险因素 盲肠插入时间 腺瘤检出率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肠道真菌-细菌稳态在炎症性肠病中的意义
4
作者 陈思远 周群燕 +4 位作者 孙静 许馨文 陈中霞 安方梅 占强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4期314-318,共5页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以慢性肠道炎症为特征的消化道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肠道微生态失调引起的过度持续免疫反应是IBD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据统计,肠道微生物类型超过100万亿种,包括细菌、真菌在内的不同微生物体,...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以慢性肠道炎症为特征的消化道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肠道微生态失调引起的过度持续免疫反应是IBD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据统计,肠道微生物类型超过100万亿种,包括细菌、真菌在内的不同微生物体,共同参与能量代谢、肠道屏障功能和免疫平衡。肠道内的真菌与细菌之间存在稳定的协同、拮抗和共生关系,真菌-细菌稳态在维持肠内环境稳态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围绕IBD患者肠道真菌变化,基于真菌-细菌稳态的肠道免疫调节及治疗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真菌 细菌 肠道微生态
原文传递
胃癌前病变的发病机制及早期胃癌筛查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小雪 占强 安方梅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2023年第11期935-939,共5页
胃癌分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其中早期胃癌患者五年生存率达90%以上,而进展期胃癌五年生存率尚不足20%。因此,了解胃癌前病变发病机制,做到胃癌的早期筛诊和干预,对于胃癌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本文总结并探讨了目前胃癌前病变发病机... 胃癌分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其中早期胃癌患者五年生存率达90%以上,而进展期胃癌五年生存率尚不足20%。因此,了解胃癌前病变发病机制,做到胃癌的早期筛诊和干预,对于胃癌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本文总结并探讨了目前胃癌前病变发病机制及胃癌早期筛查方法的最新进展,旨在为今后胃癌前病变的干预及早期胃癌的筛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癌前病变 萎缩 肠上皮化生 早期胃癌 发病机制 筛查
原文传递
基于预防早期结直肠癌的"围结肠镜期"管理模式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韦冰妮 陈栩槿 +1 位作者 杨成 占强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53-855,共3页
结直肠癌呈发病率上升和年轻化趋势,给全球带来了沉重负担。结肠镜检查可识别并清除癌前病变与癌前状态,是预防结直肠癌的核心手段。学界对结肠镜检查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推动了近年以结肠镜为主导的密集研究。临床医师也逐渐意识到结... 结直肠癌呈发病率上升和年轻化趋势,给全球带来了沉重负担。结肠镜检查可识别并清除癌前病变与癌前状态,是预防结直肠癌的核心手段。学界对结肠镜检查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推动了近年以结肠镜为主导的密集研究。临床医师也逐渐意识到结肠镜检查的重点不仅在于检查时的质量控制,检查前的教育及肠道准备、检查后的随访等亦与结直肠癌预后息息相关,长期的结直肠癌管理离不开结肠镜检查的任一环节。本文总结了整个结肠镜检查过程对早期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影响,同时提出用"围结肠镜期"一体化"结肠镜检查前、中、后"这一连续时间段,强调早期结直肠癌在"围结肠镜期"的整体管理,旨在规范结肠镜检查,从而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结肠镜期 结直肠癌 结肠镜检查 管理
原文传递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超声内镜引导下胰管支架引流治疗重症胰腺炎后胰管离断综合征1例
7
作者 蒋莉莎 占强 唐良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2023年第7期560-562,共3页
本文报道一例患者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后出现胰瘘、胰管离断,曾放置腹腔引流管引流胰腺远端胰液,第1次ERCP造影证实胰腺体部胰管不完全断裂,放置双猪尾胰管支架以引流胰腺远端胰液,后胰管支架移位,再次ERCP,导丝及造影剂无法逆行越过胰体... 本文报道一例患者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后出现胰瘘、胰管离断,曾放置腹腔引流管引流胰腺远端胰液,第1次ERCP造影证实胰腺体部胰管不完全断裂,放置双猪尾胰管支架以引流胰腺远端胰液,后胰管支架移位,再次ERCP,导丝及造影剂无法逆行越过胰体部胰管断裂处,后通过超声内镜引导下胰管穿刺引流术经胃壁穿刺胰管,内镜下放置7Fr×150mm塑料支架至胰管断裂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定期随访腹部CT提示胰管支架位置良好,胰腺体尾部积液逐渐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超声内镜引导下胰管穿刺引流术 胰管离断综合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