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沈益美 方梅 王伟伟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6年第10期1011-1013,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无锡市人民医院2014年1-6月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108例作为对照组,2014年7-12月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101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无锡市人民医院2014年1-6月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108例作为对照组,2014年7-12月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101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了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提高了护士专业技术能力和工作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中心静脉导管
下载PDF
ICU住院患者心理问题的伦理学思考 被引量:4
2
作者 汪明灯 方晓玲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8年第5期121-122,共2页
各种危重疾病对躯体的重大打击、有创诊疗以及复杂、陌生的病房环境和治疗设备等因素会导致ICU患者产生恐惧、绝望、焦虑、抑郁等种种心理问题。病人是一个具有丰满人性的社会中"人",为追求恢复完整意义上的康复过程,在临床... 各种危重疾病对躯体的重大打击、有创诊疗以及复杂、陌生的病房环境和治疗设备等因素会导致ICU患者产生恐惧、绝望、焦虑、抑郁等种种心理问题。病人是一个具有丰满人性的社会中"人",为追求恢复完整意义上的康复过程,在临床技术性诊疗、护理活动中就需要对病人的各种心理危机予以关注,因此,医护人员在临床中需要培养一种具有人性化的完整意义上康复的诊疗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 伦理 ICU
下载PDF
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5
3
作者 王春艳 许红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8期2681-2683,共3页
目的探讨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对护理质量、临床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ICU机械通气患者108例,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行ICU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 目的探讨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对护理质量、临床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ICU机械通气患者108例,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行ICU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各项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病房管理、特级护理、文书管理、急救药品管理、重点环节管理和总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 机械通气 护理质量 并发症
下载PDF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对ICU患者拔管后不良结局的预测价值: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4
作者 庄朋 戴亚萍 +2 位作者 钱丹 曹燕 梁锋鸣 《现代医学》 2024年第8期1249-1255,共7页
目的:探索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与ICU患者拔管后不良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1日至2023年1月31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1153例符合条件的ICU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根据GNRI将营养风险分为4个亚组:高风险组(GNRI&... 目的:探索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与ICU患者拔管后不良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1日至2023年1月31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1153例符合条件的ICU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根据GNRI将营养风险分为4个亚组:高风险组(GNRI<82)、中风险组(82≤GNRI≤91)、低风险组(92≤GNRI≤98)、无风险组(GNRI>98),比较各组拔管后不良结局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限制性立方样条(RCS)分析GNRI与不良结局之间的关系,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GNRI与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的关系。结果:与未发生不良结局的老年患者相比,发生不良结局的老年患者GNRI更低(P<0.001),随着GNRI下降,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逐渐增加(趋势P<0.001)。与无风险组比较,高风险组患者拔管后30 d内死亡(OR=2.76,95%CI 1.40~5.46)、肺炎(OR=3.07,95%CI 1.42~6.68)、72 h内再插管(OR=2.41,95%CI 1.06~5.49)和拔管后吞咽困难(OR=2.94,95%CI 1.19~7.31)的发生风险均最高(均趋势P<0.001)。RCS分析显示GNRI与拔管后不良结局之间存在线性关系(非线性P>0.05),GNRI与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呈负相关。结论:ICU老年患者的GNRI值与拔管后不良结局呈负相关,GNRI值越低,拔管后发生不良结局的风险越高,应重视老年患者的营养风险,及时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 ICU 老年患者 气管插管 拔管后不良结局
原文传递
法舒地尔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9
5
作者 杨云伟 许红阳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19年第3期154-157,共4页
目的 观察法舒地尔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临床诊断为慢性肺心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 目的 观察法舒地尔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临床诊断为慢性肺心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法舒地尔和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呼吸频率、心率、肺动脉压、心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和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和肺动脉压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的呼吸频率、心率和肺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博输出量(SV)、氧饱和度(SaO2)和血氧分压(PaO2)均有所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2)有所降低,且观察组LVEF、SV、SaO2和PaO2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aCO2降低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85.3%)高于对照组(6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法舒地尔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效果显著,且能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推荐在临床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舒地尔 无创正压通气 肺心病 呼吸衰竭
下载PDF
脑出血急性期肌酶谱变化的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在望 张剑平 +2 位作者 于璇 石国锋 薛玉喜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3年第4期254-256,共3页
目的:研究脑出血急性期肌酶谱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急性脑出血患者186例为脑出血组,同期功能性头痛患者86例为对照组;测定2组患者血清肌酶水平(CK、CK-MB、LDH、AST)并进行比较;分析不同出血部位、出血量、意识状态、预后及血肿破入脑... 目的:研究脑出血急性期肌酶谱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急性脑出血患者186例为脑出血组,同期功能性头痛患者86例为对照组;测定2组患者血清肌酶水平(CK、CK-MB、LDH、AST)并进行比较;分析不同出血部位、出血量、意识状态、预后及血肿破入脑室情况的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肌酶谱变化的差异。结果:脑出血组CK、LDH、AST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不同出血部位的脑出血者肌酶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破入脑室者仅LDH高于未破入脑室者(P<0.05);严重意识障碍者肌酶谱均高于意识障碍轻者(P<0.05);大量出血者CK及LDH明显高于小量出血者(P<0.05);死亡者仅LDH高于存活者(P<0.05)。结论:脑出血急性期血清肌酶的升高程度(特别是CK和LDH)对脑出血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有提示作用,对患者近期预后的判定仅LDH价值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肌酶谱 预后
下载PDF
急诊内科老年患者误诊因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汪明灯 方晓玲 《医学与哲学(B)》 2008年第4期52-53,共2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急诊老年患者的比例正逐步提高;老年急症具有症状不典型、病情复杂、病史不全面等特点,如何避免误诊成为急诊医生一大挑战。本文从主、客观方面分析误诊因素,探讨如何运用科学的临床思维诊断老年患者。
关键词 急诊 老年患者 误诊
下载PDF
辛伐他汀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效果 被引量:4
8
作者 杨云伟 许红阳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19年第4期202-203,217,共3页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联合阿奇霉素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H)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无锡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COPD合并PH的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辛伐他汀,观察组在此基础上...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联合阿奇霉素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H)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无锡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COPD合并PH的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辛伐他汀,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阿奇霉素肠溶片,比较两组治疗6个月后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及6min步行距离。结果治疗6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肺功能指标的肺动脉平均压明显降低(P<0.05);用力肺活量(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明显升高(P<0.05);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升高(P<0.05);6min步行距离明显增加(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老年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能够降低肺动脉平均压,增强肺功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辛伐他汀 阿奇霉素
下载PDF
气管导管气囊压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许红阳 杨挺 +1 位作者 梁锋鸣 王雁娟 《麻醉与监护论坛》 2007年第3期159-160,共2页
目的:判断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套管气囊压力是否合适。 方法:40例经口气管插管和15例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患者的气囊压力和注气容积进行测量。 结果:实际气管插管患者气囊压力为(59.3±217)cmH2O.明显高于推荐压力值;实际注... 目的:判断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套管气囊压力是否合适。 方法:40例经口气管插管和15例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患者的气囊压力和注气容积进行测量。 结果:实际气管插管患者气囊压力为(59.3±217)cmH2O.明显高于推荐压力值;实际注入气体量明显高于推荐压力所需注入容积(P<0.05)。 结论:临床上根据经验和手感来确定气管导管气囊压力和注气量偏高,应对机械通气患者的气管套管压力和注气量进行测量和调整.以减少气管套管对气管粘膜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压力 气体容积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肺移植术后患者饮食管理中的应用
10
作者 蔡亚萍 曹凯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3年第11期1061-1062,共2页
循证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中审慎的、明确的、明智的应用科学证据,并使之与熟练的临床知识与经验相结合,同时参照患者愿望作出的符合患者需求的最佳护理决策过程。
关键词 循证护理 肺移植 饮食管理
下载PDF
两种不同气管切开术临床应用的对比研究
11
作者 周之音 《中外医学研究》 2009年第14期162-162,共1页
目的 比较经皮气管切开与传统气管切开的优缺点.方法 采用经皮气管切开术的患者20例为观察组,采用传统气管切开术的患者2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3~5(3.6±0.89)min,发生皮下气肿1例.对... 目的 比较经皮气管切开与传统气管切开的优缺点.方法 采用经皮气管切开术的患者20例为观察组,采用传统气管切开术的患者2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3~5(3.6±0.89)min,发生皮下气肿1例.对照组手术时间20~60(34.1±8.95)min,发生切口出血等并发症8例.两组在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上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PDT与ST比较,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易于床边实施,安全、实用的气管切开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气管切开 传统气管切开 并发症
下载PDF
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对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呼吸困难程度及不良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19
12
作者 阚晓美 许红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5655-5657,共3页
目的探讨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老年患者开展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对其日常活动能力、呼吸困难程度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稳定期中重度COPD老年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 目的探讨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老年患者开展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对其日常活动能力、呼吸困难程度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稳定期中重度COPD老年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其中研究组给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对照组则实施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后日常活动能力水平、肺功能、呼吸困难程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在治疗前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FEV1、FVC及FEV1%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前6 min步行试验(6MWT)和呼吸困难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6MWT值高于对照组(P<0.05),呼吸困难评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用药过程中出现口干1例,心悸2例,排尿困难1例,声音嘶哑1例,发生率为12.5%(5/40),对照组出现心悸2例,胃肠道反应3例,发生率为13.2%(5/3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应用于稳定期中重度COPD老年患者,相较于布地奈德吸入剂,能有效减轻患者呼吸困难程度,提高日常活动能力,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噻托溴铵 日常活动能力 呼吸困难
下载PDF
密闭式吸痰结合恒速小量持续气道湿化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莹萤 邹洁 许红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第4期515-518,共4页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结合恒速小量持续气道湿化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0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行开放式吸痰和间断气道湿化干预,观察组行密...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结合恒速小量持续气道湿化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0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行开放式吸痰和间断气道湿化干预,观察组行密闭式吸痰结合恒速小量持续气道湿化干预。对比两组插管后24 h、72 h、120 h痰液黏稠度、痰痂形成情况及吸痰后不同时间血氧饱和度变化,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插管后72 h、120 h痰液黏稠Ⅲ度及痰痂形成率分别为3.70%(2/54)、1.85%(1/54)、1.85%(1/54)、5.56%(3/54),均低于对照组的16.67%(9/54)、53.70%(29/54)、14.81%(8/54)、20.37%(11/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吸痰后1 min、3 min、5 min的血氧饱和度(85%~95%)分别为25.93%(14/54)、87.04%(47/54)、100.00%(54/54),均高于对照组的0.00%(0/54)、0.00%(0/54)、1.85%(1/5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吸痰过程、气道湿化过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结合恒速小量持续气道湿化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可减轻痰液黏稠度,有效预防痰痂形成,提高血氧饱和度,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闭式吸痰 持续气道湿化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痰痂形成 血氧饱和度 不良反应
下载PDF
T-SPOT.TB与sPD-L1检测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志海 许红阳 《临床肺科杂志》 2019年第6期1053-1056,共4页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soluble programmed death ligand-1,sPD-L1)单独及联合检测在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4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soluble programmed death ligand-1,sPD-L1)单独及联合检测在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4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为结核组,选择同时期收治的140例非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为非结核组,取血进行T-SPOT.TB,取胸腔积液测定sPD-L1水平,分析T-SPOT.TB、sPD-L1单独或联合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效能。结果结核组T-SPOT.TB阳性率为87.1%,非结核组阳性率为9.3%,结核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结核组(χ^2=169.945,P<0.001);结核组胸腔积液sPD-L1水平显著高于非结核组,差异显著(t=21.345,P<0.001);单独的T-SPOT.TB、sPD-L1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敏感度、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行联合检测的敏感度显著高于系列联合检测(P<0.05),且显著高于各单项检测(P<0.05);系列联合检测的特异度显著高于平行联合检测(P<0.05),且显著高于各单项检测(P<0.05)。结论T-SPOT.TB、sPD-L1联合检测可提高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 结核性胸腔积液
下载PDF
SOFA评分在肺移植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学芳 潘红 +1 位作者 黄琴红 潘芸芸 《临床护理杂志》 2020年第2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在肺移植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8月~2019年8月102例在我院进行肺移植患者,按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治疗前后进行SOFA评分,行ICU严密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在肺移植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8月~2019年8月102例在我院进行肺移植患者,按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治疗前后进行SOFA评分,行ICU严密护理措施。观察组根据SOFA评分动态调整护理措施。分析两组护理缺陷、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SOFA评分的差异。结果存活者在肺移植前后SOF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者在肺移植前后SOF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者在肺移植前后SOFA评分均显著高于存活患者(P<0.05),观察组护理缺陷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ECMO支持肺移植患者感染发生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SOFA评分对患者的病情进展进行动态评估,依据病情轻重动态调整肺移植患者ICU的护理级别,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护理缺陷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ECMO支持肺移植患者在ICU期间感染情况,增加对ICU护理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手术后护理 SOFA评分
下载PDF
ICU护士长-护士预约访谈制度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俞萍 任国琴 +1 位作者 杨正宇 何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年第17期2485-2487,共3页
目的:建立并落实 ICU 护士长—护士预约访谈制度,降低 ICU 护士职业倦怠,提高工作满意度和工作质量。方法2014年2月—2015年9月,由 ICU 护士长对病区28名护士共进行68次预约访谈,对访谈制度实施前后 ICU 护士的工作倦怠水平、工作... 目的:建立并落实 ICU 护士长—护士预约访谈制度,降低 ICU 护士职业倦怠,提高工作满意度和工作质量。方法2014年2月—2015年9月,由 ICU 护士长对病区28名护士共进行68次预约访谈,对访谈制度实施前后 ICU 护士的工作倦怠水平、工作满意度和 ICU 护理工作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实施预约访谈制度后,ICU 护士工作倦怠评分情绪衰竭维度得分由(29.17±7.90)分下降到(23.08±6.58)分(P <0.05),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由(31.63±5.20)分提高到(36.13±5.90)(P <0.05),工作满意度评分由(58.96±7.17)分提高到(64.38±4.92)分(P <0.05),ICU 护理工作质量得分由(80.13±1.65)分提高到(88.88±1.89)分(P <0.05)。结论建立与实施护士长—护士预约访谈制度,有利于护士长、护士之间的相互了解,为 ICU 护士提供积极的支持系统,降低工作倦怠水平,提高工作满意度和护理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护士 护理 监督 职业满意 疲劳
原文传递
自制弹力加压绷带在ICU穿刺点压迫止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海燕 王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年第6期705-706,共2页
目的探讨简单便捷的ICU患者穿刺点压迫止血方法。方法选取行动脉血气和静脉采血患者150例,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第1次用传统的方法,手工棉签按压穿刺点,直到按压不出血为止,设为对照组;第2次用自制弹力加压绷带按压,设为实验... 目的探讨简单便捷的ICU患者穿刺点压迫止血方法。方法选取行动脉血气和静脉采血患者150例,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第1次用传统的方法,手工棉签按压穿刺点,直到按压不出血为止,设为对照组;第2次用自制弹力加压绷带按压,设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止血效果。结果实验组护士操作时间为(0.49±0.09)min,低于对照组的(5.99±0.3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08,P〈0.01);护士对两种方法的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分别为一16.43,-17.29,-14.93,-3.75,-17.29;P〈0.01)。结论自制弹力加压绷带在穿刺点压迫止血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减少护士操作时间,制作简易,操作方法易掌握,护士接受程度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制弹力加压绷带 压迫止血 ICU
原文传递
集束化护理预防ICU患者肛周湿疹的效果 被引量:6
18
作者 蔡亚萍 王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年第35期4273-4275,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集束化护理预防ICU患者肛周湿疹的发生及促进肛周皮肤恢复的效果。方法将304例每天排便≥4次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2例。观察组采用集束化预防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复方锌氧油外涂保护肛周皮肤... 目的探讨采用集束化护理预防ICU患者肛周湿疹的发生及促进肛周皮肤恢复的效果。方法将304例每天排便≥4次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2例。观察组采用集束化预防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复方锌氧油外涂保护肛周皮肤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肛周湿疹发生率、发生的程度及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肛周湿疹发生率分别为6.41%,20.39%,观察组Ⅰ度、Ⅱ度、Ⅲ度肛周湿疹分别为10,0,0例,对照组分别为12,10,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66,P=0.02)。观察组肛周湿疹愈合时间为(1.20±0.13)d,对照组为(5.90±0.4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7,P=0.00)。结论集束化护理可有效预防和促进ICU患者肛周湿疹的皮肤恢复,保护患者肛周皮肤完整,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湿疹 肛周 集束化护理
原文传递
肺移植患者痰液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许红阳 王大鹏 +2 位作者 臧芝栋 姜淑云 陈静瑜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3495-3497,共3页
目的分析肺移植患者痰液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正确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医院接受肺移植手术治疗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痰液标本采用VITEK-32全自动分析鉴定仪进行病原菌鉴定,用K-B... 目的分析肺移植患者痰液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正确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医院接受肺移植手术治疗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痰液标本采用VITEK-32全自动分析鉴定仪进行病原菌鉴定,用K-B法进行耐药试验,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6例肺移植患者的痰液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10株,其中占多数的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55.00%,以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占33.64%,以溶血性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居多,真菌占11.00%,以曲霉菌和白色念珠菌为主;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耐药率较低,均<26.00%,溶血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较低,均<20.00%,曲霉菌属、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耐药率较低,均<26.00%。结论临床需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达到有效抗感染及减少耐药性的双重作用,从而提高肺移植受体及器官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患者 病原菌培养 药敏试验 抗感染治疗
原文传递
氧疗策略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20
作者 黄琴红 潘红 +4 位作者 许正红 曹燕 王俏英 沈益美 陆寅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2-75,共4页
总结氧疗策略在20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中的应用经验。根据患者入院时缺氧的严重程度选择个体化氧疗策略:鼻导管吸氧、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机械通气。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氧疗策略,改为俯卧位通气、体外膜肺氧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 总结氧疗策略在20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中的应用经验。根据患者入院时缺氧的严重程度选择个体化氧疗策略:鼻导管吸氧、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机械通气。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氧疗策略,改为俯卧位通气、体外膜肺氧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等。本组15例病毒检测转阴后转入普通病房,5例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 缺氧 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