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流行菌株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梁锋鸣 许红阳 +1 位作者 沈波 严洁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71-1174,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的病原菌流行菌株分布、耐药情况及其耐药性变化趋势,为危重患者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ICU 2000年1月-2005年12月所分离出的病原菌菌株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菌896株... 目的调查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的病原菌流行菌株分布、耐药情况及其耐药性变化趋势,为危重患者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ICU 2000年1月-2005年12月所分离出的病原菌菌株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菌89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66株(74.3%),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为主,主要见于呼吸道感染;革兰阳性球菌230株(25.7%),以葡萄球菌属和肠球菌属为主,主要见于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且呈多药耐药,革兰阳性菌分离率逐年增多,革兰阴性菌对主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之势。结论ICU医院感染的部位主要是呼吸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且呈多药耐药,需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使用原则,根据药敏选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病原菌 耐药
下载PDF
危重症病人胃肠功能障碍与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3
2
作者 时兢 宋秀琴 +4 位作者 陆荣国 俞娅芬 陈鸣宇 衡军峰 王烨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6年第1期14-15,18,共3页
目的:探讨危重症病人胃肠功能障碍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00危重症病人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胃肠功能障碍组(181例)和非胃肠功能障碍组(119例)。评价胃肠功能障碍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目的:探讨危重症病人胃肠功能障碍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00危重症病人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胃肠功能障碍组(181例)和非胃肠功能障碍组(119例)。评价胃肠功能障碍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G ICU)内胃肠功能障碍的患病率为60.3%。胃肠功能障碍组病人APACHEⅡ评分、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均较非胃肠功能障碍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危重症病人胃肠功能障碍提示病情严重和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功能障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危重症 预后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宋秀琴 时兢 +1 位作者 俞亚芬 穆会君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841-842,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根据AP的临床诊断标准,入选的45例AP患者分为水肿型20例和出血坏死型25例。采用免疫发光法测定其入院第1、4、7、10天血清PCT,并与正常对照组15例进行比较。结果 A...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根据AP的临床诊断标准,入选的45例AP患者分为水肿型20例和出血坏死型25例。采用免疫发光法测定其入院第1、4、7、10天血清PCT,并与正常对照组15例进行比较。结果 AP患者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出血坏死型患者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水肿型,且持续较长时间(>7 d)。结论 PCT可以作为AP的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急性胰腺炎 鉴别诊断 指标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宋秀琴 时兢 +1 位作者 俞娅芬 穆会君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4年第6期633-634,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根据AP的临床诊断标准,入选的45例AP患者分为水肿型20例和出血坏死型25例。采用免疫发光法测定其入院第1、4、7、10天血清PCT,并与正常对照组15例进行比较。结果AP...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根据AP的临床诊断标准,入选的45例AP患者分为水肿型20例和出血坏死型25例。采用免疫发光法测定其入院第1、4、7、10天血清PCT,并与正常对照组15例进行比较。结果AP患者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出血坏死型患者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水肿型,且持续较长时间(>7天)。结论PCT可以作为AP的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急性胰腺炎 鉴别诊断 指标
下载PDF
血浆置换联合机械通气抢救系统性血管炎并发呼吸衰竭成功2例报告
5
作者 许红阳 王雁娟 +1 位作者 梁锋鸣 衡军锋 《麻醉与监护论坛》 2007年第4期255-256,共2页
系统性血管炎是一种相对罕见的疾病,病因不明,临床表现主要为急进性肾炎和其他系统病变,病情进展迅速。一旦发生肺部大出血,常常因为顽固性呼吸衰竭而死亡。本科自2007年03月起连续收治2例诊断为抗中性粒细胞胸浆抗体(ANCA)相关... 系统性血管炎是一种相对罕见的疾病,病因不明,临床表现主要为急进性肾炎和其他系统病变,病情进展迅速。一旦发生肺部大出血,常常因为顽固性呼吸衰竭而死亡。本科自2007年03月起连续收治2例诊断为抗中性粒细胞胸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引起的患者。以甲强龙加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后患者肺部出血继续加重,并发呼吸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血管炎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血浆置换 并发 抗中性粒细胞胸浆抗体 抢救 急进性肾炎
下载PDF
危重病患者胃肠功能障碍与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时兢 宋秀琴 +4 位作者 陆荣国 俞娅芬 陈鸣宇 衡军峰 王烨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095-1096,共2页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胃肠功能障碍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危重病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胃肠功能障碍组(181例)和非胃肠功能障碍组(119例)。分析胃肠功能障碍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胃肠功能障碍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危重病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胃肠功能障碍组(181例)和非胃肠功能障碍组(119例)。分析胃肠功能障碍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内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病率为60.3%。胃肠功能障碍组APACHEⅡ评分、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较非胃肠功能障碍组均明显升高(均为P<0.05)。结论危重病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提示病情严重和预后不良,要重视胃肠功能障碍的预防和早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功能障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APACHEⅡ评分
原文传递
危重病患者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分析与防治对策 被引量:6
7
作者 时兢 缪昉 +4 位作者 荣菊粉 胡纪根 戴幼竹 沈波 陆荣国 《临床医学》 CAS 2005年第6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与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内60例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重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深部真菌感染除了与患者的年龄和原发病有关外,还与长期住院、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与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内60例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重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深部真菌感染除了与患者的年龄和原发病有关外,还与长期住院、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大型手术以及各种侵入性操作和全肠外营养的广泛开展等有密切关系。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加强全身营养支持,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密切检测,及早治疗,可以改善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重病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真菌感染 危重病患者 防治对策 易感因素分析 重症监护病房(ICU) 合理使用抗生素 肠道微生态平衡 糖皮质激素 侵入性操作 全身营养支持 回顾性分析 广谱抗生素 全肠外营养 临床资料 长期住院 密切关系 医院内 原发病
原文传递
大黄对危重病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宋秀琴 时兢 +4 位作者 俞亚芬 陈鸣宇 陆荣国 王烨 衡军锋 《临床医学》 CAS 2004年第12期3-4,共2页
目的 :探讨大黄对危重病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96例无凝血功能障碍的危重病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对照组 3 6例 ,只给予常规治疗和支持治疗 ;治疗组 60例 ,加用生大黄 60 g/天 ,分 3次鼻饲。分别检测 2组患者在大黄治疗前和治疗后第 1... 目的 :探讨大黄对危重病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96例无凝血功能障碍的危重病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对照组 3 6例 ,只给予常规治疗和支持治疗 ;治疗组 60例 ,加用生大黄 60 g/天 ,分 3次鼻饲。分别检测 2组患者在大黄治疗前和治疗后第 1、3、7天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和血小板计数 (PLT)。结果 :所有危重病患者在治疗后第 1、3天 2组间无差异 ,大黄治疗组在第 7天的检测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大黄对危重病患者的凝血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危重病 凝血功能 凝血酶原时间 血小板 中医药疗法
原文传递
危重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血清降钙素原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时兢 宋秀琴 +5 位作者 俞娅芬 穆会君 陈鸣宇 陆荣国 王烨 衡军锋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及其与 SIRS/MODS 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重症监护室(ICU)危重病患者66例,在入院第1、3、5天分别测定其外周血PCT、白介素-6(IL...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及其与 SIRS/MODS 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重症监护室(ICU)危重病患者66例,在入院第1、3、5天分别测定其外周血PCT、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血清 PCT、IL-6及 TNF-α在 SIRS 组、MODS 组及死亡组均较非 SIRS 组、非 MODS 组及非死亡组明显升高,且 SIRS 组、MODS 组及死亡组 PCT、IL-6及 TNF-α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组内比较,第1、3、5天血清 PCT 和 IL-6有逐步升高趋势,提示 PCT 和 IL-6与 MODS 和死亡组比 TNF-α更具有密切的相关关系。结论血清 PCT 是一个新的较为敏感的反映 SIRS/MODS 严重程度的指标,并能指导临床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危重病
原文传递
降钙素原对急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0
作者 时兢 陆荣国 +2 位作者 衡军锋 宋秀琴 俞亚芬 《临床医学》 CAS 2004年第8期3-4,共2页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 (PCT)对急性胰腺炎 (AP)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45例AP患者入选本研究 ,根据是否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 ,分为SIRS组 ( 2 5例 )和非SIRS组 ( 2 0例 ) ;根据是否合并细菌感染 ,分为细菌感染组 ( 17例 )和非...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 (PCT)对急性胰腺炎 (AP)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45例AP患者入选本研究 ,根据是否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 ,分为SIRS组 ( 2 5例 )和非SIRS组 ( 2 0例 ) ;根据是否合并细菌感染 ,分为细菌感染组 ( 17例 )和非感染组 ( 2 8例 )。采用免疫发光法测定血清PCT。结果 :SIRS组患者血清PCT水平 ( 2 7± 1 1) μg/L ,明显高于非SIRS组 ( 1 3± 0 5 ) μg/L ,细菌感染组血清PCT水平 ( 3 5± 1 3 ) μg/L ,明显高于非感染组 ( 1 2± 0 4) μg/L(均 P <0 0 0 1)。结论 :PCT对AP患者合并感染具有鉴别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急性胰腺炎 鉴别诊断 免疫发光法
原文传递
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时兢 宋秀琴 +1 位作者 俞亚芬 穆会君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7-8,共2页
目的:比较血清降钙素原(PC7)和C-反应蛋白(CRP)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最终临床诊断为金标准,计算以不同浓度作为截断点时PCT和CRP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尤登指数。结果:PCT的特异性和诊断准确性高于CRP,其灵敏度较CRP低。结论:PCT测... 目的:比较血清降钙素原(PC7)和C-反应蛋白(CRP)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最终临床诊断为金标准,计算以不同浓度作为截断点时PCT和CRP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尤登指数。结果:PCT的特异性和诊断准确性高于CRP,其灵敏度较CRP低。结论:PCT测定诊断脓毒症的较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P 脓毒症 PCT 诊断价值 C-反应蛋白 血清降钙素原 特异性 金标准 临床诊断 诊断准确性
原文传递
静脉输氧对全麻术后患者脱机拔管的安全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时兢 蔡亚萍 +3 位作者 高志霞 周淑芳 何菊玲 董青苗 《临床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静脉输氧对全麻术后患者脱机拔管的安全保护作用.方法将高浓度氧气溶解在常规输液用液体内制备成为高氧液,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进行输氧.把120例全麻术后需呼吸机支持并入住ICU监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只予常规的有... 目的探讨静脉输氧对全麻术后患者脱机拔管的安全保护作用.方法将高浓度氧气溶解在常规输液用液体内制备成为高氧液,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进行输氧.把120例全麻术后需呼吸机支持并入住ICU监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只予常规的有创-无创序贯脱机拔管治疗;治疗组(68例),在常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高氧液1000~1500ml/d.监测两组患者的血氧指标变化,观察其成功脱机拔管的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血氧指标达到正常水平的时间和成功脱机拔管的时间分别为(4.0±1.3)h和(4.5±1.5)h,对照组分别为(20.0±5.5)h和(21.5±5.3)h,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在不同时段脱机拔管的累计成功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静脉输氧能明显提高全麻术后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氧饱和度(SaO2),为尽早脱机拔管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输氧 全身麻醉 术后 脱机期 拔管技术 安全保护 氧饱和度 血氧分压
原文传递
脓毒症患者临床指标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时兢 宋秀琴 +3 位作者 俞亚芬 陆荣国 王烨 衡军锋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可以早期预测脓毒症预后的临床指标。方法前瞻性观察脓毒症患者28 d,分析与预后相关的临床指标。结果共观察42例,其中19例(45%)死亡。一些临床指标水平在死亡者或生存者间差别较大,其中包括血总胆红素、血 pH值、红细胞压积、... 目的探讨可以早期预测脓毒症预后的临床指标。方法前瞻性观察脓毒症患者28 d,分析与预后相关的临床指标。结果共观察42例,其中19例(45%)死亡。一些临床指标水平在死亡者或生存者间差别较大,其中包括血总胆红素、血 pH值、红细胞压积、氧合指数、动静脉血氧差(AVDO_2)、四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指标积分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等。结论脓毒症时感染所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紊乱、酸中毒和缺氧状态影响患者的生存。脓毒症发生初期的一些临床指标水平有助于早期进行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临床指标 预后 血总胆红素 红细胞压积 氧合指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