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锡地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57例病因的临床分析
1
作者 蒋元强 傅东红 +1 位作者 毛玉文 朱华淳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6期653-655,共3页
目的分析近年来无锡地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MGA)患者的常见病因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无锡地区57例MGA患者的常见病因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导致MGA的常见病因如下:长期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史导致摄入不足、膳食异常、全胃及胃大部切除、慢性腹泻... 目的分析近年来无锡地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MGA)患者的常见病因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无锡地区57例MGA患者的常见病因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导致MGA的常见病因如下:长期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史导致摄入不足、膳食异常、全胃及胃大部切除、慢性腹泻、小肠切除、长期酗酒、慢性肝病、甲亢及病因不明等.该病在无锡地区以中老年为多,病因多与器质性疾病有关;而膳食异常则为发病患者的另一重要原因,以年轻患者及女性患者为多.结论无锡地区导致MGA的病例以老年患者为多见,其中器质性疾病为主要病因;而膳食异常则是导致青年及女性患病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巨细胞性 病因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与骨髓中瘤细胞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蒋元强 李建勇 +8 位作者 吴雨洁 杨慧 沈云峰 陈丽娟 徐卫 钱思轩 吴汉新 陆化 盛瑞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908-912,共5页
本研究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循环骨髓瘤细胞(circulating myeloma cells,CMC)和骨髓骨髓瘤细胞(marrow myeloma cells,MMC)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术对55例MM患者同时检测CMC和MMC的百分率,并结合患者的β2微球蛋... 本研究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循环骨髓瘤细胞(circulating myeloma cells,CMC)和骨髓骨髓瘤细胞(marrow myeloma cells,MMC)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术对55例MM患者同时检测CMC和MMC的百分率,并结合患者的β2微球蛋白(β2-MG)、血浆白蛋白(Alb)水平、染色体核型、肾功能等预后相关指标进行系统分析。将患者分成4组:A组为同时检测到CMC和MMC患者;B组为仅检测到MMC患者;C组为仅检测到CMC患者;D组为未检测到瘤细胞患者。结果发现:与其他各组相比,A组的β2-MG和肌酐浓度显著增高,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下。就上述预后因素而言,在检测到与未检测到骨髓瘤细胞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初发、复发/难治患者的CMC和MMC百分率明显高于部分缓解和完全缓解的患者。骨髓瘤患者CMC与MMC显著相关。结论:骨髓瘤患者CMC和MMC百分率不仅反映肿瘤负荷,而且预示病情进展,特别是同时检测到CMC和MMC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瘤细胞 循环骨髓瘤细胞 骨髓骨髓瘤细胞
下载PDF
葡萄糖神经酰胺合酶与白血病细胞耐药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谢平 葛素梅 +3 位作者 沈云峰 顾中华 穆会君 张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900-902,共3页
本研究旨在观察葡萄糖神经酰胺合酶(glucosylceramide synthase,GCS)基因及其蛋白在人白血病细胞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多药耐药的关系。首先以β-actin基因为内参照物,采用RT-PCR方法分析了53例耐药/非耐药白血病患者外周血标本,并对药物敏... 本研究旨在观察葡萄糖神经酰胺合酶(glucosylceramide synthase,GCS)基因及其蛋白在人白血病细胞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多药耐药的关系。首先以β-actin基因为内参照物,采用RT-PCR方法分析了53例耐药/非耐药白血病患者外周血标本,并对药物敏感的HL-60细胞株和对阿霉素耐药的HL-60/ADR细胞株中GCS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同时与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表达进行比较。继而采用Westernblot法分析HL-60细胞株及HL-60/ADR细胞株中GCS蛋白及P-gp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白血病患者耐药组临床标本中的GCS基因扩增条带光密度相对比值明显高于非耐药组(P<0.05),且GCS基因扩增条带光密度值显著增强时往往伴有mdr1基因的高表达,两者呈正相关(P<0.01、r=0.6)。HL-60/ADR细胞株GCSmRNA及蛋白均过度表达,且明显高于HL-60细胞株,与此同时,HL-60/ADR细胞株的mdr1mRNA和P-gp的表达亦显著增高。结论:GCS可能在白血病多药耐药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酶 多药耐药 白血病 HL-60细胞 HL-60/ADR细胞
下载PDF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急变期细胞遗传学及分子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炜 李建勇 +6 位作者 仇海荣 潘金兰 李丽 曹祥山 沈云峰 王志林 薛永权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01-504,F0002,共5页
目的研究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急变期(CML-BC)细胞遗传学及分子遗传学改变。方法随机选取25例CML-BC病例,进行常规细胞遗传学分析,并同时以双色双融合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其染色体标本。对于FISH技术检测到的间期细胞中只有单个融合... 目的研究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急变期(CML-BC)细胞遗传学及分子遗传学改变。方法随机选取25例CML-BC病例,进行常规细胞遗传学分析,并同时以双色双融合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其染色体标本。对于FISH技术检测到的间期细胞中只有单个融合信号的标本,则观察其中期细胞,以明确是否为衍生9号染色体[der(9)]缺失。结果在随机选取的25例CML-BC病例中有5例以检测存在der(9)缺失,而R显带在25例中均未发现der(9)的缺失。der(9)缺失的病例未显示出细胞遗传学上的不稳定趋势。CML-BC中具有新遗传学异常的病例其CML-BC较短。CML-BC急淋变与急非淋变病例中der(9)缺失概率无差异。结论FISH技术可有效检测der(9)缺失。der(9)缺失与CML-BC中细胞遗传学上不稳定性无相关性,同时不导致CML向某一特定类型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急变期 衍生9号染色体缺失 细胞遗传学 荧光原位杂交
下载PDF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误诊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沈云峰 毛玉文 +2 位作者 朱华淳 王琼 陆米则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1年第7期985-987,共3页
目的 了解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改变、诊断和鉴别诊断 ,减少对该病的误诊率。方法 对 1996~ 2 0 0 0年收住我院内科的 12例曾被误诊的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 ,分析误诊的原因。结果... 目的 了解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改变、诊断和鉴别诊断 ,减少对该病的误诊率。方法 对 1996~ 2 0 0 0年收住我院内科的 12例曾被误诊的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 ,分析误诊的原因。结果  1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发热、淋巴结肿大和粒细胞减少最为多见。淋巴结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主要为副皮质区的多处坏死 ,不同程度的组织细胞、免疫母细胞、浆细胞样单核细胞增生 ,无中性粒细胞浸润。易引起误诊 ,尤其是误诊为淋巴结结核。结论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以发热、淋巴结肿大、粒细胞减少为特征 ,其病理改变为淋巴结副皮质区多处坏死 ,伴组织细胞、浆细胞样单核细胞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 淋巴结活检 误诊 KIKUCHI病
下载PDF
40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回顾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凌浩 王智 +4 位作者 陆时运 赵晓红 周仲昊 王晨 曹海武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28期4218-4221,共4页
目的认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临床特征。方法对40例CLL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岁以上者占90%,男女比例为2.1∶1,发现一家族中2人患病;免疫表型均为B淋系,其中CD19阳性、CD23阳性、FMC-7... 目的认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临床特征。方法对40例CLL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岁以上者占90%,男女比例为2.1∶1,发现一家族中2人患病;免疫表型均为B淋系,其中CD19阳性、CD23阳性、FMC-7阴性比例均为100%,CD5和CD20的阳性比例均为92%;均未检测到常见白血病融合基因;染色体异常比例高达47%,包括del(13q14)、del(13q14),delRb1、47,XX,+12、46,XX,der(10),der(17)dic(9;17)、46,XX,t(5;13)(q33;q34)、45,XY,3q+,-6;以氟达拉滨为基础的方案显著提高疗效;疗效与年龄、性别、分期、阿司匹林以及他汀类药物无关。结论 CLL多发于老年男性,具有家族聚集性发病特点,免疫表型具有一定特征,是其诊断的重要依据,染色体异常发生比例高且多见复杂核型,以氟达拉滨为基础的方案能够有效提高其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回顾性分析 免疫表型 氟达拉滨
下载PDF
婴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过毅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07-209,共3页
目的探讨婴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相关性、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于AITP患者,应用ELESA方法测CMVIgG、IgM,对仅CMVIgG阳性者,再予CMVDNAPCR检测,同时予肝功能检测。对于CMVIgG或CMVDNAPCR阳性而... 目的探讨婴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相关性、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于AITP患者,应用ELESA方法测CMVIgG、IgM,对仅CMVIgG阳性者,再予CMVDNAPCR检测,同时予肝功能检测。对于CMVIgG或CMVDNAPCR阳性而无肝功能损害,均予地塞米松(Dex)+静注人血丙球(IVIG)常规治疗,而对同时有肝功能损害者分析予Dex+IVIG+阿托莫兰或Dex+IVIG+阿托莫兰+更昔洛韦(GCV)治疗。结果仅CMV感染而无肝功能损害与非CMV感染的AITP患者经正规治疗后,两组血小板升至正常时间差异无显著性,而肝功能异常时,两组血小板升至正常及肝功能恢复时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婴儿AITP与CMV感染密切相关,若合并有其它脏器损害需联合应用GCV治疗,否则只需常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巨细胞病毒 更昔洛韦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端粒酶、染色体及p170糖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沈云峰 毛玉文 +4 位作者 朱华淳 袁育青 谢萍 李小斐 谢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AL)细胞内端粒酶活性与染色体及p170糖蛋白表达的相关性以及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分别用端粒重复放大程序-酶标法(TRAP-ELISA)和热变性姬姆萨R显带法及流式细胞仪分别对37例AL细胞...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AL)细胞内端粒酶活性与染色体及p170糖蛋白表达的相关性以及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分别用端粒重复放大程序-酶标法(TRAP-ELISA)和热变性姬姆萨R显带法及流式细胞仪分别对37例AL细胞内端粒酶活性、染色体分析和p170糖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37例AL患者的白血病细胞端粒酶阳性率为70.27%,p170糖蛋白阳性率为43.20%;染色体的异常率达54.00%。端粒酶表达与p170糖蛋白显示出一致性,端粒酶与p170糖蛋白均阳性者完全缓解(CR)率仅为14.30%,端粒酶阳性者其染色体的异常率达65.40%,而阴性者仅为27.30%(P<0.01),端粒酶阳性者CR率为38.46%,阴性者CR率为72.73%(P<0.01)。结论:端粒酶活性阳性的AL患者预后较差;端粒酶活性与p170糖蛋白呈正相关并且染色体的异常比较高,提示三者的高表达是影响AL临床预后的不良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端粒酶 染色体 P170糖蛋白 预后 相关性研究
下载PDF
As_2O_3联合格列卫对难治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靶向治疗
9
作者 沈云峰 杨国华 +7 位作者 朱华淳 蒋元强 周新 孙鸿丽 庄芸 孙超 毛玉文 张日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6期649-652,共4页
目的通过As2O3联合格列卫对Bac/Abl的作用靶点及二者药物作用无交叉耐药性的机制,达到使两种药发挥协同作用,更有效地治疗难治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目的.方法使用格列卫200~400 mg/d,加As2O310 mg/次,7~10 d/月作为一个周期,共用2~3... 目的通过As2O3联合格列卫对Bac/Abl的作用靶点及二者药物作用无交叉耐药性的机制,达到使两种药发挥协同作用,更有效地治疗难治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目的.方法使用格列卫200~400 mg/d,加As2O310 mg/次,7~10 d/月作为一个周期,共用2~3个周期以评价疗效.结果 9例均为单用格列卫无效的患者,经联合使用后有3例达到血液学缓解,3例达到部分缓解,3例未缓解或恶化;9例均未达到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的缓解.结论对格列卫耐药的难治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继续联合应用As2O3,可以使部分患者达到缓解或部分缓解,二者无交叉耐药性并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三氧化二砷 格列卫 靶向治疗
下载PDF
急性混合性白血病6例临床观察伴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超 沈云峰 毛玉文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341-343,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HAL)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以及疗效和预后。方法根据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和遗传学分析结果采用兼顾髓、淋两系治疗方案化疗。结果6例临床表现可有发热、淋巴结肿大、脾大、肝大等,所有患者骨髓增生明显活... 目的分析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HAL)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以及疗效和预后。方法根据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和遗传学分析结果采用兼顾髓、淋两系治疗方案化疗。结果6例临床表现可有发热、淋巴结肿大、脾大、肝大等,所有患者骨髓增生明显活跃,近半数患者属高白细胞白血病。行免疫表型检测同时表达髓系、B系、T系者1例,同时表达髓系、T系者1例,同时表达髓系、B系者4例。染色体检查有异常核型,但未见到有特异性诊断意义的染色体改变。结论HAL较为特殊,诊断有赖于对细胞形态学、化学染色和尤其是免疫分型的综合判断。对HAL的治疗应该给予兼顾髓、淋二系的诱导和巩固化疗方案。但长期疗效的评价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 免疫分型 预后
下载PDF
医护合作延续护理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戚晓梅 陈晓阳 +2 位作者 王智 胡雪萍 任玉娇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8年第9期1019-1022,共4页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延续护理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4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进行出院指导;研究组患者按医护合作延续护理方案实施,包括建立医护...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延续护理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4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进行出院指导;研究组患者按医护合作延续护理方案实施,包括建立医护合作延续护理小组、建立回访档案、电话随访和家庭访视,同时建立微信群进行答题解疑等。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并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的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护合作延续护理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遵医用药、定期复诊、自我防护等遵医行为有积极的意义,并能提高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医护合作 延续护理 遵医行为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原发性心脏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化疗缓解后复发1例报告
12
作者 李磊 王智 由春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6-160,共5页
原发性心脏淋巴瘤(primary cardiac lymphoma,PCL)是一种罕见恶性肿瘤。PCL占心脏肿瘤的1.3%,占结外淋巴瘤的0.5%[1-2]。PCL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很多患者确诊时已存在较大肿块,常存在肿瘤侵犯心脏组织而引起的合并... 原发性心脏淋巴瘤(primary cardiac lymphoma,PCL)是一种罕见恶性肿瘤。PCL占心脏肿瘤的1.3%,占结外淋巴瘤的0.5%[1-2]。PCL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很多患者确诊时已存在较大肿块,常存在肿瘤侵犯心脏组织而引起的合并症,这也造成PCL预后不佳。本例患者确诊时,心脏已存在多发肿块合并Ⅲ°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AV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淋巴瘤 化疗 复发
下载PDF
CAG预激方案治疗老年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9
13
作者 钱思轩 李建勇 +6 位作者 沈云峰 蒋元强 陆化 吴汉新 徐卫 程蕴琳 盛瑞兰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48-250,共3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C)和阿克拉霉素(Acla,A)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G)治疗老年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60-81岁的AML患者52例,男28例,女24例。5例曾接受2个疗程正规剂...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C)和阿克拉霉素(Acla,A)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G)治疗老年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60-81岁的AML患者52例,男28例,女24例。5例曾接受2个疗程正规剂量的化疗,均未缓解;40例作染色体核型分析,10例为预后不良染色体异常。52例均采用CAG预激方案治疗,即Acla 10mg/d,第1~8天,Ara-C10 mg/m^2,1次/12h,第1~14天,G-CSF200μg·m^-2·d^-1,第1~14天。结果化疗后总有效率69.2%,完全缓解(CR)率55.8%。初诊患者CR率为65.7%;复发、难治患者为35.2%;≥70岁患者为44.4%。10例预后不良染色体异常的患者完全缓解4例。全组早期病死率7.7%,总生存期中位时间14个月。化疗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未见严重的非造血系统不良反应。结论CAG预激方案为治疗老年人AML的比较有效、安全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粒细胞 急性 阿糖胞苷 阿柔比星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原文传递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JAK2V617F点突变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陆米则 沈云峰 +1 位作者 蒋元强 穆会君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29-1030,共2页
2005年3月起多个研究组报道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等bcr/abl阴性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CMPD)中存在JAK2基因点突变即JAK2V617F,为该病的发病机制、诊治带来了革命性进展。由于检测方法不同,检测到ET中该突变发生率为23%~57%... 2005年3月起多个研究组报道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等bcr/abl阴性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CMPD)中存在JAK2基因点突变即JAK2V617F,为该病的发病机制、诊治带来了革命性进展。由于检测方法不同,检测到ET中该突变发生率为23%~57%。我们收集了45例ET患者的外周或骨髓血DNA,来探讨JAK2V617F阳性率及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基因点突变 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 BCR/ABL JAK2 发病机制 临床意义 发生率
原文传递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所致皮肤白血病一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陶诗沁 金城 +5 位作者 朱小红 华海康 王智 赵晓红 宣旻 杨莉佳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4-94,共1页
患者男,28岁,因全身皮疹3天,发现粒细胞减少1天来本科门诊就诊。就诊前3天发现躯干、四肢、面部皮肤出现红丘疹伴轻度瘙痒,逐日增多,自觉乏力外,无其他不适,门诊查血常规WBC1.5×10^9/L、PLT79×10^9/L,以粒细胞缺... 患者男,28岁,因全身皮疹3天,发现粒细胞减少1天来本科门诊就诊。就诊前3天发现躯干、四肢、面部皮肤出现红丘疹伴轻度瘙痒,逐日增多,自觉乏力外,无其他不适,门诊查血常规WBC1.5×10^9/L、PLT79×10^9/L,以粒细胞缺乏症收住血液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 皮肤白血病 病所 粒细胞缺乏症 门诊就诊 粒细胞减少 全身皮疹 面部皮肤
原文传递
多重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多发性骨髓瘤复杂核型异常 被引量:1
16
作者 蒋元强 陈丽娟 +5 位作者 朱雨 仇海荣 王荣 许家仁 陆化 李建勇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1-444,共4页
目的 探讨多重荧光原位杂交(multiplex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M-FISH)技术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复杂核型异常(complex chromosomal aberrations,CCAs)检测中的价值.方法 对10例常规细胞遗传学(conv... 目的 探讨多重荧光原位杂交(multiplex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M-FISH)技术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复杂核型异常(complex chromosomal aberrations,CCAs)检测中的价值.方法 对10例常规细胞遗传学(conventional cytogenetics,CC)方法检测具有复杂核型的MM患者应用M-FISH技术确定复杂染色体的重排及标记染色体的组成.结果 M-FISH证实了CC显示的29种结构异常,并进一步明确了1p-、6q-、9q-、9q+、+8q+×2、14q+、?14q、der(4)、der(22)、der(1)t(1;?)(q10;?)、der(3)、del(7)的具体来源;同时也发现CC分析没有发现或不能识别的21种异常,其中t(2;15)(q33;q22)、t(6;7)(q23;q34)、t(8;11)(q24;q23)、t(1;14)(q10;q32)和t(X;1)(q26;q25)是新发现的核型异常.这10例随访的MM患者病例资料中9例已死亡,中位生存期仅为23个月,较公认的MM患者的平均生存期34个月明显缩短.结论 对伴有CCAs的MM患者,M-FISH技术可以明确CC分析中复杂染色体异常,并发现和纠正CC分析中漏检及误检的异常,为MM的染色体异常研究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方法,已经成为精确染色体核型分析所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多重荧光原位杂交 复杂核型异常 生存期
原文传递
双色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inv(16)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惠芬 李建勇 +5 位作者 朱雨 潘金兰 仇海荣 沈云峰 徐卫 薛永权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07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D-FISH)技术在检测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inv(16)中的价值。方法用荧光素直接标记的双色断裂点分离的基因探针CBFβ对42例M4患者进行间期D-FISH检测,并与常规细胞遗传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采用R显... 目的探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D-FISH)技术在检测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inv(16)中的价值。方法用荧光素直接标记的双色断裂点分离的基因探针CBFβ对42例M4患者进行间期D-FISH检测,并与常规细胞遗传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采用R显带核型分析的42例M4患者均未发现inv(16),而D-FISH检测发现10例(23.8%)inv(16),阳性率为30.1%-98.0%,平均阳性率82.1%。5例M4Fn患者均伴有inv(16)。10例阳性患者中7例核型正常,2例伴+22,1例伴+8。结论inv(16)在M4中阳性率为23.8%,与M4Fn密切相关;用CBFβ双色探针进行D-FISH为检测inv(16)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是细胞遗传学检查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粒-单核细胞 急性 染色体 16对 倒位 染色体 原位杂交 荧光
原文传递
衍生9号染色体缺失对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预后价值
18
作者 吴炜 李建勇 +3 位作者 沈云峰 曹祥山 仇海荣 徐卫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86-388,共3页
目的研究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中衍生9号染色体[der(9)]缺失的发生率及预后意义。方法随机选取48例 CML-急变期(BC)患者,以 BCR-ABL 双色双融合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其染色体标本。对于 FISH 技术检测到的间期细胞中只有单个融... 目的研究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中衍生9号染色体[der(9)]缺失的发生率及预后意义。方法随机选取48例 CML-急变期(BC)患者,以 BCR-ABL 双色双融合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其染色体标本。对于 FISH 技术检测到的间期细胞中只有单个融合信号的标本,则观察其中期细胞,以明确是否为 der(9)缺失。对于 der(9)缺失患者,以相同方法检测其初诊时的染色体标本,以明确 der(9)缺失是否和 Ph 易位同时发生。患者慢性期以羟基脲治疗。结果 48例CML-BC 患者中有8例(16.7%)der(9)缺失,其初诊时的染色体标本 der(9)也缺失。der(9)缺失组慢性期及总生存期分别平均为20.9和36.4个月,明显短于未缺失组(55.1和70.3个月)(P<0.05)。CML-BC 急淋变与急非淋变患者中 der(9)缺失概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ISH技术可有效检测 der(9)缺失。der(9)缺失与 Ph 易位同时发生。具有 der(9)缺失的 CML 疾病进展较快,预后较差。羟基脲不具有逆转 CML 中 der(9)缺失的不良预后的作用。der(9)缺失不导致CML 向某一特定类型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慢性 粒细胞性 原始细胞危象 染色体缺失 原位杂交 荧光
原文传递
伴变异型Ph易位的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19
作者 吴炜 李建勇 +6 位作者 朱雨 仇海荣 潘金兰 徐卫 陈丽娟 沈云峰 薛永权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0-473,共4页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及多重荧光原位杂交(multiplex FISH.M-FISH)技术在检测伴变异型Ph易位(variant philadelphia translocation,vPh)的慢性髓细胞自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及多重荧光原位杂交(multiplex FISH.M-FISH)技术在检测伴变异型Ph易位(variant philadelphia translocation,vPh)的慢性髓细胞自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中遗传学改变的意义。方法对10例常规R显带显示伴vPh的CML以双色双融合FISH技术检测其染色体标本。对于间期细胞中仅有单个融合信号的标本,观察其中期细胞,以确定是否为衍生9号染色体[der(9)]缺失。同时对这10例CML进行M—FISH技术检测。结果FISH技术在10例伴vPh的CML中检测到5例存在der(9)缺失。M—FISH检测到除22号染色体外,1、3、5、6、8、10、11和17号染色体也参与vPh,发现了常规细胞遗传学未发现的异常,包括2种未见报道的异常。结论对伴vPh的CML联合使用常规细胞遗传学、FISH、M—FISH技术可使遗传学诊断更加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 多重 变异型Ph易位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原文传递
血清铁蛋白水平评估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病情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20
作者 柳萍 曹海武 +1 位作者 赵晓红 王智 《江苏医药》 CAS 2019年第8期808-810,共3页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铁蛋白水平评估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病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初发组47例、缓解组19例与复发组11例)和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铁蛋白水平。根据WBC、Hb、Plt水平和骨髓原始细胞比例...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铁蛋白水平评估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病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初发组47例、缓解组19例与复发组11例)和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铁蛋白水平。根据WBC、Hb、Plt水平和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对初发组血清铁蛋白进行分层分析。结果初发组、缓解组和复发组的血清铁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初发组和复发组的血清铁蛋白水平又分别高于缓解组(P<0.05),而初发组和复发组的血清铁蛋白水平相仿(P>0.05)。初发组患者中,不同WBC、Hb、Plt水平及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血清铁蛋白水平可能成为评估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病情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性白血病 血清铁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