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膜肺氧合在心脏外科围手术期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蒋侠 李明秋 +2 位作者 徐勇 焦国庆 荣晓松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4期244-246,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心脏手术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4月无锡市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救治的因心脏围手术期心肺功能性衰竭而运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的32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ECMO治疗的有效性及安...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心脏手术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4月无锡市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救治的因心脏围手术期心肺功能性衰竭而运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的32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ECMO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18例患者成功脱离ECMO,14例恢复良好,顺利出院,4例患者因相关并发症死亡。14例患者无法撤除ECMO死亡。结论:ECMO能为心脏围手术期出现心肺功能衰竭的患者提供有效的循环呼吸支持,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心脏手术 心肺功能衰竭
下载PDF
双房双极及单房单极射频消融术在心脏瓣膜病并发心房颤动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对比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韦柳炎 焦国庆 李明秋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27期74-76,共3页
目的观察双房双极及单房单极射频消融术在心脏瓣膜病并发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心脏瓣膜病并发心房颤动患者48例,根据消融方式不同分为A组、B组。A组给予双房双极射频消融治疗,B组给予... 目的观察双房双极及单房单极射频消融术在心脏瓣膜病并发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心脏瓣膜病并发心房颤动患者48例,根据消融方式不同分为A组、B组。A组给予双房双极射频消融治疗,B组给予单房单极射频消融治疗。术后半年行心脏超声及12导联心电图(必要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两组术后半年左房前后径、射血分数,统计两组术后半年房颤复发(房颤或房扑持续时间>30 s)及窦性转复律例数。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中房颤消融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电除颤次数、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住院时间)。根据术后房颤复发与否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A组房颤复发3例;B组房颤复发18例,其中6例出现房扑。与B组相比,A组窦性转复率高(χ^(2)=3.87,P<0.05)。与B组相比,A组射频消融时间长(P<0.05)。两组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中电除颤次数、呼吸机支持时间和住院天数比较,P均>0.05。两组术后左房前后径较术前均缩小(P均<0.01)。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术前左房前后径、房颤病程比较,P均<0.05;术前左房前后径、房颤病程是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均<0.05),双房双极射频消融术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与单房单极射频消融术比较,双房双极射频术虽然消融时间稍长,但能使心脏瓣膜病并发心房颤动患者更有效维持窦性心律,防止房扑发生。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的危险因素有术前左房前后径、房颤病程,保护因素为双房双极射频消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术 双房双极射频消融术 单房单极射频消融术 心脏瓣膜病并发症 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
下载PDF
机械瓣膜置换术及术后早期抗凝治疗对心脏瓣膜病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韦柳炎 《贵州医药》 CAS 2018年第9期1093-1095,共3页
目的观察机械瓣膜置换术及术后早期抗凝治疗对心脏瓣膜病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机械瓣膜置换术的心脏瓣膜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抗凝治疗,观察组使用华法林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 目的观察机械瓣膜置换术及术后早期抗凝治疗对心脏瓣膜病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机械瓣膜置换术的心脏瓣膜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抗凝治疗,观察组使用华法林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使用华法林与安慰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各时点血小板数量、血小板聚集性变化情况及预后。结果两组患者抗凝稳定率、华法林每日用量、INR达标时间、INR最佳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各时点血小板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2d,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4、24周观察组血小板聚集性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血栓栓塞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出血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瓣膜病患者机械瓣膜置换术后使用阿司匹林早期抗凝治疗可有效弥补术后抗凝空白期,华法林与阿司匹林联合早期抗凝能够帮助患者降低术后血栓栓塞发生风险,且不会增加患者出血及死亡率,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病 机械瓣膜置换术 早期抗凝 短期预后
下载PDF
骨骼化与非骨骼化技术获取双侧乳内动脉导致术后胸骨感染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荆朝辉 荣晓松 李明秋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目的:探究骨骼化与非骨骼化获取双侧乳内动脉技术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对于术后胸骨感染率的影响。方法:收集了单中心共321例采取双侧乳内动脉作桥血管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资料。根据动脉桥血管获取技术的不同,分为骨骼化组与... 目的:探究骨骼化与非骨骼化获取双侧乳内动脉技术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对于术后胸骨感染率的影响。方法:收集了单中心共321例采取双侧乳内动脉作桥血管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资料。根据动脉桥血管获取技术的不同,分为骨骼化组与非骨骼化组。结合文献,对潜在的导致术后胸骨感染的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分析。并在控制已知可导致感染的单因素后,对两种获取技术是否导致术后胸骨感染进行了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后骨骼化组有1例胸骨感染,非骨骼化组有5例胸骨感染。单因素分析提示术前体重指数过大、合并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血管病、女性患者与术后胸骨感染相关。Logistic多因素分析提示骨骼化获取动脉技术能够明显降低术后胸骨感染率。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采用骨骼化技术采取双侧乳内动脉作桥血管,可减少术后胸骨感染的发病率。此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胸骨感染 乳内动脉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中术前血浆HbA1c水平预测术后房颤发生率的研究
5
作者 荆朝辉 李明秋 荣晓松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术前H b A1c水平与术后房颤(AF)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本中心连续的397例CABG患者进入本研究样本。根据血浆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将这些病例分组为:低值组,H b A1c在3.8%~5.6%...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术前H b A1c水平与术后房颤(AF)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本中心连续的397例CABG患者进入本研究样本。根据血浆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将这些病例分组为:低值组,H b A1c在3.8%~5.6%(142例),中值组5.7%~6.7%(141例);高值组6.8%~11.4%(114例),统计其不同分组间的房颤发生率并与术前Hb A1c分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术后共有78例发生房颤(19.6%)。在低值组,术后房颤的发生率为28.2%(40/142),中值组为17.0%(24/141),高值组为12.3%(14/114)(P=0.01)。二者之间联系95%可信区间为0.7(0.61~0.83)。高值组与低值组比率为0.42。术前血浆H b A1c水平作为预测术后房颤发生率95%可信区间为0.7(0.65~0.75)(P=0.01)。结论 :术前Hb A1c的水平能够独立预测CABG患者术后房颤的发生率,并制定一定的策略来降低由Hb A1c预测的术后高发人群的AF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糖化血红蛋白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下载PDF
专科护理质量标准在冠脉搭桥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6
作者 高佩蓓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第4期123-124,共2页
目的:探讨专科护理质量标准在冠脉搭桥手术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对本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冠脉搭桥手术患者50例进行专科护理的效果研究,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应用专科护理质量标准护理进行对比观... 目的:探讨专科护理质量标准在冠脉搭桥手术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对本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冠脉搭桥手术患者50例进行专科护理的效果研究,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应用专科护理质量标准护理进行对比观察。结果:2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患者对护理质量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专科护理质量考核达标情况等方面比较,实验组患者在上述指标的表现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能提高专科护理质量、促进护理质量的不断改进,同时能提高护理人员专科能力、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助于护理队伍专科知识和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护理 冠脉搭桥 围术期护理
下载PDF
心脏正中开胸术后深部胸骨切口感染15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1
7
作者 韦柳炎 李明秋 《现代医学》 2022年第4期429-433,共5页
目的:总结心脏外科术后深部胸骨切口感染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1303例正中开胸心脏大血管手术资料,共15例患者术后发生深部胸骨切口感染,男8例,女7例,年龄(65.8±9.8)岁,体重(61.4±8.1)kg。心... 目的:总结心脏外科术后深部胸骨切口感染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1303例正中开胸心脏大血管手术资料,共15例患者术后发生深部胸骨切口感染,男8例,女7例,年龄(65.8±9.8)岁,体重(61.4±8.1)kg。心脏瓣膜置换手术7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例,左房黏液瘤手术1例,孙氏手术1例,房缺修补术1例,左室流出道疏通术1例。Pairolero胸骨感染分型Ⅱ型10例,Ⅲ型5例。确诊深部胸骨切口感染后所有患者均敞开伤口换药,加强引流,待创面干净后尽早至手术室清创。根据胸骨哆开及感染程度选择封闭负压引流、胸骨再固定术、胸大肌转移填充术和万古霉素骨水泥等方法治疗。结果:2例患者经彻底清创,再次胸骨固定术后痊愈;4例患者接受封闭负压引流治疗,1例治愈,3例好转后至手术室清创后因胸骨缺损接受胸大肌肌瓣移植术,2例伤口Ⅰ期愈合,1例因皮下血肿行清除术;5例患者去除胸骨固定物并清创后予万古霉素骨水泥固定胸骨,4例康复出院,1例孙氏手术患者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4例Ⅲ型感染患者经清创后治愈。术后随访2~12个月,成功随访10例,均无感染复发。结论:深部胸骨切口感染应积极行外科处理,万古霉素骨水泥用于胸骨深部感染治疗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胸骨切口感染 万古霉素骨水泥 封闭负压引流术 胸大肌肌瓣 心脏手术
原文传递
载抗生素骨水泥联合低负压吸引治疗心脏术后深部胸骨感染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蒋侠 荣晓松 +4 位作者 徐勇 荆朝辉 焦国庆 李明秋 卜凡玉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64-364,共1页
60岁男性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深部胸骨伤口感染,行载抗生素骨水泥联合低负压吸引治疗术。手术分2期进行,Ⅰ期:彻底清创,使用载抗生素骨水泥固定填充创面,同时低负压吸引,创面愈合良好。Ⅱ期:Ⅰ期术后6周拆除骨水泥,彻底清创后缝... 60岁男性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深部胸骨伤口感染,行载抗生素骨水泥联合低负压吸引治疗术。手术分2期进行,Ⅰ期:彻底清创,使用载抗生素骨水泥固定填充创面,同时低负压吸引,创面愈合良好。Ⅱ期:Ⅰ期术后6周拆除骨水泥,彻底清创后缝合切口。术后30天创面完全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骨水泥 低负压吸引 心脏术后 彻底清创 伤口感染 胸骨感染 创面愈合 Ⅰ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